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俄羅斯] 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 頁數(shù):453 譯者:藍英年,徐振亞
Tag標簽:無
前言
記憶是無法鏟除的一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簡稱利季婭)是蘇聯(lián)女作家,蘇聯(lián)著名作家科爾涅伊·丘可夫斯基的女兒,她哥哥尼古拉和女兒葉連娜也是作家,一家三代作家,在蘇聯(lián)并不多見。老丘可夫斯基十月革命前便已成名,交游甚廣,同時代的文化名人他幾乎沒有不認識的。他同無產(chǎn)階級作家高爾基交往。十月革命后高爾基為拯救知識分子不至于餓死,成立了世界文學出版社,吸收他們參加,給他們一碗飯吃,并請丘可夫斯基主持出版社的工作。他也同被布爾什維克視為反動的作家古米廖夫、曼德爾施塔姆和苔菲往來。他同畫家列賓同住在芬蘭灣小城庫奧卡拉(今改名列賓諾),兩人過從甚密。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亞賓專程到庫奧卡拉看望他。革命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是他的座上客,還為女兒利季婭畫過素描。他是文學領域中的多面手,寫童話故事、散文隨筆、俄國作家和詩人的評論。他精通英語,翻譯過莎士比亞的詩劇??上凰銦o產(chǎn)階級作家,處境一直不佳,他的重要作品都未譯成中文,中國只翻譯過《哎呀疼醫(yī)生》和《洗呀洗干凈》等幾首兒童詩。他在中國遠不如法捷耶夫、西蒙諾夫等蘇聯(lián)正統(tǒng)作家知名。中國讀者更不熟悉利季婭了。我也是1989年才知道她的。那時我在蘇聯(lián)教漢語。一天晚上在俄國朋友家看電視,看見從美國回來的白銀時代老太太尼娜·別爾別羅娃身旁坐著另一位老太太,把放大鏡貼在眼睛上看從臺下遞上來的字條。我問俄國朋友那位視力差的老太太是誰,他們驚訝地回答:“她是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您怎么連她都不知道?”我自慚形穢,在國內(nèi)沒聽說過,就像1958年蘇聯(lián)批判帕斯捷爾納克的時候我沒聽說過帕斯捷爾納克的名字一樣。自此我開始留意利季婭這個名字。1990年讀了她的《被作協(xié)開除記》和《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極為震撼。1997年又讀了她的《關于安娜·阿赫瑪托娃的札記》。葉連娜是利季婭的女兒,老丘可夫斯基的外孫女。葉連娜父親是著名的物理學家,1938年被鎮(zhèn)壓。她今年已年逾八十。為翻譯這本書(《捍衛(wèi)記憶:利季婭作品選》)我同她通過信,她給我發(fā)來27張照片。她說母親最看重《索菲婭·彼得羅夫娜》,請我一定譯出,并寄來阿爾漢格爾斯克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書中收集了作家們對小說的評論,比如1962年愛倫堡寫道:“謝謝您寄來的小說,我一口氣便讀完了。小說深深打動了我。我首先敬佩您的勇氣,1939年竟能寫出并保存下來這樣的作品,對所經(jīng)歷過的事進行如此深刻的反思。”1962年索爾仁尼琴的中篇小說《伊萬·杰尼索維奇的一天》,經(jīng)赫魯曉夫批準,在詩人特瓦爾多夫斯基主編的《新世界》雜志上發(fā)表。毫不夸張地說,這篇寫勞改營題材的小說震撼了蘇聯(lián)社會。利季婭同作家出版社簽訂出版《索菲婭。彼得羅夫娜》的合同?!斑@是我最珍愛的中篇小說?!崩緥I寫道,“這是寫三七年的小說,寫于三九至四零年,是在監(jiān)獄門前排了兩年隊后隨即寫出的。小說的藝術價值不應由我評價,但它真實的見證價值無可置疑。我至今(1974年)不知還有哪本寫三七年(大清洗年代)的作品寫于這里和那時?!崩緥I接著寫道:“我想在小說中表現(xiàn)謊言對社會毒害到何等程度,可與之相比的只有軍隊使用的毒瓦斯。我選擇的女主人公不是姊妹,不是妻子,不是戀人,不是朋友,而是象征忠貞的母親。我的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失去獨子。在被肆意歪曲的現(xiàn)實中,人的所有感情都被扭曲,甚至母親的感情。這便是我的構思。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是寡婦,她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兒子科利亞??评麃啽徊?,判處十年勞改,并宣布他是'人民敵人'。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已養(yǎng)成相信報紙和官方人士的習慣,甚至勝過相信自己。檢察官告訴她'兒子供認罪行',被判處'十年外地勞改',她相信檢察官??伤睦飯孕牛瑑鹤訜o罪,也不可能犯罪。兒子絕對忠于黨,忠于自己的工廠,忠于斯大林同志。但如果相信自己,不相信檢察官,不相信報紙,那……就會天塌地陷,她內(nèi)心的一點點慰藉將化為烏有……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想既相信檢察官又相信兒子,但這種想法導致她發(fā)瘋……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沒有能力概括所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這不能責備她,因為對普通人的腦子來說,所發(fā)生的荒謬絕倫的一切都被有計劃地美化了,他們?nèi)绾畏直婷阑^的荒謬?況且獨自一人??謶窒褚欢聣?,把具有同樣感受的人一一隔開。像索菲婭·彼得羅夫娜那樣的人太多了,幾百萬,但生活在不允許人民閱讀所有文件和文學的時代,幾十年的真正歷史被篡改的時代,他們只能根據(jù)個人經(jīng)歷獨自思考,思考能力自然會降低……多年來我只有一份手稿,用紫墨水寫在中學生厚筆記本上。我不能藏在家里,三次搜查和沒收全部財產(chǎn)的經(jīng)歷記憶猶新。朋友替我收藏筆記本。如果從他家里搜出筆記本,他會被五馬分尸。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個月我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做手術,我的朋友留在列寧格勒。他因健康原因未被征召入伍,圍困期間活活餓死,我知道他死的時候已經(jīng)在塔什干了。臨死前他把我的筆記本交給妹妹,對她說:'如果你們兩個都活著,把筆記本還給她?!?中國同樣沒有寫于“這里和那時”的作品。誰在“這里和那時”寫過反右、“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大家都嚇破膽。整人的自然不會寫,竭力表現(xiàn)自己的忠誠,爭取火線入黨。挨整的不敢寫,不知道明天的命運如何。有些老實人真誠地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拼命深挖自己的“反動思想”,不敢也不會思考所發(fā)生的事。起哄者但求自保。即便清醒的人認識到運動的荒謬,也不會產(chǎn)生秉筆直書的念頭??謶只\罩在所有人的心頭。怎能不佩服利季婭的膽識呢?利季婭的小說被保存下來。蘇共二十大后,利季婭把小說打印了幾份,分送給朋友們看。1962年9月她把小說寄給蘇聯(lián)作家出版社。編輯部看了非常贊賞,立即通過,并與利季婭簽訂合同,19.63年1月預付60%稿酬,3月排出清樣,配好插圖,馬上開印。社長列修切夫斯基及其第一助手(總編輯)卡爾波娃一致肯定小說的價值。他們的態(tài)度可以理解?!霸跄懿贿@樣!'個人崇拜'被揭發(fā),斯大林遺體遷出列寧陵墓,每家報紙、每家雜志、每家出版社多少都要響應'揭發(fā)大肆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行為'啊。