退士閑篇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白化文  頁數(shù):23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退士閑篇》是著名學者白化文先生對民俗文化、古典文化趣談的結(jié)集,共計31篇?!巴耸俊睘橥诵葜R分子之謂,“閑篇”意在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本書之涉獵廣泛而有趣,或談如意的形制與使用,或談唐代的風箏與用典者筆下的紙鳶之別,或言櫻桃在唐代與科舉、與男女情愛的聯(lián)系,或細究電視片中沙僧、魯智深等人使用的“禪杖”與明代版畫中的不同之處,事事各有所妙,物物各得其神,意趣縱橫且極具文化含量。

作者簡介

  白化文,男,1930年8月27日生,北京人。195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工作,歷任教員、副教授、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F(xiàn)任《中華大典?民俗典》主編,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編纂出版委員會委員,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委員會委員,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志編委,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部《版本目錄學學刊》顧問。主要著作有《漢化佛教法器服飾略說》、《佛教圖書分類法》、《漢化佛教與佛寺》等四十二種,論文三百余篇。

書籍目錄

作者致辭
試釋如意
話拂塵
談麈尾
拄杖、禪杖與錫杖
唐代士子與櫻桃
紙鳶與風箏
也說說“升官圖”與“彩選”
筆床茶灶 雨笠煙蓑
鏡聽、響卜、懷杓、打瓢(瓢卦)
竹夫人與湯婆子
閑談“卦影”
人事:書帕
琉璃喇叭?鼓當?料泡?響葫蘆?倒掖(噎)氣
話“蜂臺”
史記閑談
之一:開場白,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之二:李將軍“猿臂難封,李廣乃不侯之將”
之三:信陵君
之四:留候張良
之五:孔子及其弟子
之六:屈原和賈誼
之七:今上本紀
規(guī)往
知唐桑艾
二十年前舊板橋——橋與愛情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的妙喻之一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的妙喻之二
博喻
竹林七賢
文學作品中的科學描述
了一老師論“對偶”與“對仗”
舊北京的自行車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大體上從明代開始,流行的一種“人事”詞語,叫做“書帕”。值得注意的是,此種“人事”帶有如下特色: 一是,涂有“文雅”的保護色。二是,帶有明顯的方向性。這兩點必須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說清楚。那就是,進京的有所干求的人,特別是士子或愿意給自己刷上點文化涂料的士紳之類人物,往往帶上自己的著作:詩文集,到京后送給有必要結(jié)交的人,屆時并附精致的手帕,加在一起,稱為“書帕”。 “書帕”中的“書”,就是那種為了贈閱用的個人著作詩文集,常常是為了上京現(xiàn)刻的。習稱為“書帕本”。據(jù)說,起源于外地的官員任滿入覲或奉使出差回京(多為學差),帕不帕的先不說,必刻一書,入京后送人。顧炎武《日知錄》之“監(jiān)本二十一史”條有注:“昔時入覲之官,其饋遺一書一帕而已,謂之‘書帕’。自萬歷以后,改用白金?!睍帘緛碇皇撬投Y的雅致的遮羞布,受禮的人并不重視它,送禮的人也意不在此,所以刻的書往往刻工拙劣,??辈痪?,在中國書籍史上成為劣刻之代表。 一般來說,“書帕”之方向性十分明確,有如輻輳,來自四方,聚于京師;目的性當然也很明確:希望有助于仕途及其相關(guān)方面的識拔。慢慢地,書帕中就夾雜金銀財寶啦!因而,書帕就成為向有勢力者行賄的文雅代用隱語。書帕的內(nèi)容也就十分龐雜,不限于一書一帕矣。這方面描寫得詳細的,甚至可說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的,當推《金瓶梅詞話》。此書雖然表面寫的是宋朝的事,實際上反映的可是明朝的社會現(xiàn)實,拙見是,可以當明代史料引用。 《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六回,內(nèi)容摘錄如下: 話說次日,西門慶早與夏提刑出郊外,接了新巡按,又到莊上犒勞做活的匠人。至晚來家。有平安進門就稟:“今日有東昌府下文書快手,往京里順便稍了一封書帕來,說是太師爺府里翟大爹寄來的書與爹。小的接了,交進大娘房里去了。那人明日午后來討回書?!蔽鏖T慶聽了,走到上房,取書拆開觀看,上面寫著什么言詞: “京都侍生翟謙頓首書拜即擢大錦堂西門大人門下:久仰山斗,未接豐標,屢辱厚情,感愧何盡。前蒙馳諭,生銘刻在心,凡百于老爺左右,無不盡力扶持。所有瑣事,敢托盛價煩瀆,想已為我處之矣。今因便鴻,薄具帖金十兩奉賀,兼候起居。伏望俯賜回音,生不勝感激之至。外新狀元蔡一泉,乃老爺之假子,奉敕回籍省視,道經(jīng)貴處,仍望留之一飯,彼亦不敢有忘也。至祝至祝!秋后一日信。” 接著,續(xù)寫蔡狀元、安進士來見: 蔡狀元那日封了一端絹帕、一部書、一雙云履;安進士亦是書帕二事、四袋芽茶、四柄杭扇。各具宮袍烏紗,先投拜帖進去。西門慶冠冕迎接至廳上,敘禮交拜。家童獻畢贄儀,然后分賓主而坐。先是蔡狀元舉手欠身說道:“京師翟云峰甚是稱道賢公:閥閱名家,清河巨族。久仰德望,未能識荊。今得晉拜堂下,為幸多矣?!?/pre>

