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郭方 編  頁數(shù):191  
Tag標簽:無  

前言

新的思想變革,往往誕生于黑暗之中。當歷史的腳步行進到16世紀,在世界的西方,那群曾落后于東方的歐洲人在長期的思想桎梏中突然被靈光的火花所點燃,是以,無論他們后來在迷惘中痛苦,或是在爭戰(zhàn)中糾結(jié),為了新的變革,他們?nèi)杂赂?、無怨無悔、轟轟烈烈地實踐了一番。不承想,其成就竟然帶動了全世界的文明進程,造福了千秋后代人,以至于整個人類歷史將不會忘記,那帶有偉大轉(zhuǎn)折意義的,16世紀的歐洲。16世紀的歐洲,是帶著對人性自由的呼召聲從中世紀的黑暗中走出來的。一個人的力量何其渺小,而當他以新的思想光輝釋放了人們壓抑已久的性靈時,一點火光便點燃一片。馬丁-路德并未想到自己將會給16世紀的歐洲帶來什么,歷史卻選擇了他,而這,并非只是他個人的榮耀。歐洲的宗教和諧,從此帶著血腥味從爭戰(zhàn)中建立了起來。它的影響滲透到人文地理、藝術、科學的各個方面,推動了整個歐洲的文明進程。繼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之后,16世紀的歐洲人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方面同樣成就不凡??úㄌ氐谋泵乐小Ⅺ溦軅惖沫h(huán)球航行、西班牙人對南美的發(fā)現(xiàn),最終使歐洲人獲利豐厚。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對科技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與發(fā)明的不懈追求。無論是哥白尼的日心說,伽俐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抑或是維薩里的人體解剖,都代表著那個時代人類科技智慧的巔峰。而藝術倘若沒有創(chuàng)新,便沒有了靈性。16世紀的歐洲文學與藝術,更是造就了一個后人無法企及的輝煌時代。本書以全面的視角,從宗教、地理發(fā)現(xiàn)、科技、文學、藝術等方面深度解析了16世紀歐洲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革,以及這種變革對后世的深遠影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廣大讀者展示出一幅真實而生動的社會生活畫卷,記錄了歐洲一個具有轉(zhuǎn)折意義的世紀。

內(nèi)容概要

  《全球通史(5):歐洲的轉(zhuǎn)折(1500年至1600年)(彩圖版)》以全面的視角,從宗教、地理發(fā)現(xiàn)、科技、文學、藝術等方面深度解析了16世紀歐洲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革,以及這種變革對后世的深遠影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廣大讀者展示出一幅真實而生動的社會生活畫卷,記錄了歐洲一個具有轉(zhuǎn)折意義的世紀?!  度蛲ㄊ贰穼⑷蚩v貫數(shù)千年,橫跨五大洲的歷史,以生動的語言、明晰的章節(jié)串連起來。

作者簡介

郭方,男,1948年生,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77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198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獲碩士學位。畢業(yè)至今一直留在世界歷史研究所工作。1990年又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曾擔任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同時也是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員、歐美同學會會員。2004年被評為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著有《十六世紀英國國家機構與職能的變革》、《古代民主與共和制度》、《英國近代國家的形成》等書。

