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德)安妮·弗蘭克|譯者:張浩 頁數(shù):223
內(nèi)容概要
《安妮日記》講述了“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這句話來自《安妮日記》,日記的作者是不滿16歲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日記記錄了面對種族迫害,安妮一家藏身密室兩年的生活和情感。與此同時,日記也記錄了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少女尋求自由的心路歷程。1945年,這個未滿]6歲的孩子在納粹集中營中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作為“日記”,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與現(xiàn)場感。這顯示了少女安妮.弗蘭克的非凡意志力和洞察力。雖然躲在密室里,但是安妮仍然用孩子特有的視覺化語言描述了德國納粹如何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以及避難時期生活的艱難困窘。日記多次描寫了人們在阿姆斯特丹被轟炸后的恐懼心理。作品中,安妮用稚嫩的語言不斷譴責著種族歧視和藏匿生活的恐怖。平凡真實的記錄,真摯的情感表露,足以引起讀者的心靈震撼與共鳴。
作者簡介
安妮.弗蘭克,德籍猶太人,1929年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家庭二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開始殘酷地迫害猶太人。安妮父親為了全家安危便放棄了在德國的事業(yè),舉家遷至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安妮一家在阿姆斯特丹的平靜生活也被打破了一一德國法西斯入侵荷蘭,在這里的猶太人同樣遭到殘酷迫害。安妮一家為逃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安妮父親公司大樓里的一個密室,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避難生活。
《安妮日記》就是在避難期1'4寫成的,記錄了少女安妮的成長歷程,也記載了人們在密室中度過的艱辛而令人恐懼的生活一一這本日記成為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直到1944年8月,安妮一家躲避的密室被人告發(fā),所有藏匿在內(nèi)的人都被捕,1945年3月,
安妮和姐姐都因傷寒死于貝爾根一貝爾森集中營,距離該集中營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人除安妮父親之外,也都死于集中營之中。
二戰(zhàn)后, 安妮的日記由幸存下來的父親于1947年出版,并被拍成電影《安妮日記》 (The Diaryof
Anne Frank),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書籍目錄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一套適合青少年朋友閱讀的中外名著。叢書立足原著,忠實原著,比原著更具有平易性與親和力,其文學色彩與閱讀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是一套讓廣大青少年朋友能真正接觸文學、接觸經(jīng)典的好書。四位名家的聯(lián)袂導讀,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原著寫作背景與特點;其中的插圖也是本叢書一大亮點,把名著的精髓深深融入于現(xiàn)代畫風,相得益彰?!? ——曹文軒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