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1 出版社:廣州出版社 作者:金庸 頁數(shù):全二冊
Tag標簽:無
前言
《金庸作品集》序 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nèi)容是人。 小說寫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或成千成萬人的性格和感情。他們的性格和感情從橫面的環(huán)境中反映出來,從縱面的遭遇中反映出來,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guān)系中反映出來。長篇小說中似乎只有《魯濱遜飄流記》,才只寫一個人,寫他與自然之問的關(guān)系,但寫到后來,終于也出現(xiàn)了一個仆人“星期五”。只寫一個人的短篇小說多些,寫一個人在與環(huán)境的接觸中表現(xiàn)他外在的世界,內(nèi)心的世界,尤其是內(nèi)心世界。 西洋傳統(tǒng)的小說理論分別從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三個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由于小說作者不同的個性與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俠小說與別的小說一樣,也是寫人,只不過環(huán)境是古代的,人物是有武功的,情節(jié)偏重于激烈的斗爭。任何小說都有它所特別側(cè)重的一面。愛情小說寫男女之間與性有關(guān)的感情,寫實小說描繪一個特定時代的環(huán)境,《三國演義》與《水滸》一類小說敘述大群人物的斗爭經(jīng)歷,現(xiàn)代小說的重點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過程上。 小說是藝術(shù)的一種,藝術(shù)的基本內(nèi)容是人的感情,主要形式是美,廣義的、美學上的美。在小說,那是語言文筆之美、安排結(jié)構(gòu)之美,關(guān)鍵在于怎樣將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某種形式而表現(xiàn)出來。什么形式都可以,或者是作者主觀的剖析,或者是客觀的敘述故事,從人物的行動和言語中客觀的表達。 讀者閱讀一部小說,是將小說的內(nèi)容與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結(jié)合起來。同樣一部小說,有的人感到強烈的震動,有的人卻覺得無聊厭倦。讀者的個性與感情,與小說中所表現(xiàn)的個性與感情相接觸,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yīng)”。 武俠小說只是表現(xiàn)人情的一種特定形式。好像作曲家要表現(xiàn)一種情緒,用鋼琴、小提琴、交響樂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畫家可以選擇油畫、水彩、水墨或漫畫的形式。問題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現(xiàn)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讀者、聽者、觀賞者的心靈相溝通,能不能使他的心產(chǎn)生共鳴。小說是藝術(shù)形式之一,有好的藝術(shù),也有不好的藝術(shù)。 好或者不好,在藝術(shù)上是屬于美的范疇,不屬于真或善的范疇。判斷美的標準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學上的真或不真,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經(jīng)濟上的值錢不值錢,政治上對統(tǒng)治者的有利或有害。當然,任何藝術(shù)作品都會發(fā)生社會影響,自也可以用社會影響的價值去估量,不過那是另一種評價。 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的勢力及于一切,所以我們到歐美的博物院去參觀,見到所有中世紀的繪畫都以圣經(jīng)為題材,表現(xiàn)女性的人體之美,也必須通過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藝復興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繪畫和文學中表現(xiàn)出來,所謂文藝復興,是在文藝上復興希臘、羅馬時代對“人”的描寫,而不再集中于描寫神與圣人。 