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作者:邵洵美 頁數:307 字數:2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時代講話》為“邵洵美作品系列”時評卷,將其鮮為人知的在時論領域的成果集中呈現,讓讀者看到作為時評家的邵洵美。議論時政,實為“五四”以來現代文人的傳統(tǒng),邵洵美是這一傳統(tǒng)中的一員,他的時論貼合彼一時代的現實生活,無論內政或者外交都在審視、議論范疇,諸多現實話題,成為他議論針砭的對象。邵洵美關注現實,有熱情,有擔當,在于當政者的對應關系中,始終保持獨立思考的姿態(tài),盡量用自己獨有的言語方式來表達個人觀點。其時評中顯露出的敏感與預見,得諸廣博學識和敏于思考。從文史資料角度而言,《時代講話》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作者簡介
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原名云龍。詩人、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早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后到法國,入法國畫院。1927年回國。曾辦金屋書店,出版《金屋》月刊,后接辦新月書店,出版《新月》和《詩刊》,又辦時代圖書公司,先后出版《論語》《時代畫報》《時代漫話》《良友畫報》《萬象》等刊物。早年推崇“為藝術而藝術”,風流倜儻堪與徐志摩相媲美,與胡適、梁實秋、林語堂、徐悲鴻、郁達夫、沈從文、施蟄存等過從甚密。1949年后從事文學翻譯工作。晚年凄涼寂寥。著有《天堂與五月》《花一般的罪惡》《詩二十五首》《一個人的談話》等,譯有《解放了的昔羅密修斯》《麥布女王》等。
書籍目錄
序
容忍的罪惡
學者的態(tài)度
戲劇色彩的政治
出主意的動物
當我參預政治的時候
為要人們伸冤
天機一條
外國街道與中國街道
弱國三事
感想的權威
老長輩的責問
破壞戰(zhàn)爭以維持和平
愛國不是投機,愛國不是反動
激昂慷慨的文字忽然少了
究竟有沒有藍衣黨
請宋部長說真話
自由監(jiān)獄
頭腦簡單的元首
領袖的人選問題
藍鷹運動與統(tǒng)制經濟
新罪惡
中國始終是中國
文盜
德意志的公開秘密
權威在中國
毒國
新人材的發(fā)見
七日日記
藏本事件的教訓
言論自由與文化統(tǒng)制
外商控制與計劃經濟
真正的元首
痛苦外交
挽留孫科胡漢民等
吃飯問題
中國應有準備
“日本通”通不通
小百姓的三問
外國話
自由與幸福
偶像與人格
青島與廬山
人民與國家
奸情的暴露
中東路賣買與日俄妥協(xié)
分頭協(xié)約
開誠布公
新英國運動
經濟的理想國
孔子之道
自由萬歲
對事不對人
白銀問題
醫(yī)生殺人不犯法
中國的男女
從防災演習說起
悼史量才先生
大資本家的榮譽
??s失敗的原因
主義與動作
圖書審查
制造國貨報紙
假造文憑
實行的人材
娼妓問題
要人的談話
民主和獨裁
教育難
薩爾普選有感
對外與對內
政制問題的討論
哲學在今日之任務
比爾蘇斯基與波蘭
汪院長辭職問題
洋人與租界
中國為什么沉默
幸當局安人心
因禍得福
和平之限度
馴良的百姓
我的外交
舊劇革命。 主動的外交
和議不屈
《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蔣夫人西安回憶錄》讀后感(存目)
