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M膠囊內鏡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李兆申、趙曉晏、 王金山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李兆申,等 編  頁數:234  

內容概要

  OMOM膠囊內鏡是由我國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繼Given Imagingg公司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個膠囊內鏡, 2005年通過我國的SFDA,當年即投入臨床使用,目前已經在英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以及我國廣泛使用。該專著共分3篇21章。第一篇為基礎篇,詳細介紹OMOM膠囊內容的歷史、結構、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并介紹膠囊內鏡相關胃腸道解剖學;第二篇為該書的核心部分,重點介紹OMOM膠囊內鏡檢查的適應證、禁忌證、檢查前準備、對小腸疾病的診斷、小腸外發(fā)現、全小腸檢查率、并發(fā)癥及其處理等;第三篇為展望篇,介紹膠囊內鏡的應用前景及新型膠囊內鏡的研發(fā)?!禣MOM膠囊內鏡》隨文配有大量病例分析和典型內鏡圖片,文字簡明扼要,圖像清晰,可供消化內鏡醫(yī)師及膠囊內鏡醫(yī)師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第1篇 基礎篇第一章 膠囊內鏡的簡史及概況第二章 OMOM膠囊內鏡的結構第三章 OMOM膠囊內鏡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膠囊內鏡相關消化道解剖結構第五章 OMOM膠囊內鏡的操作程序第2篇 臨床應用篇第六章 膠囊內鏡檢查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第七章 膠囊內鏡檢查前準備第八章 膠囊內鏡檢查的腸道準備第九章 膠囊內鏡下的正常小腸黏膜圖像第十章 膠囊內鏡檢查的讀片第十一章 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斷第一節(jié) 小腸血管疾病第二節(jié) 小腸腫瘤第三節(jié) 小腸克羅恩病第四節(jié) 其他小腸疾病第五節(jié) 膠囊內鏡典型病例第十二章 膠囊內鏡檢查小腸外發(fā)現第十三章 膠囊內鏡胃腸道通過時間第十四章 膠囊內鏡全小腸檢查率第十五章 膠囊內鏡并發(fā)癥及其處理第十六章 膠囊內鏡結合雙氣囊小腸鏡檢診小腸疾病第十七章 膠囊內鏡與其他小腸診斷技術的比較第十八章 膠囊內鏡對食管、胃疾病的診斷第十九章 結腸膠囊內鏡第3篇 展望篇第二十章 食管PH無線監(jiān)測膠囊第二十一章 膠囊內鏡的未來發(fā)展附錄一 膠囊內鏡報告附錄二 膠囊內鏡檢查告知書模板附錄三 中華消化內鏡學會膠囊內鏡臨床應用規(guī)范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食管是一肌性管道,前后稍扁。長約25cm。在環(huán)狀軟骨和第六頸椎下緣水平與咽相連,沿脊柱呈左一右一左的路徑在脊柱前方下行,經上縱隔和后縱隔,在第10胸椎水平穿過膈肌食管裂孔,進入腹腔,在第11胸椎水平連接胃賁門。食管的行程有兩個輕度彎曲,其起始端是位于正中面,向下略左偏達頸根部,于此下行逐漸向右至第5胸椎處又復位于正中面。至第7胸椎高度再次向左偏,然后向前在第10胸椎高度穿過膈肌。食管是消化管中除闌尾外管腔最狹窄的部位。食管腔直徑為1.5~2.5cm,前后徑略扁,下段1/2較上段寬,最寬處為膈肌上方的食管腔。食管全長分為頸段、胸段和腹段。頸段食管長4~5cm,始于第6頸椎,止于胸骨切跡上緣,前面是氣管,疏松結締組織和肌束連接食管和氣管。胸段長度18~20cm,位于后縱隔,脊柱前方,氣管、心臟之后。胸段在上縱隔內位于氣管和脊柱之間略偏左側,經主動脈弓后方至其末端右側,在后縱隔內沿胸主動脈右側下行,約在第7胸椎處再次左斜,越過胸主動脈前方,在第10胸椎處穿過膈肌進入腹腔。腹段長約1.5cm,從右膈腳開始,位于正中稍左側,在第10胸椎水平,穿經肝左葉后面的食管溝,形成長約1cm的截頭圓錐體,向左彎曲與胃相接,其右側緣延續(xù)為胃小彎,左側緣與胃底相連接,兩者之間以賁門切跡為界。

編輯推薦

《OMOM膠囊內鏡》由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OMOM膠囊內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不錯,是正品,不過快遞的太不給你了,一個角都給撞壞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