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張微 頁數(shù):242
前言
天下的父母,都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雙手捧著送到孩子的面前。其實,對孩子來說,比起物質(zhì)上的富足,父母在精神上的陪伴與理解更會讓孩子感到滿足。孩子是很單純的,他們的需求也不像大人那么復雜。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用金山銀山去保護、安排他的未來,只要父母在他悲傷難過時、在他遭遇挫折失敗時,給他一點安慰、一點鼓勵,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孩子了?! ∥覀兛偺岢珜⒆右谩皭鄣慕逃保蠖鄶?shù)父母想成為孩子的朋友,而非家長。但是,做孩子的朋友并非那么容易?! ∨笥咽鞘裁??朋友就是理解我們、欣賞我們,可以站在我們的立場,與我們一同分享快樂,悲傷時聽我們傾訴,失意時給我們安慰與鼓勵的人。父母能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呢? 現(xiàn)在城市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沒有同齡的朋友、伙伴的陪伴,這使得大多數(shù)孩子的成長變得單調(diào)而孤獨,父母們要充當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玩伴,但孩子并不需要一個大自己二三十歲的玩伴,而是需要一個能和他想到一起去,欣賞他的創(chuàng)意與花招兒的“大朋友”。孩子渴望父母能像兄弟姐妹和朋友一樣與他們相處,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其實,愛孩子,還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少一些父母的威嚴,像個朋友一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陪伴孩子成長,會讓孩子愿意把心事向父母傾訴。 回想一下,在你小時候,父母是否這樣跟你說過: “小孩子不需要問這么多!” “聽話就對了,不要問為什么!” “別廢話,是我大還是你大?” “再頂嘴,晚飯就別吃了!去門外罰站!” “閉嘴,誰是媽媽!我說了算,你是欠揍了嗎?” …… 那時候,你是否被這樣的話傷了心?那么,現(xiàn)在,你是否用同樣的話傷了你的孩子?簡單而粗暴的家長式教育已經(jīng)過時了,新時代的父母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多和孩子相處,陪孩子一同成長,而不是簡單的“管教”。父母應該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當成朋友來對待,當你與孩子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產(chǎn)生矛盾時,應該堅持以理服人,而不要以父母的權威來壓制孩子,那么你就更容易成為孩子的朋友了。 有一位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在一個談話節(jié)目中設置了這樣一個情景:一架飛機滿載乘客,飛行途中沒油了,可飛機上只有一個降落傘。他問參與節(jié)目的孩子:“你看這降落傘給誰用?” 孩子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給我自己用?!? 這時,臺下一片騷動,很多觀眾想:多么自私的孩子??! 可是主持人沒有急于下定義,而是蹲下來,耐心地問孩子:“為什么呢?” 孩子滿臉淚水,清晰地說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來救飛機上所有的人?!? 主持人是一個善于傾聽者,由于他的耐心,讓大家聽到了一個孩子高尚靈魂的獨白,也讓那些當初急于評定孩子的人感到慚愧。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們還不能進入他們的世界的時候,至少要給他們描繪世界的機會一一傾聽他們的想法,而不是揠苗助長般牽引,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馴獸師在訓練動物時,會用食物和鞭子來強迫動物學會馴獸師想讓它們學會的東西。不管是獅子還是小狗,都要按照馴獸師的手勢來做動作,做對了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做錯了就要受到餓肚子的懲罰或是挨鞭子。 當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要父母告訴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教育孩子。同樣的事情在中國可能是對的,在美國卻可能是錯的。父母是否如馴獸師一般,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才是對的,你必須這樣做才行。當孩子照做時就會得到獎賞;當孩子提出異議或不聽話時,父母就會表示不悅,甚至對其打罵。對于這種“教育暴力”,每個孩子都會反感,每個孩子都會對抗到底——不停地給父母找麻煩。 當孩子不停地給你找麻煩的時候,你要考慮的不是要如何去管教孩子,而是要考慮一下,你的教育方式是否已經(jīng)不適合孩子了,你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否出了問題。 樂樂每天放學回家后,媽媽總是問他“今天學得怎么樣”、“老師講的你都聽懂了嗎”、“作業(yè)都做完了嗎”之類的問題。終于有一天,在媽媽又問樂樂同樣的問題時,樂樂一句話沒說就進了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媽媽氣憤而又傷心地質(zhì)問他:“媽媽這么關心你,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 樂樂卻更加生氣地回答媽媽:“你就只關心我的學習成績,怕我考不好丟你的臉,你還關心過我什么???你知道不知道每天被你這樣問,我都會很不開心!” 父母要主動去了解孩子、接近孩子,做他們的朋友,不要只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成績,也要知道孩子有哪些愛好、有哪些朋友、喜歡些什么、討厭些什么。 孩子喜歡的書,有空時你也讀一讀;孩子喜歡聽的歌,你也聽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不要打斷他,讓他天馬行空地說個痛快,這樣孩子自然會把父母當成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孩子養(yǎng)成平等交談、相互溝通的習慣,障礙自會排除,隔膜自會打破。這樣最容易建立起友好親密的感情。 愛是一種互動的過程,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父母不一定要高高在上,而應多和孩子接近,多傾聽他們的聲音。跟孩子分享父母成長中的小故事,也跟孩子說說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失意之事,一樣可以從孩子那里得到理解和尊重,一樣可以讓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是孩子讓我們體會到作為父母的喜悅,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愛孩子就做孩子的朋友,陪伴孩子在平等與尊重中快樂健康地成長,讓孩子體會愛與被愛的滋味,他長大后走進社會也會以一種包容、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他人,孩子將會更加樂于與人接觸,也會更懂得愛。
