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上海學林出版社 作者:楊立軍 頁數(shù):112
前言
英國名校伊頓公學,于1440年由英皇亨利六世創(chuàng)辦,坐落在溫莎小鎮(zhèn),與女王鐘愛的溫莎宮隔泰晤士河相望。擁有550多年悠久歷史的伊頓,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不少英國皇室子弟,都曾在伊頓公學攻讀;查爾斯王子便是該校畢業(yè)生。英國海軍名將威靈頓公爵、詩人雪萊、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以及17位英國首相、36位得過維多利亞十字勛章(英國最高榮譽的英勇獎章)的達官貴人,都是該校的畢業(yè)生。它也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 它招收的學生,都是13至18歲的男孩子,由中學讀到大學預科為止。身為名震英倫的貴族學校,它的學費在常人看來當然是昂貴的——每年近萬英鎊(不包括食宿費)。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英國的名門望族,為了讓子弟能進入伊頓讀書,當男孩一出生,領得“出生證”時,即第一時間向該校報名,到孩子13歲,即憑此入學。伊頓的門檻之高由此可見一斑。而且即使報了名,也未必一定能被錄取,還必須經過繁瑣得近乎嚴苛的程序,申請者要參加60分鐘的面試和包括英語、法語、地理、歷史、拉丁文、數(shù)學以及宗教學等科目在內的筆試。而且,英國之外的不少富豪和政要,也都想把兒子送到伊頓公學來讀書,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據(jù)說,英國每400名男孩中,有一名能進入一般的公立學校讀書,而要進入伊頓公學的,每1 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每年報考伊頓公學的學生大約l 000余名,通過嚴格考試和面試后,正式錄取的只有250多人。 伊頓公學這個名字數(shù)百年來一直是特權的同義詞,是一個盛產英國精英的地方。在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yè)生中,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伊頓培養(yǎng)的人才,遍及各行各業(yè)。有從政的,有進入工商金融界的,有研究學術的,也有從事影藝事業(yè)的,可謂桃李滿天下。 進入21世紀后,伊頓公學更是致力于培養(yǎng)精英人才而非舊式貴族。教育評論家認為,關鍵是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確——尤其是生源的問題。如果伊頓公學不只面向富裕階層招生,并且是向全國的最聰明的孩子敞開大門,把目標對準全球任何地方的最聰明的孩子,那么它必將成為21世紀精英的搖籃。不單單是英國的精英,更是世界的精英。 是什么讓伊頓公學培養(yǎng)了那么多的政治、商業(yè)、教育和科學等領域的人才呢?伊頓又是如何成為“紳士搖籃”的呢?這當然是與其獨特的教育風格分不開的。 經過翻閱了大量的伊頓的資料并進行整理,我們歸納出“獨立”、“個性”、“友愛”、“忠誠”、“尊嚴”、“勇敢”、“傳統(tǒng)”、“紳士”、“幽默”和“使命感”這10種伊頓人的最經典品格,并結合伊頓的相關事例進行闡述和介紹,還配以生動真實的案例加以延伸說明。所以,這是一本雅俗共賞、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勵志讀本。本書的部分資料、案例來源于網絡,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謝,請主動與我們聯(lián)絡,以奉稿酬。 哲人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各自所擁有的還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通過彼此的交換,那我們就都能擁有兩種思想。學習伊頓智慧,獲取伊頓真知,《伊頓公學的經典法則》憑借其對伊頓法則的深刻剖析,必能成為您求知道路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激勵您不斷前行。
內容概要
《伊頓公學的經典法則》通過對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的有關資料的梳理,總結出了伊頓公學長期來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十大法則,供廣大中學師生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序言1 獨立 明確的獨立意識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2 個性 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絕對的自信 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3 友愛 一輩子的朋友 伸出援助之手4 忠誠 忠誠勝于能力 信守承諾5 尊嚴 知識就是力量 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6 勇敢 堅韌的意志力 失敗也是必需的經歷 勇于挑戰(zhàn)自我7 傳統(tǒng) 自覺的紀律 腳踏實地的態(tài)度8 紳士 講究禮儀 克制自我9 幽默 幽默的魅力 幽默來源于智慧10 使命感 一切為了榮譽 為了榮譽而奮斗
章節(jié)摘錄
擁有550多年歷史的伊頓公學曾經一度是王公貴族子弟們的指定學校,如今學校里的貴族雖然已經所剩無幾,但是伊頓所招收的每一個男孩,差不多都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或是名門或是望族。然而在伊頓,誰也不能依靠自身的家庭背景享有任何特權。伊頓校長托尼·利特曾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在伊頓的教學中居于首位。 伊頓公學的一個“公”包含著三層意思: (1)公平,即對所有學員一視同仁,任何人都不準享受特權;(2)公正,在錄取標準上秉公論斷,沒有人可以依靠門第、財富之類,不經過考試就輕松入學;(3)公益,即學生畢業(yè)后未來的走向——進入未來的議會、政府機關、大公司和銀行,甚至高級的文學俱樂部等等公共事務場所。 伊頓有嚴格的校規(guī)和作息時間,進入伊頓的第一學年,孩子們的主課便是學會如何生活。因此除卻生活中偶然遇到了大麻煩,舍監(jiān)或監(jiān)護人會協(xié)助學生處理以外,日常生活中的眾多細節(jié)完全由孩子自己安排。伊頓的舍監(jiān)、老師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只是起引導作用,決不充當保姆式角色,而且學校認為學生有理應允許爭辯,不過首先自己要經過認真思考、理清思路,撒嬌或無理取鬧絕對沒有市場。 所以,想象伊頓的舍監(jiān)、老師都是慈眉善目的、無微不至的保姆式的人物就大錯特錯了,相反,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斬釘截鐵、說一不二的。 科學家研究得出:中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的最好時期。13歲左右的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發(fā)生著急風暴雨式的變化,身體的變化漸漸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內心深處的成人意識開始覺醒了。他們用期盼的目光面對即將來臨的成人世界,并且越來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保姆式的關愛和填鴨式的說教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是不合適的教育方式,反而會令他們反感。 一個14歲的孩子給他的爸爸媽媽提了這樣的兩條建議: 第一,我可否參與一些家庭的小會議。以前,我是小孩子,不懂事,參與也是調皮搗蛋?,F(xiàn)在,我已長大了,已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可每次家人一有事,就把我哄到一旁,還說:“大人們有事,小孩子別搗亂!”我已不是小孩子了,我都14歲了,每次大人們把我“驅逐出境”時,可曾體會過我的心情嗎?我是家里的一分子,應該適當參與家庭討論,這樣便可以多一個人出主意,想辦法,還可以提高我的遇事分析能力,增長社會經驗。 第二,個人也有個人的性格特點,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有的開朗,有的孤僻。和任何人相處,都應該尊重別人的習慣。我一般不喜歡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就是對家人和好友也有所隱瞞,只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記在本上??赡銈兺疾唤涍^我的允許,就隨便翻閱我的日記,是不是有些過分了,這一點我很不滿意。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他就會希望像大人那樣承擔一定的義務,并且也希望像大人那樣擁有自己的空間。科學家指出,在孩子嘗試著自己做主的時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成年人要盡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和勇氣,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 P3-4
編輯推薦
哲人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各自所擁有的還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通過彼此的交換,那我們就都能擁有兩種思想。學習伊頓智慧,獲取伊頓真知,楊立軍編著的《伊頓公學的經典法則》憑借其對伊頓法則的深刻剖析,必能成為您求知道路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激勵您不斷前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