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禪達,印象騰沖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小N  頁數(shù):314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2009年的春天于我們當(dāng)中的很多人而言,不僅僅意味著大地回暖草長 鶯飛,一群被炮火模糊了容顏的身影偏偏選在這個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拖來 一段塵封的歷史,闖入我們的視線。 他們的生活簡單得就剩生死,他們的信仰純粹得只關(guān)家國。 他們生命苦短,是消耗在混亂時局下的炮灰。 他們手足情深,是綻放在崢嶸歲月里的奇葩。 他們掙扎求生,也掙扎求死。 硝煙熏黑他們的臉龐,戰(zhàn)火照亮他們的理想,在那些燃燒激情、閃 耀人性的片斷里,他們肆意地卷走我們的淚水,只留下一個個倏然遠去 的背影。 《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分明就是要在一片歌 舞升平里橫生事端,制造混亂。看那隨后滾滾而來的爭議與毀譽,我才發(fā) 現(xiàn)它卷走的還有我們的口水。 有人說,就劇情而言,《團長》亂象源于知道那段歷史的人不能接受 故事的表現(xiàn)方式,而喜愛那種表現(xiàn)方式的人又不清楚歷史。 我不知道這話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釋那一派浩蕩黃塵之中的喧囂,但 至 少就我個人而言,是舉著手乖乖地將自己歸入后者行列的。 于是,我來騰沖找歷史。 我從未有過如此沖動,非要去一個地方不可。在這個經(jīng)濟危機、哀鴻 遍野的時刻,我拋下攻堅階段的項目,撇下暴跳如雷的老板,義無反顧甚 至是大義凜然地沖上了前往騰沖的航班。 我承認最初是懷著獵奇的心態(tài)去窺視這個故事背后少人提起的往事, 而當(dāng)我掀開歷史一角,立刻就被高黎貢山廷綿幾百公里的槍炮尸骨狠狠撞 翻在地,被深深灼痛的雙眼從此再也不能停止流淚。 我呆怔在原地,不知道是該怯懦地合上資料,縮回那個虛構(gòu)的故事里 繼續(xù)沒心沒肺地哭哭笑笑,還是該勇敢地翻開史書,仔細閱讀,重新認識 那樣一卷波瀾壯闊悲歌泣血的山河抗戰(zhàn)。 我相信這世界上有一種咒語,當(dāng)你有了虧欠,總有一些人,一旦你遇 到,便會對著他們不由自主地流眼淚。也許是前世種下的因,也許是今生 欠下的債,總之,不可逃脫。 我們就是中了咒的人。 當(dāng)我們在春寒料峭的禪達街頭與那些衣衫襤褸一身征塵的人迎面相 遇,不可救藥的痛哭流涕與無處排解的沉重哀傷提醒我們一份虧欠了六十 多年的敬重,讓我們意識到在過往的日子里已經(jīng)透支了多少理所當(dāng)然。 歲月隆隆碾過歷史,塵埃落滿浸血戰(zhàn)衣。西南季風(fēng)年復(fù)一年吹拂滇西 大地,幾十年前那場千里遠征的足跡被一點點吹進怒江滾滾南去。我們死 命地揪住歲月的衣角苦苦挽留,希望可以趕上最后一程,告訴歷史我們的 追訪。 在騰沖的時候,我跟隨當(dāng)?shù)刂驹刚呖赐艘恍┻h征軍老兵,將虧欠了 六十多年的擁抱送給那些風(fēng)燭殘年、貧病交加的老人。 我伏在他們的耳邊,說:“謝謝!” 是的,我是如此感謝,感謝他們?yōu)槲覀兪叵碌倪@一片美麗家園,感 謝他們能活到現(xiàn)在,讓我還來得及說抱歉,還來得及說感謝,還來得及 說懷念。 這是一趟穿越之旅,為了了卻一個故事的魔怔,也為了拾起一段遺失 的歷史,奉上一份遲到的哀思,更是為了找回我靈魂深處缺失的分量。 也許我們搬不動整個世界,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有所改變。 也許我們再沒機會做到不虧不欠,但至少可以讓有些感動常留心問。 從此,莫失莫忘。

內(nèi)容概要

  《夢里禪達,印象騰沖》一文是基于2009年熱播大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從一個團迷的視角出發(fā),以探訪該劇拍攝地為線索,記錄了一趟騰沖之旅的見聞和感悟,表達了對《團長》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真實歷史的深刻反思?! ≡撐耐ㄟ^對史料的研讀和超過一百幅精美照片的展現(xiàn),一方面重現(xiàn)了六十多年前的滇緬抗戰(zhàn),另一方面介紹了騰沖、松山等地的人文景觀,以及講述了對《團長》故事的認識和感悟。

書籍目錄

序一 地球上的第一個禪達序二 重新丈量那片大好河山前言第一章:騰沖駝峰第二章:騰沖縣城第三章:國殤墓園第四章:曲石江苴第五章:火山、溫泉、櫻花谷第六章:松山戰(zhàn)場第七章:和順僑鄉(xiāng)第八章:別了騰沖附錄:史料參考

