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陳國新、 范建華 云南大學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07出版)
作者簡介
陳國新,1949年12月生于湖南湘潭,男,漢族,教授、法學博士。1982年于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先后獲哲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長期在云南大學馬列部(現為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任教,曾任云南大學馬列部副主任(主持工作)。1987破格評聘為副教授,1992年晉升教授,2010年評定為二級教授。外聘為大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華中師范大學大理研究院副院長?,F為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yè)、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主持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1993年獲高校教學優(yōu)秀成果獎省級一等獎,2004年獲全國寶鋼教育基金優(yōu)秀教師獎,2005年被評為云南省首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十佳”教學名師。先后主持承擔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教育部、省社科、省教育廳社科課題10余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戰(zhàn)線》、《社會主義研究》等公開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分別為《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摘要或轉載。自著和主編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本,其中《云南少數民族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著作二等獎,《馬克思主義東方社會理論與實踐》被評為湖北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著作和論文獲云南省人民政府頒發(fā)的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l項、二等獎4項、三等紫6項。
書籍目錄
導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東方社會理論的貢獻一、東方社會理論和東方民族反殖民主義革命理論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與近代資產階級東方學理論 (二)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東方社會理論的研究 (三)馬克思開創(chuàng)了東方民族反殖民主義革命理論二、俄國十月革命開辟了東方社會主義道路 (一)列寧領導俄國從十月革命走向社會主義 (二)列寧對俄國過渡時期社會基本矛盾的科學分析 (三)列寧對東方民族非資本主義道路理論的發(fā)展 (四)斯大林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路和蘇聯(lián)模式三、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一)新民主主義是歷史的必由之路 (二)人民民主專政是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根本保證 (三)中國過渡時期的兩個階段及其主要矛盾變化 (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四、戰(zhàn)后初期的世界格局與東方社會主義運動 (一)社會主義在東方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 (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對峙 (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低潮五、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東方崛起 (一)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二)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fā) (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六、鄧小平理論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 (一)社會主義最本質的東西是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 (二)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實踐中的發(fā)展 (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屬性八、西部大開發(fā)與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繁榮 (一)鄧小平兩個大局思想構想了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繁榮之路 (二)西部大開發(fā)與民族地區(qū)發(fā)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三)加快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九、世界主題轉換對東方社會主義提出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一)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 (二)世界主題轉換對兩種制度共處斗爭的影響 (三)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向多極化發(fā)展十、中國現代化新道路為第三世界國家作出了榜樣 (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的新道路 (二)第三世界國家社會發(fā)展理論與實踐 (三)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多種模式 (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十一、東方社會理論與21世紀社會主義的振興 (一)科學社會主義歷經風雨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社會主義從低谷走向復興之路 (三)社會主義經歷長過程發(fā)展必將代替資本主義
編輯推薦
《云南文庫》是我省“十二五”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的重大項目,《當代云南社會科學百人百部優(yōu)秀學術著作叢書》是《云南文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輯出版這套叢書,旨在整體推出云南社科優(yōu)秀成果,打造社科品牌和學術精品,進一步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推動“兩強一堡”戰(zhàn)略目標的實施。陳國新所著的《東方民族非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為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