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家/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許學權(quán),金開誠 編  頁數(shù):120  

內(nèi)容概要

  在明末清初的百余年間,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繪畫藝術(shù)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并繁榮起來,尤其是各種風格流派的山水畫交相輝映,形成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觀。在如林的各種風格流派的繪畫高手中,金陵八家獨樹一幟,一般認為以龔賢、樊圻為首的八位畫家代表了這一流派的中堅力量,與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性、謝蓀合稱為“金陵八家”。

書籍目錄

一 各有所長二 墨韻無窮的龔賢三 穆然恬靜的樊圻四 繡淡精微的葉欣五 工穩(wěn)高古的鄒喆六 筆墨雄闊的吳宏七 風格多樣的高岑八 超然塵外的胡健九 用筆工細的謝蓀

章節(jié)摘錄

 ?。ㄒ唬徺t的生平及其藝術(shù)活動  龔賢,生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18年),死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享年71歲。又名豈賢,字半千,號柴丈人。祖籍江蘇昆山,幼年時代遷居南京,后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晚年才又回到南京,在清涼山過著隱居的生活,以賣畫維持生計。龔賢是我國明末清初時期南京地區(qū)著名的山水畫家,在金陵八家中成就最大,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詩人?! £P(guān)于龔賢的家世詳細情況尚不明確。從《草香堂集》中的《紀夢》一詩來看,龔賢的家庭背景絕非一般,他出身于“兄弟羽毛氅,巖廓薜荔花;黃金賭棋酒,白日坐喧嘩”的官宦人家。盡管如此,到龔賢這一代,家境已經(jīng)敗落,“由來不作功名想,到老寧嗟時命慳”,在六朝古都的南京,龔賢從未做官,始終是一介“布衣”。龔賢在自敘生平的《半畝園詩》中說:“噓嗟少年日,識事苦不深。自知非通才,奚足承華簪。一丘養(yǎng)吾志,天空鳴素琴。攝生調(diào)茗藥,戶外多幽尋。希壽七十年,而正黔婁衾。”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龔賢的人生理想,并不熱衷于仕途,而是希望身體康健,像隱士黔婁那樣正直。龔賢的理想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地位低下的正直知識分子的想法,但在那樣的年代,既無權(quán)勢依靠,又不趨炎附勢,他的處境自然非常艱難,“百苦不一樂,到老尚謀生”這是龔賢對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正因為如此,才使他能夠積極支持復社、改良政治黑暗和反抗清朝統(tǒng)治的斗爭,并也因此為他在繪畫和詩歌藝術(shù)上取得成就打下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 』蛟S由于官宦的家庭背景,龔賢在13歲前后得以師從一代畫師董其昌,這一點龔賢在畫跋中曾稱“余十三便能畫”“余少時與龍友同師華亭”,經(jīng)名師指點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無疑對龔賢后來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龔賢年少時愛好交游,曾自詡:“柴生半世交游侈?!彼Y(jié)識了許多朋友,并參加了詩社,在詩社的朋友中,有很多東林、復社名流,這為他早期的社會生活蒙上了一層政治色彩。龔賢的青年時代基本上是在南京度過的,其時正當崇禎末年。這時的南京是復社文人們聚集的中心,為挽救民族危機,復社文人同宦官進行堅決的斗爭,龔賢常和復社文人們在一起交游,由于他性格剛直不阿,在詩、書、畫上都有一定的才能,因此,在青年時代他便在南京士大夫中嶄露頭角?!  岸桃略?,白首尚飄蓬。不讀荊軻傳,羞為一劍雄”。這是1645年清兵攻入南京以后,龔賢以悲憤的心情離開南京時所作的詩,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龔賢懷著復國的志向離開南京,卻沒有像荊軻那樣為國犧牲,而是過著漂泊不定的、清苦的生活,表露出詩人深厚的愛國之情,也是對自已悲苦身世的慨嘆。為躲避清廷迫害,龔賢應友之邀來到海安,在此課徒任教,并有充裕的時間和清靜的環(huán)境去研究詩詞、繪畫及理論。他一生中繪制的“課徒畫稿”必得力于在海安的五年光陰。大約在三十六七歲左右,龔賢從海安回到揚州,從他的一生來看,結(jié)束了長期流浪的生活。大約從1647年開始,到他在揚州安定下來,這一段漫長的生活,是他藝術(shù)活動的一個重要時期,漂泊不定的社會生活的磨煉,加之勤奮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使他的詩歌藝術(shù)日趨成熟。這一時期收入《草香堂集》中的不少作品,在思想和藝術(shù)上已相當成熟。在繪畫藝術(shù)方面,這一時期是他晚年在繪畫藝術(shù)上取得高度成就而努力奮斗的時期,揚州當時素有“富甲天下”之稱,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一些巨商大賈常常收藏古代名師的大作,龔賢充分利用在揚州的有利條件,一覽名師大作,并仔細研究和臨摹。他在《龔半千山水精品》跋中稱“廣陵多賈客,家藏巨鏹者,其主人具鑒賞,必蓄名畫。余最厭造其門,然觀畫則稍柔順。一日,堅欲盡探其篋笥。每有當意者,歸來則百遍摹之,不得其梗概不止”。這種頑強的師法先人的學習精神對龔賢晚年在繪畫藝術(shù)上取得突出成就起了重要作用?!  袄蠚w鐘阜作遺民”,龔賢終于在1664年告別了客寓十年的揚州,返回了故鄉(xiāng)南京,這一年是龔賢生活的又一個轉(zhuǎn)折點,這時他已年近50歲。家鄉(xiāng)在戰(zhàn)亂中被洗劫的情景留給他的是無盡的傷痛和悲憤,也激起了他對滿清統(tǒng)治者極大的仇恨。這集中地表現(xiàn)在他所作的(瞪眺傷心處》一詩中,“登眺傷心處,臺城與石城。雄關(guān)迷虎踞,破寺入雞鳴。一夕金笳引,無邊秋草生。囊駝爾何物,驅(qū)入漢家營!”為躲避迫害,龔賢最后定居在南京清涼山。他在清涼山購置了幾間瓦房,并在屋旁半畝地栽花種草,并把居住的地方命名為“半畝園”。在此可以登臨縱覽故國大好河山,以“造物”為師進行繪畫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此龔賢開始了隱居的生活,一直到去世。在隱居的這段時期,龔賢主要把精力放在繪畫藝術(shù)上,對他來說,不僅是聊以自娛,而且通過描繪祖國江山之美,抒發(fā)了他的愛國情感。周亮工曾贈詩龔賢說“妙畫殊無意,殘書若有思”,這是對龔賢繪畫藝術(shù)的深刻理解。在這一時期,龔賢的書畫作品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質(zhì)量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們現(xiàn)在所見到的許多重要作品大都作于此時。尤其是他所作的傳世山水長卷皆取材于江南山水,,在手法上以凝重沉郁的積墨法為主,特色鮮明,精彩紛呈,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的繪畫技能,抒發(fā)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也說明了經(jīng)過長期的生活積淀和筆墨錘煉,龔賢山水畫創(chuàng)作風格已經(jīng)成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