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童一秋 頁數(shù):301
內(nèi)容概要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河陽人(今河南孟州市),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集大成者。以禮部尚書致仕,死后謚“文”,世稱韓文公。傳見《舊唐書》卷一六○、《新唐書》卷一七六之《韓愈列傳》。
韓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韓仲卿曾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長子韓會,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學(xué)著稱。韓愈為小,生三歲,父死,養(yǎng)于韓會之家。十歲,韓會因事貶為韶州刺史,韓愈隨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隨嫂北歸河陽韓氏別居。嫂鄭氏對韓愈情若所生,辛勤培養(yǎng),誨化諄諄,及嫂去世,韓愈服期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報嫂養(yǎng)育之恩。韓愈自幼而孤,刻苦學(xué)儒,七歲言出成文,稍長,盡通六經(jīng)百家之學(xué)。二十四歲(792年)登進(jìn)士第,隨獨孤及、梁肅學(xué)習(xí)古文,投文于公卿間,頗得賞識,從而知名。二十八歲(796年)始入仕途。此后十年問,升降不定。曾四為博士,心中不滿,作《進(jìn)學(xué)解》以自喻。三十九歲(807年)因隨裴度平淮西吳元濟(jì)有功升為刑部尚書。四十一歲(819年)時,當(dāng)憲宗迎鳳翔法門寺護(hù)國真身塔的釋迦佛指骨一節(jié)入大內(nèi)時,韓愈奏疏日:“自佛法中國,帝王事之,壽不能長,梁武帝事之最謹(jǐn)而國大亂,請燒棄佛骨!”
書籍目錄
韓愈傳
出生鐘鳴鼎食之家
年少刻苦好學(xué)
求仕登第
受挫半生
出任朝廷命官
京師任職
晚年生活
韓愈與柳宗元、孟郊、白居易
韓愈作品選
賦
古詩
聯(lián)句
律詩
雜著
書信
序
祭文
碑銘
雜文
表狀
外集
遺文
章節(jié)摘錄
送石處士序 河陽軍節(jié)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jié)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湛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辭;勸之仕,不應(yīng)。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dāng)否,論人高下,事后當(dāng)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若燭照數(shù)計而龜卜也?!贝蠓蛟唬骸跋壬幸宰岳?,無求于人,其肯為某來邪?”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師環(huán)其疆;農(nóng)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涂,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于是撰書詞,具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謀于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于門內(nèi)。宵則沐浴戒行事,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于常所來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且起,有執(zhí)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就。為先生別。”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遂以為先生壽?!庇肿枚T唬骸笆勾蠓蚝銦o變其初,無務(wù)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味于諂宣,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庇肿T唬骸笆瓜壬鸁o圖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辭曰:“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guī)?!薄 ∮谑菛|都之人士,咸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詩六韻。退,愈為之序云?!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