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產人生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殷友田  頁數(shù):373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本書寫與不寫,我猶豫了很久。從我個人來講,沒有想寫。退休后3年內什么事也不想做,辛苦忙碌了一生,該是清閑、享受人生的時候。就像摯友印壟華教授對我所說,我們相識相知于地產風云之風口浪尖上,時代在前進,新老交替是亙古不變的,退下來放松一下,清茶一杯,笑話一堆,不亦樂乎!果真這樣,人生當然是件大好事。但就在2009年世界金融風暴前后的3年里,地產風云驟變,不少老朋友又勸我,你40年之地產人生,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也許能對社會認識中國房地產業(yè)演變過程,盡一點微薄之力,那也是件不亦樂乎的事。就這樣最終我寫了,而且以現(xiàn)在這種記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對于現(xiàn)在中國房地產現(xiàn)狀,我有一些思考和想法,無法直接表達,希望借助自敘經歷的方式闡述出來。我的一位資深地產記者朋友一句話,打消了我的憂慮,他說,以史為鑒,以你的地產故事來講述你的思考和想法。讓中國房地產發(fā)展史以個人經歷的現(xiàn)身說法,從中尋找房地產現(xiàn)狀的歷史淵源,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有其清晰的原因和脈絡,只要我們認真仔細地去梳理,就會真誠地發(fā)現(xiàn)所有成就的緣由和問題的癥結。當然,任何歷史都是多層次、立體性的,單一的講述角度無法還原真實,我只能以自己的態(tài)度與視角呈現(xiàn)我眼中的現(xiàn)實,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中國房地產一直伴隨著政府的政策與市場的演變,互為進退地交融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當政策無力推進的時候,市場的力量就會涌現(xiàn)出來;當市場與政策以復雜的方式成為一股力量的時候,房地產的現(xiàn)狀就會具有無法分析與理解的特性;當政府考慮政治和社會層面,政策就帶有強制性和不可抗拒性,市場就會變得理性化,這就是中國房地產現(xiàn)狀的核心原因所在。我以大量的筆墨記錄了中國房地產在這一層面的嬗變,可以說,整部書都在講述這個故事,而我,僅僅扮演了一個親歷者、見證者的角色。我與我的地產歷史只是提供了一種借鑒,一種從過去審視現(xiàn)在的借鑒,從過去尋找現(xiàn)在的解決之道。為此,我希望它能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至于其他,并無所求。

內容概要

擔任過上海中房集團和中國房地產開發(fā)集團公司總經理的殷友田先生。
是中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的一員:他所撰寫的《我的地產人生》,也正是這樣一本記載了一個房地產企業(yè)家的奮斗歷程的書籍。字里行間透射出他對房地產事業(yè)的熱愛及對行業(yè)發(fā)展的清醒認識和反思,體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企業(yè)家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的地產人生》一書寫作邊界相當廣闊,從少年到成年,從求學到地產,從戰(zhàn)士到官員到商海,全書可以說是解讀殷友田成功地產人生的一把鑰匙,也可以是對所有追求成功人士的一種啟迪。

作者簡介

殷友田,1943年4月出生于上海,研究員職稱。
曾任上海市黃浦區(qū)房地產管理局局長.中華企業(yè)公司籌建組負責人,上海住宅建設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中房上海房地產開發(fā)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事長,中國房地產開發(fā)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曾獲得上海市優(yōu)秀企業(yè)家,全國建設系統(tǒng)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擔任過中國房地產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上海市投資咨詢公司人才庫專家、上海市房地產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東方房地產學院副董事長、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上海東方房地產學院兼職教授。
主編了《房地產開發(fā)經營實務》和全國高等院校教材《房地產開發(fā)理論與實務》等論著。

