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素描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學林  作者:程乃珊  頁數(shù):34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上海素描》:四世同堂是中國傳統(tǒng)最令人羨慕的一種最高境界的生活方式,意寓長壽,和諧、富足和團圓。盡管內里肯定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分家始終被視為家道敗落之兆,所謂“樹倒猢猻散”!筆者雖經(jīng)歷過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但隨著20世紀60年代太祖母高壽去世,加之開放后各房陸續(xù)移民海外,要再同堂聚合談何容易!期間風風雨雨七八十年,家族之樹在各地開枝散葉,回憶其中細節(jié)逸事頗有傳奇性,竟也可以是一部新版《紅樓夢》。
《上海素描》由程乃珊編著。

作者簡介

程乃珊,1946年生,祖籍浙江桐鄉(xiāng),上海教育學院英文專業(yè)畢業(yè)。1979年開始發(fā)表小說,主要代表作有《藍屋》、《窮街》、《女兒經(jīng)》、《金融家》等,都改編為電視連續(xù)劇或電影,另有翻譯作品《喜福會》、《上海生死劫》、《天書奇譚》。
1991年開始穿梭于滬港兩地,著重關注滬港兩地文化、經(jīng)濟、民生的差異和緣源。2007年受意大利都靈大學之邀訪問講學,2008年經(jīng)大韓民國上海文化領事邀請赴韓國訪問講學。近年致力于上海城市文化傳承的研究和實錄,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等上海系列,并為多家傳媒撰寫專欄?,F(xiàn)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

書籍目錄

家族之樹常綠
家族之樹常綠
上海是個大舞池
光遠坊的故事——海上百年建筑世家張氏家族三代傳奇
城市地標——城市生活流行色的載體
外灘·上海名片·私人地圖
品質與風范——沉淀的美學
蘇州河——上海故事從這里開始
還鄉(xiāng)之路
第一個國慶
老派上海人是這樣約會的
平衡才能和諧
上海的法蘭西元素
電車叮當
天國送行者——中國及東南亞首位女殮儀師鄺金枝
上海紳士
上海紳士——追憶經(jīng)典947英語懷舊金曲老編輯王亦賢
生死與共浦東情
——追思一代名媛鄭念女士
黃頭發(fā)的上海人
世博世家申博星
激情探戈
慰藉心靈的光束
母愛和母儀
娜拉的出走與回歸
娜拉的出走與回歸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不要太挺刮哦
小男人和大女人
不必名媛,但求賢淑
上海女人“作”,香港女人“姣”
上海女人的
上海女人的好男人標準
做頭發(fā)
你會吃醋嗎?
非誠勿擾話相親
發(fā)嗲和作嗲
腔調
熱水瓶和咖啡壺
方言和普通話
方言和普通話
母語鄉(xiāng)音
尋生活、做生活和吃生活
野雞
我的“蝸居”生活
貴族之色
麻將與國粹
舊上海的證券交易所
上海西餐和上海小吃
上海西餐和上海小吃
中國香
藍色的中秋
過年祭祖
年糕和年花
餅干瑣憶
閱讀的靈與肉
閱讀的靈與肉
夏日偶感
再富也不要富孩子
“慢遞”的魅力
老校長
一生最忠實的朋友——書籍
你還找得那把口琴嗎?
鐘擺人生
價錢和價值
綠鈔票
度身定做