文章啦,詩歌啦,中短篇小說以至長篇小說啦。響應了!卡爾波娃深深地嘆息,痛心地談到艱難的過去,多虧黨英明而及時地予以揭發(fā),過去一去不復返了。接著又談到'恢復黨內(nèi)生活中列寧主義的準則'?!崩緥I記述了同總編輯的談話?!昂鋈弧械娜讼雀杏X到了,我則晚一些,”利季婭寫道,“準確地說,在六三年才有感覺——令人不安的傳言四起,并越傳越離奇:'上面'改變路線了,對文學深入揭露'個人崇拜的后果'不滿,還要多談成績,不要只談'錯誤'。黨在二十大和二十二大上所作出的決議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并改正了一切,夠了。幸存的人從勞改營和監(jiān)獄中放回,恢復了名譽,不僅給他們提供住房,還給他們安排工作。能想得到嗎?給犧牲者的親屬頒發(fā)他們的兒子、姊妹、丈夫死后平反通知書。還要怎么樣?何必往傷口上撒鹽呢?按時開展播種運動或收獲運動吧。'讓工廠新的煉鋼爐都升爐吧。”'5月利季婭被邀請到出版社,出面同她談話的是編輯部主任,斬釘截鐵地通知她,小說不能出版,卻沒說清不能出版的原因。利季婭找總編輯卡爾波娃解釋。這位十分贊賞小說的總編輯此刻判若兩人,態(tài)度完全變了,毫不遲疑地對利季婭說:“我一開始就對您說,您的小說在思想上是有害的。個人崇拜的原因及后果報紙上刊登的黨的文件中講得清清楚楚。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的幾次發(fā)言以及黨和政府領導人會見知識分子的談話講得更清楚了。我對您的有害立場從未懷疑過。”她從未說過小說思想上有害的話,相反,比別人更急于同利季婭簽合同。總編輯的厚顏無恥倒讓利季婭不知所措了。說句公道話,并非卡爾波娃天生愛撒謊,上面的政策變了,作為出版社的負責人,她必須跟著改變。稱贊利季婭的小說是一個時期,認定她作品有害是另一個時期。她不得不執(zhí)行上面的指示,又無法向作家說明改變觀點的原因(有黨的紀律),只好經(jīng)常說謊了。利季婭向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區(qū)法院投訴作家出版社毀約。1965年4月24日法庭開庭。出版社律師發(fā)言,“出版社的編輯們先前處于'二十大和二十二大后局勢的狂熱中',未能發(fā)現(xiàn)這些差錯,現(xiàn)在通過學習黨的新決議,'用另一種眼光看小說'。”他坦率說,“我們自己未能發(fā)現(xiàn)勞改營題材的危害,而是領導向我們指出:共產(chǎn)黨員沒有必要出這類題材的書,主要是沒有益處……”利季婭的律師則強調(diào)合同的嚴肅性,毀約一方應承擔全部責任。審判員請利季婭答辯。利季婭說:“如果不再出版勞改營題材的書,特別是索爾仁尼琴的書,對國家是件不幸的事。至于我的《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和他的《伊萬·杰尼索維奇》,寫于不同年代,寫的是不同的時代,題材并不相同。他寫的是勞改營,我寫的是'自由人'……即便我的小說是在'二十大和二十二大后局勢的狂熱中'通過的,現(xiàn)在是否又在新局勢的狂熱中毀約呢?難道二十大和二十二大的決議僅僅是'局勢的狂熱'?……過去年代的暴行所以能夠發(fā)生,在很大程度上還不是因為報社編輯部堆滿了哭訴的信——親人們在信中乞求援助,要求重新審查他們親人的案件——可報刊被剝奪了發(fā)表這些信的權利?編輯不敢不迎合局勢。確實,在那種年代'誰敢吭氣'?簽訂類似哀號的作品的合同無異于判處自己死刑。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的所有編輯部都時刻聽從召喚。所有報紙、出版社和雜志的編輯部永遠服從站在樂譜架旁邊指揮的指揮棒。登不登這樣或那樣的報道(如非法逮捕和拷問),都要聽從指揮,是否也是發(fā)生暴行的原因之一呢?……就算我的小說僅僅是照片,而不是畫卷,但這張照片攝取了我國社會歷史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畫面,小說對于思考我國所發(fā)生的災難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崩緥I勝訴,出版社支付了她全部稿酬。四為了不忘卻悲慘的過去,索爾仁尼琴寫了《古拉格群島》,為無辜犧牲者樹立起一座紀念碑。利季婭寫了《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但當局并不希望人民記住過去。1965年開始了遺忘個人崇拜的后果并竭力頌揚這一時期成績的過程。赫爾岑說過:“凡是不敢說的事,只存在一半?!庇谑?,“先存在一半,”利季婭寫道,“后四分之一,再后十分之一。如果及時封住報刊的嘴(多虧我們報刊只有一張嘴),最后等到受難者和見證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發(fā)生過的事,不能從祖輩和父輩的經(jīng)歷中吸取任何教訓了?!闭埧?965年以后出版的書籍。1965年作家斯拉文出版了一本《肖像與札記》,其中談到蘇聯(lián)駐法西斯意大利的著名記者維克托·金:“在那些年代,金說過,他幻想活到起義的人們把墨索里尼送上絞刑架的那一天。金的預言實現(xiàn)了。但……他本人沒能活到凱旋的那一天。他無法預見本人發(fā)生的聳人聽聞的事?!彼l(fā)生了什么事?也像墨索里尼那樣被送上絞刑架?還是患了癌癥?作者沒說出發(fā)生了什么事:金1937年被斯大林處決。70年代到了幾乎全面禁止提及過去的時代。不是完全不提人們瘐死獄中,便是把犯人的生活變成旅游者的生活。舉一個避免寫“慘死”的高超例子??ò蜖栠_一巴爾卡爾州州委第一書記卡爾梅科夫1938年被處決。后來恢復名譽——獲得被處決者罕見的殊榮——在州首府納爾奇克市為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碑。我們看看奇馬廖夫和科米薩羅夫兩位作者在《主要是向前看!》中是如何報道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們在納爾奇克市街道上玩耍,對他們來說他的名字就是歷史。他們不明白,為什么爺爺奶奶們經(jīng)常來到廣場上的紀念碑前,望著別塔爾·卡爾梅科夫的銅像時而落淚?!逼鋵嵶髡邆儜敻嬖V孩子們,爺爺奶奶們落淚的原因,但他們在書中只字未提。詩人曼德爾施塔姆在作家迪姆希茨筆下變成旅行家。革命前到過西歐,意大利和巴黎,回國便在國內(nèi)漫游。在克里木住過,在莫斯科住過,在彼得格勒住過,后來又去克里木,后來到第比利斯,后來又到彼得格勒,后來又到莫斯科,又到第比利斯,后來是埃里溫,是羅斯托夫,是彼爾姆,是阿布哈茲,再后來呢,來到卡馬河上的小城切爾迪尼,后來是沃羅涅日——再后來呢——旅行之路中斷了。可切爾迪尼和沃羅涅日是曼德爾施塔姆的流放地,曼德爾施塔姆被押來押去,最后死在海參崴近郊的勞改營轉(zhuǎn)運站。他招致殺身之禍的是那首嘲諷斯大林的詩《我們活著,感覺不到國家的存在》。勞改犯變成旅行家。五利季婭決心捍衛(wèi)記憶,與謊言斗爭。不再允許別人鏟除對被迫害人的真實回憶,寧肯不發(fā)表,寧肯得罪人,也決不妥協(xié)。不少出版社和報刊向她關上大門?!安痪们拔疫€是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的蘇聯(lián)作家。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是集體謊言和集體沉默的同謀?!崩緥I寫道,“但對每個人來說,真理總有一天會扼住你的脖子,永遠控制你的靈魂。不可能在同一時刻扼住所有人的脖子。'靈魂是密林,道路難分清。'我的故鄉(xiāng)審訊室里流淌鮮血的時候,真理扼住我的脖子。我睜開眼睛是不是遲了?當然,我沒在農(nóng)業(yè)集體化年代醒悟,然而終于醒悟了。睜開眼睛后,雖然不準備發(fā)表,準確地說,隱藏在地下,但我仍然寫了《索菲婭·彼得羅夫娜》,記錄了喪失理性的社會。