內(nèi)容概要
張薇編著的《多做孩子的朋友,少做孩子的家長》是一部家庭教育類圖書。涵蓋了家庭教育應該注意的全部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一個個生動、真實的家教場景,并針對場景中家長和孩子們面對的問題,提出了詳盡、科學的場景分析,給出了實用、高效的專家建議,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案,引導家長對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矯正教育觀念,如何采用積極而又符合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方法,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個可用之才等。 《多做孩子的朋友,少做孩子的家長》適合廣大家長朋友及兒童教育工作者閱讀使用,是送給中國家長們最好的教子實用手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讀懂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了解孩子的生活,讀懂孩子的心聲 孩子最愛聽家長的大道理 讀懂孩子的肢體語言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專長 當孩子說“不要管我”時怎么辦 說自己的故事,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用愛化解偏見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第二章 積極的養(yǎng)育,贏得孩子的心 和諧的家庭,讓孩子在溫暖中長大 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培養(yǎng)會學習的孩子 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 創(chuàng)造力需要鼓勵 幫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懶媽媽”教出勤快孩子第三章 用心傾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父母是朋友也是家長 “聽”比“說”更重要 聽懂孩子話語中的真正含義 請專心聽孩子說 接受孩子的觀點,不要急于否定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讓孩子自由表達情感第四章 語言的魔力:最能讓孩子接受的對話法則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對的語言有“魔力”,錯的語言有“殺傷力” 講故事說道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鼓勵也要懂方法 恐嚇是最無力的管教 認同比贊美更有效 對孩子要怎么說,說什么第五章 交流密碼: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yī)師 孩子的痛苦知多少 換位思考,互相理解 放下架子,問問孩子希望怎樣做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感 結(jié)果不理想,也要認同孩子的努力 父母的信任會給孩子力量第六章 榜樣的力量:父母要做孩子的學習對象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身教影響孩子的行為 父母也要反省自己的行為 在孩子面前要控制情緒 父母要學會道歉 一定要兌現(xiàn)的承諾第七章 正確引導,孩子做錯了怎么辦 孩子會隱瞞失敗的真正原因 照出孩子撒謊的目的不斷的鼓勵,幫孩子重新出發(fā) 引導孩子在自我否定中進步 挽救糟糕的局面 愛而不溺,寬容不縱容 懲罰是為了糾正錯誤,不是讓孩子痛苦第八章 互相尊重,管教也要張弛有度 給孩體驗的機會 留一點空間給孩子 尊重孩子的隱私 期待要實際,要求要合理 尊重孩子的情感 尊重孩子的朋友 管教孩子的朋友 管教需要一點堅持后記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培養(yǎng)會學習的孩子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生物學家、教育家普羅塔哥拉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點燃的火把?!甭?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文盲標準中,認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那么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學習,并從中體會到樂趣呢? 愛迪生八歲才上學。一次,在上算術課的時候,老師講加法。許多學生都安靜地聽講,只有愛迪生忽然舉手問道:“二加二,為什么等于四?”老師被問得張口結(jié)舌。 不久老師把愛迪生的母親叫到了學校,對她說:“愛迪生這孩子一點都不用功,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問題。昨天上算術課時,他居然問我二加二為什么等于四,你看這不是太不像話了嗎?我看這孩子實在太笨,留在學校里只會妨礙別的學生,還是別上學了吧。” 愛迪生的母親非常生氣地說:“我認為愛迪生比同齡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聰明,我會教我的愛迪生,他再也不會來到這里!” 此后,愛迪生便在母親的親自指導下如饑似渴地汲取著人類先哲的智慧思想。她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因此把家庭教育辦得生動活潑。春天,樹木抽出嫩枝時,她和兒子坐在屋門前,邊曬太陽邊上課。夏夜,天上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庭院里一片蔥綠,她和兒子來到高高的塔上,一邊納涼,—邊讀書。到了秋天,愛迪生又讀了《魯濱孫漂流記》、《悲慘世界》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冬天里天寒地凍,她又與兒子在一起烤火、讀書。