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與般若(上、下)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著  頁數:956  
Tag標簽:無  

前言

《才性與玄理》主要的是詮表魏晉一階段的道家玄理,《心體與性體》是詮表宋明的儒學,而本書則是詮表南北朝隋唐一階段的佛學。從中國哲學史底立場上說,這三階段主流的思想內容都是極不容易把握的,而佛教一階段尤難。魏晉一階段難在零碎,無集中的文獻。宋明一階段已有集中的文獻矣,而內容繁富,各家義理系統(tǒng)底性格不易領會。佛教一階段難在文獻太多,又是外來的獨立一套,名言熏習為難。即使已習慣于名言矣,而宗派繁多,義理系統(tǒng)之性格以及其既系統(tǒng)不同而又互相關聯(lián)之關節(jié)亦極難把握。一部《大藏經》浩若煙海,真是令人望洋興嘆。假使令一人獨立地直接地看《大藏經》,他幾時能看出一個眉目,整理出一個頭緒?即使略有眉目,略得頭緒。他又幾時能達到往賢所見所達之程度?是以吾人必須間接有所憑借,憑借往賢層層累積的稱述以悟入。廣言之,自佛而后,除經為佛所說外,大小乘底義理都是往賢層層累積的稱述。(一切大小乘經是否皆為佛所說,吾人不討論這個問題。)在印度已有累積,如部派佛教,大乘空宗,大乘有宗,皆是。經過翻譯,傳到中國來,又繼續(xù)有累積稱述與新的發(fā)展。即,除印度原有者外,復有天臺宗,華嚴宗,以及禪宗。(其他教派不論,講佛教史者可以論之。講佛教史與講佛家哲學史不同。往賢的義理闡發(fā),順佛所說的教義而發(fā)展者,正合乎哲學史之論題。)

內容概要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并肩而立,號稱熊氏的三大弟子。     全書以佛性與般若兩種觀念為綱領,且以天臺圓教為發(fā)揮中國佛教哲學最極致之思想。全書雖亦述及般若、涅槃及龍樹菩薩諸論義理,然重點則在中國南北朝及隋唐佛教之義學思想,而尤重天臺宗。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1927年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后升入哲學系。1933年畢業(yè)后,曾先后在華西大學、中山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以講授邏輯學和西方哲學為主。1949年去臺灣,任教于臺北師范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講授邏輯、中國哲學等課程。1958年與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聯(lián)名發(fā)表現代新儒家的綱領性文章《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講中國哲學、康德哲學等。1974年退休后,專任新亞研究所教授。1976年又應臺灣“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講學于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等處。1987年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1995年4月病逝于臺北。

