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英]雷蒙?威廉斯 頁數(shù):352 譯者:高曉玲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文化觀念及該詞的一般現(xiàn)代用法,是從我們通常所說的工業(yè)革命時期開始進入英語思維的,本書即以此發(fā)現(xiàn)作為本書的組織原則。本書試圖展示這個過程如何以及為何發(fā)生,同時探討這個觀念從開始到現(xiàn)代的演變過程。因此,本書說明和闡釋了自18世紀晚期以來我們面對英國社會變革時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反應。只有在這樣的語境下才能充分理解“文化”一詞的用法以及該詞所涉及到的各種問題。1946年至1948年間,我曾與克利福德?柯林斯先生(CliffordCollins)和沃爾夫?曼科維茲先生(WolfMankowitz)一起合作編寫過《政治與文學》(PoliticsandLetters)的評論文章,本書要探討的正是該刊物所關注的問題。我們當時的目的在于,依據(jù)我們這一代人的體驗探究“文化”一詞所描述的傳統(tǒng),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重新闡釋這個傳統(tǒng)。在初步探索階段,我從這兩位前編輯同事那里獲益良多,對此我銘感終身。1950年后,本書寫作正式開始,我要再次特別感謝柯林斯先生,以及我的同事安東尼?麥克林恩先生(AnthonyMclean)。在寫作過程中,我曾與漢弗萊?豪斯(HumphryHouse)先生及弗朗西斯?克林根德先生(FrancesKlingender)多次商討并獲益匪淺,他們雖英年早逝,卻因其大作享譽身后。此外還有很多人對我提供過幫助,特別應該提到的有貝特森先生(Mr.F.W.Bateson),貝爾錢伯斯先生(Mr.E.F.Bellchambers),亨利?柯林斯先生(Mr.HenryCollins),科爾曼先生(Mr.S.J.Colman)以及史密斯先生(Mr.H.P.Smith)。我的夫人就原稿與我逐行商榷,在某些章節(jié)的寫作中,她實際上就是合著者。不過,本書出現(xiàn)的看法或謬誤均由我個人負責,與他人無關。因篇幅所限,我在文中未能就所涉及詞匯及意義所發(fā)生的變化一一詳盡列舉。隨后我將以《工業(yè)革命期間英語的演變》(ChangesinEnglishduringtheIndustrialRevolution)為題發(fā)表專業(yè)論文,提供相關依據(jù)。本書中因某些簡要論述可能會出現(xiàn)一言以蔽之這樣常見的毛病,因此懇請對這些詞匯懷有特別興趣的讀者務必參考剛剛提到的論文,以便獲得新的證據(jù)來支持現(xiàn)有觀點。本書付印之時,我一直在考慮本書能為后續(xù)研究提供怎樣的有益指引,此處注明,或許會有些用處。首先,我們從不同角度入手,殊途同歸,似乎已經(jīng)基本建立了一個新型且普遍的文化理論。在本書中我一直在努力澄清文化傳統(tǒng),下一步要做的或許是重新闡述其基本原則,把文化理論看作一種整體生活各種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我們還需要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考察一種擴展性文化的概念,研究其詳細過程。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種擴張性文化(anexpandingculture)當中,但是我們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搖頭懊惱上,未能對其本質(zhì)和現(xiàn)狀謀求更為深刻的認識。在識字、教育層次、出版物等我們視為定論的文化史問題,我們迫切需要大幅度的修正。此外,為了制定完善的共同方針,我們還需要詳細考察當前文化擴張所帶來的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最后,在專業(yè)批評領域,我們或許可以擴展我們的分析方法,通過各種各樣的調(diào)查研究,重新界定創(chuàng)造性活動和傳播概念。上述工作都困難重重,但是如果能夠了解在認識這些問題時,我們所使用的詞匯有怎樣的來龍去脈,可能會有幫助,本書便旨在于此。本書部分章節(jié)已以其他形式刊載于《批評論文集》(EssaysinCriticism)和《大學與左翼評論》(UniversitiesandLeftReview)。雷蒙?威廉斯
內(nèi)容概要
《文化與社會》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譯為多國文字,被譽為英國新左翼的開創(chuàng)性之作,文化研究領域的經(jīng)典。
作者以“工業(yè)”、“民主”、“階級”、“藝術”、“文化”五個關鍵詞為主題,選取了18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中葉活躍于英國思想界、文學界的40位著名作家和思想家,通過分析他們對工業(yè)革命以及文化問題的不同論述,梳理了文化觀念的變遷,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結(jié)構的變革,勾勒出影響20世紀文化思潮的重要傳統(tǒng)。
作者簡介