章節(jié)摘錄

  四、兩個東北佬 我爬上小樓的二層,木制結(jié)構(gòu)的老房年久失修,即便輕輕落腳也是吱 吱作響。想起身強體壯的迷龍等人曾在這里上竄下跳地追打,不得不說, 這樓沒塌簡直是個奇跡。因為一塊西瓜而引發(fā)的暴力事件就在這里上演, 李連勝被迷龍從二樓扔下的陽臺現(xiàn)在已經(jīng)加裝屋檐做成了一個閣樓。 迷龍和李連勝這兩個東北佬之間的宿怨曾激起我的巨大好奇,我試圖 挖掘他們的過去,可惜故事中透露的信息實在少得可憐,我用于搜索歷史 的全部線索僅限于他們二人在登記造冊時報出的部隊——東北軍。 這是一支讓所有中國人提起都心痛的軍隊,因為從它身上破開了_中華 民族的第一道傷口,以及接下來十四年的漫長苦難。 1931年9月 8日,日本關(guān)東軍策劃破壞位于沈陽附近柳條湖的一小段南 滿鐵路,并誣蔑此為中國軍隊所為,當(dāng)夜向沈陽北大營發(fā)動進攻,九一八 事變爆發(fā)。當(dāng)時,駐防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 及。張學(xué)良訓(xùn)令東北軍不得抵抗,因此守軍并未做出激烈反擊,而是相繼 撤走。中國東北軍不戰(zhàn)而退,日軍長驅(qū)直人,僅幾個月的時間,東北各省 先后淪陷。 1936年12月12日,張學(xué)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施“兵 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張學(xué)良被軟禁,東北軍被縮編東調(diào)至豫、 皖、蘇等地。 1937年七七事變后,東北軍被派往各個抗日戰(zhàn)場。原駐河北的五十三 軍及騎四師在平漢線右翼作戰(zhàn);駐安徽省阜陽一帶的六十七軍調(diào)天津以南 大城、文安一線,駐河南省南陽一帶的四十九軍調(diào)靜海、滄州一線,抗擊 由津浦線南犯的日軍;駐河南周口一帶的五十七軍調(diào)江蘇南通一線;駐蚌 埠、淮陰一帶的五十一軍調(diào)青島一線,分別擔(dān)任江防、海防任務(wù);原駐陜 甘的騎二軍調(diào)晉綏前線與日軍作戰(zhàn)。 在抗日戰(zhàn)爭正面戰(zhàn)場的幾次重大戰(zhàn)役中,都可以看到東北軍浴血奮戰(zhàn) 的身影。第四十九軍和第六十七軍參與淞滬會戰(zhàn);第五十七軍和第五十一 軍參與徐州會戰(zhàn),后一起挺進魯南;第五十三軍參與武漢會戰(zhàn),后編人遠 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對日作戰(zhàn)。 東北軍的抗戰(zhàn)歷程曲折坎坷,讓人不勝感嘆。我相信,迷龍和李連勝 的過去一定可以講出一個長長的故事。他們在收容站里永遠一打一挨的失 衡場面,讓我好像看到裂開的中國,一邊是無處發(fā)泄喪失河山的積郁,一 邊是低頭吞咽無能為力的屈辱,所有的,都來自于對家的想念。 五、阿譯的木窗板 從二樓下到院子里,我已從最初的激動狀態(tài)中冷靜下來,開始像在做 刑偵一樣細細搜羅這小院里被我遺漏的信息。 很快我的目光就定格在一塊木制窗板上——“白菜豬肉燉粉條”! 窗板上依稀可辨的熟悉筆跡就像是給了我們各種猜想一個確定的答 案,讓我們確認找對了地方,自己不是在胡思亂想自作多情。 或許是不屑于清理劇組留下的痕跡,村民們的疏忽和漫不經(jīng)心讓這些 一年多前的涂鴉保留到了現(xiàn)在,成了我等團迷的意外之喜。 白菜豬肉燉粉條,這在既無白菜又無粉條,甚至連豬跑都忘記什么樣 子的鬼地方簡直是個異想天開的玩笑。激發(fā)阿譯長官這一大膽創(chuàng)意的是中 國遠征軍第一次人緬作戰(zhàn)中為數(shù)不多的幾場勝仗之一——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5日,在緬甸戰(zhàn)場上不斷潰逃的英軍頗有氣節(jié)地決心不給日 本人留_滴油,他們炸毀了仁安羌油田。日軍氣急敗壞,派出第三十三師 團第二一四、二一五、二一三聯(lián)隊急速狂奔,一面撲向仁安羌,力圖保住 油田,一面堵截英軍退路,將英緬軍一師包圍于仁安羌油 田東北、平墻河以南地區(qū),另以一部兵力渡平墻河,在北 岸建立封鎖線。