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馬宏艷 編著 頁數(shù):120 字數(shù):30000
前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吨袊幕R讀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組織國內(nèi)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yǎng)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同時,結(jié)合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jié),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偉大復興!
內(nèi)容概要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為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班固出身于顯貴之家,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在其父親的影響下研究史學。為撰寫《漢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書》的語言嚴密工整,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詞藻,尚典雅。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50年的史事,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
書籍目錄
學識淵博的班固
班固的偉大成就
班固的家族名人
歷史巨著《漢書》
《漢書》的特點
《漢書》的地位
《漢書》的文學影響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吳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譏責。后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封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權(quán)限和俸祿的數(shù)量,然后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部書中所用材料,第一是根據(jù)他父親所寫,又取材于劉向、劉歆、揚雄、馮商、史岑諸人著作。在《漢書·藝文志》里有一書稱《著記》190卷,此是漢廷史官所撰,或許亦為班固撰《漢書》時所采用。而在葛洪《抱樸子》里有一段話說:“家有劉子駿漢書百余卷。欲撰漢書,編錄漢事沫得成而亡,故書無宗本,但雜錄而已。試以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其所不取者二萬余言而已。”此謂書無宗本,但雜錄而已者,亦可說只是一些札記。故謂他“編錄漢事”,仍是一條一條一段一段地編錄。而以此一百多卷的編錄本來校班固的《漢書》,幾乎是全部采取了劉子駿的編錄,沒有用的只有兩萬多字。葛洪這段話,不像是隨便說說,可是應細加辨明。第一,劉歆書只是個雜錄,沒有成書。第二,說“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此語可分兩個講法。一是班固《漢書》完全抄了劉歆;一是劉歆緞書雜錄》,為班固完全抄了。此兩講法大不同,我們絕不能說班固《漢書》“全取劉書”,明明他父親就寫了幾十篇傳。但劉歆的編錄,班固卻全抄了,不抄的只有兩萬多字。劉歆乃西漢末年一位大學者,他編錄了一百多卷材料,全為班固所取。
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班固與》是一本能顯示中國文化內(nèi)在精神和中國人的活生生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態(tài)度、審美情趣的文化讀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