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壺圖錄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日)奧玄寶  頁數(shù):96  譯者:杜斌 注解  
Tag標簽:無  

前言

如今已遍及全球的飲茶之風起于中國,所以飲茶之具——主要是茶壺,即茗壺——也最早在中國誕生。茗壺產(chǎn)生的準確時間已不可考,但據(jù)唐李濟翁《資暇錄》記載,溯源可至于唐代憲宗元和(806-820)初年的“注子”?!白⒆印笔且环N口小肚大、“蓋、嘴、柄皆具”的陶品,樣式已經(jīng)很像今天普通的茶壺了。后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從唐代茶壺稱“注子”而來。但是到了唐末,不知何故人們不喜歡“注子”這一名稱了,又因為造型去其柄,從而改稱“扁提”。至宋代飲茶之俗日益講究,宜興紫砂壺興起,壺藝漸成為一門藝術,經(jīng)明清的發(fā)展乃大行其道。卻又晚至明代,才有了記述紫砂壺歷史的專書,即明萬歷至崇禎年間周高起所著《陽羨茗壺系》。此后較著名的茗壺史著作有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吳騫所著《陽羨名陶錄》,稍晚值得注意的這類著作就是日本人奧玄寶所著的《茗壺圖錄》了。

內(nèi)容概要

《茗壺圖錄》分上、下兩卷。上卷為文字,由源流、式樣、形狀、流鏨、泥色、品匯、大小、理趣、款識、真贗、無款、*捏、別種、用意等14章節(jié),系統(tǒng)論述茗壺的歷史與制藝、品賞等;下卷為圖式,包括壺形與款識等。故此書圖文并茂,特色鮮明,是研究明清茗壺特別是其在日本流傳歷史的頗有價值的專著。三洲長口((敘》云:“蘭田奧君嗜風雅,頃著《茗壺圖錄》為三十二先生立傳,詳系譜,分形式,辨名色,別性情,有論有贊,有抑揚褒貶,名為茶壺史亦可,好事之癖可謂入骨。顧其愛博,故不偏隘;其鑒精,故不虛詭。固異世之栩栩驕夸者之所為,而又能以文雅助其韻致,蓋真能知壺真能知茶者?!闭\為此書之知音?! ”緯郧骞饩w二年石印本(簡稱“石印本”)為底本,校以l936年鄧實、黃賓虹《美術叢書》本(簡稱“美術本”),并參考諸家研究成果進行整理。整理工作主要在校正錯訛,疏解字詞,在原本黑白圖片的基礎上增加彩圖,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相關茗壺。這次整理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可靠而又方便閱讀的本子,但由于水平所限,難免存在錯誤與不足,則敬祈專家讀者指正。

作者簡介

注釋 解說詞:杜斌 合著者:(日本)奧玄寶

書籍目錄

自序敘《敬壺圖錄》序后序凡例卷上卷下跋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卷上源流陶之由來邈矣,見于《周禮-考工記》、《禮記》、《春秋》、《史記》、《韓非子》諸書。而李唐以來,有陶窯之設,至明清尤盛矣。然元末明初,未見所謂“茗壺者”。及讀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始知其制濫觴于明金沙寺僧,僧傳之供春。供春之后,有董翰、趙梁、元錫、時朋、李茂林數(shù)子,皆為名工。而時大彬者杰出,能仿供春,得手心,應于手?!段姆克量肌啡铡坝袝r大賓以紫泥燒茶壺(大賓蓋大彬)”是也。大彬傳之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芩、陳俊卿。而李、徐尤獲其髓,名不讓于大彬,蓋出藍之才也,陶肆謠云“壺家妙手稱三大”是也。又有陳用卿者,負力尚氣,自成一家。蔣志雯亦有名。陳信卿專學時、李,閔魯生博仿諸家,共得其妙。陳光甫仿供、時而為人室,陳仲美、沈君用各造物象諸玩邸。邵蓋、周后溪、邵二孫,并萬歷間人。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云從、沈君盛,并天啟、崇禎間人。01。以上八人,皆一時之名手。陳辰巧鐫款識”。徐令音、項不孫、沈子澈,亦明季人。陳子畦、陳鳴遠、徐次京、惠孟臣、葭軒、鄭寧侯,年代并不可考,而鳴遠、孟臣名尤顯。至清則許龍文,工于花卉、象生。又有以“姑蘇留佩”四字為款識者,未詳為誰。陳曼生、瞿子冶,共風流好奇人,而制作甚雅。又有彭年、逸公、符生、樹生諸子。