過了二十年(斯大林死后,二十大和二十二大召開后),我與很多人一樣被希望所迷惑。這么說我沒白寫,現(xiàn)在可以發(fā)表了!人們將會閱讀我的小說。但我的希望落空了。那時我明白了,我們這里又開始剝奪記憶了,我還明白了其他的事:無論如何我不會交出用痛苦換來的財富,并竭盡全力阻撓人民再次失去記憶。就算不再發(fā)表我寫的一個字,就算我所嘔心瀝血的文學構思永遠無法實現(xiàn),也決不允許任何人從我作品中刪除犧牲者的姓名和導致他們犧牲的共名。不論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休想。決不考慮、掂量、權衡哪樣做好,多少談論一下犧牲者還是什么也不說,因為不讓說嘛。就讓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吧。我自己已經(jīng)解決了?!辩P除記憶的辦法之一是用謊言代替真理,美化、粉飾現(xiàn)實又是說謊最簡便的方法。遺憾的是,不少人采取了這種方式,所以他們在作家協(xié)會占據(jù)顯要的地位。像利季婭這樣解決問題的人陷于被整肅的處境。利季婭認為,對待斯大林時代大致有三種態(tài)度。“'我們發(fā)生過的,確實發(fā)生過。'一些人說,自詡熱愛真理的人。”利季婭寫道,“他們確定自己公正的看法后,便畫上一個熱愛真理的肥大句號。瞧,我們多公正!承認'確實發(fā)生過!“我們發(fā)生過的一切根本沒發(fā)生過。'另一些人說,'當然,斯大林做過一些錯事——過火,錯誤,但這一切黨已經(jīng)通通揭發(fā)了。沿著列寧主義的道路前進——建設共產(chǎn)主義!人死了不能復活,越少談論過去越好。一必須追查所發(fā)生的一切,'第三種人說,其中也包括我,'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發(fā)生,什么時候發(fā)生的,竟導致如此慘重的后果。淚水沖洗不凈的傷口已經(jīng)潰爛。忘卻所發(fā)生過的就無法前進一步。”'1968年2月利季婭寫了一篇文章《不是處決,而是思想,而是言論》,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拔乙粋€螺絲一個螺絲地追查這架把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活生生的人變成冷冰冰的尸體的機器。要對這架機器作出判決,并大聲宣讀判決詞,讓所有的人都能聽見。不能把這筆賬一筆勾銷.,蓋上'清賬'的戳子了事,而要拆清原因和后果的線團,一圈一圈地拆……幾百萬農(nóng)民家庭,勞動者,在'富農(nóng)和富農(nóng)幫手'的罪名下,被趕往北方,趕往死地。幾百萬城市居民在'間諜'、'破壞者'和'危險分子'的罪名下被關進監(jiān)獄和勞改營,有時直接送往另一個世界。整個民族被指控叛國,從他們的祖居地趕往異邦?!笆裁磳е挛覀兿萑雭児盼从械臑碾y?手無寸鐵的人民對撲向他們的機器如何抗拒?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國家保安部門(每時每刻、白天黑夜都在犯法)與維護法律的檢察機關(多年有意熟視無睹)化合為一體,最后,又與以捍衛(wèi)正義為天職的報紙化合為一體,報紙為何不捍衛(wèi)正義,反而有計劃地、大規(guī)模地、千遍一律地誹謗受迫害者——被揭發(fā)出來的、死不悔改的、卑鄙無恥的、出賣給外國情報部門的人民敵人?“這種化合是學者們所知道的化學化合物中最可怕的化合,它起于何時又如何化合在一起?為什么能化合成功?研究其中的原因?qū)v史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是浩瀚的工程。而首先是對作家。這是今天頭等重要的、刻不容緩的工作。急迫的工作。應當號召人們,年長的和年輕的,勇敢地反思過去,只有那時未來的道路才能變得清晰。如果這項工作及時進行,那就不會有不久前的文字獄了?!绷緥I實現(xiàn)自己的誓言,她寫的文章一定保留犧牲者的名字,并說出死亡的原因。“他們建議我刪除某頁、某半頁、某段或某句,在我刪除某句或某段后,作品將發(fā)排、出版,也許還受到贊揚。但一提到刪除犧牲者的名字我便斷然拒絕?!?966年,在利季婭被開除出作協(xié)前,仍有報刊和出版社約請她寫文章。由于父親的關系,她幾乎認識所有老一代的文化人。比如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馬爾夏克是利季婭父親的朋友,又同她一起工作了九年。1964年7月馬爾夏克去世,作家出版社準備出版馬爾夏克紀念集,也請利季婭寫回憶文章。利季婭寫好后編輯很滿意,通知她回憶錄已經(jīng)發(fā)排了。但第二天,總編輯卡爾波娃的助手索洛維約夫要求刪去半頁,一共兩段。第一段:“1937至39年,馬爾夏克的某些同事被捕并消失——有人長期消失,有人永遠消失,他站出來為無辜受迫害的人說話,并起了作用?!钡诙危骸啊瓪q月流逝。斯大林死后人們開始返回并獲得新生。1955年尤里·格爾曼在《文學報》上為30年代馬爾夏克所領導的'列寧格勒編輯部'說了幾句公道話。'仿佛打開封堵的門',馬爾夏克讀完這篇文章對我說……”出版社的要求遭到利季婭的斷然拒絕,她的回憶錄被從紀念集中刪除。1966年兒童讀物出版社列寧格勒分社約利季婭為作家米爾奇科30年代寫的童年小說寫序,30年代利季婭曾是這篇小說的責編。米爾奇科的兒子也找過利季婭,請求她不要推托。兒子請求為他犧牲的父親寫前言,利季婭又怎能拒絕呢。利季婭寫了,主要寫米爾奇科的童年,他如何在機械作坊舉輪子,他與馬爾夏克的結識,但也寫了他被捕,死在獄中。編輯部對她的序很滿意,小說連同利季婭的序馬上發(fā)排。4月末的一天,將近午夜12點,利季婭家里的電話鈴響了,分社社長請利季婭接電話。社長說他很喜歡她的序言,非常喜歡,但要求刪去一段話?!澳囊欢危俊薄澳牢覀兪菫閮和鰰某霭嫔?,不應用過去悲慘的回憶在他們生活中投下陰影?!蓖断玛幱暗倪@段話是這樣寫的:“1938年2月米爾奇科被捕。馬爾夏克所創(chuàng)建的編輯部全體職工被驅(qū)散:有的被逮捕,有的被開除?!崩緥I對社長說,米爾奇科的書是為青少年而不是為嬰兒出版的,及時讓他們知道父輩和祖輩的經(jīng)歷是十分有益的。“我們做不到。”社長回答。利季婭請求把序言寄回。不久利季婭收到出版社編輯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您不肯從您為米爾奇科小說《斯喬普卡的童年》寫的前言中刪除一個段落和另一段落中的一句話,作為編輯我深表遺憾。我知道您的想法,但請您為讀者著想。您拒絕發(fā)表前言,使讀者失去閱讀小說連同與小說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您卓越的文章的樂趣。利季婭·科爾涅耶夫娜,請您再次考慮一下小說和讀者。”這封信含蓄地批評利季婭過于任性,幾行字都不肯刪去,激怒了利季婭。利季婭回信道:“我與您(出版社)爭論的不是'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而是人的鮮血和人的話語權。你們準備出版的書的作者米爾奇科是卓越的作家,我的摯友,黨員,來自人民中間的人,老工人,參加過兩次革命的活動家,在斯大林獸行肆虐時期,同千百萬無辜犧牲者一樣,被野蠻殺害……您提到應為新的一代人,為新的讀者著想,可他們需要的是真相,不僅是上世紀90年代的真相,即米爾奇科在小說中所寫的時代,還需要告訴他們本世紀幾十年的真相,在這幾十年里,正是現(xiàn)在的青少年的父輩和祖輩犧牲的年代?!崩緥I不僅得罪了出版社,也得罪了米爾奇科的兒子,他多么希望父親的書早日出版啊。1966年米爾奇科的小說終于出版。簡介代替了序言。簡介是這樣寫到米爾奇科之死的:“1938年2月米爾奇科悲慘地中斷了自己的生命?!憋w機失事也是悲慘地中斷生命。七利季婭說自己屬于對待“斯大林時代”的第三種人。這類人中還有不少作家和學者。其中最著名的是作家索爾仁尼琴和物理學家薩哈羅夫院士。