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崔曉軍 頁數(shù):239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以史為鑒,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把握中國社會治亂興替的內(nèi)在規(guī)律,可以洞悉修齊治平的永恒智慧。意大利哲學(xué)家克羅齊曾說:“
一切歷史都是當(dāng)代史?!睔v史是一面鏡子,映照的卻是當(dāng)下的社會現(xiàn)實。
因此迷戀歷史的背后,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曠世憂傷和凝然思慮。
然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掌握中國歷史中所蘊涵的深層次的東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話與傳說并存,正史與野史交錯,頭緒繁多,內(nèi)容龐雜。而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緊張忙碌,令許多人對中華五千年厚重悠遠(yuǎn)的歷史、卷帙浩繁的歷代典籍只能望而興嘆。即便有時間,又有多少人愿意皓首窮經(jīng)呢?
有感于此,我們精心編撰了這部《一本書讀懂中國歷史》,力圖讓廣大讀者通過一本書就能把握中國歷史的基本脈絡(luò)和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程,了解源遠(yuǎn)流長的中國歷史。
《一本書讀懂中國歷史》以歷史編年為經(jīng),以每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藝術(shù)、社會生活和民俗風(fēng)情為緯,縱橫捭闔地勾勒出中華民族上起原始社會、下至清亡的歷史進程。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圖將繁冗、艱深的歷史梳理得更加簡潔、清晰。
通過一個個簡明的詞條、生動的花絮和珍貴的圖片,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變遷、戰(zhàn)爭風(fēng)云、人物風(fēng)流和文化藝術(shù)剪輯成一部異彩紛呈、雅俗共賞的歷史巨片。本書由崔曉軍編著。
書籍目錄
約800萬年前-約前2070年
史前史
祿豐臘瑪古猿/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
重慶巫山猿人/元謀人/藍田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馬壩人和丁村人/山頂洞人
裴李崗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國稻作農(nóng)業(yè)起源
大汶口文化興起/仰韶文化繁榮期/紅山文化
良渚文化
約前2070-約前1600年
夏朝
夏朝建立
太康失國/后羿代夏
寒浞生亂/少康中興/九夷來朝
夏桀亡國
約前1600-約前1046年
商朝
成湯滅夏建商/名臣伊尹放逐商王太甲
原始青瓷出現(xiàn)/教育開始出現(xiàn)
青銅文化的繁榮
盤庚遷都/武丁中興
傅說為相/祖甲始創(chuàng)周祭之法
武乙射天/文丁殺季歷
帝乙歸妹/紂王即位/商紂亡國
約前1046-約前771年
西周
牧野之戰(zhàn)
周武王封邦建國/周公旦攝政
“成康之治”/宗廟祭祀體制在周代建立
周昭王征討荊楚/周穆王西征
國人暴動,周召共和/宣王中興/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前770-前221年
春秋戰(zhàn)國
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秦國崛起
共叔段之亂/魯國編《春秋》
鄭莊公小霸/齊襄公被殺
齊桓公確立霸業(yè)/齊桓公伐楚
葵丘之會/城濮大戰(zhàn)/秦晉崤之戰(zhàn)
秦穆公稱霸西戎/楚莊王問鼎中原/魯國推行“初稅畝”/首次弭兵之會
吳國興起/鄢陵之戰(zhàn)
楚吳戰(zhàn)于皋舟/楚靈王暴政
楚滅伍氏,伍子胥奔吳/專諸刺吳王