書籍目錄

序劉志峰
自序
第一章 歷史:父親的房子
 第一節(jié) 穿越歷史的連體兩層小樓
 第二節(jié) 社會階層的類屬決定住房狀況
 第三節(jié) 躲過高房租的盤剝
 第四節(jié) 永無休止的房地產財富
 第五節(jié) 舊上海的“二房東”
 第六節(jié) 父親買下一小塊土地
 第七節(jié) 拿到官方土地憑證
 第八節(jié) 變遷中的土地制度
 第九節(jié) 房子豎立在時代的交替口
第二章 品質:我的部隊生涯
 第一節(jié) 時代和軍隊選擇了我
 第二節(jié) 秘密貨車送我入軍營
 第三節(jié) 嚴酷訓練錘煉精神
 第四節(jié) 方向盤保護我
 第五節(jié) 墾荒地上抵御饑餓
 第六節(jié) 住進惠安人家
 第七節(jié) 臺灣軍艦駛入我軍海域
 第八節(jié) 荒廢墓穴訓練地
 第九節(jié) 無上榮光的比武表演
第三章 責任:黃浦區(qū)房管局歲月
 第一節(jié) 檔案調入黃浦區(qū)
 第二節(jié) 晚到的高樓時代
 第三節(jié) 歷史性欠賬下的居住環(huán)境
 第四節(jié) 靈活的調換方法
 第五節(jié) 小搭小建石庫門人家
 第六節(jié) 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調房
 第七節(jié) 冒雨連夜修繕倒塌房屋
 第八節(jié) 環(huán)境惡劣的棚戶區(qū)
 第九節(jié) 拆除危房新建住宅
 第十節(jié) 永遠銘記的教訓
 第十一節(jié) 踏勘出一塊新土地
 第十二節(jié) 設計上領先一點
第四章 轉型:三年中華企業(yè)時光
 第一節(jié) 尊重規(guī)律,回歸常態(tài)
 第二節(jié) 提升辦公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新址是全新的開始
 第四節(jié) 商品思維開發(fā)僑匯房
 第五節(jié) 借房解決動遷問題
 第六節(jié) 進京參加改革會議
 第七節(jié) 商品屬性大討論
 第八節(jié) 《上海市出售商品住宅管理辦法(試行)》出臺
第五章 真理:人是企業(yè)的核心
 第一節(jié) 速成企業(yè)領導者
 第二節(jié) 一天之內7塊土地
 第三節(jié) 三三原則的經營理念
 第四節(jié) 兼職心理咨詢師
 第五節(jié) 赴楊浦區(qū)爭回項目
 第六節(jié) 上海中房咐學習精神
 第七節(jié) 現(xiàn)代品牌意識鑄造工程
 第八節(jié) 開放的現(xiàn)代經營理念
 第九節(jié) 新中房的品牌之道
 第十節(jié) 品牌影響中國房產
第六章 策略:資本是一道門
 第一節(jié) 成長中的資本意識
 第二節(jié) 負債經營的果實
 第三節(jié) 尋找新的資本之道
 第四節(jié) 時代催生“眾誠”
 第五節(jié) 命運多舛的“眾誠”
 第六節(jié) 土地資本的股份公司
 第七節(jié) 債務危機與上市未果
 第八節(jié) 借殼長春長鈴
 第九節(jié) 30億的授信額度
第七章 價值:回眸地產人生
 第一節(jié) 40年地產人生
 第二節(jié) 新建住宅與康健新村
 第三節(jié) 大量中高檔住宅
 第四節(jié) 來之不易的“樂城家園”
 第五節(jié) 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經典別墅
 第六節(jié) 繁華中心的寫字樓
 第七節(jié) 為客戶定制的寫字樓
 第八節(jié) 多樣的商業(yè)地產
第八章 貢獻:跟隨中國地產事業(yè)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早熟的精神世界
 第二節(jié) 陳嘉庚精神的啟示
 第三節(jié) 找到人生立足點
 第四節(jié) 社會效益優(yōu)先
 第五節(jié) 兩個智囊研究中心
