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院/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王越  頁數(shù):120  

內(nèi)容概要

  唐末至五代年間,戰(zhàn)亂頻仍,官學衰敗,很多讀書人避居山林,于是模仿佛教禪林講經(jīng)制度創(chuàng)立書院,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書院是將藏書、教學與研究三結(jié)合的高等教育機構(gòu)。 書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備于宋,廢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歷史,是一種在中國古代教育史、學術(shù)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組織形式,對中國封建社會教育與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書籍目錄

一 唐代——書院的起源二 五代——書院的萌芽期三 北宋——書院的短暫勃興四 南宋——書院的成熟期五 元代——書院的官學化時期六 明代——書院的承前啟后時期七 清代——書院的繁盛期八 清末——書院的終結(jié)

章節(jié)摘錄

  總結(jié)起來,有這樣幾種說法,一是嵩陽、岳麓、應天府、白鹿洞說,主要見于宋人呂祖謙的《白鹿洞書院記》等;二是徂徠、金山、石鼓、岳麓說,見于宋人范成大的《衡山記》;三是白鹿洞、岳麓、嵩陽、茅山說,見于宋人袁燮的《四明教授廳續(xù)壁記》;四是白鹿洞、石鼓、應天府、岳麓說,見于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明人王袆《游鹿洞記》等;五是睢陽、石鼓、岳麓、白鹿洞說,見于明人李夢陽的《大梁書院碑記》。盡管說法不一,但可看出岳麓、白鹿洞、應天府、嵩陽、石鼓、茅山六所書院是為后世所較多提到的,可以看成是宋初較為有名的六所書院?! ≡缆磿何挥陂L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chǔ)上,正式創(chuàng)立岳麓書院。南宋理學家朱熹等曾在此講學,據(jù)說,鼎盛時期從學有千人之多。從岳麓書院至湖南大學的千年辦學歷史,反映了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岳麓書院所在的長沙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代書院/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