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英) 克雷 頁數(shù):262 譯者:尹弢
Tag標簽:無
前言
“設計”這個詞語對身處不同設計領域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一端關聯(lián)著藝術,另一端又與科技相關。兩者的共同點之一體現(xiàn)在構成上,或者說體現(xiàn)在對于不同元素的糅合上——藝術家用來表達思想和情感,而工程師是為了解決特定的科技難題。當然,多數(shù)設計是藝術和科技的混合體,并不完全屬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面。比如說,時裝設計師關注的是紡織材料的視覺和感覺的特I生,衣物對于個體的風格和合身程度,以及制造生產(chǎn)過程中的科技因素。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時裝設計師更接近設計領域中的藝術一端,而工程師更接近科技一端,即便是土木工程師(假設是橋梁設計師)的作品對視覺環(huán)境也有很大影響。
內(nèi)容概要
設計中歷史的、背景的、哲學的、技術的、視覺的以及實踐的方法經(jīng)常單獨地出現(xiàn)在設計者面前。但是,每種方法又影響到其他方法,它們共同作用著我們對設計的全面理解?!对O計之美》一書將這些方法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出來,詳盡講解了各種基本概念,引領讀者把設計中不同的元素聯(lián)系起來。 本書在本質上并不是講述美的哲學,而是通過融入實用、歷史、文本問題介紹設計,這些問題通常被當作分離的實體教授,但全都是成為優(yōu)秀的設計師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應該能夠面對眾多新問題,提出美妙的整體的解決方案。 全書生動易讀,一步一步帶領讀者領略設計中的品位、設計演變、構圖、色彩、繪圖、傳播以及表達等主要話題;此外,還概括地講解了書中復雜但又十分必要的概念。書中大量精美的插圖展示了各種精美的設計案例。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羅伯特?克雷(Robert Clay) 譯者:尹弢羅伯特?克雷(Robert Clay),英國米德爾斯堡蒂賽德大學藝術傳播設計學院工業(yè)和產(chǎn)品設計專業(yè)首席講師。
書籍目錄
前言一 關于品位二 設計之演變?nèi)?構圖四 色彩五 繪畫、傳播和表達六 結語注解延伸閱讀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本書試圖通過文字、觀點及圖片描述視覺美或視覺高雅的感念,能夠對學生們產(chǎn)生實際意義并幫助他們成為更加出色的設計師。在最有利的情況下,學習也是一項艱難的過程。在一些如文學和藝術等主觀性比較強的學科中,這一點尤為突出,因為(在技術之外)沒有太多的規(guī)則或真理可循。設計師們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是新奇并且獨特的,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常沒有范例可以借鑒,也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我們?nèi)绾沃滥骋辉O計方案是不是一項好的方案?是不是一項高雅的方案?我們只能通過提供現(xiàn)存特定作品片段,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解釋并討論為什么這些是好的實例。相同的問題也擺在其他學科的師生面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在從事物理學工作之余也對藝術表現(xiàn)出相當?shù)暮闷妗K拿妹冒⒘眨ˋrlene)是一個職業(yè)藝術家,對中國書法有著特殊的興趣。下面引用的一段文字出自他的自傳。,為我們展示了在努力理解和提高視覺技巧的奮斗中我們并不孤單:她準備好合適的紙、毛筆和墨水開始練習書法。為了找到一些其他的符號,她還買來了中文字典。有一次我去她家,她正在練習書法。她自言自語道:“不,這個錯了?!庇纱藨敱毁x予更多的藝術元素。或許建筑師和工業(yè)(產(chǎn)品)設計師會被夾在其中,因為這兩者都需要在視覺優(yōu)雅和工程材料科技之間作出平衡(同樣需要考慮用戶的需求)。當然,所有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都需要考慮創(chuàng)意的成本控制。在許多國家的學校里,選擇了科技行業(yè)就等于排除了對藝術的深入學習,雖然近些年來在某些教學大綱中出現(xiàn)了一些改觀,然而視覺的重要性卻通常只能引起最邊緣的注視或者被完全遺忘。這對個人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場悲劇。身處所謂的文明世界,我們卻時常發(fā)現(xiàn)自己被太多貧瘠的視覺感官所包圍,大的方面包括建筑和環(huán)境,小的方面包括家具和商品的設計。似乎人們已容忍了設計拙劣的城鎮(zhèn)構造和交通體系。千篇一律的街道風格在任何城鎮(zhèn)中都未曾改變,透過塑料商店標志觀察到上面未經(jīng)粉飾的獨特建筑通常會具有啟發(fā)效應。大多數(shù)的環(huán)境構建最終都以雜亂收場,只是因為在許多國家視覺教育側重的是孤立的藝術,而忽視了建筑和設計的因素。人造的視覺環(huán)境和作品如同美術一般奇妙,而我們忽視它們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擔。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力圖強化藝術和科技之間的種種聯(lián)系,兩者為何相互依存以及此類聯(lián)系如何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多數(shù)大學的理工科教學中幾乎很少涉及美學因素,甚至也不會考慮終端用戶對其所設計部件的要求。同樣,他們設計出來的部件也很可能在大型機械設備中發(fā)揮很小的作用(盡管某些部件可能比較美觀)。結構工程師和建筑師的聯(lián)系也是如此;科技不是藝術的敵人,兩者在實現(xiàn)設計所具有的外在高雅和內(nèi)在唯美的終極目標的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外界對于建筑設計師和工程師的不同角色總是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在此作出區(qū)分。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們有證據(jù)證明極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讓我們感覺良好的物品和體系能更容易相處,并能創(chuàng)造出更和諧的氛圍?!薄 萍{德·諾曼(Donald Noman),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情感設計大師“當我們看到美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種想繁育美的內(nèi)在欲望,因此通過和美麗個體的結合,我們將會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 ——伊萊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美國哲學家、著名學者設計之美并非僅僅是我們視覺上的感受。日常物品和商品的背后都有奇妙豐富的故事、不同尋常的含義以及作者的深思熟慮?!对O計之美》一書向設計領域的人士巧妙地介紹了“設計”,涵蓋建筑設計、產(chǎn)品設計以及平面設計等各個方面,引導讀者更深入地領會設計實踐?! 旃たㄅ粒↗uha Kaapa),英國利茲城市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編輯推薦
《設計之美》:不管你的設計哲學是什么,“風格不能代替物質?!?/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