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與接受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美)史蒂文·C.海斯//維多利亞·M.福利特//瑪莎·M.萊恩漢|譯者:葉紅萍  頁數(shù):290  譯者:葉紅萍,李鳴  
Tag標簽:無  

前言

最早和心理學結緣,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因為講授唯識的關系,翻閱了一些心理學相關著述。當時就感到,佛法與心理學有不少相通之處,適當運用心理學的概念,有助于現(xiàn)代人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唯識思想,同時,還可作為教外人士接觸佛法的方便之道。尤其在那個年代,人們對佛教暌違已久,誤解重重。在多數(shù)人心目中,佛教所代表的無非是迷信,是古老而不合時宜的;而心理學所代表的則是科學,是嶄新而契合潮流的。在這樣的認識背景下,以心理學作為橋梁,可使佛法具有時代感與親和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是由心理學走入佛門,往往更關注對佛法的實際運用,關注怎樣以此解決自身問題,這恰與佛陀說法設教的本懷相應。佛陀從修行到證道,從說法到度眾,并不是為了創(chuàng)立某種學說或理論,他所關注的核心始終是人生的大事,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自己,明心見性,最終離苦得樂。所以,佛教與心理學的結合,比之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學科有更多的共同點,可以說,這是一項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結合。佛法為心性之學,和心理學一樣,是以解決心理問題為目標。當然,兩者對心理問題的定義并不一致。心理學所解決的,主要是異常的心理問題。換言之,只是對某些異于常人的言行和病態(tài)心理進行糾正。所以,治愈標準只是成為一個正常的人,一個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的人。至于人類共有的無明、我執(zhí)、貪嗔癡等心理隱患,并不在其解決之列。事實上,在我們的觀念中,早已將這些問題賦予了合法地位。

內容概要

  《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不僅有助于提高專業(yè)心理治療師處理疑難個案的能力與信心,而且也有助于提高非專業(yè)人士對自身內心體驗的覺察與接受,進而發(fā)展更靈活、更多樣的與自身內在價值觀相一致的適應行為?! ≌J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超越了傳統(tǒng)認知-行為主義的范疇,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正念、接受、冥想、認知離解等技術。它與傳統(tǒng)認知-行為治療最大的不同在于:強調聚焦當下并全盤接受當下體驗;鼓勵來訪者采取積極靈活的行動,改變生活中可以改變的領域;幫助來訪者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并過一種與自身內在價值觀相一致的生活。這種行為接受與改變之間平衡的理念不僅有助于我們的來訪者緩解其心理痛苦,而且更適合我們所有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個體解決自身的心理難題。

作者簡介

史蒂文·c.海斯
史蒂文·C.海斯博士(Steven C.Hayes,PhD)是美國內華達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公開發(fā)表著作20余部、論文325篇,研究方向為人類語言和認知特征分析,以及語言和認知在理解和緩解人類痛苦方面的應用。海斯博士目前是美國心理協(xié)會第二十五分會、美國應用和預

書籍目錄

總序一總序二譯序序1  接受與投入治療和新行為治療:正念、接受及其關系2  辯證行為治療:全盤接受與善巧的整合3  基于正念的認知治療:理論依據(jù)和實證支持.4  接受、正念和認知一行為治療:對照、比較和應用抗焦慮治療5  功能分析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與接受6 接受和投入治療中的價值觀工作:確定行為治療的前進方向7 發(fā)現(xiàn)行為激活治療中的行動:有關干預和改變機制的實證研究8  正念、接受、認可和婚姻中的“個體”心理障礙9 接受、正念和創(chuàng)傷10 廣泛性焦慮障礙:在認知一行為治療中引入當下的概念11  進食障礙治療中的接受和改變:基于手冊的認知一行為治療的發(fā)展12  內觀冥想:酒精和藥物濫用障礙的治療方法13 夫妻治療中的接受、正念與改變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最早針對MBCT的試驗評估是一項涉及三個中心、145位抑郁癥康復期病人的研究。這些病人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單一的常規(guī)治療,另一組則接受單一的基于正念的認知治療。入組病人先前須有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重癥抑郁發(fā)作(事實上,77%的病人都經(jīng)歷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抑郁發(fā)作)。所有病人之前都接受過抗抑郁藥物的治療,在進入試驗之前無抑郁癥狀并中斷藥物治療達三個月以上。在基線評估后隨機分組,病人進入為期七周的治療階段,隨后接受一年的隨訪。我們關注的結果變量是病人是否以及何時出現(xiàn)抑郁的復發(fā),復發(fā)必須符合DSM-Ⅲ-R重癥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87)。在整個隨訪過程中,每兩個月需對病人進行臨床診斷結構性訪談(SCID;Spitzer,Williams,Gibbon,&First,1992)以評估復發(fā)狀況。按慣例,在此類的臨床試驗中,一般會在隨機分組之前,先根據(jù)那些可能影響主要臨床結果或具有預測復發(fā)作用的基線變量進行分類。在試驗中,我們根據(jù)最近一次抑郁發(fā)作的形式,以及病人先前重癥抑郁的發(fā)作次數(shù)(兩次、三次或更多)對病人進行分類。此外,對試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時,也按慣例檢驗此療法是否對不同輕重程度病情的病人具有相同的效果。在試驗隨機分組前,我們先根據(jù)先前抑郁發(fā)作的次數(shù)對病人進行分類,結果發(fā)現(xiàn),先前抑郁發(fā)作達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病人,其試驗結果與先前抑郁發(fā)作只有兩次的病人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先前抑郁發(fā)作達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病人(占樣本總數(shù)的77%),其抑郁復發(fā)率在基于正念的認知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而先前抑郁發(fā)作只有兩次的病人(占樣本總數(shù)的23%),其抑郁復發(fā)率在基于正念的認知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之間無顯著差異。這表明,MBCT治療的效果僅局限于那些具有較長病史和反復發(fā)作的病人。在本文后面一部分,我們將對這一有趣的發(fā)現(xiàn)做出可能的解釋。但眼下,讓我們先將焦點放在那些先前抑郁發(fā)作達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病人身上,在我們的研究樣本中此類病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媒體關注與評論

