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國學典藏書系》叢書編委會 頁數(shù):227 字數(shù):33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在中國文化中,其影響非常之大。金剛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書籍目錄
金剛經(jīng)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第二品 善現(xiàn)啟請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第十品 莊嚴凈土分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第十五品 持經(jīng)功德分
第十六品 能凈業(yè)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
附錄
心經(jīng)
壇經(jīng)
附錄
地藏經(jīng)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原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薄 咀g文】 其次,須菩提,任何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一樣的,沒有先后,沒有高低,沒有大小,阿彌陀佛所證無上正等正覺和釋迦牟尼佛所證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兩樣,未來彌勒佛所證無上正等正覺也不會有高下。因此,阿彌陀佛所宣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法和釋迦牟尼佛所說不會有兩樣,未來彌勒佛也不會別有所說,三世一切諸佛所證都平等無有高下。還應當知道,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也是平等沒有高下。應身佛釋迦牟尼是虛幻身,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一樣是虛幻身,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也不真,三身都是虛幻身,若以為法身真常,便墮在壽者相中還未見如來;若以為報身佛優(yōu)于應身佛便墮在眾生相中,還未見如來;若以為應身佛釋迦牟尼所說法門不如盧舍那佛,不如毗盧遮那佛,便墮在牢固的我相人相中,還未發(fā)現(xiàn)無上正等正覺心。諸君當知,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法身,離此法身別無應身釋迦牟尼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釋迦牟尼佛不異法身毗盧遮那佛;應身若劣于圓滿報身,很顯然報身尚未圓滿,是故,應身釋迦牟尼佛不異報身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所示現(xiàn)無上正等正覺法不會優(yōu)于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所說佛法也不會劣于盧舍那佛,為什么呢?說法者無法可說,豈有優(yōu)劣?若人言說諸佛所說法有優(yōu)劣,即為謗佛。不同程度的有情眾生,循業(yè)發(fā)現(xiàn)不同佛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非一非異,無非都是夢幻中的知見,無上正等正覺沒有高下,只是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以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相的智能,用來修習一切善法,就必定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修一切善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總要先跨出第一步,才能再走第二步,一直到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第一步善法便是梵行清凈,遠離名聞利養(yǎng)、飲食知足、捐除睡眠、斷除淫欲、斷除嗔恨、斷除愚癡。過去、現(xiàn)在、未來沒有不修梵行而證得阿羅漢、大菩薩、佛,梵行是一切善法的基礎。如果以為領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般若智,用來修習損人利己的雙修法門,或咒術、氣脈、算命風水,或世間文藝技巧,并不妨害菩薩行,事實上這些行為必定墮入五欲中,只能成就世間法,哪怕身心清凈也只是凡夫境界,因為沒有梵行清凈之基礎,無法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所悟般若智便是偏空智,但能空談玄妙而無般若行。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之菩薩行不切實際,最后變成空愿,不了了之。須菩提,所說善法,不舍世間規(guī)范,不怪異、沒有秘密,不是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方便法,如來說這樣的善法是虛幻的善法,只是名叫做善法。 【評析】 只有擺脫“有”的執(zhí)著,才能凈心,才是真善?! 皟粜摹奔葱闹袩o我、無人等四相,只要有了這個根本,修任何善法都能覺悟。所以說“是法平等”,說“善法”也是“非善法”?!皟粜男猩啤睆娬{的是“凈心”?!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壇經(jīng).地藏經(jīng)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