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史國良 卷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作者:殷雙喜,陳政總 主編  頁數(shù):154  

內(nèi)容概要

《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叢書試圖以一種歷史性的眼光,在一個較為長期的歷史時段中,展示當代優(yōu)秀中國畫畫家的整體面貌,為讀者走近畫家和他的工作室,走進畫家的生活和思想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視野。盡力解讀他們對于當代文化的建設性意義,同時也力圖將諸位畫家的作品與藝術思想,向關心中華文化發(fā)展的人們做一個整體性的展示。本書為史國良卷。

作者簡介

  殷雙喜,江蘇泰縣人。1991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獲藝術批評理論專業(yè)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獲中外美術比較研究專業(yè)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雜志副主編、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美術》雜志編委、《中國雕塑》主編、中國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會長助理、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副秘書長、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學術委員、上海油畫雕塑院特聘學術主持等。  陳政,1954年出生,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F(xiàn)為江西美術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編審,江西省編輯學會副會長,江西省文藝學會美術評論委員會主任,南昌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昌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書籍目錄

總序第一章  史國良繪畫風格特征的文脈來源  第一節(jié)  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寫實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徐蔣體系”與從任伯年到黃胄先生的新傳統(tǒng)延續(xù)  第三節(jié)  立足現(xiàn)代的發(fā)展觀與傳統(tǒng)藝術精神的現(xiàn)代闡釋  第四節(jié)  繪畫境界論語境中的符號化建構第二章  史國良繪畫文脈構成的邏輯分析  第一節(jié)  藝術觀與圖像風格探索過程中的創(chuàng)作成果  第二節(jié)  中國人的寫實意識與寫實性繪畫意象意識的高度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立足當代文化需要而回歸中國文化核心語境的探索與研究  第四節(jié)  在中國畫多元文化生態(tài)中的風格定位及其意義第三章  名家評史國良第四章  史國良畫語錄第五章  訪談:圖像學視野中的史國良繪畫圖像

章節(jié)摘錄

  我覺得史老9幣在造型方面,是個先導。他的造型體系和造型方法,對于整個中國畫畫種的發(fā)展起了極為重要的承啟作用。這就是說,如果把史老師的這種對立體造型進行長期探索的經(jīng)驗拿出來,我覺得關鍵就是它適合中國畫的三維空間立體表達,史老師的一套規(guī)律之中,“造型”因素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至少是先導性作用的,那么他的“造型”因素是什么呢?他認為具有現(xiàn)代意象屬性的寫實造型,應該是立體模型的“型”,就是有土的型,他把有土的“型”看得特別重,為什么呢?史老師為什么特別看重“畫乃型也”的“型”呢?因為中國畫講“畫乃形也”,是不帶土的“形”,古今都有論述。畫乃形也,基本上是立足于平面而言之的,盡管傳統(tǒng)畫論講過“石分三面”、“四面出枝”,包括到何海霞先生這一代,史老師請他在軍藝給我們講學的時候,說不要把樹畫成那樣,要畫成這樣,這樣是什么?這樣是立體,“四面出枝”,樹貌是圓的,何先生盡管有這些,盡管還有外師造化,盡管有應物象形,但是它基本上是一種意象化了的平面形態(tài)的推演,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么我們就沒有理解史老師的立體造型跟傳統(tǒng)的“畫乃形也”式的造型方法的區(qū)別,那么繼續(xù)U幣法古代的傳統(tǒng)就是了。  徐悲鴻、蔣兆和他們之所以要拿來西方那一套“科學造型”因素,也是因為基于傳統(tǒng)的平面的那套體系,它不足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了。就是說,徐悲鴻、蔣兆和他們把傳統(tǒng)的平面意識變成立體意識了。在立體意識里,不僅是光影素描起作用,它還有揭開光影表面樣式,看里面的核心,這才是三維造型,它能夠“表現(xiàn)圖像內(nèi)部的結構”。畫中國畫對這樣三維的認識難點在哪里?在于縱深表現(xiàn),史老師延伸中國畫縱深表現(xiàn)很有本事。傳統(tǒng)中國畫當然也有深遠法、高遠法,但那種方法是不徹底的,我們常見的《八十七神仙卷》也好,《清明上河圖》也好,它們基本上是平面造型。那么,三維造型核心在哪里?核心在縱深,在前凸后延。前凸后延也不是很復雜,就是要看到的這部分前伸后延的轉化,妙就妙在這里,所以史老師老講要轉、不要推。要轉,這個好像土話,還像黑話,實際上是切身體會,我們一聽就懂。他常說,你不要虛,你要轉,一下就過去了。那么這個轉,你往哪轉?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找到看不到的那個點。

編輯推薦

  中國畫有沒有文脈,要不要文脈,似乎成了不是問題的問題。應該承認,大多數(shù)藝術家、評論家還是期許“文脈”之存在的。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得到廣泛認同即是?! ?chuàng)作沖動的形成,首先要求藝術家有豐厚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這無可非議,但有什么樣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則是一個更深層次的課題。如果我們借用“道”與“器”的概念來對這一課題進行解構,那么我們站在“道”的高度,多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的意義出發(fā),為中國畫構勒出在當代的一條文脈通道,未必不是中國畫這一藝術樣式的幸事?!愓  拔拿}”,即為一文化發(fā)展之脈絡,有前承芳古、彪炳當代、后拓來人之意。是故、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旨在清理當代中國畫發(fā)展之脈絡,以期在歷史語境中考察當代中國畫的文化意義?!  吨袊嬙贰肪庉嫴烤幾募囆g研究叢書,藝術教育論著為一體的大型學術研究書系。為做好《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史國良卷)》系的編撰工作,《中國畫苑》特地組織了國內(nèi)一批頗有影響力的學者,專家擔任主編和學術顧問,并成立中國畫苑學術研究書系編委會,以當代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中堅畫家為主要關注對象,旨在呈現(xiàn)當代中國畫的主流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發(fā)展傾向。中國畫苑學術研究書系堅持“學術性、史料性、可讀性”的編撰宗旨,以期為中國畫的研究者、愛好者提供一個詳實、嚴謹?shù)膶W術研究范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史國良 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