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qū)漫步(上、下)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上海世博局主題演繹部 編著  頁數(shù):753  

前言

1999年5月,上海人民政府啟動了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籌備工作。自那時起,整整10年過去了,紙上的規(guī)劃變成了現(xiàn)實,社會大眾的決心和智慧滲透在各具體項目中。今天,當(dāng)我們來到黃浦江兩岸、盧浦大橋和南浦大橋一帶時,看到的是一棟棟展館正在建立,國外的官員和商人、國內(nèi)的普通民眾和專家川流不息地進出世博會組織者的辦公大樓。2010年5月1日,中國將展示給世界什么?百年世博夢是否能真正實現(xiàn)?一切都要由社會來判斷,由7000萬參觀者來檢驗。作為親身實踐這一偉大項目的具體責(zé)任人,我想說的是:我們很需要世博會,我們很難籌備世博會。這兩句話都和同一個詞——“主題”有密切聯(lián)系。說“我們很需要世博會”,是因為世博會是主題展,其宗旨是普及理念、教育大眾。這首先是由國際展覽局的規(guī)則所決定的。1928年11月,由國際展覽局創(chuàng)始國簽署的《國際展覽公約》第一章第一條開宗明義地指出:展覽會即為一種展示,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皆在于教育公眾。其次,一百多年來的世博會歷史也證實了這一點。從1851年英國倫敦世博會起,歷屆世博會相繼展示了“崇尚科技”、“呼喚和平”、“保護環(huán)境”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反映了某一時期全世界所關(guān)注的熱點、全人類的普遍心聲。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上冊)主要介紹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項目,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主題館、城市最佳實踐區(qū)、活動、論壇;第二部分介紹了中國國家館、省區(qū)市聯(lián)合館、澳門館、香港館、臺灣館、企業(yè)館、園區(qū)硬件環(huán)境。本書的編寫,是對上海世博會城市與生活關(guān)系的多角度思考,是對展覽、論壇、活動主題項目的再創(chuàng)作,既有項目預(yù)告的特點,又符合內(nèi)容解說詞的要求,使讀者從中感受上海世博會的精彩和魅力。    本書(下冊)主要介紹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國家(組織)概況、展示主題及精彩看點等。先按園區(qū)內(nèi)A、B、C3個片區(qū)劃分、同一片區(qū)按地塊編號分類,地塊內(nèi)再按自建館、租賃館、聯(lián)合館排序,同一展館中再按參展方英文名的首字母順序編排。本書的編寫,既有項目預(yù)告的特點,又符合內(nèi)容解說詞的要求,使讀者從中感受上海世博會的精彩和魅力。

書籍目錄

上冊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會主題叢書序言(洪浩)  前言(蔣以任)  第一部分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簡介    第一章 “城市人”館      一、“城市人”館個性鮮明        (一)真實有趣——“城市人”館充滿紀(jì)實性        (二)平民可親——“城市人”館富有草根式詼諧        (三)豐富生動——“城市人”館擁有多層次、多視角的立體化影像裝置      二、誰是“城市人”?        (一)“城市人”稱呼的由來        (二)“城市即人”?“城市即人”!        (三)“集聚”產(chǎn)生巨大效應(yīng)      三、細嚼慢品“城市人”館        (一)“家庭”、“工作”、“交往”、“學(xué)習(xí)”和“健康”展區(qū)          1.5個展區(qū)主題解碼人的幸福奧秘          2.5個展區(qū)情況一覽        (二)趣味橫生的“多元化城市”        (三)小技巧 大趣味          1.以小見大,“以偏概全”          2.并列比較,一目了然          3.裝置影像,獨領(lǐng)風(fēng)騷    第二章 “城市生命”館      一、掀起“城市生命”館的蓋頭        (一)眾里尋它千百度        (二)城市有生命?        (三)城市四部曲          1.《雅典憲章》——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2.劉易斯·芒福德——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3.《馬丘比丘憲章》——城市是一個系統(tǒng)          4.從“蓋婭理論”到“城市是一個人為的生命活體”        (四)從“蓋婭理論”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生命”館      二、感受城市的生命        (一)序廳          1.耐人尋味的花中奇葩          2.探索城市活力的源泉          3.回到5000年前,重走城市成長之路          4.故事演繹——從孟菲斯到唐山,城市家族成長片段        (二)超時空漫游最具活力之城——活力車站          1.踏上歷史的車輪          2.來到活力之城          3.繽紛的彩虹造就活力的城市        (三)探秘脆弱的城市之腹——循環(huán)管道        (四)聆聽城市故事,體會城市靈魂——城市廣場          1.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早安,異鄉(xiāng)人       ……    第三章 “地球足跡”館    第四章 “城市足跡”館    第五章 “城市未來”館    第六章 “生命陽光”館    第七章 “公眾參與”館    第八章 城市最佳實踐區(qū)    第九章 活動    第十章 論壇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中國國家館    第十二章 省區(qū)市聯(lián)合館    第十三章 澳門館    第十四章 香港館    第十五章 臺灣館    第十六章 企業(yè)館    第十七章 園區(qū)硬件環(huán)境下冊  A片區(qū)  B片區(qū)  C片區(qū)  后記(季路德)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部分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簡介第一章 “城市人”館一、“城市人”館個性鮮明“城市人”館位于浦東園區(qū),與“城市生命”館、“城市地球”館同在一個大屋檐下。如果我們從世博軸的入口處進園,看到的第一個主題館就是“城市人”館?!俺鞘腥恕别^由荷蘭Kossmann Dejong公司負責(zé)策劃、設(shè)計。整個展館的展示面積為1.4萬平方米,分為“家庭”、“工作”、“交往”、“學(xué)習(xí)”和“健康”等5個展區(qū)。在世博會期間,觀眾將在這5個風(fēng)格迥異的展區(qū)中,同時目睹世界上6個文化背景、生活習(xí)慣、生活水平都大不相同的家庭完全真實、自然狀態(tài)下的生活情形。

