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作者:趙建成 頁數(shù):154
內(nèi)容概要
《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的編著,著眼于將叢書所收錄畫家的藝術面貌特別是近期的創(chuàng)作態(tài)勢整體地做一個階段性的展示,突出學術性、史料性、可讀性。編輯重點一是著重分析畫家的水墨語言,對畫家的筆法、墨法和結構圖式進行分析。二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梳理中西文化兩大藝術文脈對當代中國畫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三是在當代語境中,探討藝術家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創(chuàng)作主體對今天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建設性意義。四是以視覺欣賞的角度為主線貫穿畫家作品,增強文字與作品的互相生發(fā)。最后,本書除編者論述畫家作品圖式的文字外,還部分收錄畫家文稿,整理畫家代表性的藝術觀點輯成語錄,同時整理重要理論家對畫家的輯評。
作者簡介
殷雙喜
江蘇泰縣人。1991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獲藝術批評理論專業(yè)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獲中外美術比較研究專業(yè)博士學位。
現(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雜志副主編、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美術》雜志編委、《中國雕塑》主編、中國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會長助理、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副秘書長、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學術委員、上海油畫雕塑院特聘學術主持等。
書籍目錄
總序
第一章 趙建成藝術之美學特征:“正大氣象”
第一節(jié) “雄健”、“充實”等儒家美學的現(xiàn)代構建與集成性深化
第二節(jié)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的圖像新境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文入精神與現(xiàn)代哲學藝術觀念在本性上的完美融合
第二章 趙建成人物畫“傳神”理論的歷史文脈
第一節(jié) 東晉至明清人物畫“傳神”理論的體用一如
第二節(jié) 集“徐將體系”之大成的開拓式發(fā)展觀
第三節(jié) “中國畫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使命感與擔當精神
第三章 當代國畫人物的圖像革命
第一節(jié) 多維空間
——對中西視覺藝術的空間融合
第二節(jié) 新筆墨圖景
——趙建成的“意筆人物畫”
第三節(jié) 簡約厚重的歷史人物畫造型
第四節(jié) 至高格調(diào)之素色新顏
第五節(jié) 對國畫現(xiàn)代化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
——重彩厚畫法
第四章 趙建成研究輯要
第一節(jié) 從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評述角度分析
第二節(jié) 從作品內(nèi)在氣質(zhì)角度分析
第三節(jié) 從圖像學角度分析
第五章 對話趙建成
——以“正大氣象”回應中國畫現(xiàn)代性問題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中國畫有沒有文脈,要不要文脈,似乎成了不是問題的問題。應該承認,大多數(shù)藝術家、評論家還是期許“文脈”之存在的。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得到廣泛認同即是?!? 創(chuàng)作沖動的形成,首先要求藝術家有豐厚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這無可非議,但有什么樣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則是一個更深層次的課題。如果我們借用“道”與“器”的概念來對這一課題進行解構,那么我們站在“道”的高度,多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的意義出發(fā),為中國畫構勒出在當代的一條文脈通道,未必不是中國畫這一藝術樣式的幸事?!? ——陳政
編輯推薦
“文脈”,即為一文化發(fā)展之脈絡,有前承芳古、彪炳當代、后拓來人之意。是故,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旨在清理當代中國畫發(fā)展之脈絡,以期在歷史語境中考察當代中國畫的文化意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