他們要求公開地反思過去,廣開言路,允許大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是蘇聯(lián)當局所不允許的。這樣他們就把自己置于與當局對立的地位。當局對他們不會手軟。他們把自己遭受的迫害記錄下來,作為未來反思今天的依據(jù)。不論索爾仁尼琴還是利季婭參加任何會都把會上的發(fā)言記錄下來。當然不止他們兩人。其中突出的是利季婭的摯友、女記者弗麗達。如果沒有她,全世界和蘇聯(lián)人民未必知道蘇聯(lián)當局是如何迫害詩人布羅茨基的。布羅茨基是蘇聯(lián)年輕詩人,對1956年蘇聯(lián)向匈牙利出兵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是國家的恥辱。他不是作協(xié)會員,沒有固定職業(yè),靠翻譯賴以為生。1964年蘇聯(lián)法院審訊布羅茨基,同年2月18日以“游手好閑”罪名判處5年強制勞動。這一判決引起著名詩人、作家阿赫瑪托娃、丘可夫斯基、帕烏斯托夫斯基和馬爾夏克等人的抗議,也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投入拯救布羅茨基的活動中。其中功勞最大的要算弗麗達。她參加了審判的全過程,作了記錄,并把記錄以“白皮書”的形式公之于眾。利季婭在《紀念弗麗達》一文中寫道:弗麗達剛剛完成了一件功勛。審訊過程中她一直在場,不知疲倦地往中學筆記本上記下周圍發(fā)生的一切:發(fā)言,提問,回答,大廳里的呼叫。一個筆記本保存下來了……字寫得出奇工整,但在法庭上弗麗達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自己無能為力。此前她出差的時候無論陷入何種險境總有一張記者證保護她。可這次《文學報》和《消息報》都沒派遣她采訪布羅茨基訴訟案,所以她在法庭上不是媒體代表,只是旁聽者,普通公民,即不受保護的老百姓,任何入都可以欺負她。周圍旁聽者的處境也都如此,但她與他們不同的是她在戰(zhàn)斗。她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法官仇視的目光下,鄰近人兇狠的目光下,記錄聽到看到的一切。您還記得札記中寫的人群企圖強迫她停止記錄的那段話嗎?此前不久坐在她身邊的朋友格涅金,也是從莫斯科趕來旁聽審訊布羅茨基的,在社會公訴人對布羅茨基的律師破口大罵的時候,格涅金發(fā)火了,喊了起來。糾察隊命令他離開法庭,并把他押上停放在法院入口處的警車。弗麗達繼續(xù)記錄。接著弗麗達的另一個熟人也被糾察隊帶走,民警局的記錄上寫道:“他想用打噴嚏的方法打斷法庭審訊。”弗麗達繼續(xù)記錄。“作家們!把你們一起從列寧格勒攆出去!”旁邊的人對她喊道。薩韋利耶娃女法官對她大發(fā)雷霆后她還繼續(xù)寫。她仍不動聲色地干自己的事,她這樣做把人群激怒了。人群中也有朋友,但在擠滿法庭的激動的人群中,在列爾涅爾(克格勃人員)專門挑選出來的糾察隊隊員的仇視的目光下,他們能用什么援助她?“奪下她的筆記本!”法庭休庭的時候人群中有人喊道。我現(xiàn)在仍然看見小個子弗麗達,穿著厚灰大衣,戴著兒童戴的毛線帽,看到人群要搶她筆記本的那一刻。她坐在大廳中間,死死抓住筆記本和鋼筆,中學筆記本上的記錄就是珍貴的戰(zhàn)利品,珍貴的武器是文字,它有無窮的力量,可以拯救人。您還記得那一幕嗎?“我說,做記錄的那個女人,您干嗎要記錄呢?”“我是記者,”弗麗達和藹地回答,“我寫教育兒童的文章,想寫這件事?!薄案蓡釋戇@件事?事情很清楚。應當奪下您的記錄本。”“你們敢!”弗麗達厲聲說?!澳怯帜茉趺礃樱俊薄澳銈儕Z個試試,那時你們就知道了?!薄昂冒?,她威脅。糾察隊,這里有人威脅!”“他是糾察隊員,不是警察,不能因為一句話就抓人?!边@時響起一聲喊聲:“起立!開庭!”攻擊停止了?!愡_先在列寧格勒整理記錄,在我們共同的朋友柳巴爾斯卡婭幽靜的住所。在莫斯科先在自己家,后在我家,我們一起坐在桌前整理。越深入閱讀這份文件,越看重它的威力。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人,即便官僚主義者……讀了這份札記也會明白,發(fā)生了天大的冤枉事。如果給阿丘別伊看,他會創(chuàng)造奇跡……布羅茨基的“罪行”是什么呢?法庭問他做什么工作,他回答:寫詩。不是作協(xié)會員把寫詩當成工作就是寄生蟲??渴裁瓷睿糠g,每月能掙42盧布,花40盧布,還有結余。問他喜歡誰的詩,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阿赫瑪托娃和帕斯捷爾納克。問題可能就出在這里。如果他回答馬雅可夫斯基和特瓦爾多夫斯基,可能完全不同了。群情激奮的法庭審訊記錄下來竟如此可笑。八利季婭說克格勃和作家協(xié)會是兄弟單位??偟恼f是不錯的,克格勃的兄弟單位何止作家協(xié)會?全國所有單位都可以說是克格勃的兄弟單位,它可以到任何機關抓人。斯大林時代很多作家被克格勃逮捕、關押、處決??烁癫蹲骷視r需要作協(xié)第一把手簽字。30年代大清洗時期作協(xié)的第一把手是斯塔夫斯基,而不是法捷耶夫。都是斯塔夫斯基簽字。但斯塔夫斯基二戰(zhàn)期間戰(zhàn)死,戰(zhàn)后由法捷耶夫領導作協(xié),所有1956年陸續(xù)平反返回莫斯科的作家們把怨恨都撒在法捷耶夫身上,法捷耶夫一肚子委屈,又無法解釋,這或許是他自殺的原因之一。蘇共二十大后克格勃與作協(xié)的關系逐漸疏遠,實際上當然仍然起作用,但形式上卻通過司法部門了。1966年懲處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兩位不聽話的作家就是通過司法程序。另外,當局對“異己分子”也不再逮捕、關押、處決了,而是想方設法敗壞他們的名譽,最嚴厲的懲處是送進瘋人院或驅(qū)逐出境。畢竟換了人間嘛11973年8月開始,全國報刊一齊攻擊索爾仁尼琴和薩哈羅夫。手法還是老一套:把他們話的意思顛倒過來。比如他們說保衛(wèi)和平,那一定是渴望戰(zhàn)爭?!按蟊妭髅轿赵谒麄兪掷?,”利季婭寫道,“他們有使用這種毒瓦斯進攻的一切可能。人們從每一期報紙吸入毒氣,怎能不中謊言的毒,不仇恨薩哈羅夫呢?”1973年薩哈羅夫成立人權委員會后,更被報紙罵得狗血噴頭,把和平斗士說成戰(zhàn)爭販子。讓利季婭痛心的是著名作家、作曲家和院士也加入迫害者的行列,如肖斯塔科維奇和艾特馬托夫。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做出過杰出的貢獻,有的還受到過斯大林的迫害。他們并非在拷打和威逼下說謊的。他們本應挺身而出,聲援索爾仁尼琴和薩哈羅夫,然而相反,卻在報紙上詆毀他們。但人們相信他們,因而也相信謊言。他們的表現(xiàn)令利季婭震驚,于是她寫了一篇戳穿謊言的文章《人民的憤怒》,并親手交給美國之音記者。美國之音很快就廣播了。文章指出鋪天蓋地的謊言蒙蔽了人民的眼睛,使他們喪失辨別事物的能力。報紙上刊登成千上萬的集體農(nóng)莊莊員和各行業(yè)的工人對這兩個人的抗議信,但他們誰也沒讀過索爾仁尼琴的作品,也不了解薩哈羅夫主張銷毀核武器的真正意義,卻跟著報紙辱罵他們。利季婭舉了一個例子。1958年圍攻帕斯捷爾納克的時候,她乘出租車外出。司機座旁放著一份譴責帕斯捷爾納克的《真理報》。年輕司機對利季婭說:“您知道嗎,揭發(fā)出大壞蛋帕斯捷爾?!崩緥I告訴司機,他不姓帕斯捷爾,而姓帕斯捷爾納克,是俄國偉大詩人,不是祖國叛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司機火了:“不管姓帕斯捷爾還是帕斯捷爾納克,還不一樣。您是文化人,怎么不看報,競說這種話?”司機氣得連小費也不收了,被謊言毒害的百姓又能怎么想?那時莫斯科出現(xiàn)了地下出版社,發(fā)行量不大,但傳播速度極快,一旦打印出來,馬上傳遍全城。利季婭的《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就是通過地下出版社在莫斯科廣為流傳的,并流傳到國外。國外把小說譯成幾種語言出版。