書籍目錄

上冊  序  第一部 綱領    第一章 《大智度論》與《大般若經》      第一節(jié) 《大般若經》之性格以及其中之法數      第二節(jié) 三智義      第三節(jié) 十八空義      第四節(jié) 實相,如,法性,實際      第五節(jié) 般若具足一切法    第二章 《中論》之觀法與八不    第三章 龍樹之辯破數與時      第一節(jié) 關于數目之辯破      第二節(jié) 關于時間之辯破      甲、不相應行法      乙、龍樹之辯破    第四章 《大涅槃經》之佛性義    引言      第一節(jié) 《涅槃經》中關于佛性義之種種說      第二節(jié) 《涅槃經》之“三德秘密藏”      第三節(jié) 《涅槃經》之“空不空”與“不空空”      第四節(jié) 《涅槃經》之定與不定原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第五節(jié) 三因佛性之遍局問題  第二部 前后期唯識學以及《起信論》與華嚴宗    第一章 《地論》與地論師    第二章 《攝論》與攝論師      第一節(jié) “界”字之異解      第二節(jié) 出世清凈種之所依止以及其所因而生      第三節(jié) 本性住種與世親的《佛性論》中之理性佛性      附錄一 《究竟一乘寶性論》      附錄二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第三章 真諦言阿摩羅識      第一節(jié) 真諦之譯《決定藏論》      第二節(jié) 真諦所譯之《轉識論》      第三節(jié) 真諦所譯之《三無性論》      第四節(jié) 真諦之《十八空論》    第四章 《攝論》與《成唯識論》      第一節(jié) 《攝論》之“義識”與其所似現的“相識”與“見識”之關系:一種七現      第二節(jié) 《辯中邊頌》之本識之變現似塵、根、我、了:一種七現      第三節(jié) 《解深密經》之一“本現”與六“轉現”以及《世親唯識三十頌》之“八識現行”      第四節(jié) 賴耶體中的種子與識之不一不異      第五節(jié) 簡濫與抉擇    第五章 《楞伽經》與《起信論》      第一節(jié) 《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詞之意義      第二節(jié) 《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    第六章 《起信論》與華嚴宗      第一節(jié) 《華嚴經》之大旨      第二節(jié) 真如心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第三節(jié) 還滅后海印三昧中之“法界緣起”        Ⅰ 緣起因門六義        Ⅱ 即、入、攝,以及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        Ⅲ 十玄緣起無礙法        Ⅳ 六相圓融義        Ⅴ 杜順之法界觀    第四節(jié) “別教一乘圓教”與“同教一乘圓教”下冊  第三部 天臺宗之性具圓教    第一分 圓教義理之系統(tǒng)的陳述      第一章 天臺宗之判教        第一節(jié) 《法華經》之性格        第二節(jié) 原初之洞見        第三節(jié) 五時八教        第四節(jié) 七種二諦之差異以及其層層升進      第二章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第一節(jié) 《維摩詰經》玄義、玄疏論“無住本”        第二節(jié) 《金光明經玄義》論“無住本”        第三節(jié) 《法華經文句》論“無住本”        第四節(jié) 《摩訶止觀》論“一念三千”      第三章 《十不二門指要鈔》之精簡        第一節(jié) 知禮之精簡“一念”        第二節(jié) 色心不二門        第三節(jié) 修性不二門        第四節(jié) 因果不二門        第五節(jié) 染凈不二門        第六節(jié) 智者觀音玄義之言“性德善”與“性德惡”        第七節(jié) 附論荊溪《金剛砒》“無情有性”義      第四章 智者大師之“位居五品”        第一節(jié) “安禪而化。位居五品”        第二節(jié) 《法華玄義》正解“圓教五品位”        第三節(jié) 《法華玄義》正解“圓教十信位”        第四節(jié) 《法華玄義》正解“圓教十住位”        第五節(jié) 《法華玄義》正解“圓教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諸位”        第六節(jié) 《法華玄義》明諸圓位之伏斷        第七節(jié) 《法華玄義》明諸圓位之功用以及通諸教言粗妙        第八節(jié) 智者“位居五品兼通六根清凈位”之的義與實義          八之一依何標準而言界內三界、界外三界?          八之二 界內之見、思、無知如何規(guī)定?          八之三 界外之見、思、無知如何規(guī)定?          八之四 界內外之無知所無之知是何種意義之知?破后所有之知是何種意義之知?          八之五 界外之見、思、無知如何能盡破而至于佛?          八之六 通論智者“位居五品兼通六根清凈位”之的義與實義    第二分 天臺宗之故事      第一章 法登論天臺宗之宗眼兼判禪宗        第一節(jié)論天臺宗之宗眼        第二節(jié)判攝禪宗      第二章 天臺宗之文獻        附論 關于《大乘止觀法門》      第三章 天臺宗之衰微與中興        附錄一 知禮:《別理隨緣二十問》        附錄二 知禮:《天臺教與起信論融會章》      第四章 天臺宗之分為山家與山外        附錄一 知禮:《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        附錄二 知禮:《對(闡義鈔)辨三用一十九問》      第五章 辨后山外之凈覺        一、究竟蛄蜣        二、二鳥雙游:生身即尊特        三、辨凈覺《三千書》之斥四明附錄 分別說與非分別說  一、《諸法無行經》之兩譯與《觀察諸法行經》  二、《觀察諸法行經》之性格  三、《諸法無行經》之性格  四、諍法與無諍法:綜述諸大小乘教法不同之關節(jié)以及最后的圓教

章節(jié)摘錄

實際者即是證法性而入法性,住法性。“法性名為實。入處名為際?!保ㄒ帻垬浯酸屩薪庹Z。)際者人處也。以法性之實為人處,住處,故名“實際”。此就極證而言也。實際,經中亦日“無生際”。般若能真知諸法實相,如,法性,實際。般若之知是知而無知,以無知知;般若之證是證而無證,以無證證;般若之住是住而無住,以不住住。住般若波羅蜜亦是住而無住,以不住住。若是定住,則不名般若,亦不名住般若。住實相亦復如是。是故經《集散品》第九(論卷第四十二)云:“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如相中不應住。何以故?如,如相,空。世尊,如相空,不名為如,離空亦無如。如即是空,空即是如。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法性,法相,法位。實際中不應住。何以故?實際空。世尊,實際空,不名為實際,離空亦無實際。實際即是空,空即是實際?!薄叭缦嘀胁粦 保捶缊?zhí)如相為一意念也?!叭缦嗫铡?,即空卻此執(zhí)念也。如相執(zhí)念空,則如之名亦失??杖缦嘀畧?zhí)與名,是為真如相。是故“如即是空,空即是如”。此是經過辯證的發(fā)展而究竟說。是即以不住住?!胺ㄐ?,法相,法位,實際中,不應住”,亦復如是。此中法相即是法性,諸法以空如為相。即是實相。所云“法位”,諸法以如為位。經初品中有云:“菩薩摩訶薩欲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諸法法相,無生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闭摼淼谌屧疲骸皢柸眨荷弦颜f如,今何以更說?答日:上直言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說,此廣說。上說一,此說三。法相即是法性。無生際即是實際。過去法如,即是過去法相。未來現在亦如是。復次,過去法如即是未來現在法如,現在法如即是過去未來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異故。復次,如先說二種如:一者世間如,二者出世間如。用是世間如,三世各各異。用是出世間如。三世為一。”此所謂“世間如”即前所謂“各各相”;此所謂“出世間如”即前所謂實相。此所謂“法相即是法性”,“過去法如即是過去法相”,以實相之如說相,此如即出世間如也,即空如實相也,故法相即是法性。如果如是就世間各各相說,則法相即是軌持義的法之各各別相,此法相亦即是各自有性的法性。

