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王立新、 金開誠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05出版) 作者:王立新 著 頁數(shù):134
前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偉大復興!
內容概要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經(jīng)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的統(tǒng)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fā)展新型工業(yè),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tǒng)治。對中國邁入現(xiàn)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 吨袊幕R讀本:洋務運動》以清新的語言、扎實的史料,簡明而不失其要地說明了洋務運動的來龍去脈。全書充滿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動人細節(jié),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給人很強的現(xiàn)場感。
書籍目錄
一、內憂外患的清王朝二、晚清政局的變化三、洋務思想的形成和洋務派的興起四、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爭五、洋務精英和洋務實踐六、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七、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化八、洋務運動的評價
章節(jié)摘錄
李鴻章為了“自強”“求富”,企圖通過興辦民用企業(yè),解決軍事工業(yè)的原料、燃料供應、“調兵運餉”的交通運輸困難和“練兵練器”的經(jīng)費問題。1873年,輪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李鴻章給招商局的定位是:沒有大事的時候,輪船可以運糧食和載客;有戰(zhàn)事時,可輸送軍火。他還希望在航運上可以和外國的船只抗衡。之所以叫作招商局,是因為李鴻章采用招商集資的方式來解決經(jīng)費問題。招商局是先由官商合辦、后改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yè)。其余洋務企業(yè),如電報局、唐胥鐵路、開平礦務局等洋務運動,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均有程度不等的參與。其后,為了適應洋務運動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中國自己的人才,李鴻章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1863年李鴻章在上海創(chuàng)辦廣方言館培養(yǎng)外語翻譯人才,并上奏在天津設水師、武備、管輪、電報、醫(yī)學諸學堂,海陸軍又各自立學堂。在興辦新式學堂的同時,李鴻章還主張向外國派遣留學生。 李鴻章洋務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訓練創(chuàng)建新式軍隊、籌辦海防。1862年,李鴻章率領淮軍由安慶到達上海,盛贊英、法軍隊“器械之鮮明,隊伍之雄整”,表示要及時“資取洋人長技”,在外國侵略者的支持下,他利用上海的有利條件和充足餉源,大力購買洋槍洋炮,雇傭洋人教習,極力擴充軍隊。除此以外,整頓海防、籌建新式軍隊,是洋務事業(yè)的又一個重要措施,也是李鴻章對近代軍事的一大建樹——把海防提到戰(zhàn)略位置,建立了中國第—支海軍。李鴻章早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就關注了海防問題。他雖然不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關注并提出海防思想的人,但卻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提出海防比陸防重要、應該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以加強海防的主張,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近代海軍開始出現(xiàn)在洋務運動過程中。1874年日本進攻臺灣,對清政府刺激很大,使清政府認識到日本將“為永久大患”。洋務派提出了“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等六條具體措施的“海防議”。李鴻章是“海防議”最堅決的支持者,他除了支持總理衙門和丁日昌關于建立新式海軍和配備海防近代化槍炮武器外,還建議將沿江、沿海各省陸軍“認真選汰,一律改為洋槍炮隊”,清政府最終采納了這些建議,任命李鴻章、沈葆楨分別督辦北洋和南洋海防,又決定每年撥銀四百萬兩作為海防經(jīng)費,這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開端。19世紀70年代中期,清政府內部爆發(fā)了一場關于海防和塞防的大爭論,這場爭論直接推動了清王朝國防建設的近代化。1875年,由兩江總督沈葆楨、直隸總督李鴻章等人倡議,經(jīng)總理衙門核準,每年調撥400萬兩作為經(jīng)費,計劃在10年內建成南洋、北洋、粵洋三支水師1884年三洋海軍初具規(guī)模。 1885年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8月23日,中國南洋艦隊在福建海面的馬江,與海軍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國海軍船隊進行作戰(zhàn),在短短的40分鐘內,南洋艦隊就被擊沉。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清政府,建設—支海軍的想法再次被提出,而且,這次是全國上下,朝廷各派別意見是出奇的一致。主持這項工作的就是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在短短的3年內,李鴻章就把海軍建立起來,而且成為世界海軍強國。北洋水師是清政府的海軍主力,它從創(chuàng)辦到1895年全軍覆沒,一直歸李鴻章管轄,是李鴻章經(jīng)營最久、付出最多、也最為得意的一項重要洋務事業(yè)。北洋海軍于1888年建立起來,共有軍艦25艘。而且這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海軍甫一誕生,就是亞洲海軍第一,世界海軍第七。1888年頒布的《北洋海軍章程》是中國第一個海軍條令,規(guī)定很具體。有些規(guī)定到今天還在發(fā)揮效用。比如,海軍艦艇官兵不得到岸上住宿,只能在艦艇上居住。這些章程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海軍與陸軍不一樣,幾乎從其成立那天起,海軍的技術成分就高于陸軍。在陸軍,即使你目不識丁,也并不影響你晉升。但在海軍不行。北洋海軍的軍官分為戰(zhàn)官和藝官,相當于指揮軍官和技術軍官?!侗毖蠛\娬鲁獭芬?guī)定,無論是戰(zhàn)官和藝官,都必須從正規(guī)的軍校畢業(yè),也就是水師學堂畢業(yè),經(jīng)過專業(yè)學習與訓練才能擔任,不經(jīng)軍事院校培訓,就不能任軍官。這在中國軍事史上還是第一次。這項規(guī)定明確堵塞了直接從行伍的士兵中提拔軍官的道路,大大提高了軍官的質量。這種情況只能在海軍出現(xiàn)。北洋海軍的士兵也是這樣。根據(jù)《北洋海軍章程》,要求士兵必須會寫自己的名字,粗通文字,懂得艦艇知識。因為,艦艇上專業(yè)技術兵多達幾十種,如旗兵、艙兵、油兵、魚雷兵、魚雷匠、升火兵、電燈兵、鍋爐兵、洋槍兵、油漆兵、帆兵、木匠、鐵匠等等,這些士兵的專業(yè)技術工作都不是一般的農民所具備的。 李鴻章深知清朝軍事制設和教育遠遠落后于西方,要開展近代化的軍事改革,必須從人才的培養(yǎng)人手。清政府重視軍事人才建設表現(xiàn)在:一是選送可塑之材出國學習。北洋海軍絕大多數(shù)管帶,也就是艦長,都有留學英國的經(jīng)歷;二是建立新式軍校。1880年,李鴻章“參酌西國成規(guī)”,創(chuàng)辦了天津水師學堂,培養(yǎng)炮船、快船和鐵甲艦所需的技術人才。在當時,建立海軍學校,即便在世界上也是一個新事物。美國海軍學院也不過成立于1884年。所以,李鴻章創(chuàng)設天津水師學堂,即中國近代海軍學院,實在可以說得上是一件“開北方風氣之先,立中國兵船之本”的大事。此后,李鴻章在天津、威海衛(wèi)等地還辦了船政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魚雷學堂等一批新式軍校。中國近代一些有名的人物段祺瑞、徐世昌、馮國璋、黎元洪等,都出自這些學堂。 P86-93
編輯推薦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經(jīng)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的統(tǒng)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fā)展新型工業(yè),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tǒng)治。對中國邁入現(xiàn)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 王立新編寫的這本《洋務運動》以清新的語言、扎實的史料,簡明而不失其要地說明了洋務運動的來龍去脈。全書充滿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動人細節(jié),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給人很強的現(xiàn)場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