僚,吳王闔閭即位/吳軍破楚入郢
闔閭戰(zhàn)敗而死/孔子逝世
戰(zhàn)國七雄/楚占江淮以北,國勢復(fù)盛/魏文侯出兵平定晉亂/魏取河西設(shè)郡
李悝改革/三家封侯/吳起改革/齊威王治齊
商鞅變法/齊魏馬陵之戰(zhàn)/秦相張儀推行
連橫策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蘇秦合縱五國攻秦/燕樂毅伐齊
秦趙澠池會/長平之戰(zhàn)/屈原投江自盡
田單破燕復(fù)齊/秦滅周王朝
秦任呂不韋為相/誅除呂不韋集團/秦破趙國邯鄲
荊軻刺秦王/秦滅楚置三郡/秦滅齊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前221-前206年
秦朝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
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封禪泰山/蒙恬北伐匈奴
秦筑萬里長城
秦朝修建靈渠/秦始皇焚書坑儒
修筑阿房宮/秦始皇病死沙丘/大澤鄉(xiāng)起義
巨鹿大戰(zhàn)/趙高殺死秦二世/劉邦入關(guān)亡秦
前206-220年
漢朝
約法三章/鴻門宴
彭城大戰(zhàn)/韓信背水一戰(zhàn)
楚漢劃鴻溝為界/項羽自刎烏江
劉邦稱帝建漢/漢初休養(yǎng)生息/分封諸王
白登之圍/呂后誅殺韓信/呂后臨朝稱制周勃安劉
文景之治/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
漢武帝即位/中國首次使用年號/張騫出使西域
中央軍隊改革
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馬邑之謀/頒行推恩令/渾邪王降漢
漢樂府建立/漠北之戰(zhàn)
巫蠱之禍/漢武帝托孤
鹽鐵會議/霍光立宣帝
漢與烏孫共擊匈奴/外戚王氏專權(quán)
《山海經(jīng)》成書/王莽攝位篡漢/綠林、赤眉起義
昆陽大戰(zhàn)/劉秀稱帝建東漢/光武帝封賞功臣而不用
馬援平定嶺南/南匈奴附漢
光武帝去世/班固受詔撰《漢書》
班超再通西域/漢朝擊破北匈奴
漢和帝誅竇憲,宦官開始用權(quán)/西域完全歸漢/蔡倫造紙
張衡發(fā)明地動儀/梁冀專權(quán)
黨錮之禍/黃巾起義爆發(fā)
董卓專權(quán)/曹操起兵
王允誅董卓/曹操屯田/官渡之戰(zhàn)
孫權(quán)安定東吳/赤壁之戰(zhàn)
劉備占據(jù)益州/東漢滅亡
220~280年
三國
曹丕稱帝代漢/劉備稱帝
獍亭之戰(zhàn)/曹丕攻吳/曹丕病逝
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定南中
蜀魏六戰(zhàn)/孫權(quán)稱帝/曹芳即位
魏平遼東/高平陵政變
司馬師專魏/姜維連年伐魏
司馬昭殺曹髦/蜀漢滅亡/吳國孫皓即位
鐘會、鄧艾內(nèi)訌
265~420年
晉朝
司馬炎稱帝
扶南、林邑遣使至?xí)x/西晉滅吳/司馬衷
繼帝位,賈后專權(quán)
八王之亂開始/劉淵起兵
劉淵稱帝建漢,十六國開始/永嘉之亂/晉懷帝青衣行酒/西晉滅亡/司馬睿稱帝建東晉
王敦之亂
石勒稱帝建后趙/王導(dǎo)去世
王羲之作“天下第一行書”/苻健建前秦
桓溫北伐/前秦統(tǒng)一北方/淝水之戰(zhàn)
慕容垂重建燕國
慕容泓建西燕/姚萇殺苻堅/拓跋珪建北魏/燕魏參合陂之戰(zhàn)
拓跋珪改革/桓玄篡位
夏筑統(tǒng)萬城/劉裕滅后秦/東晉滅亡
420~589年
南北朝
劉裕建宋/劉宋北伐
吐谷渾滅夏/北魏統(tǒng)一北方,北朝始
太武帝滅佛/劉宋第二次北伐/宦官宗愛殺魏二帝
蕭道成滅宋建齊/北魏馮太后稱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龍門石窟開鑿/蕭衍建
梁代齊/菩提達摩東來
爾朱氏之亂/高歡起兵
兩魏并立/高洋建齊/陳霸先稱帝
周統(tǒng)一北方/北周滅亡
581~618年
隋朝
楊堅建隋/改易官制
《開皇律》頒行/隋反擊突厥之戰(zhàn)
隋鑿廣通渠/隋滅陳/改革府兵制
吐谷渾稱臣/改立太子/楊廣殺父自立
營建東京/開通大運河/趙州橋建成/科舉制度確立/隋煬帝三次巡游江都
煬帝死,隋亡
618~907年
唐朝
李淵稱帝建唐/初立租庸調(diào)制
李世民削平群雄/玄武門之變
渭水之盟/玄奘西行取經(jīng)/唐置安西都護府/文成公主入藏