章節(jié)摘錄

  家族之樹常綠  四世同堂是中國傳統(tǒng)最令人羨慕的一種最高境界的生活方式,意寓長壽、和諧、富足和團圓,盡管內里肯定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分家始終被視為家道敗落之兆,所謂“樹倒猢猻散”!反過來講,在社會福利保障遠不如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中國社會,這種“飯勻在一起吃”的大家庭式生活方式,對突發(fā)性災難或家庭重大經(jīng)濟變故,有相當抗衡力。筆者經(jīng)歷過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隨著20世紀60年代太祖母高壽去世,特別1966年“文革”受“黑串聯(lián)”等莫須有罪名的威脅而徹底解體。開放后各房陸續(xù)移民海外,要再同堂聚合談何容易!期間風風雨雨七八十年,家族之樹在各地開枝散葉,回憶其中細節(jié)逸事頗有傳奇性,竟也可以是一部新版《紅樓夢》?! ∥覀兂碳以疄榘不招輰幦?,為避太平天國遷至浙江省嘉興府桐鄉(xiāng)縣梧桐鎮(zhèn)落籍,從此我們就成為桐鄉(xiāng)人。中國傳統(tǒng),五代為一服,程家宗譜排行為“汝”“樹”“傳”“家”“寶”;此為循環(huán)沿用,今時尚話為“滾動運作”,以示程氏支脈生生不息之  意。舊時老家桐鄉(xiāng)程氏祠堂有家譜定期修續(xù),最后一次修續(xù)為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修續(xù)“家”字輩,所以我哥程家濂(1944年生)正好軋進去,解放后至今就再也沒有修續(xù)過,不知這份家譜還在嗎?家譜其實是最客觀、最原始的社會檔案!從前有一句話:“只要憑著國際歌的旋律,就能在世界每個角落找到同志。”  這話今天當然值得商榷,但是我絕對相信,只要憑著家譜中名字的宗輩排行,再配上籍貫,全球任何一個華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根?! √娓赋倘晔?,字震權,在杭州張公館(前清山東巡撫)做賬房先生,后又在張家女婿、北洋政府總理孫寶琦(他的孫女就是張愛玲的后母)家做賬房先生,并在鄉(xiāng)間開爿小小的蠶種?!熬檬⑻枴?,太祖母就在鄉(xiāng)間養(yǎng)蠶種桑,辛勤勞作。太公早在我出生前已去世,照片上的太公一臉嚴肅、不茍言笑,一看就是凡事一點一劃的,想來絕不會做假賬。由他立下的節(jié)儉、用功、謙和、孝順、互助的家規(guī)一直被小輩記住,可以講是程家家風。從前老上海說的“好人家”,其實并非指家財身價,而是指家風家規(guī)?! √群笥惺粋€子女,但最后長大成人的只三子一女,即大伯祖樹棠(字不詳)、二伯祖樹榛(字慕頤)和祖父樹槦(字慕灝),姑婆慕英。大伯祖樹棠英年早逝,祖父常告誡我們:要永遠記住大伯祖對我們家做出的犧牲。早年太祖父財力單薄,為幫助家計,大伯祖(樹棠公)早早輟學去南潯啟泰醬油店學生意,后任職大掌柜。大伯祖母則留在桐鄉(xiāng)與太祖母一起種桑養(yǎng)蠶,正如茅盾在《春蠶》中所述。婆媳倆形同母女,起早摸黑,她們孵養(yǎng)的蠶種名馳桐鄉(xiāng)梧桐鎮(zhèn),一時有“久盛號蠶種為最好”之說。古語長嫂如母,祖父與二伯祖對這位嫂嫂是一世尊敬。祖父常說,他少小時腦后拖的辮子(時屬晚清)都是慈愛的大嫂為他梳編的。祖父和伯祖是一輩子記住大哥的恩的?! 『髞砑揖澈棉D后,祖父和二伯祖及太祖父合資在杭州孩兒巷建造中西結合的三層洋房一幢(幾年前才被拆遷,原址已建起省醫(yī)院)。為答謝大伯祖對全家的犧牲,這幢房子一直由大伯祖及其后代居住至動遷拆除。就此大伯祖家的支脈就在杭州開枝散葉,故而,我們與其后代也疏離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上海素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大家程乃珊的作品,值得閱讀。原汁原味的描寫上海之作
  •   上海資深女作家寫的一部小說,對上海的歷史、曾經(jīng)的輝煌、時髦都有獨特的描寫。
  •   本人是老上海的粉絲,也是程老師的粉絲,她的描寫老上海的作品,都是必看的。
  •   先生終于出新書了!先生的書每本都收藏。懷舊的上海人和喜歡上海的人都會喜歡先生的書!
  •   程乃珊女作家四世同堂的纖細描寫,回味無窮!
  •   大致瀏覽了一下。非常好。說起來程乃珊的父輩程學樵與我父親是同學,都已作古也。視書如睹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幫同事買的,程乃珊的書近期熱銷,不錯。
  •   程乃珊的文章是我I喜歡的調調
  •   母上大人說這本書非常好看
  •   老媽要求買的,稍微瞄了幾眼,還可以。另外謝謝快遞大姐臺風天送書,感動哈
  •   程乃珊筆下的上??偸悄敲从形兜馈?/li>
  •   一些零碎的上海閑話,家事家史,翻翻還是可以。
  •   描寫上海的書,都想看.
  •   寫人物比寫事物的篇幅大,當然,喜歡歷史細節(jié)的還是不錯的選擇
  •   剛剛收到還沒有讀呢,但是很期待。喜歡她的作品。
  •   還可以吧。沒有期望的那么好!
  •   雖然書的內容不錯,但書的封面有破損,表示有點不開心,希望賣家以后小心
  •   內容比較豐富,可惜程女士文筆一般。
  •   一直喜歡上海女作家的書,尤其陳丹燕描寫舊上海的。這本書沒寫出味道來,有些文章是在報紙上發(fā)過的小雜文,像個舊聞匯集。
  •   我喜歡程乃珊的書,但這本書與作者之前的作品相比不夠理想,感覺出版有些倉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