在國外出版書犯了蘇聯(lián)大忌。作家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就是因為在國外出書而受審判的。利季婭的父親老丘可夫斯基1969年去世,利季婭失去靠山,懲治她再無顧慮?!度嗣竦膽嵟肥撬H手交給美國之音記者的,是懲治的最好口實。于是利季婭1974年1月9日被作協(xié)召到作協(xié)大樓第八會議室。這里是專門開除作家的地方,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就是在這間房間被開除的,利季婭被開除后六七個作家也都是在這間房間里被開除的。1989年我在蘇聯(lián)教漢語,每到莫斯科必到作協(xié)買煙、吃飯,因為那里吃飯便宜,賣外國煙。但我那時并不知道第八會議室,不然必定會去看看的。1月9日一群朋友陪同利季婭來到第八會議室門前,他們也都是作協(xié)會員,但守衛(wèi)不準他們進入。他們向會議主持人、詩人納羅夫恰托夫請求旁聽,遭到主持人的拒絕。朋友們請求進去一個人陪同利季婭,因為利季婭是半殘疾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視力極差,幾乎失明,進去的人可以照顧她,但仍遭拒絕。利季婭一人抱著夾著一摞白紙的木片夾走進第八會議室。出席會議的有20至25名作協(xié)理事。說他們都是堅決反對反思斯大林統(tǒng)治惡果的人未免過于籠統(tǒng)。他們不可能對周圍發(fā)生過的災難視而不見,何況很多人還深受其害。如果“上面”號召反思個人崇拜的后果,他們肯定會積極響應。但經(jīng)過多年的煎熬,他們認為緊跟“上面”是自保的上策。他們心口不一,發(fā)言自然言不由衷,在當時的氣氛中發(fā)言者未必感到自己的發(fā)言如何荒唐可笑,記錄下來就不僅可笑而且卑鄙了。這就是文字的威力。利季婭記錄了會議的發(fā)言。先由理事會書記斯特列赫寧介紹利季婭的種種劣跡。他說利季婭承認親手把《人民的憤怒》交給美國記者。接著書記羅列利季婭的主要罪狀:1966年支持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兩位作家;1967年寫《致肖洛霍夫的公開信》,批駁肖諮霍夫?qū)ξ髂醽喎蛩够瓦_尼埃爾的譴責;1968年著文投寄《文學報》,反駁抨擊索爾仁尼琴的文章;1968年支持被作協(xié)開除的作家金茲堡和加蘭斯科夫;在國外出版《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和《下水》等兩篇小說?!皶h的目的是討論她的公開信和她的小說,并根據(jù)作協(xié)相應的章程對她進行組織處理?!崩硎聲浗Y束了開場白,下面是與會者發(fā)言。很多作家中國讀者不熟悉,除重點發(fā)言人外,我用男作家和女作家表示。男作家一(喘不過氣,吐字不清):我說話困難,同志們……請原諒我,我說話太困難……這件事使我無限悲傷……十分悲傷……不久前新西伯利亞市我們的蘇聯(lián)少年向我們的蘇聯(lián)哨兵開槍……這太可怕了,同志們……新西伯利亞市發(fā)生了可怕的罪行。(利季婭懷著真誠的同情聽他發(fā)言。而男作家一本人正是教育蘇聯(lián)少年的人之一,他們在他的書的哺育下茁壯成長。他又怎能不激動呢?)同志們,當我們從廣播中聽到丘可夫斯卡婭一類的文章時,我們就會明白,少年們?yōu)槭裁磿缸锪?。廣播《人民的憤怒》一類的文章便是犯罪的根源……請原諒我,我不能再說了,我太激動了。男作家二:她用“人民的憤怒”作標題——這是她以人民的名義說話,您能代表憤怒的人民嗎?利季婭:恰恰相反,我在文章中強調(diào),不以任何人的名義說話,只代表自己說話,不代表任何人。您讀過我的文章嗎?文章里寫得很清楚。標題純粹是嘲諷意義。報紙編輯部起先組織了讀者信任的知名人士的憤怒,后來是“勞動人民憤怒的信”。憤怒的仿制品。這種游戲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會變成真正的憤怒。我不希望這樣,并為此擔心。這一點我在文章中警告過。男作家二:……談談索爾仁尼琴。幾年來我們已經(jīng)有幸閱讀他的反蘇的、歌頌君主政體的作品了。您站在那樣的階級立場上!到了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這種有爭議的名氣仍能滿足您的虛榮心。利季婭:為什么到了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還沒準備死呢。男作家三:我多次讀過《人民的憤怒》。這篇文章讓我氣憤。應當給索爾仁尼琴、馬克西莫夫(被驅(qū)逐出境)和丘可夫斯卡婭一個總的評價。他們的活動是激烈的階級斗爭的反應。他們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進行階級斗爭。《人民的憤怒》是對作家和人民一連串的誹謗和誣蔑。這是對政權的誣蔑:仿佛政權在作家和人民之間筑起一道墻。這是對知識分子的誣蔑,對個別人的誣蔑,比如對科熱夫尼科夫(蘇聯(lián)和俄羅斯聯(lián)邦作協(xié)理事會雙重理事)。她寫道,把他“放出來”攻擊薩哈羅夫和索爾仁尼琴……狗才放出來呢。科熱夫尼科夫是人,不是狗。利季婭:科熱夫尼科夫當然是人。狗不會寫文章,不論是出于真心還是有意把讀者引入歧途。男作家四:薩哈羅夫是令人尊敬的物理學家,但在政治上是個微不足道的自由主義分子。索爾仁尼琴一肚子舊恨新仇??赡惺裁茨??嫉妒他們在西方的名聲?索爾仁尼琴在文學界算什么玩意兒?充其量是二流小說家。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出兩三頁失敗的地方。他在國際市場上投機倒把,販賣反蘇言行,以求積累財富。他為沙皇而哭泣。利季婭:您這樣說讓人無法忍受。索爾仁尼琴——投機倒把!他在哪兒為沙皇哭泣?在《1914年8月》一書中,尼古拉二世被描繪成廢物,而這個廢物沙.皇和他無用的將軍對千萬人的死亡承擔責任,對全軍覆滅承擔責任。會議主席:請不要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會給您發(fā)言的機會。男作家四:由于蘇聯(lián)政府的不懈努力,世界緊張局勢得到緩和。因為階級斗爭的尖銳化,反蘇言行日益增多。在這種情形下,從這里傳出的所有反蘇言行,西方都慷慨酬謝,報以黃金和榮譽。您是否愿意陷入這攤污水中?您認為比-比-西能使我國人民離開正確的道路?您錯了?!仨氶_除丘可夫斯卡婭,讓《文學報》向廣大讀者闡明好了。還有其他報紙。讓她受到人民的唾罵。女詩人巴爾托(聲音低沉):我很激動。很難說話。我看到的是另一個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當年她表現(xiàn)出批評的熱情,批評藝術性差的作品。那時我對她充滿敬意?,F(xiàn)在我完全理解兒童作家的悲憤……一個人怎能墮落到如此反蘇的地步,如此仇視人民,如何解釋?我想問您一句,您為什么如此兇惡?哪兒來的這么多仇恨?我昨天讀了《人民的憤怒》,心情非常沉重。仇恨,仇恨,還是仇恨?!液茈y再說下去。在您的背后我看見您父親的影子,一個對我和對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珍貴的人。大家一齊說(一片贊揚聲,其中利季婭聽出作家出版社社長列修切夫斯基清晰的聲音):科爾涅伊·伊萬諾維奇!受人尊敬、愛戴……奠基人……經(jīng)典作家……名字環(huán)繞著光環(huán)……崇高的評價……崇高的獎賞……蘇聯(lián)人民愛戴的人……利季婭(對列修切夫斯基):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您完全有能力表達您對科爾涅伊·丘可夫斯基的敬意:您所管轄的出版社哪怕出他一本書呢?;蛄腥氤霭嬗媱澮残醒健玳L回答得含糊不清。什么“這不決定于我”,或“缺乏紙張”,或兩種理由兼而有之。巴爾托:我們熱愛科爾涅伊·伊萬諾維奇,懷念他。他教導人向善。他用故事和自己的人格召喚人向善。