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南大學 作者:孫體昌 編 頁數:251 字數:411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全書共分8章,主要介紹固液分離的基本概念和發(fā)展;固體顆粒性質的表征;固液兩相系統(tǒng)的性質;重力與離心沉降分離設備;表層過濾;深層過濾;膜過濾;固液分離效率、洗滌效率及分級設備。內容涉及到與固液分離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常用設備等。
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是礦物加工專業(yè)的本科生及有關的技術人員,也可為從事冶金、化工、輕工、生物化工等領域的科技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提供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固液分離方法的分類
1.2 固液分離的應用范圍
1.3 固液分離的發(fā)展趨勢
第2章 固體顆粒性質的表征
2.1 密度
2.1.1 真密度
2.1.2 堆密度
2.2 形狀表征
2.2.1 顆粒粒度
2.2.2 顆粒形狀
2.2.3 比表面積
2.3 粒度分布
2.3.1 頻率分布與累計分布
2.3.2 粒度分布的數學表達式
2.4 顆粒粒度的測量技術和方法
2.4.1 顯微鏡法
2.4.2 篩分
2.4.3 沉降分析法
2.4.4 其他方法
第3章 固液兩相系統(tǒng)的性質
3.1 固液系統(tǒng)的分離性質
3.1.1 液體的物理性質
3.1.2 固液懸浮液的性質
3.1.3 流變學與非牛頓流體
3.2 固液系統(tǒng)的膠體性質及絮凝理論
3.2.1 膠體的凝聚與絮凝
3.2.2 凝聚的機理
3.2.3 膠體表面的雙電層模型
3.2.4 絮凝
3.3 顆粒的沉降性質與懸浮性質
……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在實際應用中,對反滲透過程有不同的質量要求。例如,對純水制備,質量要求著眼于透過液是否符合標準;而對廢水的處理,則需考慮透過液是否可達到排放標準以及濃縮液中污染物有無回收價值等方面。上述過程很難通過一個膜組件來實現(xiàn),需要通過膜組件的不同排列組合才能實現(xiàn)。由膜組件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所構成的系統(tǒng)稱為反滲透裝置。反滲透裝置中膜組件的排列方式對膜組件的使用壽命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排列組合不合理,將造成某一段內的膜組件的通量過大,而另一段內的膜組件的通量又太小,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這樣,通量超過規(guī)定的膜組件的膜污染速度將加快,造成膜組件被頻繁清洗,以至于很快就不能使用而更換,造成經濟損失。對大規(guī)模的處理系統(tǒng),這種代價將是很高的。因此,在設計中應充分重視膜組件數量的選擇和膜組件的合理排列組合。在反滲透裝置中常用“段”和“級”來表示膜組件的排列方式。段是指膜組件的濃縮液流到下一組膜組件再處理,流經n組膜組件即稱為n段。級是指膜組件的透過液再經下一組膜組件處理,透過液經n次膜組件處理稱為n級。濃縮液經膜組件再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透過液的回收率,同時增加濃縮液的濃度,濃縮液再處理吋不需要經過泵。透過液再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透過液的質量,透過液再處理時一定要經過泵加壓,所以可以認為反滲透工藝流程中原液經過幾次加壓就是通過幾級處理。實際使用時工藝比較復雜,對于段的判別容易引起誤解,一般是不同的級內又分為幾段。因此可以認為在同一級內,廢水通過幾次膜組件就是幾段(包括原水的一次),各級中所有的段之和就是總的段數。同時應注意,為增加裝置的處理量,在同一級或段內有可能出現(xiàn)多個膜組件并聯(lián)的情況,要注意區(qū)分。下面介紹常用的組合形式。
編輯推薦
《固液分離》的編寫方式和內容體系與其他教材有所不同,為便于理解,按照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遵從“從宏觀到微觀”的原則編寫,即在每一章或每一種方法,首先給出該方法的宏觀過程、所需設備的結構和工作過程。使讀者對該過程有一個全面的、宏觀的感性認識,然后再逐步從微觀上分析該過程的機理,如果可能再講述如何用數學的方法或其他方法定量地描述該過程,這樣可以使讀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個工藝過程,也更符合人們一般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