閻立本繪《步輦圖》/始設(shè)安西四鎮(zhèn)
唐高宗即位/日本遣唐使來華
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唐軍平定百濟
武則天稱帝建周/狄仁杰拜相
設(shè)北庭都護府
韋后殺中宗/唐玄宗即位
冊封楊太真為貴妃/楊國忠拜相/安史之亂
馬嵬驛兵變
唐肅宗即位/張巡平亂
史思明敗亡/推行兩稅法/點蒼山會盟/永貞革新
憲宗遣使迎佛骨/宦官專權(quán)
牛李黨爭/甘露之變
宦官立武宗
黃巢起義/李克用助唐
朱全忠專唐政/唐朝滅亡
907~979年
五代十國
朱全忠建梁/王建稱帝建蜀
洛陽兵變/后唐建立
后唐滅前蜀/孟知祥建后蜀
石敬瑭建后晉/劉知遠(yuǎn)稱帝
郭威稱帝建周/滄州鐵獅子鑄成
高平之戰(zhàn)/周世宗即位
960~1279年
宋朝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quán)
北宋平定南方/南唐后主李煜受封違命侯
完善科舉制/宋太宗即位/孔子后人襲封文宣公
平定北漢/王小波、李順起義/澶淵之盟
推行恩蔭制度/劉太后垂簾/交子出現(xiàn)
王惟一造針灸銅人
設(shè)置武舉考試/宋夏之戰(zhàn)
宋與遼議和/包拯權(quán)知開封府/宋英宗即位
王安石變法/頒行《三經(jīng)新義》
宋設(shè)置醫(yī)學(xué)/哲宗即位
《資治通鑒》成書/平夏城之戰(zhàn)/宋徽宗即位
蘇軾去世于常州/宋封大理國王/宋江、方臘起義
宋金攻遼/宋徽宗退位
李綱堅守開封
靖康之變/宋高宗建南宋/宗澤保衛(wèi)東京/高宗南逃
岳飛出師北伐/宋高宗定都臨安
紹興和議/岳飛蒙冤風(fēng)波亭
女詞人李清照去世/采石之戰(zhàn)/宋孝宗即位
隆興和議/開禧北伐
陸游去世/宋蒙聯(lián)軍滅金
宋慈《洗冤集錄》刊行/蒙古大舉侵宋/賈似道擅權(quán)
元軍攻陷臨安/陸秀夫擁帝投海
907~1125年
遼朝
耶律阿保機稱帝/收取幽云十六州
“睡王”遼穆宗被殺/蕭太后攝政
正式開科取士/東侵高麗
遼宮政變/遼征西夏/五京分立
重元之亂/阿骨打起兵反遼/金攻陷五京
耶律大石建西遼/天祚帝被俘,遼朝滅亡
1038~1227年
西夏
李元吳即位夏國王/三川口之戰(zhàn)
慶歷和議/夏與遼議和/太子之變
李乾順親政/西夏向金稱臣
西夏滅亡
1115~1234年
金朝
阿骨打建金反遼/金太祖頒行女真大字/金攻陷開封
金筑長城/完顏宗弼率軍南犯
完顏亮政變/金遷都燕京
金世宗去世/金設(shè)女真國子學(xué)
盧溝橋開始修建/金章宗改革幣制/金軍反攻南宋
蒙金交惡/金朝敗亡
1206~1368年
元朝
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成吉思汗西征
滅亡西夏
窩闊臺即蒙古汗位/蒙古滅金/長子西征
耶律楚材悒郁而終/蒙哥死于釣魚城之戰(zhàn)/忽必烈稱帝
中統(tǒng)寶鈔印行/忽必烈建元
馬可·波羅來華
伯顏渡江滅宋/元大都建成/編成《授時歷》
元成宗即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
英宗新政/十年更五帝/京師發(fā)生大地震
元朝滅亡
1368~1644年
明朝
朱元璋稱帝/明朝開始修筑長城
詔令建立學(xué)校/始建諸王分封制度
頒行大明寶鈔/“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去世/洪武“四獄”
建立錦衣衛(wèi)/明孝陵建成/明代官服基本確定
建文帝削藩/靖難之役/建立奴兒千衛(wèi)
鄭和下西洋/《永樂大典》修成
成祖五征漠北/疏通南北大運河
營建北京/武當(dāng)金殿建成/唐賽兒起義
仁宗即位/改定科舉名額/朱高煦謀反/開平衛(wèi)內(nèi)遷
土木堡之役
于謙保衛(wèi)北京/英宗自瓦刺回京/奪門之變/曹石之變
設(shè)置西廠/明武宗殺劉瑾/明世宗即位
俺答汗開始犯邊/壬寅宮變/嚴(yán)嵩升任首輔
倭患日烈/嚴(yán)嵩遭貶
海瑞上疏/隆慶開關(guān)/俺答汗受封順義王
神宗即位
張居正改革/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
女真崛起/抗倭援朝戰(zhàn)爭結(jié)束
立太子,國本之爭結(jié)束/努爾哈赤創(chuàng)立八旗制
薩爾滸大戰(zhàn)
紅丸案,光宗喪生/明熹宗即位/魏忠賢提督東廠