我保存他的四封信……多么善良的信啊……他在信中稱贊我的詩,感謝我。他對我的詩評價很高。他是個善良的人。可您兇惡,您哪兒來的那么多仇恨?您回頭吧,利季婭·科爾涅耶夫娜,變得善良些!利季婭:但有一點必須提出:您一生對他都恩將仇報。1930年《文學報》上刊登的反對民間故事和科爾涅伊·丘可夫斯基的公開信上有您的大名?!?944年反對丘可夫斯基已經(jīng)不是《文學報》,而是《真理報》了?!墩胬韴蟆钒亚鹂煞蛩够能娛鹿适路Q為“騙子的胡言亂語”。他立即被召到作協(xié)。為了保護他?不是。作協(xié)從來不保護自己的會員——召到作協(xié)是為了懲治他……作協(xié)主席團重復了這句話??茽柲痢で鹂煞蛩够氐郊液?,我問他發(fā)言的人當中誰最惡劣?他回答:巴爾托。巴爾托(聳聳肩):我不明白,照您看,科爾涅伊·丘可夫斯基就不能批評了。我們大家都敬重他,他當然是奠基人,但每個作家都有敗筆……批評他一個故事,又有什么呢……大家一齊說:一個故事……連這都不行……文學前進依靠批評……蘇聯(lián)文學以自由批評著稱,《真理報》批評……主席團批評……一個故事……(競如此不尊重事實,利季婭想道,不尊重文學史,如此蔑視記憶,蔑視文件!不是只“批評一個故事”,而是丘可夫斯基沒有一個故事不遭受查禁的?!爸皇且粋€故事!”“批評批評而已!”聽著偽善的嘈雜聲,利季婭回想起克魯普斯卡婭[列寧夫人]批判《鱷魚》雜志的文章,斯維爾德洛娃[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夫人]標題為“略談丘可夫斯基習氣”的文章?!拔覀儜獙η鹂煞蛩够退膱F體開火,”斯維爾德洛娃寫道,同時嘲笑民族一人民是詩歌的源泉……回想起家長會議的決議——這可不是普通的爸爸和媽媽,而是會聚在克里姆林宮托兒所里的爸爸和媽媽:“我們號召與丘可夫斯基習氣斗爭”……這種號召必然有人響應。這些回憶在利季婭腦子里閃過,錯過了反擊的機會。)巴爾托:我不明白,利季婭·科爾涅耶夫娜,您完全不允許個人有權保留自己的看法?!屹澇煽捶ㄗ杂?。我的想法與肖斯塔科維奇和艾特馬托夫一樣,而您則像索爾仁尼琴和薩哈羅夫?!幌氲接H切教導我們向善的科爾涅伊·丘可夫斯基的形象會蒙上您的陰影,我的心情就非常沉重。利季婭:可以想象,兒童文學部的其他委員想到這一點都會心情沉重。您的“看法自由”是一字不差從小抄上抄下來的。出版社社長:這里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事。她是抱著敵意到這里來的。巴爾托如此動人地、苦口婆心地勸告她,可她卻妄圖把反蘇言論強加給我們。我們激動是因為她觸動了我們最神圣的東西,可她仿佛在演戲。反蘇主義在我們時代是全世界反動勢力的旗幟,可這一刻有人卻以反蘇分子的身份發(fā)言!利季婭:我早就想弄明白“蘇聯(lián)的”和“反蘇的”概念。這兩個概念不斷轉(zhuǎn)化。比如,很早很早以前,打秘密報告被認為是“蘇聯(lián)的”,可不久前,反過來了,那些因被告密而投入地獄的人放出來,并且安排了工作,認為這是“蘇聯(lián)的”。“蘇聯(lián)的”和“反蘇的”變幻無常,概念混亂,就連您,列修切夫斯基同志,可以稱為大專家的人,也會混淆概念。比如,1962年您所領導的出版社接受我的小說《索菲婭·彼得羅夫娜》,講述的是1937年;那時你們出版社認為這篇小說絕對是“蘇聯(lián)的”,它揭發(fā)了“個人迷信”;幾個月后上面下令減弱、縮小對個人迷信的揭發(fā),我的小說被否定了,并馬上發(fā)現(xiàn)其中的“思想差錯”。小說已經(jīng)不完全是“蘇聯(lián)的”了……在我“個人檔案”里,同樣的一篇小說,你們先接受后否定的小說,在國外出版后,變成“反蘇的”了。所以,就連您這位界定反蘇言論的行家里手,也有弄錯的時候。犯錯誤不應僅僅由您負責,而是概念本身的伸縮性,誰也追趕不上。出版社社長(飛快地):您的小說出版社從未接受過。您簽訂了25%的約稿合同(!)。(流傳這樣一種觀點:真理能解除武裝??磥聿⒉挥肋h如此。恬不知恥的謊言,在有記錄可查的情況下,當眾撒謊倒解除了利季婭的武裝,使她喪失了說話能力。她隨身帶著出版合同,掌握揭穿謊言的全部材料,可卻軟弱無力地回答:“您怎么這么不知羞恥”和“有文件在”。她失去聲音,這不是反駁,只是含混不清的喃喃自語……利季婭感興趣的倒是多年后,如果列修切夫斯基看到這幾行字,他會采取什么措施呢?從出版社找出當年的檔案,把肯定的評語付之一炬?命令法院銷毀審訊記錄?把那時所有編輯的熟人的熟人通通趕出自己領導的出版社?把所有參加法庭審訊.的人全部毒死?宣布法庭的判決是反蘇言行?什么都可以預料,就是沒預料到,列修切夫斯基讀了這幾行字后,公開宣稱:是的,1962年作家出版社接受了丘可夫斯卡婭的小說《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同意出版,還為小說配了插圖,預付了60%稿酬,作者有權領取100%稿酬。后因1963年春天,所有出版社都收到減少對斯大林揭發(fā)的指令,遂退稿。卑鄙戰(zhàn)勝高尚。)出版社社長:薩哈羅夫和索爾仁尼琴對丘可夫斯卡婭不過是借口。她仇恨蘇聯(lián)人民。蘇聯(lián)人民對她不過是干活的牲口。(利季婭聽到他大聲翻書,書頁在他手指下嘩嘩響。)出版社社長:這里寫的是什么?我國人民原來受電鈕控制:一按電鈕,他們便執(zhí)行命令。政權借助電鈕控制人民。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露骨的反蘇言行,我們必須予以還擊……丘可夫斯卡婭文章的結尾號召暴動……她威脅我們:人民將起來造反,把我們徹底消滅??晌覀冞€在討論……太可怕了。(利季婭只聽見翻書的聲音,從遠處看不清他的臉,但見他一只手捂在胸口上。)幾個人一齊安慰他的聲音: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科利亞!你別激動……不值得為她激動……記?。耗阈呐K不好,得過心肌梗塞,要愛惜自己,激動對你有害……又為什么呢?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捏造……胡說八道……根本沒人造反。(利季婭衣袋里裝滿解痙的藥,想給社長遞過去,但她不敢。)幾個人的聲音: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好朋友!別激動!你想想,親愛的,我們可是勝利者的國家!我們拿下柏林!可你傷心難過?!档眠@樣難過嗎?大家已經(jīng)很清楚,她的反蘇立場昭然若揭。不僅是她。還有人同情她。但我們對同情者也不放過。利季婭: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用不著難過,我的文章里沒有任何地方號召造反。我的文章不是號召造反,而是號召停止向讀者提供惡意編造出來的虛假新聞:尤里·費奧多羅維奇(會議主持人),請您讀完我文章的結尾。那里沒有任何造反的號召,談到的是我竭盡全力反對的東西。主持人讀利季婭文章最后的一段,但略去了結尾的一句話。“而您,科熱夫尼科夫以及那些按電鈕的人,故意遮蓋我們偉大祖國大地所誕生的天才智慧的光芒;你們在優(yōu)秀的頭腦和'普通人'之間構筑了一道鋼筋水泥墻;你們想使歷史倒退;你們別有用心地按動電鈕,激起'人民的憤怒'的狂濤,不許任何人出聲——你們要當心,地下不要進發(fā)出真正的憤怒,憤怒會像火山熔巖一樣,不僅淹沒了丑陋的鋼筋水泥墻,還有——沒有什么能化解憤怒,沒有任何崇高與和解的思想,比如薩哈羅夫的思想,能夠平息憤怒了。憤怒將毫無選擇地把一切人,有罪的和正義的,通通淹沒在血泊中?!崩緥I(喊道):您沒念完!把結尾念出來!'主持人:“我想要這種結果嗎?不。我不愿意任何人得到這樣的結果?!弊詈蟮囊痪?,利季婭·科爾涅耶夫娜,什么也不能改變。利季婭:我的文章是對暴力的警告!前面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后一句話!別再撒謊了!撒謊會讓你們遭殃的!會議主席讓利季婭發(fā)言。利季婭:幾分鐘后你們會一致把我開除出作協(xié)。于是我從作協(xié)會員轉(zhuǎn)為被開除的作協(xié)會員。