雷蒙·威廉斯 (1921—1988)
20世紀中葉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譽為“戰(zhàn)后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知識分子和文化行動主義者”。出生于威爾士鄉(xiāng)間的工人階級家庭,畢業(yè)于劍橋的三一學院。戰(zhàn)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學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擔任戲劇講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與社會:1780—1950》、《漫長的革命、《鄉(xiāng)村與城市》、《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與文學》、《寫作、文化與政治》等。
譯者介紹:
高曉玲
1974年生,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博士?,F(xiàn)為鄭州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鄭州大學英美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世紀英國文學中的知識話語”。主要從事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及思想的研究。著有《情感也是一種知識:喬治?愛略特的情感認識論》。
書籍目錄
前 言
1987年版前言
導 論
第一編 19世紀的傳統(tǒng)
第一章 對比
一、埃德蒙?伯克和威廉?科貝特
二、騷塞與歐文
第二章 浪漫主義藝術家
第三章 穆勒論邊沁與柯爾律治
第四章 托馬斯?卡萊爾
第五章 工業(yè)小說
《瑪麗·巴頓》(1848年)
《北方與南方》(1855年)
《艱難時世》(1854年)
《西比爾,或兩國記》(1845年)
《奧爾登·洛克,裁縫兼詩人》(1850年)
《費立克斯·霍爾特》(1866年)
第六章 J. H. 紐曼與馬修·阿諾德
第七章 藝術與社會
普金、羅斯金、莫里斯
第二編 中間時期
一、馬洛克
二、“新美學”
三、喬治·吉辛
四、蕭伯納和費邊主義
五、國家的批評者
六、休 姆
第三編 20世紀的觀念
第一章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第二章 理查德·托尼
第三章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第四章 兩位文學批評家
一、瑞恰茲
二、利維斯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和文化
第六章 奧威爾
結(jié) 論
大眾與群眾
大眾傳播
大眾觀察
傳播與共同體
文化與何種生活方式?
共同體觀念
一種共同文化的發(fā)展
索 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這段評論摘自喬治·艾略特寫給莎拉·漢納爾的一封信。如果我們對她的評論逐點考量,并將其與常規(guī)現(xiàn)代影響結(jié)合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很難再由此回溯到羅斯金的思想了。當然我們不能像艾略特那樣輕信羅斯金在經(jīng)濟論述方面的“傲慢與荒唐”。羅斯金固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經(jīng)濟學家的權威地位,但是他研究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的方法,比同時代任何人都更接近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方法。我們反駁了艾略特的保留意見后,再來做另一種修正。“藝術的真理與真摯的偉大學說”,如果這種說法對我們有任何意義的話,只能是提醒我們擯棄羅斯金的美學。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的高貴與尊嚴”是一個過于籠統(tǒng)的說法?!跋2R先知的靈感”,以及“精彩的片段”,只能暗示出為什么如今羅斯金的著述以艱澀難懂聞名。各種羅斯金協(xié)會逐個銷聲匿跡,他那些題目奇特的論著也都湮沒無聞,我們毫無意義地忙著討論他的性生活如何如何。但是,毫無疑問,要理解傳統(tǒng),還必須要讀一讀羅斯金的作品。盡管利維斯博士覺得“很容易確定羅斯金的地位和意義”,我卻沒有這樣的信心。我們必須要閱讀他的作品,并且與傳統(tǒng)聯(lián)系起來閱讀,否則我們會陷入另一種錯誤,霍克(Mr。GrahamHough)所犯的那種錯誤:假設“關于藝術及其與宗教和社會秩序之間關系的新思想全部(似乎是)源自羅斯金如密林般的著述?!蔽覀円嬲斫饬_斯金的思想,有必要把他看作為“文化”這個復雜觀念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人物來看待。
編輯推薦
《文化與社會(1780-1950)》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