被困英軍有七千余人,武器裝備齊整,還 有坦克大炮等輜重,卻無向日軍發(fā)起進攻的勇氣,他們轉(zhuǎn) 而向中國遠征軍求救。 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受命前往解 圍,師長孫立人派出第一一三團于4月17日黃昏時分抵達 平墻河北岸,進人準(zhǔn)備攻擊位置,當(dāng)晚就展開了猛烈的 戰(zhàn)斗。4月18日凌晨起,戰(zhàn)斗更烈,在團長劉放吾的率領(lǐng) 下,一一三團肅清平墻河北岸日軍,隨后據(jù)守平墻河北岸 與南岸日軍對峙。4月19日拂曉,劉放吾根據(jù)孫立人的命 令,向平墻河南岸日軍發(fā)起攻擊,經(jīng)反復(fù)沖殺,數(shù)次肉 搏,終于攻克仁安羌油田區(qū),救出被困英軍七千余人、外國傳教士及新聞 記者五六百人。 事后在審訊日軍俘虜時得知,圍住了英軍七千余人的僅為一支一千多 人的日軍加強大隊,他們虛張聲勢的戰(zhàn)術(shù)成功地嚇破了英國人的膽子,讓 他們喪失了判斷力和戰(zhàn)斗意志,卻不料遇上了更為藝高人膽大的孫立人, 敢以一團之力襲擊日軍。這回,日本人賭輸了。 阿譯長官的激動是真誠的,在他空白一片的作戰(zhàn)履歷和虛無縹緲的 理想信念當(dāng)中,這種真實的勝利所帶來的心理亢奮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需 要了。 人渣們的無視也是直接的,那個距離不算遙遠的異國戰(zhàn)場在他們心里 就是天涯海角,他們操不著那份心,沒有什么比填飽自己整天填不飽的肚 皮更重要。 不難想象,在阿譯長官左一個“鐵流”、右一個“洪流”的結(jié)結(jié)巴巴 不成話的講演當(dāng)中,人渣們的口水鐵定已如山洪奔流。 我得承認,在孟煩了的老爹于西岸詭異出場之前,阿譯一直被我當(dāng)做 《團長》里最“嗝應(yīng)”之人。他說話顫音,唱歌跑調(diào),沒上過戰(zhàn)場,沒打 過仗,卻偏偏要自不量力地煽動一群既上過戰(zhàn)場又打過仗的兵痞跟他一 起有事沒事地壯懷激烈,再毫無意外地淪為痞子們?nèi)浩鸲ブ木衽?待對象。 這個應(yīng)該夾著公文包上班、挎著竹籃子買菜、回家給孩子洗尿布的上 海小男人實在太不適合上戰(zhàn)場了! 他與孟煩了有過相似的青春歲月,也經(jīng)歷了同樣的理想幻滅。所不同 的是,孟煩了滑向頹廢墮落的深淵,而他則飄向恍惚蒼白的夢幻。就像裂 開兩半的靈魂,彼此嘲弄又彼此同情,彼此嫌惡又彼此對照,誰也不能證 明誰,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在漫無目的的游蕩中一起浮浮沉沉。 阿譯是脆弱的,他說不過孟煩了,打不過迷龍,像一株缺乏養(yǎng)分的樹 苗,只能憑借臆想中的陽光艱難成長。 阿譯也是堅強的,無論周圍怎樣暗淡,他都未改變過姿態(tài),始終努力 向上伸展,期待自己的枝枝蔓蔓。 我們習(xí)慣于像孟煩了一樣夸大陰暗,挖掘惡毒,我們把所有精力都 用來批評阿譯剛上戰(zhàn)場時哆哆嗦嗦的拿槍的手,不齒他經(jīng)常偷偷摸摸地 向唐基打祭旗坡的小報告,嘲笑他尖細嗓眼里擠出的毫無自知之明的靡 靡之音。 我們幾乎忘記了,是他第一個表示要參加遠征軍人緬作戰(zhàn),令周圍的 兵痞們瞬間沉默;是他最先跳出來指揮川軍團唱響豪邁戰(zhàn)歌,幫迷龍向東 岸守軍證明身份;是他靠記憶寫出日軍降歌,率領(lǐng)祭旗坡的兄弟們一句一 句照貓畫虎地罵回西岸。 我們歡樂地取笑他、無視他,直到我們看到他帶著柯林斯本可不必但 依然無畏地殺上南天門與兄弟們共生死;看到他在樹堡里慢慢爬到兄弟們 身邊等著不辣拉響最后一顆手榴彈;看到他在炮樓里與加人了解放軍的孟 煩了烽火重逢后的訣別:“骨肉相殘沒得意思,要是日本人來了,我守到 死,我朋友來了,一晚上,足夠了?!?我們開始瘋狂想念他梗著脖子臉上青青白白的窘迫,想念他一直鐘愛 的被他唱得酸掉牙的老歌,我們流著眼淚驚喜地看到他周圍的士兵對他全 心的擁戴,我們知道他最后真的長出了自己的枝枝蔓蔓。 還有人記得嗎,白菜豬肉燉粉條的那一天,也是阿譯二十五歲的生日 。 P74-81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夢里禪達,印象騰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