這令人痛心,因為作協(xié)里有很多有才華的和誠實的人。如果想想當年被開除的人當中有左琴科和阿赫瑪托娃,有被開除后去世的帕斯捷爾納克,有不久前被開除的索爾仁尼琴、加利奇和馬克西莫夫,我感到自豪。我不敢同阿赫瑪托娃或索爾仁尼琴那樣的巨人相比,但感到驕傲的是你們用對待他們的手段對待我……你們用開除作協(xié)的辦法判決我的不存在。我已不存在了,沒有我了。但我是否存在?在你們采取這類措施的時候,永遠忘記,現(xiàn)在仍然忘記,你們掌握的只是現(xiàn)在和部分過去。還有一個管轄過去和將來的機構:文學史。請回想一下:你們的前輩多年迫害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幾十年不出他的書,現(xiàn)在你們又向全世界炫耀他……不能這樣領導話語,即便長了一雙非常有力的長手。話語在我國處于真正絕望的處境;如果一個人說的不符合當局的看法,就宣布他為反蘇分子;如果國外有人批評我國某些不良現(xiàn)象,就宣布他干預我國內(nèi)政。你們就是這樣領導的??稍捳Z是靈魂中最珍貴的東西,不能領導。話語可以吸引人、治愈人、使人幸福、揭露丑惡、令人不安,但不能領導。領導只能妨礙話語,阻撓話語,為話語筑造堤壩:取消列入出版計劃的選題,圖書館的書下架,拆版,不出版,把作者開除出作協(xié),把七四年的計劃推遲到七六年,把紙張攫為己有或大量印刷向青少年灌輸教條的東西。這就是你們的領導措施:妨礙、阻撓、禁止?!霸捳Z是靈魂中最珍貴的東西。它獨自創(chuàng)造世界?!本瓦B你們也無力阻撓……我們國家和每個人都應以薩哈羅夫為驕傲。他第一個談到拯救人類不靠戰(zhàn)爭,而靠各民族的團結;第一個把對全球的關懷同對每個人命運的關懷結合起來。每個人的命運對薩哈羅夫來說都是親人的命運?,F(xiàn)在被稱為“為緩和國際緊張形勢而斗爭”的提法是薩哈羅夫的思想,從中讀出一句十分悲涼的話:為每個人而斗爭。(這時響起一片歇斯底里的喊叫聲,利季婭手里的稿紙落在地板上。利季婭彎腰撿稿紙,眼鏡又掉下來。她抱著撿起來的稿紙,已經(jīng)不能分辨頁碼了。一片可怕的吼叫聲,利季婭精疲力竭,發(fā)言的時間已過,最后說):我可以愉快地向你們預言,在我們共同的首都莫斯科,必將出現(xiàn)以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命名的廣場和以薩哈羅夫命名的街道。雅科夫列夫笑著說:還有以馬克西莫夫命名的胡同。利季婭:還有以尤里·雅科夫列夫命名的死胡同。理事會一致通過開除利季婭作協(xié)會籍。利季婭因反對鏟除記憶被作協(xié)開除了。15年后,1989年2月正式通知利季婭:俄羅斯聯(lián)邦作協(xié)莫斯科作協(xié)理事會一致通過撤銷1974年1月9日開除利季婭會籍決議的決議。利季婭又成為作協(xié)會員。利季婭沒有變,時代變了,形勢變了。利季婭以獨特的視角記述了她與帕斯捷爾納克、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索爾仁尼琴、薩哈羅夫以及其他作家的交往。很多事都是我們過去不知道的,讀起來津津有味。由于年老體衰,我與振亞兄只選擇了回憶錄中的一部分。讀者如有興趣,只能看2007年俄國出版的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的五卷集了。藍英年2011年3月20日
內(nèi)容概要
為了不忘卻悲慘的過去,索爾仁尼琴寫了《古拉格群島》,為無辜犧牲者樹立起一座紀念碑。利季婭寫了《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但當局并不希望人民記住過去……赫爾岑說過:“凡是不敢說的事,只存在一半。”于是,“先存在一半,”利季婭寫道,“后四分之一,再后十分之一。如果及時封住報刊的嘴(多虧我們報刊只有一張嘴),最后等到受難者和見證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發(fā)生過的事,不能從祖輩和父輩的經(jīng)歷中吸取任何教訓了?!崩緥I決心捍衛(wèi)記憶,與謊言斗爭。不再允許別人鏟除對被迫害人的真實回憶,寧肯不發(fā)表,寧肯得罪人,也決不妥協(xié)?!逗葱l(wèi)記憶(利季婭作品選)》是一本使人無法忘記過去的書。
作者簡介
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1907—1996),俄羅斯女作家、文學批評家。父親、兄弟、女兒都是作家。父親丘可夫斯基是蘇聯(lián)著名作家。丈夫在“大清洗”時期遇害。她寫了小說《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反映“大清洗”時期的恐怖。還用日記形式寫了小說《下水》,描繪了正派作家在1949年受到的打擊和迫害。肖洛霍夫在蘇共二十三大上攻擊兩位被審判的作家(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她當即給肖洛霍夫?qū)懝_信,指出“刑事法庭無權審判文學,思想應用思想反駁,而不是用監(jiān)獄和勞改營”。她積極聲援索爾仁尼琴和薩哈洛夫院士。1974年她被開除出作協(xié),1988年恢復作協(xié)會員身份。
藍英年,1933年生。江蘇省吳江市人。1955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俄語系。譯著有:《日瓦戈醫(yī)生》(與人合譯)、《亞瑪街》、《庫普林中短篇小說選》、《回憶果戈理》、《果戈理是怎樣寫作的》、《塞納河畔》等。隨筆集:《青山遮不住》、《冷月葬詩魂》、《尋墓者說》、《被現(xiàn)實撞碎的生命之舟》、《利季姍被開除出作協(xié)》、《苦味涌》和《回眸莫斯科》、《藍英年隨筆選》。
徐振亞,1943年生,上海嘉定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俄羅斯文學教學與研究,2006年獲俄羅斯高爾基獎。譯著有《另一種生活》、《羅亭》、《煙》、《美好而狂暴的世界——普拉東諾夫小說》、《馬背日記》、《火災》等;與馮增義教授合譯《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選》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論藝術》;主編《陀思妥耶夫斯基集》。
書籍目錄
小說
索菲婭·彼得羅夫娜
回憶錄
被作協(xié)開除記(文學倫理隨想)
附錄補充的一章
紀念弗麗達
臨終(瑪麗娜·茨維塔耶娃)
“孤寂的威力”——憶薩哈羅夫
日記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巧遇)
約瑟夫·布羅茨基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丈夫去世后,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參加了打字員培訓班。她一定得有份職業(yè),因為科利亞還不能很快掙錢??评麃喼袑W畢業(yè)后,無論如何得考上專科學校,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決不允許兒子不受高等教育……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學打字一點不吃力,她比當今這些小姐們文化水平高得多。她成績出眾,很快在列寧格勒一家大出版社找到工作。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個月后她已無法理解,先前她怎能不工作?當然,清晨在冰冷的屋里起床,在路燈下夾雜在_群睡眠不足、臉色陰沉的人中間等電車是很不舒服的。不錯,打到下班的時候腦袋發(fā)疼——然而工作多么吸引人,多么有趣?。∷€是小姑娘的時候就非常愛上學,因傷風被留在家里便哭鼻子,而現(xiàn)在她喜歡上班。