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潛 頁數(shù):16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書緣》主要內容包括:小品文大世界、話說明清散文、《古文觀止》的魅力、掌中小故事世間大道理、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細節(jié)·情景:歷史的風采與魅力、往事堆積出來的快樂、讓美神下凡到人間--《應用美學》讀后、咀嚼童年--對《年輪》的一種讀解、《東八時區(qū)》三題等。
作者簡介
徐潛: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畢業(yè),在新疆兵團農一師五團六連屯墾戍邊。197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研究生班。從事出版20年,現(xiàn)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長。
書籍目錄
小品文大世界
話說明清散文
《古文觀止》的魅力
掌中小故事世間大道理
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
細節(jié)·情景:歷史的風采與魅力
往事堆積出來的快樂
讓美神下凡到人間
——《應用美學》讀后
咀嚼童年
—對《年輪》的一種讀解
《東八時區(qū)》三題
展示關東移民文化的意蘊
——評長篇歷史小說《東家》
化解挫折與進取人生
獻給新世紀的厚禮
——文化巨典《全唐文新編》問世
重溫舊夢與感悟人生
——《紫色學歷》話語方式漫筆
小說中的詩仙詞圣
——漫說《著名古典小說詩詞賞析》
《秋瑾全集箋注》的校、箋、注
生活的智者
——關于《哲思短札》的短語
劉鶚與《劉鶚集》
——寫在《劉鶚集》出版之際
《東北農業(yè)經(jīng)濟史料集成》述評
真實的力量
——我讀《三杯茶》
《元朝別集珍本叢刊》首輯五種評介
歷史也可以這樣寫
——讀《與世界相遇——近代東北敘事錄》
古籍整理出版的困境與出路
漫議世紀交替古籍整理出版的現(xiàn)狀及趨勢
長銷圖書的策劃打造與經(jīng)營方略
責問書價虛高
閱讀:打破束縛、追求超越
——從文化特征看吉林人的閱讀傾向
從海格特到拉雪茲
越戰(zhàn)紀念碑前的遐想
亡靈之魅
章節(jié)摘錄
清初的散文大家,幾乎都來自明代,由于社會生活的巨變,人生理想的破滅,這一時期的散文顯得更為凝重和尖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創(chuàng)作,追昔撫今,談古論今,開了清代散文經(jīng)世致用的文風。接下來的侯方域、魏禧、汪婉等人的散文,語言精妙,格調淳樸,為盛世華章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隨著康乾盛世的到來,清代散文也出現(xiàn)了中興的局面,即所謂“天下文章,其在桐城”的時代。桐城派散文的崛起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散文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作者陣容之強大,延續(xù)時間之悠長,作品水平之高、數(shù)量之豐,在整個兩千多年的散文發(fā)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桐城之文的尾聲一直到清末,在此綿延的一百多年中,湖陽派散文、鄭板橋、袁枚和后來的龔自珍等也都有才氣橫溢的佳作傳世,但整體上均未達到桐城散文的成就。 上面這些非學術的漫議和有欠文采的流水賬,并不是為了給明清散文一個蓋棺論定的結論,也不可能讓讀者對明清散文有個完滿的印象,只是說明這兩個時代五百余年不會出現(xiàn)像先秦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和唐宋八大家那樣的頂級大師和輝煌巨著的原因。同時也想說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章,明清散文也有自己獨領風騷的時代風采,獨具匠心的審美意蘊,獨辟蹊徑的藝術追求,它們也是中華文藝百花園中獨一無二的奇葩。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