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進化的遺產(chǎn)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上??茖W技術出版社  作者:[英] 麥爾·格里夫斯  譯者:聞朝君  
Tag標簽:無  

前言

癌癥一直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全球每年近800萬人死于癌癥。癌癥為什么會發(fā)生?為什么發(fā)生率這么高?為什么多數(shù)癌癥治療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這些圍繞癌癥的一系列問題一直是各國醫(yī)學和生物學工作者致力于破解的難題。關于癌癥的發(fā)生有多種解釋,比較流行的如環(huán)境致癌論等。部分社會學家甚至將其歸咎于現(xiàn)代文明和社會發(fā)展。近年來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癌癥發(fā)生率隨之上升,癌癥又被看成是生活方式疾病。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fā)展,科學家們從微觀上對具體類型癌癥發(fā)生機制和相關癌基因的研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然而,對癌癥至今尚缺乏一個統(tǒng)一的宏觀的認識。近年來,進化醫(yī)學或達爾文醫(yī)學這一新觀點的出現(xiàn)為理解疾病包括癌癥的發(fā)生提供了嶄新的思路。這一觀點來自于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們將生態(tài)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的思想帶入到癌癥生物學中。

內(nèi)容概要

癌癥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盡管近年來癌癥研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但尚有許多難題有待破解,癌癥治療總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本書作者麥爾·格里夫斯教授從達爾文進化論的角度對癌癥發(fā)生和發(fā)展做了多維的、動態(tài)的闡述,對很多困擾癌癥研究者的難題給出了獨特且合理的解釋。作者認為癌癥并不是新生疾病。盡管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癌癥的主要類型和發(fā)生率不盡相同,但它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貫穿于整個人類社會。從來沒有也永遠不可能有遠離癌癥的烏托邦,因為癌癥本身就是地球生命數(shù)十億年進化過程的自然產(chǎn)物。只要有進化,就會有突變,也就會有癌癥。這一獨特觀點為癌癥研究和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本書語言通俗、事例生動,無論對遺傳學和醫(yī)學研究的專業(yè)人士,還是對癌癥研究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啟發(fā)性。

作者簡介

麥爾·格里夫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英國癌癥研究所血液腫瘤部主任,細胞生物學教授,在兒童自血病發(fā)病分子機制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他長期致力于從進化生物學角度探討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2009年獲第51屆美國血液學大會海姆·魏瑟曼獎,并受邀作題為“白血病中的達爾文進化”的報告。

書籍目錄

序前言致謝第一部分  癌癥:古老的遺產(chǎn)和現(xiàn)代神話 第一章  困惑嗎?你應該會 第二章  那不勒斯國王和其他無聲的證人 第三章  工業(yè),文明和情緒 第四章  進化觀 第一部分注釋 補充閱讀第二部分  癌癥的進化 第五章  大師的進步 第六章  克隆,克隆,克隆 第七章  生命常態(tài):風險和約束 第八章  癌細胞的取勝之道 第九章  癌細胞的前進之路 第十章  可怕的突變 第十一章  起步不穩(wěn) 第十二章  盲打誤撞——最終滅絕? 第二部分注釋 補充閱讀第三部分  進步的悖論:有害暴露 第十三章  癌癥是進化的必然嗎? 第十四章  然后你點燃它嗎? 第十五章  女性的麻煩事 第十六章  男性的麻煩事 第十七章  配偶癌 第十八章  其他感染途徑 第十九章  光線傳播 第二十章  熱量過?!〉诙徽? 賣命求生 第二十二章  間接傷害 第二十三章  終曲:原因,復雜性和進化摩擦 第三部分注釋 補充閱讀第四部分  智勝克隆 第二十四章  治療:蒙著雙眼的射手 第二十五章  21世紀的癌癥 第二十六章  結語:21世紀的新認識 第四部分注釋 補充閱讀有用信息、幫助和建議術語表譯者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遺傳多樣性克隆的選擇性增殖方面,按照達爾文的選擇觀,免疫系統(tǒng)也許顯得很獨特。然而,并不完全是這樣的。在任何一個個體或多細胞動物中,除多樣性的免疫細胞和沒有DNA的血紅細胞外,所有正常細胞都會擁有同樣的DNA和基因集合。用一只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繁殖出一個正常的后代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然而,通過在同一個基因庫中選擇不同而穩(wěn)定的基因表達模式就如同在一個豐富的曲目庫中選唱不同的歌曲,個體內(nèi)細胞的克隆就可以行使各自獨特的功能。這與更高層次的DNA結構——染色體的變化有關。每個細胞仍然帶有物種完整基因庫的所有信息,但現(xiàn)在受到調(diào)控,只有限定的成分可以在任何一種細胞或一個克隆的所有細胞中行使功能——一個區(qū)隔化的基因型。就是以此為依據(jù),多細胞生物體首先進化出特化的細胞和組織。不過,這種多樣化克隆聚合的組成規(guī)律長期存在,就是你只能在讓你唱時才能唱,而且只唱同樣的少數(shù)幾首歌。確切解釋單個受精卵是如何產(chǎn)生協(xié)調(diào)一致的細胞構成模式,并分化成組織、器官和結構,在總譜下它們各自的歌唱又如何組合成一個交響樂,是生物學有待解決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然而,歸功于分子生物學的威力,畫面已變得更清晰。很顯然,這個過程浸透了達爾文主義的變異和自然選擇原理。在胚胎中指定我們身體發(fā)育計劃的胚胎形成過程,包括了形成不同組織的少數(shù)生成細胞的生存和增殖——少數(shù)細胞對抗自然凋亡的選擇性生存和克隆增殖,這些細胞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出現(xiàn),并且為適應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要么唱著正確的曲調(diào),要么可被誘導這么做。結果,由不同專門功能或基因庫的克隆嵌合體構建成我們的組織。