中國人的文藝觀,長期來是“文以載道”,那和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的文藝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標準來衡量文藝。《詩經(jīng)》中的情歌,要牽強附會地解釋為諷刺君主或歌頌后妃。陶淵明的《閑情賦》,司馬光、歐陽修、晏殊的相思愛戀之詞,或者惋惜地評之為白璧之玷,或者好意地解釋為另有所指。他們不相信文藝所表現(xiàn)的是感情,認為文字的唯一功能只是為政治或社會價值服務(wù)。 我寫武俠小說,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寫他們在特定的武俠環(huán)境(古代的、沒有法治的、以武力來解決爭端的社會)中的遭遇。當時的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卻沒有多大變化。古代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仍能在現(xiàn)代讀者的心靈中引起相應(yīng)的情緒。讀者們當然可以覺得表現(xiàn)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夠成熟,描寫殊不深刻,以美學觀點來看是低級的藝術(shù)作品。無論如何,我不想載什么道。我在寫武俠小說的同時,也寫政治評論,也寫與哲學、宗教有關(guān)的文字。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訴諸讀者理智的,對這些文字,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斷,讀者或許同意,或許只部份同意,或許完全反對。 對于小說,我希望讀者們只說喜歡或不喜歡,只說受到感動或覺得厭煩。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種感情,表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fā)生聯(lián)系了。小說作者最大的企求,莫過于創(chuàng)造一些人物,使得他們在讀者心中變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藝術(shù)是創(chuàng)造,音樂創(chuàng)造美的聲音,繪畫創(chuàng)造美的視覺形象,小說是想創(chuàng)造人物。假使只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錄音機、照相機,何必再要音樂、繪畫?有了報紙、歷史書、記錄電視片、社會調(diào)查統(tǒng)計、醫(yī)生的病歷紀錄、黨部與警察局的人事檔案,何必再要小說? 一九八六·二·六 于香港
內(nèi)容概要
《書劍恩仇錄(套裝共2冊)(朗聲舊版)》是一部講述清乾隆年間紅花會群雄在年輕總舵主陳家洛的率領(lǐng)下,反清復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陳世倌之子、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獲悉一個驚天秘密:當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見,陳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義力勸乾隆恢復漢室江山,乾隆虛與委蛇,假意答應(yīng),一張暗藏殺機的大網(wǎng)卻在慢慢撒開……
《書劍恩仇錄(套裝共2冊)(朗聲舊版)》一書中描寫了仁人志士對生命的堅忍、對使命的執(zhí)著,雖屢遭失敗,卻不掩人性的光輝。
作者簡介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創(chuàng)辦《明報》機構(gòu),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后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chuàng)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lǐng)域,廣受當代讀者歡迎,至今已蔚為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并興起海內(nèi)外金學研究風氣。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最高榮譽“藝術(shù)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北京大學、日本創(chuàng)價大學、臺北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名譽教授,并任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學術(shù)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兼任教授,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其《金庸作品集》分由香港、廣州、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四地出版,有英、法、意大利、希臘、日、韓、泰、越、印尼等多種譯文。
