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李青華、 金開誠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05出版) 作者:李青華 著 頁數(shù):135
前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偉大復興!
內容概要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 吨袊幕R讀本:納蘭容若與〈飲水詞〉》為叢書之一,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納蘭容若與〈飲水詞〉》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書籍目錄
一、“國初第一詞人”二、貴胄之家的“多余人”三、詞中精品《飲水詞》四、凄婉纏綿的愛情詞五、“蒼涼清怨”的邊塞行吟詞六、納蘭容若詞中的人情美七、《飲水詞》經典詞賞析
章節(jié)摘錄
(一)顯赫的納蘭世家 納蘭容若,生于清順治十一年(1655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年僅3l歲,原名成德,后為避太子允初嫌名(保成)改名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 納蘭家族是蒙古族的后裔,它的先祖可上溯至海西女真葉赫部。納蘭的祖父尼雅韓隨葉赫部遷至建州,受佐領職。在人關過程中,積功受職。尼雅韓的妻子為墨爾齊氏,有長子鄭庫,次子明珠。 納蘭容若的父親是康熙時期權傾朝野的宰相納蘭明珠,納蘭明珠生于天聰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衛(wèi),后來歷任內務府郎中、內務府總管、弘文院學士、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傅,又晉太子太師,成為名噪一時、權傾朝野、炙手可熱的康熙朝重臣;母親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而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明珠有三子,長子為納蘭性德。 納蘭揆敘,明珠次子,初為佐領、侍衛(wèi),后由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遷工部右侍郎,轉工部左侍郎,遷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著有《益戒堂集》《雞肋集》《隙光亭雜識》《后識》等。 納蘭揆方為明珠三子,其妻為禮親王代善曾孫和碩康親王杰書第八女,是為郡主。揆方作為和碩額附(郡馬),其禮遇與公爵同。 納蘭家族因封建貴族制度而世代為官,并一度位極人臣,通過血緣、婚配等與清王朝構成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納蘭性德本人及胞弟揆敘和兒子福格均極具才學;父兄子弟所供職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構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會的縮影,具有相當?shù)牡湫鸵饬x。 (二)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對于納蘭容若來說,他是幸運的,出生在一個皇親貴胄之家,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貴榮華、錦衣玉食。然而,也許是造化弄人,納蘭性德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容若的一生正是其父親橫征暴斂、炙手可熱的時期。納蘭明珠雖然賣官鬻爵、貪婪無比,然而他附庸風雅、喜愛藏書。容若因此可以讀到大量文史典籍,加之本來天資聰穎,因此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杰出的才華。他17歲人太學讀書,為國子監(jiān)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其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徐乾學。納蘭性德18歲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考中舉人,19歲準備參加會試,但因病沒能參加殿試。爾后數(shù)年中他更發(fā)奮研讀,并拜徐乾學為師。納蘭j生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士考試,以優(yōu)異成績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衛(wèi)的官職,以后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 在交友上,納蘭性德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所交“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悅俗之人,多為江南漢族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在他的身上有著不同于一般的清朝貴族紈绔子弟的遠大理想和高尚人格。 1674年,納蘭性德20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fā)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院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容若一生勤于筆耕,他在短暫的人生歷程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所著《通志堂集》,包括賦-卷,詩、詞、文、《淥文亭雜識》各四卷,雜文一卷。其文學主張散見于《淥文亭雜識》、致友人的書牘、詩詞及《原詩》《賦論》等專論中;其詩多描述山水田園自然景物,長于七絕,《西苑雜詠》四十首,《四時無題詩》十六首皆為七絕組詩;其文多經解序錄,風格古樸質實。他又工書法,對經史很有研究,編刻成《通志堂經解》。然而其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詞。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載的壽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 P3-11
編輯推薦
納蘭性德,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讹嬎~》是他的詞集。 李青華編著的《納蘭容若與》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納蘭容若與《飲水詞》的有關內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