 第六節(jié) 10年,出版《房地產開發(fā)經營實務》
 第七節(jié) 聯(lián)合成立東方房地產學院
 第八節(jié) 提升,再編《房地產開發(fā)理論與實務》
 第九節(jié) 新疆喀什的棟房子
第九章 親歷:改革中的中國房產
 第一節(jié) 尋問中國住房之路
 第二節(jié) 必須走商品經濟之路
 第三節(jié) 優(yōu)秀的市場化例證
 第四節(jié) 出售公有住房
 第五節(jié) 商品房是基本命題
 第六節(jié) 土地改革是核心
 第七節(jié) 重拳規(guī)范土地制度
 第八節(jié) 繁重的中國房改
 第九節(jié) 經營者必須是思考者
第十章 前景:思考連通未來
 第一節(jié) 思考·城市——城市化戰(zhàn)略給房地產帶來的戰(zhàn)略性機遇
 第二節(jié) 思考·住房——中國特色的未來住房趨勢
 第三節(jié) 思考·環(huán)保綠色住宅——房地產未來的產業(yè)化趨勢
 第四節(jié) 思考·商業(yè)地產——商業(yè)地產的未來趨勢
 第五節(jié) 思考·金融——房地產業(yè)與金融業(yè)關系
附錄
 折射中國房地產業(yè)發(fā)展歷程的“人生” 張永岳
 相識相知于地產風云之風口浪尖上 印堃華
 成功人生出于執(zhí)著的追求張泓銘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第一節(jié) 穿越歷史的連體兩層小樓人的一生應該怎么度過?這個問題是我20歲在福建手握鋼槍時候第一次想到的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人,這個問題必須思考清晰;但在那個時候,我還無法透徹思考,心中多少有些迷茫。40年后,也就是2003年,我站在中房集團總部總經理辦公室的窗前,望著窗外遠近的高樓大廈再次想到這個問題。此時,我印象異常深刻,腦中清晰地出現(xiàn)了40年前的情景:半夜,我躺在堅硬的板床上,周圍一片漆黑,寂靜無聲,內心卻被這個找不到答案的問題煎熬著。40年后,我?guī)缀跻堰_事業(yè)巔峰,作為中房集團領導者重新思考這一問題,內心情境完全不一樣了。我的人生已經解釋了這一問題,而且我很滿意這一歷程,甚至滿足;這時我更多的是在回顧。來到這個世界之初,我并不知道我會在20歲的時候思考這一問題;也無法想象會在年近60歲的時候再次詢問自己這一問題。但也許正是孩童的那些時光,冥冥之中注定了隨后的20歲和60歲,我會有對同一問題的反詰。我的童年和少年并無多少特別之處,和那個時代的同年孩子一樣,玩耍、讀書是我孩童時期生活的主要內容。也許我的經歷稍豐富一些,啟蒙并造就了我獨特的精神世界。有一件事物永遠伴隨著我,一直停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就是父親的房子。如果更深入地挖掘父親的房子對于我的價值,或許可以說它開啟了我與中國房子的緣分,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和中國住房產生了聯(lián)系;當時雖然沒有顯現(xiàn)出來,但它就像血液一樣,已經在我體內流動,日后從事房地產事業(yè),就慢慢發(fā)揮作用,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經歷。父親的房子除了對于我個人的意義之外,作為一個案例解析,它的變遷過程還有更深廣的歷史意義和經濟學意義。父親的房子具有濃郁的中國色彩,代表著中國從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轉變的變遷史,其間隱含著諸多深層次的經濟和世態(tài)問題。這一變遷過程在世界住宅史上都可以作為一個典型案例而存在。父親的房子已經不存在了,消失在上海洶涌的發(fā)展河流中,被一座座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我在2003年的春天專門去過那里,但看見的是茫茫的樓群,除了原有的道路格局,一切都變了。