書籍目錄
書劍思仇錄(上)第一回 古道騰駒驚白發(fā)危巒擊劍識青翎第二回 金風野店書生笛鐵膽荒莊俠士心第三回 避禍英雄悲失路尋仇好漢誤交兵第四回 置酒弄丸招薄怒還書貽劍種深情第五回 烏鞘嶺口逢鬼俠赤套渡頭扼官軍第六回 有情有義憐難侶無法無天賑饑民第七回 琴音朗朗聞雁落劍氣沉沉作龍吟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萬馬潮洶動萬乘第九回 虎穴輕身開鐵銬獅峰重氣擲金針第十回 煙騰火熾走豪俠粉膩脂香羈至尊書劍思仇錄(下)第十一回 高塔入云盟九鼎 快招如電顯雙鷹第十二回 盈盈彩燭三生約 霍霍青霜萬里行第十三回 吐氣揚眉雷掌疾 驚才絕艷雪蓮馨第十四回 蜜意柔情錦帶舞 長槍大戟鐵弓鳴第十五回 奇謀破敵將軍苦 兒戲降魔玉女嗔第十六回 我見猶憐二老意 誰能遣此雙姝情第十七回 為民除害方稱俠 抗暴蒙污不愧貞第十八回 驅(qū)驢有術(shù)居奇貨 除惡無方從佳人第十九回 心傷殿隅星初落 魂斷城頭日已昏第二十回 忍見紅顏墮火窟 空余碧血葬香魂魂歸何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回 古道騰駒驚白發(fā) 危巒快劍識青翎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陜西扶風延綏鎮(zhèn)總兵衙門內(nèi)院,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兒跳跳蹦蹦的走向教書先生書房。上午老師講完了《資治通鑒》上“赤壁之戰(zhàn)”的一段書,隨口講了些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后本來沒功課,那女孩兒卻興猶未盡,要老師再講三國故事。這日炎陽盛暑,四下里靜悄悄地,更沒一絲涼風。那女孩兒來到書房之外,怕老師午睡未醒,進去不便,于是輕手輕腳繞到窗外,拔下頭上金釵,在窗紙上刺了個小孔,湊眼過去張望。只見老師盤膝坐在椅上,臉露微笑,右手向空中微微一揚,輕輕吧的一聲,好似甚么東西在板壁上一碰。她向聲音來處望去,只見對面板壁上伏著幾十只蒼蠅,一動不動,她十分奇怪,凝神注視,卻見每只蒼蠅背上都插著一根細如頭發(fā)的金針。這針極細,隔了這樣遠原是難以辨認,只因時交未刻,日光微斜,射進窗戶,金針在陽光下生出了反光。書房中蒼蠅仍是嗡嗡的飛來飛去,老師手一揚,吧的一聲,又是一只蒼蠅給釘上了板壁。那女孩兒覺得這玩意兒比甚么游戲都好玩,轉(zhuǎn)到門口,推門進去,大叫:“老師,你教我這玩意兒!”這女孩兒李沅芷是總兵李可秀的獨生女兒,是他在湘西做參將任內(nèi)所生,給女兒取這名字,是紀念生地之意。教書先生陸高止是位飽學宿儒,五十四五歲年紀,平日與李沅芷談古論今,師生間倒也甚是相得。這一天陸高止因受不了青蠅苦擾,發(fā)射芙蓉金針,釘死了數(shù)十只,哪知卻給女弟子在窗外偷看到了。他見李沅芷一張清秀明艷的臉蛋紅撲撲地顯得甚是興奮,當下淡淡的道:“唔,怎么不跟女伴去玩兒,想聽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是不是?”李沅芷道:“老師,你教我這好玩的法兒?”陸高止道:“甚么法兒呀?”李沅芷道:“用金針釘蒼蠅的法兒?!闭f著搬了張椅子,縱身跳上,細細瞧了一會,把釘在蒼蠅身上的金針一枚枚拔下來,用紙抹拭干凈,交還老師,說道:“老師,我知道,你這不是玩意兒,是非常高明的武功,你非教我不可?!彼袝r跟隨父親在練武場上盤馬彎弓,也學過一些武藝。陸高止微笑道:“你要學武功,扶風城周圍幾百里地,誰也及不上你爹爹武藝高強?!崩钽滠频溃骸拔业粫霉潸棧刹粫媒疳樕渖n蠅,你若不信,我便問爹爹去,看他會不會。”陸高止沉吟半晌,知道這女弟子聰明伶俐,給父母寵得慣了,行事很有點兒任性,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嬌滴滴的可不易對付,于是點頭道:“好吧,明兒早你來,我教你?,F(xiàn)在你自己去玩罷。我打蒼蠅的事不許跟別人說,不論是誰知道了,我就決不教你?!崩钽滠普娴牟粚θ颂崞?,整晚就想著這件事。第二天一早就到老師書房里來,一推門,不見老師的人影,只見書桌上鎮(zhèn)紙下壓著一張紙條,忙拿起來看時,見紙上寫道:“沅芷女弟青覽:汝心靈性敏,好學善問,得徒如此,夫復何憾。