西方心理學界對佛教的了解與合作己進入實質性的階段“佛學與心理治療叢書”,正是西方心理學界將佛學運用于心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成果,代表他們運用佛法認識人類心靈、解決心理問題的寶貴經(jīng)驗,是古老東方智慧與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結合,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和啟迪  ——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 濟群“佛學與心理治療”,既可看作是學術的主題,本身也是社會的需要,其中還蘊含著文化心靈的涌現(xiàn)毫無疑問,我們和我們的社會需要心理學,需要一種有哲學的深度、有宗教的高度、有文化的傳承、有社會的責任、有專業(yè)的能力,同時富有心靈境界的心琿學這種心琿學不僅是一種學術研究,不可能只是西方的傳入,而有司能產(chǎn)生于佛教與心理治療的結合  ——復旦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華人心理分析聯(lián)合會會長 申荷永

編輯推薦

《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佛學與心理治療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正念與接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4條)

 
 

  •   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浪潮,有點難讀,不過還是不錯的。
  •   認知行為療法是心理學的一種辦法,但是實際上是佛教當中早就存在的一種辦法。
  •   非常重要的認知-行為療法,有必要多多了解
  •   接受中德認知行為治療連續(xù)培訓時老師提到的,書不錯,很實用很專業(yè)
  •   專業(yè)性很強,加深了理解
  •   對做研究的人來說應該幫助挺大~
  •   書介紹的是理論,作為入門了解來看還是可以的
  •   還沒看,朋友介紹的。
  •   老師推薦的,還沒有來得及看呢。
  •   帶著思考看吧
  •   看完后有點收獲,買了沒后悔。
  •   いい本です
  •   正念很好,但是不知道如何產(chǎn)生并持續(xù)正念呢
  •   很不錯的一本書。對專業(yè)人士和愛好正念的讀者都有幫助。
  •   就要參加心理咨詢師的考試了,淘到這本書,拓寬知識面,太給力了。
  •   其實就是一篇論文集。因為這樣影響到內容之間的邏輯性,誠然這不是一本大眾讀物,但里頭的概念東西還是應該講講清楚更好
  •   之前未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本書內容涉及較廣泛!
    所以很多內容并未來得及消化,自己愿意慢慢再研究!
    書中有很多知識,很多道理!
  •   個人感覺這本書內容一般。
  •   書太理論,看起來有些難度。
  •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專業(yè)書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包裝加強一下呀~~~~~~~~
  •   普通讀者還是免了吧,太專業(yè)了。
  •   這本書的作者翻譯水平,我認為十分有限,本書讀起來艱澀,矛盾,語句不通,專業(yè)術語的翻譯不準確。上網(wǎng)購買原版,讀起來清楚明了,我真希望作者在發(fā)表書籍之前,自己先通讀一遍,看自己是否可以理解自己的翻譯,失望
  •     由多次參加認知行為治療培訓的伍老師主講。
        有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理論,
        更有最新技術的融合
        體會行為、觀念、夢、情景等功能和形式一樣重要,
        間接的體驗和直接的干預一樣重要。
        有伍老師個人真切的體驗,
        也有參加活動的朋友們的共鳴。
        大家很感興趣對《正念與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次浪潮》的討論,
        也專注投入于伍老師帶領下的個案物品家排呈現(xiàn)的見證。
        收益!成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