楊漣冒死上疏/袁崇煥寧遠(yuǎn)大捷
皇太極即汗位/王恭廠事件/崇禎帝即位/宋應(yīng)星著成《天工開物》
松錦大敗/李自成建大順政權(quán)/崇禎帝自縊煤山
1636~1911年
清朝
清軍入關(guān),定都北京/南明弘光政權(quán)建立
李白成死難/多爾袞去世
順治帝親政/康熙帝即位/鄭成功收復(fù)臺灣
康熙帝智除鰲拜/平定三藩
施瑯平臺灣/雅克薩之戰(zhàn)/三征噶爾丹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康熙字典》編成
雍正奪嫡/秘密立儲制度建立/全國推行“攤丁入畝”
西征青海/曾靜投書案
軍機處設(shè)立/清軍大敗噶爾丹策零/乾隆帝即位
賑救黃淮災(zāi)區(qū)
岳鐘琪病死軍中/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外八廟建成
和坤專權(quán)/《紅樓夢》成書
開館修《四庫全書》/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帝逝,嘉慶帝親政/癸酉之變
道光帝即位/虎門銷煙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英軍攻陷廣州等地
三元里人民抗英/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葡萄牙強占澳門/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創(chuàng)建湘軍/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天津、北京
辛酉政變/設(shè)“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設(shè)立/洋務(wù)運動/同治帝逝,光緒帝繼位
中法戰(zhàn)爭
臺灣建省/中日甲午戰(zhàn)爭/《馬關(guān)條約》簽訂/戊戌變法
義和團運動/八國聯(lián)軍侵華/中國同盟會成立
武昌起義/宣統(tǒng)帝頒詔退位
章節(jié)摘錄
天啟六年(1626)九月一日,皇太極即后金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這一年正月的寧遠(yuǎn)之役中,努爾哈赤負(fù)傷敗回沈陽。八月,因癰疽發(fā)作,治療無效而死。努爾哈赤生前曾規(guī)定后金國應(yīng)實行八個和碩貝勒共議國政,不要立強有力者為主,而且努爾哈赤又沒有留下立嗣的遺囑,所以在他死后由誰繼承汗位,便成為滿洲貴族內(nèi)部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作為努爾哈赤第八子的皇太極,英勇善戰(zhàn),長于計謀,又得到勢力強大的代善(努爾哈赤次子)的支持,因而最終被擁立為汗。皇太極即位以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他重新任命八旗大臣,規(guī)定八旗大臣的權(quán)限,擴大汗的權(quán)力,他調(diào)整滿漢關(guān)系,使他治下的漢人各安本業(yè)?;侍珮O在改汗為帝之后不久,即崇德元年(1636)東征朝鮮,既消除了對明戰(zhàn)爭的后顧之憂,又?jǐn)U充軍事實力?;侍珮O采取的這些措施,迅速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
編輯推薦
珍藏古老文明的精彩瞬間,鑒賞歷史長河的壯美畫卷?! 「羧~的黃鸝,無聲的草廬,不見先主舊臣。王謝的家燕,秦淮的酒家,浪花淘盡英雄。六朝金粉地,長安帝王都,鉛華已被歲月洗盡。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在時光中褪去鋒芒。滄海桑田,你與我們漸行漸遠(yuǎn)。一卷在手,我們與你漸行漸近。太多模糊了的歷史記憶,逐漸地清晰如昨……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yuǎn)去了鼓角爭鳴。秦皇漢武的霸業(yè),各歸塵土;銀臺金闕的浮華,日漸沉寂。輕輕拭去歲月的塵埃,五千年的歷史顯得如此親切而清晰。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