她講地理,如同使愛迪生周游世界各地,漂洋過海,登山探險;她講英文,又非常注意幫愛迪生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她教文學,使愛迪生對雨果敬慕不已,以至于朋友們都叫他維克多·雨果·愛迪生。 在這些教育中,愛迪生深深地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他說:“讀書對于智慧,就像體操對于身體一樣?!彼舱J為,母親是真正理解他的人,后來愛迪生說:“我在早年發(fā)現(xiàn)了慈母是如何讓我獲益的。當學校教員叫我‘笨蛋’時,她來到學校為我極力辯護,就從那時,我決定要給她爭臉面,不辜負她對我的盼望。她實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親良好的教育方法,愛迪生對讀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正是由于愛迪生從學習中得到了樂趣,他才會通過自學取得成功,最終成為科學巨匠?! 】枴ね卦诨貞浰母赣H對他的教育時,曾這樣說過: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很難的數(shù)學題,可能是在解題的過程中我得到了樂趣,而忘記父親給我安排的時間?! 翱?,你應該出去玩一下啦,時間到了?!备赣H見時間過了好久我都沒有出來,就催我?! 鞍?,我還沒有做出來呢?!蔽艺f?! 靶菹⒁粫涸僮龈菀鬃龅煤?,先放下吧?!备赣H說。 “我想做完再休息,這題比較難?!薄 拔蚁嘈拍隳茏龅贸鰜恚饶阕龀鰜砗?,可能已經(jīng)累了,這樣你接下來的學習效果會受到影響的,還是休息一會兒吧?!薄 拔艺谂d頭上,我一點兒也不累?!蔽艺f?! 拔铱吹贸鰜?,但如果現(xiàn)在你不休息一會兒,不到外面走一走的話,你的興致很快就會沒有了?!薄 ÷犃烁赣H的話,我就跟父親一起到外面散步了,父親一邊走,一邊對我說:“孩子,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明白,再大的興趣,如果得不到適當?shù)呐囵B(yǎng),早晚都會消失的。” 現(xiàn)在我的一些頗有成就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成才,都嚴格地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其實,許多孩子本來是很有前途的,但就是因為在過于嚴格的要求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最終變得碌碌無為?! ∥液軕c幸自己有一位優(yōu)秀的父親,他在教育我時,總是巧妙地讓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主動學習。 作為家長,也許我們減少不了孩子的學習量,但卻可以改變他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在心理上減輕疲勞感。樂學的意義就在于樹立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從而改善心理感受,把學習變成一個快樂的過程。為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善于從學習的良好結(jié)果中體會成就感和自豪感。 幫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很多學生每天都要學到很晚,可是學習效果并不明顯,原因是什么?這就是因為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閱讀技能、聽課方法、記憶術、思維方法、預習和復習方法、積累總結(jié)和整理知識的能力,以及適合于不同學科的具體學習方法等。除此之外,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不盲從老師。老師的教學一般是針對全班而言的。如果我們能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就會學得輕松自如。例如,在名目繁多的補課中只聽自己需要的知識,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強學習的計劃性,把一學期、一個月或一周的學習任務分解到每一天,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學習、休息和娛樂計劃,做到有張有弛?! ∮幸晃患议L曾經(jīng)談過這樣一件對她觸動很大的事情。她說自己的兒子特別貪玩,一直都很討厭學習,她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她很頭疼?! ∮幸惶焖影嗪蠡氐郊?,累得不得了,于是不知不覺地嘆了一口氣。兒子聽到了,過來問她:“媽,是不是很累呀?” “是呀,兒子,真的很累呀!” “你愿意加班嗎?” “一天兩天還行,時間長了還真有點受不了呢?!薄 拔铱墒翘焯旒影嗄?,每晚都到十點多啊?!薄 ∵@位家長聽到這些感覺對自己觸動很大,想想孩子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自己還嫌他懶!她在心里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望子成龍了? 家長是因為工作才加班,兒子把學習也理解成加班,無疑是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動力。不要逼孩子實現(xiàn)你的夢想,他有自己的夢想。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就像楊振寧說的,一個科學家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對科學的熱愛,他能在實驗室里幾十天都不出來,因為他熱愛科學。所以我說你要讓孩子愛學習,就要讓孩子盡情地玩,找到玩的感覺后他對學習才會有興趣?! ∪绾巫龅阶尯⒆訉W會學習、熱愛學習呢? 一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在學習中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不要馬上告訴他解決的辦法或者答案,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時,便會欣喜若狂,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品嘗到學習的樂趣?! 《情_闊孩子的視野。節(jié)假日不要總把孩子關在家里,要帶他們出去長長見識,讓孩子更多地了解世界,這也有利于開拓他們的思路?! ∪枪膭詈⒆佣鄤邮帧邮謱嵺`是掌握真知的重要途徑。在家里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工具箱,什么東西壞了都盡量讓孩子去修理。這也是學習,而且是更好的學習?!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