編輯推薦

《退士閑篇》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退士閑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是在報紙上看到的這本書,當時讀了一部分,真是對很多常見的東西又了更好的了解,“扯閑篇兒”能到這個份上,可見作者功力深厚。
  •   好書好書??!這本書很好看,無論是書還是文字都是一流的,講了很多很有趣的事,卻不失文學性,細細品味更有味道。
  •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老一輩學人的默默無聞而勇于進取的學術(shù)精神,之所以買下來,為的就是這種不驕不詐的學人精神!
  •   有時真想不上班好好看看!
  •   "煮雨文叢"所選之書,都是不錯的,這本由文史大家白化文先生所作的《退士閑篇》對作者所從事的文史小處的一些趣談,值得一讀,更是值得擺于書架之上,常翻常閱。
  •   是北大教授白化文退休后的作品,有些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學到些知識。不錯!
  •   了解民俗文化的難得的好書,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美中不足的是封面易臟。
  •   以退為進,閑則有味。
  •   跟香識一個系列的
  •   很有趣味,古時的風物
  •   當時買書時說是精裝,我也沒報太大希望,不過書過來不僅包裝很不錯【我買了三本,是用小箱子包裝的】,硬皮,紙張非常好,看著很舒服,內(nèi)容有深度,引經(jīng)論典,作者對佛教有很大很深入的研究,細讀文字有種很灑脫的味道。非常喜歡!
  •   介紹了一些失去的或者即將失去的東西。但是不是白話文的力作。
  •   曾經(jīng)看過白化文的《學習寫對聯(lián)》,留下深刻印象,這本贈與友人,自己尚未讀。
  •   這個系列的書我都很喜歡,兼具文學性和收藏性。
  •   書的內(nèi)容還沒有開始看,大體翻看了幾頁,很喜歡硬質(zhì)的書皮質(zhì)感。
  •     如今之世,人多為物玩,不得玩物。玩物多自誤,更別提玩出學問了,其實,小物件有大學問。就看你怎么玩,會不會玩了。讀白化文先生的《退士閑篇》,我發(fā)現(xiàn)白化文先生在小小的器物上挖掘出了大文化。慚愧的是,我們對于這些物件不僅僅是常常“望文生義”,甚至常被固有看似無誤的常識蒙蔽,看似正確的常識竟然也常常是片面的、殘缺的。原來自誤久矣。
      
      比如,看到“竹夫人”和“湯婆子”,不了解的人以為是兩個人,實際上這是兩個物件。竹夫人,夏季納涼用,是夏季摟著睡覺的取涼工具。關(guān)于竹夫人,清代《蕉軒錄》有精確記述:編竹如圓枕,空其中,長三四尺,夏月抱以臥,可以清暑,名之曰“竹夫人”。湯婆子,冬季取暖用,是一種金屬或瓷器做成的扁壺狀器物,注入熱水,放在被褥里取暖。這屬于“望文生義”,不懂裝懂。
      
      過去我總不理解唐代女子美麗的標準為什么一定是“櫻桃小口”,口怎么會小到櫻桃大小呢?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唐代女性點口紅,不是抹全唇,而是唇中上下形成的朱櫻一點。女子遠遠走來,最先看到的是那朱櫻一點,古代的櫻桃小口很可能是唇中的局部代嘴唇的全體了。之所以會稱為櫻桃小口而不是銀杏小口,是因為,隋唐兩代,櫻桃是極其名貴的東西,士人以種櫻桃為風尚,只有名邸方有栽種的殊榮。當時,皇上敕賜櫻桃是常有的事情。這屬于常識錯誤,一開始就以自己的錯誤常識去冤枉了古人。
      
      談到“如意”,我們一般想到的都是云頭如意,心目中想到的是一件寶貝、法器、吉祥物,殊不知 “如意”在中國最早的用途就是撓癢癢,如意就是我們熟悉的癢癢撓兒。而最早的“如意”是由佛教傳入中國的。在佛教中,如意分為如意通,如意智。如意智即“于所欲之一切事能得自在隨意。”如意通有三種:能到、轉(zhuǎn)變、圣如意。也把如意通分為能變通、能化通。這個層面的如意比較復(fù)雜,甚至還未形成物件的實體,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之物。經(jīng)過一步一步演化,最終形成各種形態(tài)的“如意”。
      
