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1 出版社:中西書局 作者:郭嵩燾 等著 頁數(shù):450 譯者:王立誠 編校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近代學術(shù)名著》主要輯集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中國人文學者的代表性論著,以期展現(xiàn)中國學術(shù)文化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變異過程。遴選的學者和論著,著眼于學說有新意,有己見,在思想的文化的或政治的領(lǐng)域發(fā)生過深遠的歷史影響。
《郭嵩燾等使西記六種》選輯晚清四名外交官員留下的六種日記或筆記,除了郭嵩燾的《使西紀程》外,郭嵩燾的《倫敦與巴黎日記》、劉錫鴻的《英軺日記》、薛福成的《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和《出使日記續(xù)刻》、宋育仁的《泰西各國采風記》均為節(jié)選。這些作品記述了大致處于同一時代英國的情況,其眼光、見解、趣味之差異,可供研究者比較;他們的所見所聞,也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展現(xiàn)了晚清中西文化學術(shù)的沖突及士大夫?qū)Υ说姆磻?/pre>書籍目錄
編者說明
編例
導言
使西紀程
倫敦與巴黎日記(節(jié)選)
英軺日記(節(jié)選)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節(jié)選)
出使日記編刻(節(jié)選)
泰西各國采風記(節(jié)選)
附錄
新舊譯名對照表
中國人名索引
外國人名新舊譯對照
書名索引章節(jié)摘錄
[光緒二十年二月]二十二日記。西洋各國工藝日良,制造日宏,銷流日廣,皆恃得機器為之用也。有機器,則人力所不能造者,而機器能造之;十人百人之力所僅能造者,而一人之力能造之。夫以一人而兼百人之工,則其所成之物必多矣。然以一人所為百人之工,而減作十人之工之價,則四方必爭購之矣。再減作二三人之工之價,則四方尤爭購之矣。然則論所成之物,則一可兼十百。即論所獲之價,亦一可兼二三。加以四方之爭購其物,視如減十減百之便利,而謂商務有不隆盛,民生有不富厚,國勢有不勃興者哉? 中國人民之眾,十倍于各國。議者謂:若廣用機器,不啻奪貧民之生機,使之不能自食其力。故西洋以善用機器為養(yǎng)民之法,中國當以屏除機器為養(yǎng)民之法。然使行是說也,則必有人所能造之物而我不能造者,處處讓人以獨步,固不待言;且以一人所為之工,必收一人之工之價,則其物之為人所爭購,必不能與西人之物之價減二三、減十百者相敵也,明矣。自是而中國之貨,非但不能售于各國,并不能售于本國;自是而中國之民,非但不能自食其力,且知用力之無益,而遂不自用其力;自是而中國之民,非但不能成貨以與西人爭利,且爭購西人之貨以供其用,而厚殖西人之利。然則商務有不日替,民生有不日困,國勢有不曰蹙者哉? 是故守不用機器、調(diào)濟貧民之說者,此中古以前閉關(guān)獨治之時勢,而非所施于今日也。必也研精機器,以取西人之長,仍兼盡人力,以收中國之用,斟酌得宜,因勢利導,如日本近年之奪西人利者,則以中國之大,何不可為?何不可成?且用機器以造物,則利歸富商;不用機器以造物,則利歸西人。利歸富商,則利猶在中國,必可分其余潤以養(yǎng)吾貧民;利歸西人,則如水漸涸而禾自萎,如膏漸銷而火自滅,后患有不可思議者矣。 二十五日記。古之王者,有分土,無分民。春秋之世,士之求仕者,于周不可則去之魯,于魯不可則去之齊,于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蓋猶有四海一家之意,雖圣人何獨不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