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中西書局 作者:吳念陽 頁數(shù):247
Tag標簽:無
前言
認知研究的學科分支至少有三個:認知神經(jīng)科學、認知心理學和認知工程。它們都是以研究認知為目標,但各有側重。認知神經(jīng)科學主要研究大腦中樞神經(jīng)處理信息的認知過程和能力,它從大腦神經(jīng)網(wǎng)絡這一角度來研究認知。認知心理學側重對心理過程的研究,它通過大量心理實驗來假設和驗證心理過程模式。認知工程主要指人工智能研究以及相關硬件研究。從語言研究的認知取向來說,認知神經(jīng)科學形成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認知心理學形成認知心理語言學,而認知工程形成計算語言學。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隱喻的心理學研究》一書似乎應該歸為認知心理語言學一類更為合適?! ‰[喻是認知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隱喻研究是當前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門領域,特別是Lakoff&johnson等人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后,影響就顯得更為重大和深遠。隱喻理解的過程就是一種建立投射的過程,就是把原域中的內容成分向目標域投射的過程,這種投射實際就是一種映射關系。認知是不同于感覺的范疇,認知包括高層次的心理活動,如推理、選擇、判斷、想象、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認知心理學研究如何加工信息,研究認知的結構和表征,而隱喻研究,是研究認知結構的一個途徑,隱喻研究所獲得的成果,有助于說明認知結構,二者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映射在許多研究者看來,已經(jīng)不僅僅是具體描寫心腦的意向圖式,更是一種有效地總結和交流信息的工具。
內容概要
近二十年,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國內外對隱喻的研究已經(jīng)突破了傳績的修辭學視角,進入了認知科學視角?,F(xiàn)代認知科學認為,隱喻揭示了人類概念形成機制,隱喻是認知方式?!峨[喻的心理學研究》不僅全面介紹了隱喻、語言與認知的關系、隱喻的映射機制、隱喻的表征機制、隱喻的理解機制、兒童隱喻認知和隱喻語言等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作者從認知心理學視角及語言學視角,對空間隱喻的認知加工機制、兒童書面語中空間隱喻的發(fā)展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書中提供了大量的隱喻語言事實的實例分析以及認知實驗研究報告?!峨[喻的心理學研究》可以為相關領域的讀者提供獨特的視角。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言第一節(jié) 隱喻概述一、什么是隱喻二、隱喻的句法類型三、概念隱喻和隱喻表達四、空間隱喻五、隱喻的新奇度第二節(jié) 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觀一、認知語言學簡介二、什么是體驗哲學三、隱喻的認知意義四、意象圖式理論第三節(jié) 隱喻的研究方法一、詞源學研究二、兒童語言和認知發(fā)展研究三、對語言事實的語言學分析研究四、認知心理學的實驗研究五、腦神經(jīng)認知科學研究第二章 隱喻的表征第一節(jié) 認知表征理論一、雙重代碼理論
章節(jié)摘錄
這個結果與實驗一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兒童對時間“前”的認知較少受到物體自身有無前/后面的影響,而對時間“后”的認知,兒童更多的受到物體自身有無前/后面的影響,這個影響在3歲組和4歲組時表現(xiàn)最為明顯。5歲時,兒童對兩種情況下產生的對時間“前/后”的認知已經(jīng)達到完全掌握的同步狀態(tài)?! 堺惸鹊膶嶒炄唧w考察對自身有前/后面的兩個物體進行倒退賽跑時產生的時間的“前/后”的認知情況,即兒童在空間與運動方向不一致的情況下產生的對時間的“前/后”的語義認知情況。發(fā)現(xiàn)兒童對這種情況下物體運動時產生的時間“前/后”的認知起步比較晚,但是對此種條件下時間“前”的認知正確率仍然高于時間“后”的認知正確率?! ≡撗芯窟€表明,兒童對空間“前/后”的認知早于對時間“前/后”的認知。3歲時,兒童對空間任務“前/后”在各種情況下的正確率均已經(jīng)超過80%,而4歲時,兒童對時間任務“前”在各種情況下的正確率達到80%,直到5歲時,兒童對時間任務“后”在各種情況下的認知正確率僅只超過80%?! 堺惸鹊膶嶒灧椒ê塥毺?,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實驗過程中控制了空間與運動方向一致以及空間與運動方向不一致的兩種情況,較好探索了兒童對空間“前/后”和時間“前/后”的掌握?! ″X萍(2006)則通過問卷調查,考察學齡期小學至高中各年齡段兒童理解時序概念的認知模式。問卷由空間圖式加丁任務和時序概念理解任務(時間域模糊問題)兩部分組成。時間域模糊問題(如:“下周三的會議向前移動兩天,那么會議安排在星期幾?”)有兩種答案:1.“星期五”。在“自我動”時序概念加工模式作用下,會議向“前”移動等于向未來移動,因此會議延遲了;2.“星期一”。相應地,在“時間動”加工模式作用下,被試認為會議提前了。根據(jù)被試不同的回答,我們可以判斷其時序概念的加工模式。
編輯推薦
《隱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介紹了隱喻、語言與認知的關系、隱喻的映射機制、隱喻的表征機制、隱喻的理解機制、兒童隱喻認知和隱喻語言等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作者還對空間隱喻的認知加工機制以及兒童書面語中空間隱喻的發(fā)展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