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肖艷麗、 金開誠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05出版) 作者:肖艷麗 著 頁數:136
前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內容概要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才高八斗曹植》為叢書之一,介紹建安時代與建安文學,記錄曹植的起伏人生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才高八斗曹植》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書籍目錄
一、建安時代與建安文學二、曹植的家世三、起伏人生四、建安之杰五、辭賦抒懷六、散文風采
章節(jié)摘錄
(一)動蕩的建安時代 建安時代,因東漢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劉協的建安紀元(196_220)而得名。史學上所稱的建安時代往往超出這二十五年,大體指漢靈帝末至魏明帝初的四五十年,因為這四五十年具有共同的特點,同時又緊密銜接。 建安時代是一個矛盾重重、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同時它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東漢末年,朝廷極端腐敗,政治黑暗,賣官鬻爵,賄賂成風,上下沆瀣一氣。統(tǒng)治階級內部相互傾軋,矛盾不斷,集中表現為宦官與外戚兩大官僚集團之間為爭權而進行的殘酷斗爭和“黨錮”之禍。除“人禍”之外,東漢末年天災不斷,水災、旱災、蝗災、瘟疫接踵而至,因此導致土地荒蕪,大批農民出走逃亡,社會上到處存在“萬民饑流”的問題,而這也進一步激化了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終于爆發(fā)了以巨鹿人張角兄弟為首的黃巾農民大起義。黃巾起義得到了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的積極響應,隊伍迅速壯大。起義軍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革命口號,所到之處,燒官府,殺污吏,摧毀很多豪強府第,消滅了很多官僚與地主,以摧枯拉朽之勢,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王朝的黑暗統(tǒng)治。黃巾軍主力雖然在短短九個月就被官府聯軍鎮(zhèn)壓下去,但各地黃巾軍殘余力量仍然堅持戰(zhàn)斗了十幾年,這充分反映出勞動人民反抗壓迫和剝削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斗志,正是這一強大階級斗爭的威力,為比較開明的政治局面的出現掃清了道路。 黃巾大起義后,東漢政權的統(tǒng)治陷入了癱瘓狀態(tài)。地方世家豪族的勢力空前膨脹,全國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混戰(zhàn)的局面,“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最初是以奪取了朝廷大權的董卓一方和以袁紹為盟主的另一方的互相攻伐,他們之間混戰(zhàn)不休。董卓為人殘暴異常,法令苛刻,亂殺無辜。據史料記載,董卓率軍攻陷長安時,被屠殺的人不計其數。董、袁斗爭的結果是董卓大敗而逃,袁紹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割據勢力。隨之又展開了袁紹集團和曹操集團之間的較量。曹操的軍隊是在公元192年擊敗青州黃巾軍后,在所得的三十萬降卒中選拔精銳建立起來的。公元200年,官渡一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一躍成為北方最強的武裝力量。與之同時興起的還有劉備和孫權的力量。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后,魏、蜀、吳三國鼎立形勢基本確定,并且隨著各方力量的不斷發(fā)展,三方都建立了獨立的政權。從此,三國的統(tǒng)治者為了能成為統(tǒng)一天下的明君,進行了持續(xù)半個多世紀的斗爭。一直到公元263年魏國消滅蜀漢,公元280年司馬炎消滅孫吳,才打破紛爭數十年之久的三國局面,中國再次得到短暫的統(tǒng)一。 建安時代雖然是一個大動蕩、大分化、大組合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但亂中有治,大分裂中有小統(tǒng)一。三國鼎立之后,三方統(tǒng)治者都積極發(fā)展各自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各項事業(yè),使各自的政權保持穩(wěn)固。三國正是這樣一個由割據走向統(tǒng)一的過渡階段,這就是包括曹植在內的建安作家活動的歷史舞臺。 (二)燦爛的建安文學 建安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過渡和轉折階段。這期間,社會思想進入大解放的狀態(tài),建安文學正是在這種新的社會條件下誕生的。建安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的發(fā)展打破了文壇許久的消沉,掀起了詩歌發(fā)展的新高潮,表現了新的時代精神,成為繼《詩經》《楚辭》之后我國文學發(fā)展的一個新高峰。 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一般所稱的建安文學,主要是指建安時代的北方文學。因為此時江南文風衰弱,作家作品極少。 P3-9
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叢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肖艷麗編著的《才高八斗(曹植)》為叢書之一,介紹建安時代與建安文學,記錄曹植的起伏人生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