編輯推薦

《牟宗三文集·佛性與般若(套裝上下冊)》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性與般若(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6條)

 
 

  •   牟宗三先生文集,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思想之一
  •   牟宗三先生是國學大師,他對于華嚴止觀的研究非常好深入,加之牟深解康德與西哲諸家,常融匯中西,是以他的文章頗為艱深,但必為大學問
  •   牟宗三是當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學貫中西。此書為其對佛學的研究。
    因是學者,其更側重于學理的闡發(fā)。學佛、學儒皆可參看。
  •   佛性與般若(上、下)
    很專業(yè) 值得收藏
  •   能夠貫通儒家哲學與佛教哲學的唯一之人
  •   牟先生的書都好
  •   牟先生學貫中西,對儒釋道三家的分析精辟,本書史料充足,建構精致,多為一家之言,是一部幫助讀者深入佛學勝地的奇書。
  •   《大般若經》主要地是講般若智之妙用。般若是無諍法。般若智之妙用即是蕩相遣執(zhí)?!?/li>
  •   佛學博大精深,先生的講解卻讓人很容易接受,這就是大師的水平吧,度蕓蕓眾生,真是懷菩薩心,行菩薩事啊!
  •   質量很不錯,適用于很系統(tǒng)的了解中國的佛教
  •   是研讀佛書的典范 只適合研究者使用
  •   不錯,對佛教有個全面的了解
  •   牟之巨著,值!
  •   適合專研佛學的人看。
  •   這是對反向格義式研究的最有力回應
  •   要參,要悟 努力中
  •   讀了一部分了!好!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生澀難懂!
  •   太貴了,又不是有名的出版社,紙張也一般,真不知道怎么好意思標那么高的價格
  •   好書,不過不是很好懂
  •   發(fā)貨速度快 封面顏色 和網上不一樣
  •   這本書期待已久,趕在大降價的時候如愿購得,很欣慰!
  •   。。。。。。。。。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   教授推薦的,正在閱讀。
  •   靜下來讀一讀,很受益。
  •   此書內容豐富,慕名已久,相信讀了一定很有收益。
  •   收藏專用~
  •   佛法高深
  •   等了N年了,本打算買臺版的了,想不到內地就出版了。內容不用說了,極經典,單是里面的一篇附錄《分別說與非分別說》就讀了5遍以上了。
  •   價錢離譜的高,打折之后仍然很高,昨天發(fā)的評論今天不見了,這才是奇怪的事情。
  •   牟先生的書反應了作為一個哲學家都在思考什么,尤其作為20世紀的哲學家,他是如何思考,如何利用西方的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來和中國哲學進行對比和重新梳理中國的哲學史。他不斷找到中國的一些哲學概念的核心。佛性與般若就是一個在佛教思想領域里找到的一個核心概念。雖然,他的某些書不是非常好懂,尤其涉及到康德的一些概念思想進來。但是,我愿意不斷的翻看他的書,希望得到許多的啟發(fā)。因此,這本書成了我收藏的必備書之一。
  •   還沒有看,準備過年的時候在家好好研讀,牟宗三的書是沒有什么好評價的,只能高山仰止了。
  •   收獲很大,雖然限于本人水平,不是能全看明白,但是只要對于其中的只言片語有所領悟就是巨大的收獲,就物超所值!
  •   初學者看不懂、收藏吧,等以后再看。
  •   好書。佛學典籍浩如煙海,牟先生的書給我們提供一把登堂入奧的鑰匙。
  •   紙張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差。唯一可取處在于,臺版引進后刪除的地方給予了標注。
  •   封面裝幀設計、紙張真是差,真的好意思,都對不起牟先生這套書~
  •   牟先生的書還是值得一看的!學佛者可以借鑒。
  •   還可以 不是自己想像中的內容
  •   全書一邊引錄經論之文,一邊疏解,層次明晰,表述精嚴,回互升進,幾大教理系統(tǒng)清晰呈現,而于天臺圓教最為著力。不管是細節(jié)的正名釋辭到總的義理的把握,都讓人感到很有功力和洞見。間或溝通中西與儒道,固有其學術背景的因素,就是感覺有點高推儒家。... 閱讀更多
  •   牟宗三老前輩的專著,深入淺出,一直喜歡。
  •   佛性與般若
  •   挺好,質量不錯,也挺便宜
  •   佛性與般若 不錯的書 推薦
  •   牟先生的代表作
  •   牟先生的著作甚為有用
  •   牟先生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