安置戰(zhàn)時婦女和兒童
中國新文人統(tǒng)一的力量
自由譚九則
自由譚十二則
自由譚八則
自由譚八則
自由譚十則
自由譚十一則
自由譚十四則
關于游擊隊的論辯
萬百曉的中國人
趕快寫定我們的戰(zhàn)史
反戰(zhàn)
出版事業(yè)在中國
政治文章與老百姓
理論與實施
緊急征兵(存目)
競選總統(tǒng)
編后小言
章節(jié)摘錄
外國街道與中國街道 倫敦的街道都偉大得很。他們從這一塊地方通到那一塊地 方。你便用了他從這一塊地方去到那一塊地方。他們象征一個起 點,一個終點。為住在倫敦的人,街道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 所系聯(lián)的兩個地點。他們從家里走到店里或是辦公處里,待忽再 回到家里。街道的責任便是去讓一個人走到他所要去的地方。這個,我想,便是倫敦的街道和大陸諸國的街道不同的地方。在法蘭西,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你是簡直生活在街道上的。你在街 道上造謠言,談政治,調情,偷懶。你在街道上吃飯喝酒。你在上 面消遣你的日子。你更坐在那里對著它望,像在電影院里望著銀 幕一樣。你可以看見幾千百出戲;他們可以叫你笑,可以叫你心 跳。人們又都在街道上裝腔,作勢,高談,低語,像在舞臺上也像在 游戲場里;你可以參加也可以在旁邊觀察這些小情小節(jié)。在法國,街道是一切結合的泉源,它把所有在上面走過的人都帶到生命的 河流里去。這兩段話是一位法國女作家到倫敦去旅行以后,在一本書里所寫 的印象。她雖然是描寫英國和別國的人對于街道關系的不同,但是英 國及別國的民情國情的分別也可以從這里看到了。英國人刻板的生 活,和法國人活潑的趣味,都從他們對于街道的關系而顯示的清清 楚楚。當然,天底下沒有一個人不和街道發(fā)生關系的:沒有街道(在此地 包括一切的行徑),人和一切的關系都會斷絕;沒有街道,也許便沒有人 類。所以從街道上去觀察一切人的活動,是不會失望的。一位閉戶讀 書的學者不及一位沿路探訪的新聞記者了解世故人情,便是因為前者 和街道太疏遠了。那么,從中國的街道,我們能看見些什么呢?凡是我們中國人,凡 是曾經在街道上經過的,我想都應當能回答這一個問題吧?不過有些 人會說,上海的街道和內地的不同,內地的街道有時會沒有人。以我的 家鄉(xiāng)余姚來講,它在內地是比較活潑的城市,但據說它還保存些古風。一出門便有幾只對你搖尾又像會咬你的野狗(前年回去掃墓,看見有幾 個警察拿了竹竿把它們沿路一只只打死,據說防瘋狗,又據說用竹竿是 為了省槍彈);走幾步就有糞缸,經過的時候,一群蒼蠅就滿天飛,有幾 只會緊跟在你后面廝纏不清;腳下的石板有些是活動的,不留神會摔 交;走了不多時,后面就又會跟著一群乞丐。在蘇州,有一群驢夫會把 你抱到驢背上;在杭州有一群船夫會把你拉進劃子里。那位法國女作 家要是來到中國,我不知道她會寫些什么文章。我是生長在上海,又是居留在上海的;對于上海的街道當然知道得 更詳細;讓我把上海的街道和我的關系講一講,也許可以回答上面的 問題。在我回憶里,我第一次知道和街道發(fā)生關系,大概還只三歲。記得 女傭為我洗好臉,換好衣服,就把我?guī)У阶婺父啊W婺甘掷镌缒煤昧?一個黃布包,為我掛在胸前;又在我眉心里用挖耳頭染了一點胭脂。(黃 布包里是一本經咒,點胭脂也是避邪的)。又對我說,到了外邊不要亂 跑,亂跑了有“陌陌人”會把我抱去,那次好像到一家親戚家去賀喜,到 了那里女傭總把我抱在手里,否則也總把我的手拉緊;回家的時候,那 位親戚給我一枝安息香,一路上女傭只是拍著我說:“乖寶寶,居居哉,弗要嚇,乖寶寶,居居哉……”從此我聽到上街去總覺得好像是冒險。