這是必然,父親的房子只屬于過去,它的消亡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父親的房子雖然已消失在城市發(fā)展歷史的洪流中,但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十分清晰記著它的模樣。我也知道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那是我生活過的地方,記錄了關于父親、我的家與我自己許多珍貴的記憶,是我的生命之根,是我生活和精神的母地。從外部看,這是一棟不高的兩層連體小樓,東面的山墻為白色,背面和正面的墻體下半部分為灰白色磚墻,上半部分為木板墻;為了增強防腐蝕性,刷上了柏油,成了黑色;西面的墻與另兩家的房子連為一體;屋頂為南北向的人字形瓦片屋頂,天際線輪廓清晰。內部格局遵循了我國南方建筑的特征,傳達著濃郁的中國風俗和精神。樓下進門便是客堂,即現(xiàn)代人所說的客廳,用來起居、吃飯和接待客人。堂屋之后是主臥室。樓上分出前后兩個房間,前間面積比后間稍大一些。樓梯和樓板都是結實的實木木板,走在上面感覺舒服。再上面便是閣樓,用來放置一些雜物,屋頂開出一個老虎窗,面積不大,用來通光和透氣。閣樓是南方建筑特別是江南建筑非常有特色的環(huán)節(jié),展露了中國南方精巧、細致的精神氣質,在有限的空間中創(chuàng)造豐富的多維格局,這也是中國建筑親近自然的共同追求。上海私人住房,除了高層住宅,幾乎都有閣樓,大多數(shù)閣樓都有老虎窗。這里“老虎窗”的功能和天窗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天窗與屋頂是在一個平面里,而老虎窗則不是,它是凸顯在屋頂之上。天窗一般是斜坡,而老虎窗則垂直于屋面,和屋頂形成一個角度;在上海的樓房中,天窗的比例略大于老虎窗,因為老虎窗需要向外占據(jù)多余的空間且結構略復雜些。老虎窗屬于外來物,是英國人帶來的建筑形式。地處西歐的英國氣候寒冷多雪,為了避免積雪對建筑物的壓力,他們的房屋大多為高坡度、尖頂樣式,同時為了增加采光和通風,又在屋頂上開出了許多屋頂窗。英文屋頂為“Roof”,其音近似上海方言的“老虎”,于是在上海被叫成了“老虎窗”。20世紀20年代后,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上海住房困難的加劇,上海人就利用石庫門住宅的二樓空間較高兼有斜屋頂?shù)奶攸c,在二層與屋頂之間加建閣樓住人。為了增加閣樓的采光和通風,就在屋頂上開窗,這種窗也被稱為“老虎窗”。因此,現(xiàn)在“老虎窗”多指上海石庫門住宅中的屋頂窗。父親那座房子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它的老虎窗,但是推開老虎窗,看見的不是當時的上海灘,更不是影視文藝作品演繹的充滿傳奇的上海,我能看見的是父親的辛勞和我偶遇憂慮的孩童時光。我的部分童年、少年和成年時光直到成家的一段時間里,都是在父親那座房子里度過的;我在那座房子內的童年憂慮更多來源于時代,戰(zhàn)亂、逃難、饑餓、逃亡的猶太人等等,它們痛苦地交織在房子周圍。第二節(jié) 社會階層的類屬決定住房狀況父親的房子除了自造性之外,在當時的上海,代表著一個階層,它有一個階層的居住房屋鮮明的特征。在任何一個時代,所居房屋都代表居住者的某種身份,舊社會的上海尤為明顯。父親的房子所代表的階層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般城市居民,他們不是城市最底層的居民,但是仍然屬于困難人群,如果與我國現(xiàn)階段城市各階層類比,屬于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后記