      說完“如意”,再說“拂塵”,我印象里拂塵是道家的東西,不想漢化佛教是把拂塵作為上堂說法時的法器使用的,而且是漢化佛教特別是禪宗的創(chuàng)造。拂塵最早的用途是驅(qū)除蚊蠅的工具。古代南亞次大陸崇尚白拂,到了中國喜紅色,取其吉祥之意,有了鬃毛做的紅色的拂塵。白拂,到中國就演化為了紅拂。了解了紅拂,我終于明白“紅拂女”是手拿紅拂的女子了,白先生說拂塵的動作包括豎、舉、提、擊、劃等很多種。紅拂女手執(zhí)紅拂的情致,了解了這一系列動作就可以想象的出來了。
      
      如意是撓癢癢的,拂塵是驅(qū)除蚊蠅的。演化成為寶物后,如意是身份尊貴的人自己拿著,拂塵雖也為貴人所用,但卻是由侍從執(zhí)掌,要不反而失了身份??梢姟凹t拂女”是地位低下的侍女。從如意和拂塵身上,我發(fā)現(xiàn)俗物和藝術(shù)品距離本不遠,有的時候就是一物。
      
      白先生在書中說,有些人分不清麈尾和拂塵,有的人甚至認為麈尾和拂塵是同一個東西。實際上從起源和用途上就可以看出二者并非一物。麈尾,是魏晉清談家經(jīng)常手執(zhí)的一種道具,類似于羽扇,屬于名流雅器,顯示其高雅的領(lǐng)袖地位。麈是大鹿,麈與群鹿同行,麈尾搖動,可以指揮鹿群的行向,麈尾取義于此,蓋有領(lǐng)袖群倫之意。因此魏晉只有大名士方得執(zhí)掌,拂塵則多是侍女執(zhí)掌,這有本質(zhì)不同,關(guān)乎身份。
      
      “如意”在中國最早的用途就是撓癢癢,“拂塵”最早的用途是驅(qū)除蚊蠅的工具。傳入中國,都是從圣到俗,然后再回歸圣??梢娭腥A民族實際上是個很實用的民族,講究物的實用性,也講究物的藝術(shù)性。只知道如意和拂塵是吉祥物、法器和寶物,不了解其實用性,不了解不同時期性質(zhì)和用途不一樣,這屬于常識的片面性和固化,容易以偏蓋全,鬧了笑話。
      
      《退士閑篇》中提到的物件眾多,遠不止于這么幾件,除了如意、拂塵、麈尾、櫻桃、竹夫人、湯婆子等,還有筆床茶灶、雨笠煙蓑、拄杖、禪杖、錫杖、風箏、書帕、升官圖、鏡聽、卦影等,禪杖最早是佛懲戒弟子用的,錫杖是天竺行乞的物件?!段饔斡洝分械奶粕殖值木褪清a杖,錫杖晃動,施主就知道有高僧行乞了,三聲過,不愿施舍也就不用勉強了,這樣既可以不騷擾人家,也保持了自己的威儀。當真是用心的創(chuàng)造。就連老北京的琉璃喇叭和自行車作者都能寫得津津有味。
      
      白化文先生特別注重物件的形制和演化,本意和發(fā)展,他的每個結(jié)論的得出都不是無根據(jù)的,他注重考證,注重來源,自己的觀點一定是有來源作為佐證或者印證的。不虛言,不妄語,不揣測,這不僅僅是治學的態(tài)度和操守,更是接近真相的必須的途徑。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東西現(xiàn)在都失去了本意,也沒人愿意去考證了,認為沒有必要了。不見其源頭,難名其真意。不見其發(fā)展歷程,難以全面的觀一物。也就容易固化我們的錯誤常識。
      
      許多人也許還不明白考證這些東西有什么用處。往小了說,不了解這些是自誤,往大了說則是誤人了。我們大家都熟悉的《紅樓夢》中就有如意、拂塵、麈尾、湯婆子等,我們不了解這些物件,就無法看懂這本巨著。出版家范用先生說三聯(lián)書店的美編不懂“銀魚”是什么,以為是“魚”,于是就在黃裳先生的《銀魚集》的封面設(shè)計上設(shè)計了魚,這就是謬誤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出的這本書的版本中還有延續(xù)這個錯誤的。就連最近播出的電視劇《后宮·甄嬛傳》中也有湯婆子,我不知道為什么太監(jiān)、丫鬟對皇帝的妃子都叫“小主”。想好好去查一下??梢娏私膺@些過去的物件是很有必要的。不懂的這些,拍電視劇會出笑話,做書會出笑話,看書也不能明白其意思,最終是自誤誤人了。
      
      小物件能玩出大學問,小物件,大學問,不得不重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