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洪應明
內(nèi)容概要
《菜根譚》書名的由來,一說取自宋代儒者汪信民語:“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一說典出:“性定菜根香”,所謂“夫菜根,棄物也,而其香非定者莫知”(三山通理達天語);一說則稱“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于孔謙語)。凡此種種,宗旨只有一個,以“咬菜根”比喻甘于本性,安貧樂道。洪自誠取“菜根譚”為名,寓意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著無限真味的存在,表示能經(jīng)受艱難困苦,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他希望世人放棄互相傾軋之心,在清苦歷練之中修身養(yǎng)性,敦品厲行。
《菜根譚》原作采用語錄體形式,分上、下兩卷,有修省、應酬、評議、閑適、概論五項,共計三百六十條。每條均由排比或?qū)φ痰亩叹浣M成,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既便于理解,又易誦讀。書中的處世警句來源豐富,既有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又有從先哲格言、佛家禪語、古典名句、俗語諺語中演化而來的精彩文句,辭藻秀美,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菜根譚》的內(nèi)容涉及廣泛,幾乎涵蓋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問題,“其間有仁語義語、持身涉世、隱逸顯達、遷善介節(jié)、禪機旨趣、學道見道等語”。全書以道德修養(yǎng)為核心,把修身養(yǎng)性作為基本原則,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個人修身、齊家,世間萬象作全面闡述。
《菜根譚》所反映出的作者思想不是單一的,而是儒、釋、道三者的有機合一,既有感慨時局之悲涼而生隱逸的思想,又有害怕世途之險惡,欲求全身的對策;還有胸懷遠大的抱負,不肯與污濁同流的自警自策。它的主要思想基調(diào)應該是積極的。它以佛家的“世出世間”,融通儒家的“經(jīng)世致用”和道家的“趨利避害”,表現(xiàn)出一種中正而圓融的人生態(tài)度?!恫烁T》在讀,也在悟。人們只有平心靜氣地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出平凡的語言中所蘊涵的深刻的豐富的人生真諦。
作者簡介
作者:(明代)洪應明
書籍目錄
第一冊
第一編 修身養(yǎng)德篇
樸魯疏狂,歷事之道
客氣下而伸正氣,妄心殺而真心現(xiàn)
心無雜念自然清
前車覆,后車鑒
多此一舉,尤為晚矣
忙處悠閑,鬧中取靜
至精至誠,金石為開
水勿過清,人勿過察
不惡辱穢,禮德賢愚
澄我靜體,修我圓機
人力勝天,志一動氣
濟節(jié)和衷,承功謙德
逆作憶信,非賢所為
素淡明志,奢逸喪節(jié)
心事天青曰白,才華玉韞珠藏
節(jié)義自暗室,經(jīng)綸出深履
去除心中冰,和氣如春風
欲厚其德,必先大識
心伏降魔邪,氣平懾外橫
智慧照妖,魔鬼無蹤
謹慎言行,執(zhí)著不舍
動心忍氣,窮且志堅
勿為小惡,忽略小善
立身需高,處世需深
寧空勿溢,寧缺勿全
就一身了一身,還天下于天下
……
第二編 觀心論道篇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圣人能夠守住自己的心讓它專一不二,而且又能達到道德完備,專一不二的心可以讓人達到獨到精深的造詣,德才兼?zhèn)渚湍茴I(lǐng)略到他各自的精妙所在。有的圣人只具備專一不二的品質(zhì)卻沒有德才兼?zhèn)?,所以他們的見解受到了約束。性格剛毅的品德之所以可貴,就在于他們用剛毅來戰(zhàn)勝自己的柔弱,而并非用它來戰(zhàn)勝別人。子路不能戰(zhàn)勝克服自身好勇的缺點,因而被勇字所折服,最后也沒能成為剛毅的人。圣人的弟子里能夠稱得上剛毅的人要數(shù)誰呢?我認為忠信誠實的顏淵能夠算得上剛毅的人,其次就是笨拙遲鈍的曾參了,其他的就沒有聽說過了。圣人的修養(yǎng)治身之道不足為奇,倘若奇特,便不是圣人而是賢人了。戰(zhàn)國時代是一個氣運殘酷的時期,也算是一個虛偽狡詐的世道,那個時期的君王只講富國強兵的策略。臣子除了奪取功名利祿的策略其他的就不干,整個天下的正氣唯獨集中于孟子一個人身上。所以孟子特別痛恨當時世道嚴酷無情,對黎民百姓非常擔憂。清、任、和、時,是孟子對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這四個圣人所做的評價?!白媸鰣蛩矗瑧椪挛奈?,上律天時,下襲水土”,這是子思稱贊圣人孔子的話。圣賢之人經(jīng)過修養(yǎng)能夠獲得上天所賜給的完整道理;仙家通過修煉獲得上蒼賜予的完整的氣運。如果精神一旦脫離了肉體,仙家也不可能不死,只是他留下的正氣與道理永遠存在。圣賢即使是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境界也從沒有不死的,只是他留下的正氣與道理永存。至于說到修養(yǎng)的深淺與壽命的長短問題,那就和他自己的氣質(zhì)的濃厚與淺薄有關(guān)系了,而圣賢卻并不計較這些了。
編輯推薦
《菜根譚全集(經(jīng)典線裝本)(套裝共4卷)》是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