然汝有立雪之心,而愚無時雨之化,三載濫竽,愧無教益,緣盡于此,后會有期。汝智變有余,而端凝不足,古云福慧雙修,日后安身立命之道,其在修心積德也。愚陸高止白。”李沅芷拿了這封信,怔怔說不出話來,淚珠已在眼眶中滴溜溜的打轉(zhuǎn),心中只道:“老師騙人,我不來,我不來!”便在此時,忽然房門推開,跌跌撞撞的走進一個人來,正是那位已經(jīng)留書作別的陸老師。但見他臉色慘白,上半身滿是血污,進得門來,搖搖欲墜,扶住椅子,晃了兩晃,便倒在椅上。李沅芷驚叫:“老師!”陸高止說得一聲:“關(guān)上門,別做聲!”就閉上眼不言不語了。李沅芷究是將門之女,平時掄刀使槍慣了的,雖然驚慌,還是依言關(guān)上了門。陸高止緩了一口氣,說道:“沅芷,你我?guī)熒?,總算相處不錯。我本以為緣份已盡,哪知還要碰頭。我這件事性命攸關(guān),你能守口如瓶,一句不漏嗎?”說罷雙目炯炯,直望著她。李沅芷道:“老師,我聽你吩咐?!标懜咧沟溃骸澳銓α钭鹫f,我病了,要休息半個月。”李沅芷答應(yīng)了。陸高止又道:“你要令尊不用請醫(yī)生,我自己會調(diào)理。”隔了半晌,道:“你去吧!”陸高止待李沅芷走后,掙扎著取出刀傷藥敷上左肩,用布纏好,不想這一費勁,眼前一黑,竟“哇”地吐了一大口血。原來這位教書先生陸高止真名陸菲青,乃武當派大俠,壯年時在大江南北行俠仗義,端的名震江湖,原是屠龍幫中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屠龍幫是反清的秘幫,雍正年間聲勢十分浩大,后來雍正、乾隆兩朝厲行鎮(zhèn)壓,到乾隆七八年時,屠龍幫終于落得瓦解冰消。陸菲青遠走邊疆。當時清廷曾四下派人追拿,但他為人機警,兼之武功高強,得脫大難,但清廷繼續(xù)嚴加查緝。陸菲青想到“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之理,混到李可秀府中設(shè)帳教讀。清廷派出來搜捕他的,只想到在各處綠林、寺院、鏢行、武場等地尋找,哪想得到官衙里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教書先生,竟是武功卓絕的欽犯。那晚陸菲青心想行藏已露,此地不可再居,決定留書告別。他行囊蕭然,只隨身幾件衣服,把一口白龍劍裹在里面,打了個包裹,等到二更時分,便擬離去,別尋善地。他盤膝坐在床上,閉目養(yǎng)神,遠遠聽到巡更之聲,忽然窗外一響,有人從墻外躍入。陸菲青躍下床來,隨手將長袍一角拽起,塞在腰帶里,另一手將白龍劍輕輕拔出。只聽得窗外一人朗聲發(fā)話道:“陸老頭兒,一輩子躲在這里做教書匠,人家就找你不到嗎?乖乖跟爺們上京里打官司去吧!”陸菲青心知來人當非庸手,也決不止一人,敵人在外以逸待勞,不出去不行,從窗中出去則立遭攻擊,當下施展壁虎游墻功,悄聲沿壁直上,抓住天窗格子,喀喀兩聲,拉斷窗格,運氣揮掌一擊,于瓦片紛飛之中跳上屋頂。下面的人“咦”了一聲,一枝甩手箭打了上來,大叫:“相好的,別跑?!标懛魄鄠?cè)身一讓,低聲喝道:“朋友,跟我來?!闭归_輕功提縱術(shù)向郊外奔去,回頭只見三條人影先先后后的追來。他一口氣奔出六七里地,身后三人邊追邊罵:“喂,陸老頭兒,虧你也算是個成名人物,這么不要臉,想一走了之嗎?”陸菲青渾不理睬,將三人引到扶風城西一個山崗上來。他把敵人引到荒僻之地,以免驚動了東家府里,同時把來人全數(shù)引出,免得己在明而敵在暗,中了對方暗算,奔跑之際,也可察知敵方人數(shù)和武功強弱。他腳下加緊,頃刻之間又趕出十余丈,聽著追敵的腳步之聲,已知其中一人頗為了得,余下二人卻是平庸之輩。陸菲青上得崗來,將白龍劍插入了劍鞘。三各追敵先后趕到,見他止步轉(zhuǎn)身,也不敢過份逼近,三人丁字形站著,一人在前,兩人稍后。陸菲青于月光下凝目瞧在前那人,見他五十上下年紀,又矮又瘦,黑黝黝一張臉,兩撇燕尾須,長不盈寸,精干矯健,相貌依稀熟悉。他身后兩人一個身材甚高,另一人是個胖子。那瘦子當先發(fā)話道:“陸老英雄,一晃十八年,可還認得焦文么?”’陸菲青心中一凜:“果然是他?”原來焦文期是關(guān)東六魔中的第三魔,十八年前在直隸濫殺無辜,給陸菲青撞上了,出手制止,當時手下留情,未曾趕盡殺絕,只打了他一掌。焦文期引為奇恥大辱,誓報此仇,這次受了江南一家官宦巨室之聘,赴天山北路尋訪一個要緊人物,西來途中,無意間得知了陸菲青的行蹤,于是率領(lǐng)了陜西巡撫府中兩名高手,也不通知當?shù)毓俑屠羁尚?。徑自前來尋仇拿人。陸菲青拱手道:“原來是焦文期焦三爺,十多年不見,竟認不出來了。這兩位是誰,焦三爺給我引見引見?!苯刮钠谄ばθ獠恍Φ暮吡艘宦暎钢桥肿拥溃骸斑@是我盟弟羅信,人稱鐵臂羅漢?!敝钢歉呱聿牡娜说溃骸斑@是兩湖豪杰玉判官貝人龍。你們多親近親近?!绷_信說了聲:“久仰?!必惾她垍s抬頭向天,微微冷笑。陸菲青道:“三更半夜之際,竟勞動三位過訪,真是想不到。卻不知有何見教?”焦文期冷然道:“陸老英雄,十八年前,在下拜領(lǐng)過你老一掌之賜,這只怨在下學藝不精,總算骨頭硬,命不該絕,這幾年來多學到了三招兩式的毛拳,又想請你老別見笑,指點指點,這是為私。你老名滿天下,朝廷里要你去了結(jié)幾件公案。我兄弟三人專誠拜訪,便是來促請大駕,這是為公?!?/pre>后記
