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史鐵生 頁數(shù):190 字數(shù):18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黃山書社的一位年輕的編輯來信告訴我,出版社正在策劃出版一套當代作家的選集,編輯宗旨是通過作品來反映當代作家的成長道路,如作家和故鄉(xiāng),作家和親人,作家的童年經(jīng)驗、接受教育的方式等等。她說:“我們選擇的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和強烈的主觀情感投射,由此讀者可以看到這個作家是怎樣成長的,或者說,他們是怎樣一步步成為現(xiàn)在的樣子的,即作家的精神源頭。”我注意到信中用了“我們選擇”這組詞,猜想大約這些作品不光是作家自己選出來的,而是編輯與作家共同商量、一起挑選出來的,自然也有了編輯的主動與理解的投入。這樣的通過出版社編輯主體參與策劃的一套作家文叢,應(yīng)該是獨具一格的?! 木庉嫴拷o我提供的目錄來看,大多數(shù)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代作家的早期作品,反映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信息。我是這代作家的同代人,他們所經(jīng)歷的一切我都有過類似的感受。雖然我現(xiàn)在沒有時間重溫一遍這些作品,但看到這些熟悉的篇名,都會讓我的思緒回到那個時代,——一個作家與時代的起落同命運的時代。我想提一下的是選入方方的作品集里的《祖父在父親心中》,這篇小說是在一個沉悶的年頭發(fā)表的,那個時候的文學創(chuàng)作處于相當疲軟的時候,但是一股剛勁的清新的氣息卻在地下慢慢地流淌,我正是在那個時候先后讀到了方方的這個中篇、以及王安憶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張承志的《心靈史》、張煒的《九月寓言》、楊爭光的《老旦是一棵樹》、閻連科的《年月日》等等,慢慢的,文壇的風氣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萎靡的風氣沖淡了,中國的作家終又找到了一個嘹亮的音符來發(fā)出自己的獨特的聲音。這些聲音,與作家們在80年代發(fā)出的稚嫩的聲音不同,既繼承和深化了80年代人文精神的最好的部分;又體現(xiàn)出90年代社會轉(zhuǎn)型中的獨立思考和我行我素的追求。93年人文精神討論興起,人們主要是藉了媒體力量,對“兩張”的走向民間的創(chuàng)作趨向有很多推崇,而對于當時文壇上最有風骨的一批知識分子寫作,諸如方方、王安憶、楊爭光、閻連科、劉震云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卻遠遠重視不夠。而這些作家又經(jīng)過了近二十年的寫作實踐,各自形成了自己成熟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方方的厚重而開闊的知識分子的敘事特點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成為當代文壇上的一個亮點?! ≡偻贤疲蔷褪?0年代的中后期。我看到了選入葉兆言選集中的《懸掛的綠蘋果》,也讓我想起很多往事。這篇小說發(fā)表之初,我為之寫過評論,并且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引起過不錯的反響。但關(guān)注的人似乎不多,葉兆言兄至今還把它列入選集,可見私心里還是喜歡的。這篇小說發(fā)表在探索風氣彌漫文壇的80年代中期,許多打著“先鋒”、“探索”、“創(chuàng)新”的稀奇古怪的作品滿天飛,而這篇作品卻以日常生活為描寫題材,以不動聲色的筆法進行了人心深處的探索,表達了在社會輿論的認知定勢與人性自由流向的對照下,人在選擇生活道路時本能所起的作用,還涉及到非理性和神秘的領(lǐng)域。作家把這些現(xiàn)象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內(nèi)容加以表現(xiàn),解構(gòu)了時代生活的本質(zhì)論和因果論。這種敘事方式,為后來成為創(chuàng)作主流的新寫實小說開啟了先河,有著更長久的生命力。 總之,這一代作家是從80年代中期開始崛起于文壇,在藝術(shù)創(chuàng)新、形式探索、尋根以及先鋒等一系列思潮的激勵下,一步步走出了籠罩在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領(lǐng)域長達幾十年的政治陰影,靠著自己的人生體會和審美經(jīng)驗,憑借著文學表達的獨特形式,慢慢地走向成熟,經(jīng)過了三十年的艱苦跋涉,終于形成了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片絢爛風景。我在論文《從“少年情懷”到“中年危機”》描述過當代中年作家如何在文學領(lǐng)域獨領(lǐng)風騷三十年的理由和原因,這真是近百年來中國文學的一道奇觀,如今,出版社愿意用這一套文叢來保留或者說體現(xiàn),這三十年來文學道路和作家成長的痕跡,以示后人從中可以獲得某些啟迪。我以為是很有意義的創(chuàng)意。這是這套文叢在一開始策劃時就含有的獨特意圖,我希望通過讀者的流通與閱讀,能夠使這樣的編輯意圖得到很好的傳播,文學的力量就是這樣慢慢地產(chǎn)生的?! ?009年12月11日于上海黑水齋