后記

世博會究竟有什么好看的?我們?yōu)槭裁匆?00多元買票去看世博會?當(dāng)成千上萬國內(nèi)外游客來到上海,站在世博園區(qū)門口時,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想了解某個國家的風(fēng)土人情,我們可以去看國家旅游展,甚至可以直接去國外旅游;如果想了解當(dāng)代科技成果進展,接受科普教育,我們可以去參觀不同類型的科技館;如果想欣賞國寶級珍品,見識世上難得一見的各種寶貝,我們可以參觀博物館;如果想接受大師們奇思妙想作品的藝術(shù)熏陶,我們可以參觀各類藝術(shù)展;如果想了解新知識、新理念,我們可以去參加各種論壇;如果什么也不想,只希望驚聲尖叫,獲得娛樂性的享受,那么我們還有嘉年華、歡樂谷、迪斯尼、環(huán)球影城……的確,現(xiàn)代人有那么多的文化享受機會,為什么還要參觀世博會呢?2000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題目是“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設(shè)計主題”。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上海世博會是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讓中國文化更好展示自己美好的契機。眾多國家、國際組織、企業(yè)、城市帶來了300多個造型獨特的建筑和精彩紛呈的展示,我們除了感受震撼心動,感嘆城市生活就該這樣美好,還能帶來怎樣的思索?書中一個個主題項目的介紹,凝聚了世博建設(shè)者的汗水和智慧,讓讀者提前領(lǐng)略上海世博會的宏偉畫卷。    ——全國政協(xié)委員、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 楊瀾  世博會比國家形象,比科技成就,比創(chuàng)意,其展現(xiàn)的人類文明成果比體育更加廣闊。作為世博會舉辦城市的一個市民,非常期待世博會的精彩展示。這本書含手繪插圖,配以豐富的世會相關(guān)故事,趣味十足。    ——著名籃球運動員、2010年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 姚明  7年前,當(dāng)我在蒙特卡洛,在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投票現(xiàn)場和申博的伙伴們一同為上海的成功而歡呼雀躍之時,感受到的是無比的興奮和激動。而今,上海世博會竟然真真實實地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了,還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屆,喜悅之情溢滿內(nèi)心。300多個展館、近2萬場演出活動、幾十場論壇,還有各具特色的新舊建筑、園區(qū)景觀、雕塑……好看嗎?好玩嗎?從這本書中尋找答案吧!    ——上海著名主持人、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市民代表 袁鳴

編輯推薦

《上海世博會主題項目介紹》主要介紹“上海世博會看什么”,即世博會的展示內(nèi)容。由于內(nèi)容眾多,將分為兩本,第一本包括五個主題館、城市最佳實踐區(qū)和中國國家館、省區(qū)市聯(lián)合館、活動、論壇等,第二本包括各參展國和國際組織館的介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園區(qū)漫步(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可以結(jié)合游玩來看,作為資料收集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