編輯推薦

《癌癥:進化的遺產(chǎn)》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癌癥:進化的遺產(chǎn)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癌癥:進化
  •   作為一個癌癥患者的兒子,一直想讓母親能有所好轉,一直在問自己:人為什么會德癌癥,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個好的思路
  •   孩子喜歡醫(yī)學方面的,不知道他能看懂不,是他自己選的
  •   開啟我的醫(yī)學之旅
  •   很不錯的一本書?。。。。。。。。。。。。?!
  •   翻閱了一次,獲益匪淺,雖然沒有細看,但是我還是會看上幾遍的
  •   不深不淺,這系列的科普都很好。
  •   翻譯的不怎么樣,好多句子讀不通
  •   把癌癥這個平日人們不愿提到的名詞,深入淺出的進行講解。讓我們正確認識它。適合非專業(yè)人士。
  •   因為對書名感興趣,看著評價買的,但是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作者本人的描述方式,看起來稍有些晦澀,看了幾頁后就看不下去了
  •   可能是非專業(yè)人士翻譯的,用詞不準,比較晦澀
  •   我想說,不管內(nèi)容多好,這么薄的書原價48元真是坑爹!簡直可以買銅版紙的彩頁書籍了。
  •   本書的原作者是癌癥研究領域的專家,站在領域的最前沿,這本書深刻的反映了當前基于現(xiàn)代生物學理論對癌癥的理解,不管對于生物學還是醫(yī)學,甚至對于普通人都會有新的啟示??上ёg者是非常不負責的,通覽全書,行文十分生硬,詞不達意,前后邏輯混亂,一段話我反復的讀還不能明白究竟說的是什么,最后不得不找到英文原書來對照閱讀,才發(fā)現(xiàn)很簡單的一個意思被翻譯的不知所云了??梢哉f,此書的中文譯者無論是學術水平還是英語水平、以及中文水平,都不足以很好的翻譯這本著作,強行翻譯的結果就是現(xiàn)在這個悲劇的中文譯本,實在是翻譯的太爛了。
  •   原作4分,可這個翻譯得也太差了,翻譯者是不是叫他的研究生們來做的,自己事后也不看。。。連帶把陳竺給害了。。。我看到一半處,及其佩服自己能堅持下來。。。本來想一分都不給,算了,辛苦啦。。。
  •   書是好書,很長知識??赡艽_實是翻譯有問題吧,有很多語句需要反復前后文讀幾遍才能理解(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作為科普作品,本書譯者還特別喜歡使用一些專業(yè)術語,是想顯擺還是故意不讓人好好理解、抑或是語文沒學好找不到合適的大眾語言表達?不推薦沒有專業(yè)背景的人閱讀。但是,假如能耐著性子看完,必能得到相當多的啟發(fā),對預防和治療癌癥,都有重大意義。
  •   書還沒有看完,專業(yè)了一些,但是觀點新。適合研究癌癥的人們閱讀。
  •   李醫(yī)生的作品,必需頂
  •   以一種全新的角度讓我了解了癌癥,感覺讀后受益匪淺
  •   內(nèi)容不論,僅這個題目就值得買來研讀一番。
  •   癌癥患者值得一讀,長知識又添信心。
  •   算是科普讀物吧,有的部分專業(yè)性比較強,讀起來可能有些枯燥,但是書的內(nèi)容很好,很開眼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