我并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對三個離別時刻記得異常清楚。一是1966年初我離開部隊退伍回上海。在戰(zhàn)友們歡送的鑼鼓喧天聲中,我在軍車上差點流出了熱淚,腦中閃過的是戰(zhàn)友們同甘苦,共命運日日夜夜的畫面。二是2000年8月,我離開上海中房。在告別的時候,許多同事的依依惜別之情令我感動異常。在最后離開我辦公室的那一天,我在窗前站了很久,望著已經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窗外城市,腦中閃現(xiàn)過無數(shù)我工作、奔忙的畫面。三是2005年4月,我退休,離開中房集團。我在辦公椅上坐了很久,腦中同樣閃過許多畫面……為什么在人生發(fā)生重要轉折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會異常平靜,腦中都只是奔忙和艱難時分的記憶?難道我并不珍惜成功?顯然不是,我一直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一員,只是有好的機遇,時代選擇了我,給予了我這么多人生體驗,讓我占有過那么多社會位置。在許多人看來,這些位置都意味著非同尋常的成功。當然,作為一個社會人,這些位置確實代表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我更關心我在其中做了些什么。對于現(xiàn)在流行的成功學,我并不熱衷。相反我認為,一味地向大眾注入成功理念,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對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或多或少地產生了負面影響,特別是年輕人,成功成為唯一關心的人生問題,而對于成功的判斷卻如此簡單和直接——財富、權力、地位。通覽我的地產人生,沒有任何人們所談的奇跡,我本身就不喜歡這種說法,也沒有走過捷徑,在我們那個時代,沒有捷徑可走。我做了許多實際工作,解決了許多困難,為企業(yè)發(fā)展貢獻了許多智慧和精力,這就是我應該做的,就是社會人的社會責任,這才是我最為關注的。這是我寫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記錄我眼中的地產歷史,包括已經消失在人們記憶外的諸多細節(jié)。當然,從我這本書中,找不到成功學,找不到成功價值觀。也許有一些眼光獨到的閱者,能夠看出另外一種成功學,這已經與我無關。在動手寫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橫亙在我心間的一個疑問:如何將紛繁的時代變化和我個人復雜的地產經歷結合在一起。這對于我,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可能以前沒有人如此撰寫人生歷程。我希望能和讀者分享我的地產經驗,分享我對于中國地產歷史的思考。由于人生的低調,外界社會對我所知甚少,書中所呈現(xiàn)的真實的我可能會讓大家驚奇,也許會讓大家產生更多新的遺憾,因為書中私人故事很少,想要了解我個人生命歷程的讀者,只能失望。這也是我的一個強烈執(zhí)行的標準,而且堅持得很好。我并不是一個激情的人,比較偏重理性。這也是我很多朋友和昔日同事對我的基本印象。但我總想起我小時候,那時我很活躍,上海留下我的腳印和呼喊聲;可能是后來比較特殊的人生經歷-5年部隊生涯和16年政府房管部門干部,漸漸造成我豐富的理性精神,一切都要經過嚴密的理性思考,才會做出決定,才會付諸實際行動。因此,我不知道是性格造就了我,還是人生經歷造就了我。這本書要感謝很多人,感謝我一些朋友和昔日同事,這里特別要提的是:上海住總集團歷任領導的提攜,李立中總經理為我搭建了房地產領域的這一平臺,才有我的地產人生這一幕:感謝原國家建設部副部長、中國房地產協(xié)會會長劉志峰為這本書寫下了序言;感謝原上海市房管局局長、中國房地產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房地產經濟協(xié)會會長桑榮林研究員,為本書題名“我的地產人生”,在書稿的寫作過程中進行了具體指導;感謝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彖方房地產學院、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永岳教授為本書審稿和策劃;感謝原上海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印堃華教授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上海社科院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泓銘研究員為本書審稿;感謝中國作家協(xié)會、上海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地產文化研究所金雨時所長等對全書的審讀。感謝陶侃、王鑑強、陳聯(lián)軍、徐鈞庭、徐偉敏、陶達華、楊義、鐘山和楊文奇等先生。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提名了,他們給予了我許多無私的幫助,有些故事我已經遺忘,他們卻記得異常清晰,他們也提供了很多資料和信息,在這里表示衷心感謝。還有一些信息來自《南方周末》報和網絡,我也向這些信息源表示由衷感謝。本書依靠回憶進行敘述,由于時間長,跨度大,原始資料少,時間、地點、人物的表述,難免會出現(xiàn)差錯,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諒解。由于開發(fā)的房地產項目,有的以開工為時間點,有的以房屋交付使用為時間點,時間上會出現(xiàn)不同表述,特此說明。我一直喜歡歷史,“以史為鑒”是至理名言。我希望這本書也成為中國地產歷史的一頁,也算是我對于中國地產做的另外一點微薄貢獻。除此之外,我還可以略微透露一點,我從未離開過中國地產,一方面繼續(xù)關注中國地產的發(fā)展,研究房地產業(yè)政策變化而影響市場趨勢的變化。另一方面當需要我顧問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項目時,我將運用我的經驗,提供幫助,我很愿意這樣做,感到很有意思,也很有價值,在精神上也算是一種享受,一些成功案例還讓我很滿足。我的地產人生還在繼續(xù),只有這樣才不會愧對于自己的地產人生。2011年6月16日

編輯推薦

《我的地產人生》共分十個章節(jié),從作者對父親老屋兒時的追憶,述說冥冥之中他和住宅建設的不解情緣;從他對部隊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思性格、毅力、品德的錘煉;從他進入黃浦區(qū)房管局開始,逐漸揭開了他日后的地產人生;從他調入中華企業(yè)開始,又實現(xiàn)了工作崗位、同時也是社會角色的轉型。此書更多的筆墨記錄了殷友田從上海中房到中房集團總部,從一名普通的房管局工作人員,成長為中國大型房地產國企領導人,成長為著名的房產企業(yè)家的人生歷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的地產人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關于實際運作的較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