書籍目錄

宗教改革契機出現(xiàn)——文明的傳播變質(zhì)的贖罪券——利奧十世與教會腐敗新的救贖——路德與《九十五條論綱》焚燒詔諭——路德宗的擴張調(diào)和的奧格斯堡會議——日耳曼的宗教分化“唯靠圣經(jīng)”——慈沮利叛逆的新教青年——加爾文脫離夭主教會日內(nèi)瓦的新信仰——加爾文教燒死異端——鐵腕加爾文信仰歸正——加爾文教的傳播羅耀拉的“人世”精神——耶穌會異端的人間地獄——宗教裁判所善變的皇太后——凱瑟琳圣巴托羅繆之夜——屠殺新教徒宗教與政治合流——兩個亨利被刺新的融合——南特敕令離婚風波——亨利八世與教皇的沖突蘿半吊子的改革——圣公會與政教合一全面改革——愛德華的短暫執(zhí)政風水輪流轉(zhuǎn)——“血腥瑪麗”獨立自強的伊麗莎白女王——英國國教的鞏固拒絕與受迫害——英國清教徒新教徒的勝利——奧蘭治對抗腓力二世科技之光“日心說”的創(chuàng)立——哥白尼與《天體運行論》專題:“天上的立法者”——開普勒被燒死的科學勇土——布魯諾自由落體實驗——伽利略了解人體構造——維薩里的解剖學火槍替代長弓——冷兵器時代的終結(jié)初露端倪的機械化——從列奧納多瑚針織機的發(fā)明煤代替木材——燃料的更新提取貴金屬——冶煉技術的提高走向海外——航海術的提高改良與革新——農(nóng)業(yè)技術大海的誘惑亞美利加——美洲名稱的由來炮轟卡里庫特——殘忍的葡萄牙殖民者地球是圓的——麥哲倫環(huán)球之旅阿茲特克的隕滅——科爾特斯的掠奪黃金致禍——皮薩羅毀滅印加古國各顯神通——大西洋上的海盜新的北美大陸——卡波特父子的貢獻大國興起蘇萊曼大帝的擴張——奧斯曼入侵歐洲印度洋上的霸主——葡萄牙殖民南亞無敵艦隊——西班牙的輝煌打敗無敵艦隊——英國的崛起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富裕的荷蘭在爭戰(zhàn)中繁榮——法國的興起伊凡雷帝的統(tǒng)一——俄國走向強大擴張時代的經(jīng)濟羊吃人——圈地運動經(jīng)濟生活的震蕩——價格革命地中海的繁榮——香料貿(mào)易黑非洲的甜頭——奴隸貿(mào)易繁榮的金融業(yè)——大銀行家的作用黃金的誘惑——重商主義的興起特許公司——重商政策的急先鋒文藝復興活在烏托邦——托馬斯·莫爾專題:媒介革命——古登堡的印刷術溝通新舊的橋梁——伊拉斯謨知識就是力量——培根荒誕中的純真——塞萬提斯人文精神的狂歡——啦伯雷西方政治學之父——馬基雅維利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永遠的蒙娜麗莎——天才達·芬奇為藝術而生——米開朗琪羅古典美術的極致——拉斐爾文藝復興畫匠——丟勒色彩之王——提香專題:文藝復興的背后——美第奇家族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繼十字軍東征之后,歐洲文明在天主教會的陰影下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古希臘科學的復興。不僅如此,隨著教會內(nèi)部的腐敗和新興封建領主的興起,教會控制社會的能力日漸削弱。人們的思想開始變得活躍,令天主教恐慌的異端在此時出現(xiàn)了。13世紀上半葉,教皇英諾森三世為鎮(zhèn)壓法國南部阿爾比派異端,曾建立教會的偵察和審判機構,是為宗教裁判所的發(fā)端。1220年,霍諾里烏斯三世通令西歐各國教會建立宗教裁判所,以約束曰益興起的異端思想。至格列高利九世時,再次強調(diào)了設置宗教裁判所的重要性,任命托缽僧為裁判官,各地主教予以協(xié)助。至此,在西歐天主教國家普遍建立起宗教裁判所來。宗教裁判所的裁判官主要由多明我派修士擔任,掌握對所屬地區(qū)異端的搜查、審訊和判決大權。主教和世俗政權只有協(xié)作支持的責任,卻無制約和干預的權力。凡不同于羅馬天主教的言行和思想,包括巫師、反封建者、科學家、進步學者皆為其打擊迫害的對象。在宗教改革運動爆發(fā)時,有成千上萬的人被投入到宗教裁判所,來到這里,自然無法全身而退。宗教裁判所有一套嚴密的制度。它由告發(fā)、偵訊、審問、刑罰、判決五個階段的程序組成。首先是告發(fā),由宗教裁判員到異端活躍之地聯(lián)系告密者,在替告密者保守秘密的情況下親自獲取其提供的情報。

媒體關注與評論

《全球通史》共分10卷,選取了600多個主題,1500余幅圖片,打造出一種全息的歷史鏡像。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洪荒時代,到文明之光始從大河流域噴薄而出、普照后世,再到今日人類的文明百花綻放異彩,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歷史畫卷。培根曾說,學史使人明智;翁肯講得更為深刻,歷史是民族的老師、一個時代、一段歷史、一件軼事,都能喚起我們內(nèi)心塵封已久的記憶,我們也會從中得到寶貴的教益?!  兾鲙煼洞髮W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王成軍本系列圖書將全球縱貫數(shù)千年,橫跨五大洲的歷史,以生動的話言、明晰的章節(jié)串連起來。將古今東西方各個文明、重要事件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娓娓道來,輔之以珍貴、直觀的彩色圖片,讓讀者饒有興趣地縱覽環(huán)球千秋風云變幻,又能獲得系統(tǒng)可靠的知識,是一部富有學術含量的歷史普及讀物?!  袊鐣茖W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郭方

編輯推薦

《全球通史(5):歐洲的轉(zhuǎn)折(1500年至1600年)(彩圖版)》是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全球通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