內(nèi)容概要
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都在講述作者自己的故事。一棵海棠,紀念奶奶。一棵合歡,紀念母親。在殘酷的命運面前,作者開始了思考…… 《我之舞》是“當代中國名家名作系列”中的一本,其選定為作家的成長背景,如作家和故鄉(xiāng),作家和親人,以及作家的童年經(jīng)驗、受教育經(jīng)歷等等。我們選擇的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和強烈的主觀情感投射,由此讀者可以看到這個作家是怎樣成長的,或者說是怎樣一步步成為現(xiàn)在的樣子的,即英雄出處。這樣一套書既能體現(xiàn)這一批當代作家的精神源頭,又能展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加以與文字風格相配的插圖,必將給讀者呈現(xiàn)一份完整而精彩的當代作家檔案。
作者簡介
史鐵生,著名小說家。1969年到陜西延川插隊落戶。1979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獲1983、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多篇散文被選入中小學生教材。
史鐵生無疑是中國文壇上最受敬重的作家之一,被稱為“中國最有自發(fā)哲學氣質(zhì)的作家”,他在命運的殘酷與死亡的威脅中找到生的希望,其堅強面對的精神是每個人學習的楷模,他的文字更是每個孤獨的靈魂得到撫慰的無上良方。
書籍目錄
我與地壇想念地壇合歡樹秋天的懷念老海棠樹奶奶的星星我之舞命若琴弦
章節(jié)摘錄
有一年夏天我十八歲了,兩條腿依然癱瘓著。在這之前我上中學,各門功課都學得不錯,至少大家是這么說的。我真愿意就永遠在那所中學里待下去,可越是學得好越是得畢業(yè)。畢了業(yè),忽然一下子再也沒有人記得你功課好了,光記得你腿壞;哪個工作單位都不要我,也不說不要,說等著吧你才十八。我說十八不見得是個罪過,我可不想等到八十去,結(jié)果這么說了也沒用。 離我家不遠有座僻靜的古園,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兒來,別人下班回家我也回家吃飯,別人又上班去我就又來。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一處冷清的地方,看來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是天無絕人之路的一種。 那年夏天在這園子里,我經(jīng)歷了許多奇異的事?! ∮屑抡f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在一片茂密的亂草叢中,一對老人悄悄地死在了那兒,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死了七八天,甚至還要久。兩棵老柏樹從一人多高的地方連在了一起,長成了一棵;兩個老人并肩坐在地上,背靠老柏樹,又互相依靠著,睜著眼睛,死了也沒有倒下去。幾條野豆蔓兒已經(jīng)在他們垂吊著的胳膊上攀了幾圈。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怎么死的,以及為什么死。兩個人都是滿頭白發(fā),一身布衣,沒帶任何東西;雖然時值盛夏卻沒有什么特殊的氣味出來,因而也沒有蒼蠅螞蟻之類爬到他們身上。四周是沒腰的野草,稀疏的野花開得不香也不雕琢。兩蓬靜靜的白發(fā)與周圍的氣氛極端和諧,恐怕是這么久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的原因。
編輯推薦
?。?)《我之舞》編選視角獨特,以成長史、家族史為紐帶! (2)名家的完整回憶檔案,追懷成長的源頭! ?。?)文學名家親自參與編選,皆為公認的最優(yōu)秀作品! ?。?)時隔多年后,《傷心太平洋》重現(xiàn)于世! ?。?)《桃園春醒》自期刊“收獲”后首次亮相書林! ?。?)黃山書社首次出版成套類文學名家讀本! ?。?)當代文學著名評論家、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傾力推薦! 史鐵生無疑是中國文壇上最受敬重的作家之一,被稱為“中國最有自發(fā)哲學氣質(zhì)的作家”,他的寫作與生命完全交織在一起,文字平易近人,樸實通透,在自身困境中發(fā)出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和探求。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壯麗的小說。入選的散文緊扣作家的自我境遇,在娓娓道來的同時追問人生和命運,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