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學林 作者:李晢 頁數(shù):31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尋繹X——一種新的元哲學本體理解論》把萬物存在的本體始因這個宇宙的最大秘密化作X進行研討。
本書可供哲學以及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和研究者參考,因為作者李哲從不同角度探索、梳理了哲學史上與元哲學本體X相關的專業(yè)理論問題;本書也可供具有一般文化水平,對哲學、宇宙、人生根本問題感興趣的業(yè)余愛好者閱讀,因為作者嘗試貼近生活實際,用常識的見解和生動的文筆論說抽象枯燥的本體X、宇宙始因等理論問題,盡可能考慮到了通俗、可讀、趣味和功用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李晢,(1953-),《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副主編(曾經擔任《上海工業(yè)企業(yè)黨政論壇》雜志常務副主編、《上海企業(yè)家》雜志副主編)。編著《新經濟與企業(yè)制勝之道》,參與編寫《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上海三菱之路》、《演講學十講》、《世界演講名篇鑒賞辭典》(擔任哲學分類主編)等圖書和辭典;在《華中師院研究生學報》、《黨政論壇》、《南京政治學院學報》、《新東方》、《華東經濟管理》、《江淮論壇》、《哲學與文化》、《解放日報》、《中國第三產業(yè)》、《南陽論壇》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并翻譯發(fā)表20余篇英語和日語論文。
書籍目錄
導言
上編 X的現(xiàn)實形態(tài)
第一篇 X與概念
一、概念要略
1.概念的特征
2.概念的載體
3.概念的目的
4.概念的新義
二、概念的緣起
1.概念緣起的路徑
2.概念緣起的根據(jù)
3.概念緣起的歷程
三、概念的層級
第二篇 X與哲學
第三篇 X與宇宙
第四篇 X與無限
第五篇 X與和諧——以老子哲學為例
第六篇 X與實踐——以馬克思哲學為例
下編 X的歷史形態(tài)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總之,理論思維自我封閉,局限于“地球思維”,把高度智能生物的人看作通過低等生物進化自然形成的觀點并不能真正說明最高等物種——人的“來源”;同時,即使把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種進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都找到了也不能真正說明最低等物種——原生真核單細胞生物的“起源”。不幸的是,地球上的物種以每年成百上千的數(shù)量不斷地在瀕危和滅絕(同時新物種也在不斷地誕生),尋找已有物種進化聯(lián)系的希望日見渺茫,而新誕生的物種是否嚴格遵循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否也存在著進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方面鮮見報道,不得而知。有人曾探討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人類滅絕,人所由進化而來的生存于約1000萬年前的某個共同祖先現(xiàn)在復活,能再次進化成人嗎?結論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是隨機變異和環(huán)境條件強制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因而進化過程沿著相同道路重來一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參見《參考消息》,2010年11月21日。)人們現(xiàn)在所見的猴子不能變人,這或許是毋庸爭議且盡人皆知的事實,這不能不說是包括達爾文本人在內的所有進化論者們的巨大的遺憾,盡管他們可以用“自然環(huán)境和條件變異”等現(xiàn)成的托詞進行搪塞。據(jù)此人們有理由懷疑歷史上的猴子真的是否變成過人。如果不被認為是求全苛刻的話,邏輯上還可以這樣推論,即使現(xiàn)在或以后的猴子可變成人,也不能倒過來認定歷史上存在過完全相同的自然條件,過去的猴子就一定也會變成人,這個逆定理至少從理論上說沒有必然成立的理由。當然也該承認,一旦人們目睹了猴子變人的事實,這客觀上可為證明過去猴子變人的假說提供有力的佐證。對于進化論者來說,同樣遺感甚而可悲的是,現(xiàn)在相當多的人已經不相信進化論(美國有61%的人不信)。
編輯推薦
《尋繹X:一種新的元哲學本體理解論》是由學林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