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yè)其人與明清文化傳播

出版時間:2011-11-1  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利平  頁數:2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麗江論叢:吳偉業(yè)其人與明清文化傳播》為筆者的博士論文,本著“知人論世”的原則,采用橫量縱觀、文本闡釋和跨文體解讀比照分析等研究方法,重點研究吳偉業(yè)人格和思想生成的社會歷史根源,探究吳氏戲劇的題材意義,發(fā)掘其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并從戲劇文化史的視角打量吳氏戲劇和蘇州派作家作品蘊涵的社會文化意義。

作者簡介

  孫利平,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2002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獲戲劇學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學者余秋雨、董健先生?! ∶裾繖C關報《中國社會報》“中華調查”專欄主持,南方周末視點版撰稿人。近年來共發(fā)表藝術傳播類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南京大學CSSCI來源期刊2篇,保留的非CSSCI(2000)來源期刊3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吳偉業(yè)其人和思想第一節(jié) 明末清初的中國社會第二節(jié) 吳偉業(yè)與復社及平生交游第三節(jié) 吳偉業(yè)人格與思想論第二章 吳偉業(yè)戲曲的思想特色第一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創(chuàng)作緣起第二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撰年考辨第三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題材論第三章 吳偉業(yè)戲曲的藝術成就第一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藝術成就的文本闡釋第二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藝術成就的跨文體解讀第三節(jié) 吳偉業(yè)戲曲藝術成就的理論關照第四章 吳偉業(yè)詩歌的藝術成就第一節(jié) 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綜述第二節(jié) 《圓圓曲》賞析第五章 吳偉業(yè)與蘇州派劇作家群第一節(jié) 蘇州派劇作家群第二節(jié) 蘇州派傳奇的藝術特色第六章 明末清初中國社會文化主潮第一節(jié) 明清傳奇的文化價值第二節(jié) 明清文化思潮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其次,在于它新穎別致的創(chuàng)作路子。在《浣紗記》之前,已有取材于范蠡、西施愛情故事的劇作,如宋元南戲存目的《范蠡沉西施》、鐘嗣成《錄鬼簿》存目的關漢卿《姑蘇臺范蠡進西施》、趙明遠《陶朱公范蠡歸湖》兩個劇本,以及宮天挺的《越王勾踐》,它們大多有“美人禍國”的傾向。作為吳國后裔的梁辰魚,生逢政治黑暗、朝綱廢弛的時代,卻又關心國事、憂慮時局,他敏銳地從這個陳舊題材中發(fā)現了可以表現新內容的地方,于是,他以范蠡和西施的愛情作為貫穿全劇的線索,卻又不重在描寫他們的離合悲歡,而是突出地展現了春秋諸侯爭霸時吳越兩國興亡替廢的歷史經過。這種“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創(chuàng)作路子,突破了傳奇習于描寫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題材的局限,擴大了表現生活的范圍?! ∽詈?,《浣紗記》揭示了權奸誤國和忠奸斗爭的問題。它通過吳越興亡的歷史教訓,使人們看到,荒淫昏聵的吳王夫差聽信佞臣之言,打擊迫害忠心耿耿的伍子胥,以致亡了國,而越王勾踐任用賢良的范蠡,忍辱自勵,由弱而強,最終報了國仇。作者大力鞭撻夫差和奸邪之臣,肯定勾踐和范蠡,同情伍子胥,并用伍子胥的命運來襯托范蠡,這在明代嘉靖年間,其“借古喻今”、針砭現實的用意是很明顯的,所謂“試尋往古,傷心全寄詞鋒”①正是這個意思。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吳偉業(yè)其人與明清文化傳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