上級發(fā)現(xiàn)她工作認真負責,很快便任命她為組長,算打字室的領導吧。組長的工作主要是分配活計,計算頁碼行數(shù),把打好的印張用別針別起來,這些活對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來說都比打字更有趣。聽見有人敲小木窗,她便打開,鄭重其事地說一兩句話,接過送來的稿件。大部分是賬目、規(guī)劃、報告、公函和指令,有時也有某位當代作家的手稿。“25分鐘打好?!彼鞣茓I·彼得羅夫娜說,看一眼掛鐘?!皽?5分鐘。不,準25分鐘后,無法提前?!闭f完關上小窗,不加入大伙的談話。她想了想,便把稿件交給她認為打這份手稿最合適的打字員。如果社長秘書送來稿件,她便交給打得最快、最認真的,同時也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打字員。年輕時代,在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經(jīng)常長時間出診的日子里,她一個人待著煩悶,幻想有間自己的縫紉室——在寬大明亮的縫紉室里坐著幾個可愛的姑娘,身子伏在有如水波一般柔滑的綢緞上,她給她們看式樣,量尺寸,說幾句風趣的話,免得高雅的女土們感到沉悶??纱蜃质腋茫幸饬x?,F(xiàn)在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往往在看手稿時,第一個閱讀蘇聯(lián)文學的某部新作品——中篇或長篇小說,盡管蘇聯(lián)中長篇小說讓她感到乏味,因為戰(zhàn)斗、拖拉機和工廠車間寫得太多,愛情寫得太少,但她還是很得意。她開始卷過早發(fā)自的頭發(fā),洗頭的時候水里放點藍靛,讓頭發(fā)別發(fā)黃。她穿著普通黑色工作衫,但領子是用真正的舊花邊鑲的,胸兜里插著一枝削尖的鉛筆,覺得自己很干練同時還很有風度。打字員都有點怕她,背后管她叫女學監(jiān),但都聽她的。她要求自己既嚴厲又公正。休息的時候,她同那些打得又好又認真的打字員親切交談,談起社長的字體太難辨認,談到抹口紅并非對所有女人都合適,但她對那些連普通字都打錯的人態(tài)度傲慢。有位叫埃爾納·謝苗諾夫娜的打字員讓索菲婭·彼得羅夫娜頭痛不已:幾乎每個字都打錯,大模大樣地抽煙,工作時聊天。埃爾納·謝苗諾夫娜讓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恍惚想起先前他們家雇用過的一個厚臉皮的女傭人。女傭人叫法尼,她對索菲婭·彼得羅夫娜說粗話,跟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調(diào)情……干嗎留這樣的人?所有打字員中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最喜歡娜塔莎·弗羅連科,一個穩(wěn)重的臉色發(fā)青的難看姑娘。她從來沒打錯過一個字,天地空格都留得恰到好處。看她打字仿佛覺得她使用的是一種特別的紙,而打字機大概也比別人的好用。其實娜塔莎使用的紙和打字機都是最普通的——秘訣竟然就在認真兩個字上。打字室同出版社由一道涂著棕褐色油漆的木門隔開。門總鎖著,都是隔著門交談。初來時,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對出版社里的人一個也不認識,只認識室里的打字員,還有分發(fā)文稿的通訊員。但漸漸地,她同所有的人都認識了。過了兩星期,一個禿頭但長相年輕的很有風度的會計在走廊里走到她跟前同她聊天,他認出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原來會計認識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二十年前醫(yī)生徹底治好了他的病。會計對劃船運動和西方舞蹈著迷。讓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感到高興的是,會計勸她也參加舞蹈小組。神氣活現(xiàn)的上年紀的社長女秘書開始同她打招呼,干部處處長也向她問好,甚至一位頭戴海龍皮帽、手提印有自己花體簽名皮包、頭發(fā)斑白的漂亮的知名作家也向她問好,這位作家總是開著自己的汽車到出版社來。作家有一次還問她喜歡不喜歡他小說最后的一章。“我們文學家們早就注意到打字員是最公正的評判員,他們率直評判,不抱成見,同我們的評論家和編輯同志不同?!弊骷艺f,微笑時露出整齊的假牙。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也認識了黨支部書記季莫費耶夫,一個不愛刮臉的跛腿的人。他臉色陰沉,說話時眼睛望著地板,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有幾分怕他。他有時把埃爾納·謝苗諾夫娜叫到木窗前,跟他一起來的還有總務主任。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打開門,總務主任把埃爾納·謝苗諾夫娜的打字機從打字室搬到機要室。埃爾納·謝苗諾夫娜跟在打字機后面,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他們向索菲婭·彼得羅夫娜解釋,她參與“保密工作”,黨支書讓她到機要室打黨內(nèi)機密材料。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很快便認識了出版社所有的人,叫得出他們的名字,知道誰擔任什么職務:簿記員、編輯、技術編輯和女通訊員。她上班后的月末頭一次見到社長。社長辦公室里鋪著松軟的地毯,桌子周圍擺著高背軟安樂椅,桌子上放著三部電話機。社長原來是個年輕人,不超過35歲,身材魁偉,臉刮得干干凈凈,穿著一身考究的西裝,胸前別著三枚獎章,手里永遠握著一枝筆。他同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交談了兩分鐘,但在這兩分鐘里電話鈴響了三次,他對著一個電話說話,又拿起另一部電話聽筒。社長親自把椅子推到她跟前,客氣地問她能不能幫個忙。今晚加個班?她挑一個打字員,向她一個字一個字讀社長的報告?!拔衣犝f您能辨認我歪七扭八的字?!彼麑λf,微微一笑。索菲婭·彼得羅夫娜為他賦予她的權力感到驕傲,社長對她的信任讓她得意。他真是個有教養(yǎng)的年輕人。聽說他先前當過工人,后來被提拔上來。
媒體關注與評論
利季婭說得真好:“忘記所發(fā)生的就無法前進一步?!边@本回憶錄就是一本使人無法忘記過去的書,因而也是一本推動歷史前進的書?! 煺徒鹄先艘痪洹爸v真話”,曾贏得海濤般的呼應。歲月流逝,也引起后來者的不解:“不就是'講真話'嗎?有什么呀?”讀一讀《捍衛(wèi)記憶:利季婭作品選》吧,它可以告訴你,在特定的體制環(huán)境下,“講真話”多么艱難,它竟成為一個民族品格的標桿。 ——陳四益歷史會受遮蔽,真理會遭歪曲,殘酷和謬論會被美化。但有利季婭這樣的作家,于1937年蘇聯(lián)開始“大清洗”后,在監(jiān)獄門口排了兩年隊(多虧當時當?shù)剡€準許政治犯家屬探親),1939-1940年冒死寫出《索菲婭·彼得羅夫娜》,留下幾乎共時性的,卻又包蘊著深刻思想的見證。雖久被塵埋,終于出土。她的作品體現(xiàn)的文學勇氣和公民膽識,使我們感到陌生,而又覺得無比親切?! 把嘞?/pre>編輯推薦
《捍衛(wèi)記憶:利季婭作品選》是俄羅斯著名作家利季婭的作品選,包括其最知名的反應特定時代人的心理的小說《索菲婭?彼得羅夫娜》,以及記錄其被蘇聯(lián)作協(xié)開除的回憶文字,為茨維塔耶娃、布羅茨基、索爾仁尼琴等經(jīng)典作家留下的生活側影。利季婭的事跡及其作品和思想數(shù)年前被著名翻譯家藍英年介紹到國內(nèi)之后,很多讀者產(chǎn)生了共鳴,這本作品選足以代表利季婭的文字風格和思想高度。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