長大了,祖母一天到晚只是查問我們一班孩子,就怕我們溜上街去。她 又時常警告我們,說小孩子不能出去,外邊全是拐子,他們會念咒語,對 我們念了咒語,我們就會失去知覺,我們會看見左右是兩條河,后面一 頭奔上來的老虎,我們就會望前逃,一直逃到拐子的家里。她越是說得 可怕,我越是覺得街上有趣,時刻想出去看看這些奇怪的事情。終于有 一天,得了機會一個人走出了后門。那天正是新年初二,天已快黑了,我口袋里帶了許多月炮,看見人家的孩子都在放著玩,便自告奮勇加入 了。忽然有一輛黃包車跑過,上面坐了個外國人,月炮放在空中,下來 恰好掉在他身上,他竟然像頭受了傷的老虎,大叫一聲,跳下車來,捉住 我的領口,重重地在我后腦打了一下。以后雖然有我的教師聽得信息 趕來和他講理,雖然那個外國人在到捕房去的路上溜走,可是我受的侮 辱永遠也不會忘掉,同時對于街道的印象又壞了一次。以后讀四書了,先生講到孔子的功績;據說孔子治國不到三月,百 姓即“路不拾遺”。他又說可惜孔子治國只有三月便被奸人趕走了。我 從此就覺得現在的街道上都是沿路在拾著人家掉下來的東西的人。當 先生教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钡臅r候,我總想“三人行必有我賊也”來 得更合時宜。過后又聽人說:“上海遍地是黃金”,同時又看見人沿街在 拾香煙屁股,于是更確定了我“世道日衰”的信念。人一天天長大,雖然祖母管緊了不準出門,可是從家人口里傳來的 街道上的消息,總是什么快馬車翻身了;某某人讓巡捕捉去了;什么宋 教仁被刺了:所有的新聞,都是在證明街道上的危險。等到自己學會了開汽車,更覺得路上的人時時刻刻像在逃難。在 路上好像每一個人都想獨出心裁發(fā)明些走路的樣子:有的走在路中東 張西望裝出一種看風景的樣子;有的拖老帶小像跳舞的樣子;有的突然 地從路邊跳出來像變戲法的樣子;有的低頭緩步像哲學家的樣子;有的 走一步退一步像和你玩“老鷹捉小雞”的樣子;有的像在地上找東西的 樣子;有的又好像要和汽車頭決斗的樣子……樣子實在太多了。記得 前年有一位墨西哥畫家到上海來,我們無意中談起各種動物在汽車前 穿馬路的樣子。他說,晚上開車看見前面的貓最可怕,遠遠地你只看見 兩粒綠光,等你走近,它一閃就好像鉆進你的車底下,等你趕快停車,它 卻早已等在路邊了。他又說,狗也特別,它們或是站在路邊,或是站在 路心,起先并不動,等你走近,它就直打你車前沖過去。他說最奇怪是 雞,譬如它要從路左穿到路右,等你走近,它一定嘴里裝出一種急叫,穿 過去可是不到路右總又馬上退回來;據說雞的后面是拖著一根生命線 的,它怕你會把那條看不見的線壓斷。我便覺得上海的穿馬路人又像 貓,又像狗,又像雞。我總不懂天底下為什么有這種為要早到對街一秒 鐘而愿意冒生命危險的人。其實到了對街他一樣地還是看風景。我這些當然是坐在汽車里說的話;走在路上反過來又會覺得汽車 像老虎,它只想吃人?!八麄円呀洷任覀兛鞄资俦读?,他們還要開足了 速度,又不是去趕死!”這是當我們走到路上罵坐汽車的人的話,還有街 道上那種“馬路如虎口,當中不可走”的牌子,那是給走路人的警告。而 坐在汽車里的人,有幾個又像犯人一樣,左右前后有武裝的保鏢,好像 滿街都是強盜。所以我說,假使有人要問我上海的街道,就連內地的街道;我一定 說:“危險!”選自1935年《時代畫報》第8卷第7期“時代講話”專欄 P23-26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