編輯推薦

《茗壺圖錄》:蘭田奧君嗜風雅,頃著《茗壺圖錄》為三十二先生立傳,詳系譜,分形式,辨名色,別性情,有論有贊,有抑揚褒貶,名為茶壺史亦可,好事之癖可謂入骨。顧其愛博,故不偏隘,其鑒精,故不虛詭。固異世之栩栩驕夸者之所為,而又能以文雅助其韻致,蓋真能知壺真能知茶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茗壺圖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7條)

 
 

  •   喜歡這種風格的書 蓋真能知壺真能知茶者
  •   這個版本較好,沒想到的是在紫砂壺中有這等日本學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深,且能用中文寫作,我除了感嘆中華文明的影響力之外,便仔細研讀了!作者提供了著書、玩壺、收藏的獨到見解!閱讀本書時可參看另一位日人岡倉天心的《茶之書》,相信讀者自有斬獲!
  •   對于愛好紫砂壺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畢竟紫砂壺發(fā)展到今天,已不僅僅是一把喝茶的壺,是歷史文化,所以要想了解壺,必須了解壺的歷史。本書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   這一套由杜斌注釋的叢書,個人覺得非常不多。首先,用了彩圖,易于閱讀;第二,這本關于紫砂壺的書,其實內(nèi)容非常簡單,文本也是,可以看出日本原作者的古拙的易趣。
  •   這是一本紫砂壺入門必讀之書,由日本人所寫。
  •   文言文,看起來比較費勁,彩圖不多,要精心來讀。
  •   剛買回來,還沒來得及看。朋友推薦的,一定不錯。
  •   看不懂 文言文
  •   印刷精美,紙?不錯
  •     因為時間關系,簡要的翻閱了下,此書有些可讀性,但是文字的概要籠統(tǒng)、偶有錯別字出現(xiàn),圖片較少、并在剪接中有變型現(xiàn)象,總的來說能打80分吧。僅供壺友們參考!
      QQ:17111357
  •   對于喜歡茶道和紫砂壺收藏者來首,這是一本很好的資料,可惜里面的照片不是很好。要是編輯能夠?qū)㈧o嘉堂所藏的實物圖片配上去就完美了。
  •   剛剛開始閱讀,感覺還是不錯的,研究紫砂壺的必備書籍之一。
  •   書不厚,但可觀也,有古意
  •   書還沒有看,送貨的速度挺快。
  •   作為參考資料,放手中只為觀賞
  •   能借鑒的一本好書
  •   經(jīng)典,譬喻生動!
  •   很適合周末的午后,沏一杯清茶,細細品讀!
  •   還好 有點薄 不過挺便宜的
  •   買回來還沒有看,希望是本好書
  •   文言文,滿篇幾寸幾勺的。累
  •   有圖有註釋,質(zhì)量不錯
  •   嚴謹?shù)淖⒔夂团鋱D,令我欣喜與感動。這樣的電子書才不愧“書”字!
  •   此書圖文并茂,特色鮮明,是研究明清茗壺特別是其在日本流傳歷史的頗有價值的專著。
  •   字典一樣的文章,圖文并茂。
  •   一個人可以對壺癡迷到什么程度呢?替它們寫書立傳算不算? 如果沒有提示或事先知情,你一定以為是中國人自己寫的呢:古文流利、典故信手拈來、欣賞趣味也是純中國的。從書中不難看出,作者及友人不但精于茗壺賞鑒,對中國古文化也有相當?shù)恼J識。... 閱讀更多
  •   雖是日本人所著,但資料本身很有參考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