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長江出版社 作者:"富營養(yǎng)化水體水上種植技術規(guī)范化中試"課題組 頁數:87
內容概要
《水上種植技術指南》共含9個章節(jié),涵蓋水上種植作物選取,浮床制作與固定,以及水上種植的日常維護等技術。《水上種植技術指南》的出版旨在推廣水上種植技術,在增加農村收入的同時可有效改善農村水環(huán)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工浮島技術簡介第二章 人工浮島技術水體修復機理2.1 水體修復機理2.2 水體修復效果2.3 水體修復模型第三章 作為遴選及種植技術3.1 經濟作物3.2 景觀作物第四章 人工浮島及水體選擇技術第五章 人工浮島載體制作技術5.1 人工浮島載體材料研究狀況5.2 常用浮島載體第六章 載體的固體及鋪設技術6.1 固定技術6.2 鋪設技術第七章 日常管理及維護7.1 雜草管理7.2 病蟲害防治第八章 栽培殘體處理技術9.1 項目實施地點介紹9.2 項目實施目的9.3 項目實施內容9.4 項目實施效果9.5 工程主要投資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5.1.1國內浮島載體材料 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科院南京湖泊與地理研究所、福建農科院等單位,以聚苯乙烯發(fā)泡板作為浮島載體,鋪上泥后種植水稻,或以聚苯乙烯作為浮體主材料,輔以竹條、丙烯袋、塑料薄膜等構成浮體栽培床種植各種植物,為自然水域植物栽培做了有益的嘗試。1988年中科院院士徐冠仁開發(fā)出以5cm厚聚苯乙烯發(fā)泡板做浮床材料種植水稻、蔬菜、美人蕉等,并開發(fā)出與之相配套的栽培方法、肥料供應方法、工程措施。吳偉明提出適用于家庭的小型無土栽培技術,就是用廢舊的包裝箱內保護家用電器等設備的泡沫包裝板來制作家庭的小型浮床來栽培蔬菜等。1998年劉淑媛等人采用蛭石無土栽培水芹、水蕹菜和多花黑麥草。1999年鄭世華等,研制出一種陶瓷浮島,這種浮島以火山灰碳化硅為原料燒制而成,具有較高強度,材料穩(wěn)定性高,可在各種水體水環(huán)境使用,不污染水體,不為微生物破壞,重復利用率高,克服了聚乙烯泡沫板強度低和“白色污染”的問題。由于聚苯乙烯泡沫受熱會析出有毒物質,且對水生生物及人體有很大危害。近年,一些公司采用親自然的材料如椰子殼、陶粒等作為浮島支撐材料,但是考慮到地方經濟資源限制,大規(guī)模推廣比較困難;吳平凡、李泉生等提出用改性后的稻草秸稈作為浮床的基質,不僅簡單易得,而且易于推廣,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浮島載體材料的可選擇范圍非常廣泛,但是考慮其施工工藝和造價以及材料獲取難易程度等因素,目前,所用的浮力材料大部分為竹子、泡沫、木頭、廢舊輪胎、PVC管等。其中竹子具有浮力效果好、結實、耐水浸、無污染、成本低等優(yōu)點,被廣泛地使用;發(fā)泡塑料也是很好的浮床材料,但是由于發(fā)泡塑料容易老化,并會產生環(huán)境荷爾蒙二次污染,所以此種材料沒有被日本、歐洲各國采用。盧進登、李兆華等設計出利用竹子編制而成的竹排作為浮體材料,解決了聚苯乙烯的二次污染和浮體材料的來源及成本等問題,經過大規(guī)模的浮床試驗和在農村實際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容易在農村推廣應用;馬風有、李強、鄧輔商等指出植物載體材料要求耐水浸、不易腐爛、無污染,關鍵是植物可以在上面良好地生長,目前使用較多的是椰子纖維和樹脂材料,用這些材料做成的載體墊子既蓬松,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纏繞,使得植物可以牢牢地附著在上面,不易散落,又經久耐用,不會污染水體。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