《書劍恩仇錄》是我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從一九五五年到現(xiàn)在,整整二十多年了。 我是浙江海寧人。乾隆皇帝的傳說,從小就在故鄉(xiāng)聽到了的。小時候做童子軍,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里瞧著滾滾怒潮洶涌而來。因此第一部小說寫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陳家洛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傳說中或歷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 海寧在清朝時屬杭州府,是個海濱小縣,只以海潮出名。宋代有女詞人朱淑真。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里、徐志摩等,他們的性格中都有一些憂郁色調(diào)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zhí)拗。陳家洛身上,或許也有一點這幾個人的影子。但海寧不大出武人,即使是軍事學家蔣百里,也只會講武,不大會動武。歷史上海寧出名的武人,是唐時與張巡共守雎陽的許遠。 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據(jù),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后人的傳說靠不住,香妃為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他主要的理由是“與正史不合”。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再者,對皇室不利的任何傳說,決計不會寫入“正史”。 乾隆修建海寧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這件事有厚惠于民。我在書中將他寫得過分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他的詩作得不好,本來也沒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時候在海寧、杭州,到處見到他御制詩的石刻,實在很有反感,現(xiàn)在在博物院中參閱名畫,仍然到處見到他的題字,不諷刺他一番,悶氣難伸。 除了小學時寫過描紅格子之外,我從來沒練過字,封面上所寫的書名和簽名,不值書法家一哂。對詩詞也是一竅不通,直到最近修改本書,才翻閱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一書而初識平平仄仄。擬乾隆的詩也就罷了,擬陳家洛與余魚同的詩就幼稚得很。陳家洛在初作中本是解元,但想解元的詩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訂時削足適履,革去了他的解元頭銜。余魚同雖只秀才,他的詩也不該是這樣的初學程度。不過他外號“金笛秀才”,他的功名,就略加通融,不予革除了。本書的回目也做得不好。本書初版中的回目,平仄完全不葉,現(xiàn)在也不過略有改善而已。 本書最初在報上連載,后來出版單行本,現(xiàn)在修改校訂后重印,幾乎每一句句子都曾改過。甚至第三次校樣還是給改得一塌胡涂。對負責校對的蔡炎培兄、明報出版部排字領(lǐng)班陳棟兄及各位工友,常有既感且愧之念。 《金庸作品集》全部預(yù)計出四十冊左右。每一冊中都附印彩色插圖(本版未收——編注),希望讓讀者們(尤其是身在外國的讀者)多接觸一些中國的文物和藝術(shù)作品。如果覺得小說本身太無聊,那就看看圖片吧,書后那枚“金庸作品集”的印章是金石家易越石先生所作,謹志謝意。 《作品集》的出版策劃與印刷,承沈?qū)毿滦帧㈥惾A生兄兩位協(xié)助良多,實深感激。 一九七五年五月編輯推薦
《書劍恩仇錄(套裝上下冊)(舊版)》編輯推薦:文字內(nèi)容與新修版推出前國內(nèi)流傳之三聯(lián)、舊廣州版內(nèi)容完全一樣,為金庸作品集首次結(jié)集出版的原版本。此版本流通最久,銷量最大,也是金迷最熟悉的版本。封面設(shè)計采用姜云行、王司馬二人傳統(tǒng)的金庸作品集內(nèi)文插畫作為素材,特色精印,融合古典與現(xiàn)代,兼具經(jīng)典與時尚。在文字校對上,以首次結(jié)集出版的明河社版為底本,參校報紙連載版、第一次修訂連載版、遠景、遠流、三聯(lián)等諸多版本,修正以往版本中的訛誤、脫漏。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