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北京花生文庫圖書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羅柏·D·卡普蘭 頁數(shù):207 譯者:鄭明華
Tag標簽:無
前言
出版前言本書所采用的譯文,系在繁體字版基礎上編輯加工而成,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兩項: 人名、地名一般改為中國大陸地區(qū)通行譯法;對明顯的錯譯、漏譯進行改正、增補。本書在描述當代事件時偶爾使用歷史地名,因這些地名所指對象顯而易見,我們在編輯過程中并未特別指出。因時代與環(huán)境的限制及本書寫作時間較長,書中所述政治、地理狀況等僅代表當時情況,所給出的看法與見解,也僅代表作者本人。此外,對于作者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不合的觀點與立場,我們一般作為資料保留,并在不影響全書主旨和上下文銜接的前提下,對極個別不當之處進行技術處理,望讀者知悉。即便如此,書中仍難免存在不妥、不當言論,這并不表明我們認同其立場或觀點,相信讀者可以一一甄別明鑒。本書中的地圖僅為旅行路線示意圖,不具有正式制作的國家地圖性質(zhì),不具有正式地圖的準確性。特此說明。
內(nèi)容概要
三十年,做一件事——去地中海。
地中海究竟有何魅力?
希臘、羅馬、腓尼基……那些煊赫一時的古文明 ;
漢尼拔、奧古斯丁、哈德良……那些名垂史冊的大人物。
不計其數(shù)的教堂、清真寺,以及舊時的華宮寶殿,皆成今日當?shù)氐膶こ1尘?。從未沉寂的地中海,新章即將揭開。
百態(tài)紛呈,說不完的故事,三十年又怎夠?
作者簡介
羅柏·D·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曾任《大西洋月刊》主筆,同時為華盛頓“新美國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多年旅行世界近七十個國家,擅長針對種族和政治的沖突提出深入而精辟的見解論述。
鄭明華,臺灣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yè)。曾任《大地地理雜志》總編輯。譯作有《再會,西貢》《西班牙》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母獅
第二章 白袍神父博物館
第三章
朱古達之桌
第四章 保羅·克利的伊斯蘭抽象概念
第五章 灰色之美
第六章 無言的神殿
第七章 赤土城市
第八章 西西里之旅
第九章 哈德良莊園
第十章 戴克里先皇宮
第十一章 杜布羅夫尼克崛起
第十二章 發(fā)出蠟燭爆裂聲的神奇小屋
第十三章 文學的拜占庭
第十四章 莫里亞和新柏拉圖派哲學
第十五章 地中海最后的帕夏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那時候的西西里之冬是卷起天篷,旅館少有住客,寂寞且沒有打理的考古地點則讓人想起更早期的旅行。隔天早上,我們起身甚晚,然后由特拉帕尼搭巴士前往埃里切山。巴士攀行在彎曲的山路時,法維尼亞納和拉凡佐有如海洋天空中隱約出現(xiàn)的行星,遠遠地在下方呈現(xiàn)天空的樣子與和諧。我看到荒涼的石灰?guī)r地區(qū)點綴著松樹林,此地山區(qū)的山洞里曾經(jīng)挖掘出象牙,顯示了西西里的非洲根源。雖然頂峰只有兩千四百五十四英尺,埃里切山因為氣溫驟降加上鄰近沒有高山或山丘而顯得荒僻,高度似乎也比實際還高。就在我們下車時,迎面而來的是充滿林蔭的多刺柏樹和櫸樹,護衛(wèi)著村落。村落的紅色屋瓦已經(jīng)被太陽曬咸淡黃色,并因青苔密布而發(fā)黑。潮濕的鋪著石子路的巷弄看來像頂著天空,不然就像彎曲地進入一幅采光昏暗繪圖的朦朧之中。艾里斯山是恒常被撥開的濃霧所包圍的遺址,不時顯現(xiàn)出哥特式的正門;以圣馬蒂諾(SanMartino)為例,一度是黯淡的紅色,現(xiàn)在則是潤澤、被煙熏黑的粉紅色。諾曼或哥特式正立面在數(shù)世紀的風和雨中毀圮。這是個發(fā)出低語的地方:充滿陽光的地中海精神之心被囚禁在寒冷、苦行的黑暗中。
編輯推薦
《地中海的冬天》編輯推薦:北京花生文庫旅行文學系列作品已出版:《在路上,預約八堂課》、《沒有預約的旅程》、《火車怪客環(huán)游美國》、《到英國的旅行——濱海王國之旅》、《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冊)》、《老巴塔哥尼亞快車——從北美到南美的火車之旅》、《千里走日本》(旅行圣經(jīng) Lonely Planet推薦)風動、幡動、心動,用腳去行動,放慢腳步,用眼睛和心靈發(fā)現(xiàn)意外的驚喜,體悟那些隱藏在風景背后的文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