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作者:胡晴舫  頁數(shù):181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胡晴舫的《旅人》,講的是關(guān)于旅行以及旅行的人,但更要緊的,是關(guān)于旅行者流離的眼睛所看見的別人與自己?! ÷眯姓唠x開家鄉(xiāng)的時候,正確的說,是他(她)第一次離家的時候,他(她)其實是一無所有的。他(她)昕有的,只是“對世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或者來自書本(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或者來自于轉(zhuǎn)述(但奇怪的,這時候我們就改叫它做“傳言”了)?! ∫坏┏鲩T遠(yuǎn)行,他(她)的“想象”就要和“真實”面對面,產(chǎn)生一種交鋒、對質(zhì),更產(chǎn)生一種演化觀點,從而成為一種知與無知的“辯證關(guān)系”來。那個過程,也許我可以稱它是“當(dāng)世界觀與真實世界相遇”……  因為你對前方的世界一無所知,你所熟知的,其實是自己原有的世界,所以當(dāng)你背起行囊勇敢向前之際,你其實是個“帶著家鄉(xiāng)去旅行”的人?! ∥冶緛硪詾槲沂莻€輕便的旅人,只帶了一點換洗衣褲(我還帶了路上可以丟棄的舊襪子)、刮胡刀和牙刷,以及一本旅行地的導(dǎo)游書;但事實上,我?guī)е鲩T的遠(yuǎn)比我知道的為多,我?guī)Я艘徽洹捌姟焙汀芭f習(xí)”,以及一雙被自己來歷禁錮的眼睛……  “嘿,這里的茄子竟然是圓的?!薄  霸谌毡?,菜是冷的,飯是溫的,魚是生的。”  “德國的女人胸脯大到她們拍面包屑時,是拍胸部而不是拍腿上?!薄  霸诿绹形鞑?,你可以開一天的車子看不見另一輛車子,景色也完全沒變,一片接一片的玉米田?!薄  拔锊蛔援悺?,這些奇風(fēng)異俗,其奇其異,都是通過觀看者的“自身對照”得來的,可見我們雖然來到“異鄉(xiāng)”,但我們背負(fù)著一整個家鄉(xiāng)的“監(jiān)獄”,我們根本沒有離開家呀?! ∪绻媸沁@樣,我們?yōu)槭裁催€要旅行?為什么又給予旅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么高的學(xué)習(xí)評價?  可能是因為到了“回家”的時候,旅行者又“變”了,他(她)變得和原來不太一樣,有時候甚至連自己都未察覺?;貋淼穆眯姓?,眼睛變得不太一樣,他(她)竟然不太適應(yīng)他(她)原來已經(jīng)居住多年的家鄉(xiāng),他看到很多不順眼的事,忍不住把一些他鄉(xiāng)的事搬出來說……  “穿過中越邊境,你就發(fā)現(xiàn)越南人是愛干凈的,中國人是不講衛(wèi)生的。”  “你看看德圉人,半夜無人時,他也要停下來等紅燈。”“那是一個真正法治社會的表現(xiàn)。”  “在法國,每位工人也都能講一兩本他喜愛的書。而在意大利,賣肉的屠夫還能和你背誦但丁呢?!薄 ∧懵眯?,你變了,你“帶著異鄉(xiāng)回故里”了,你已經(jīng)不是那個原來的你了?! ∑婀值氖牵鰢鴷r你無法擺脫你的家鄉(xiāng),回來時你卻無法融入你的故國,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胡晴舫在書中說:“旅人帶著他的偏見趕路,有些舊偏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經(jīng)由旅人的闖入,則影響了沒有離家的人們看待世界的態(tài)度——或,另一面的偏見。”  我仍然可以說,這些偏見的否定和再肯定,是一種“進(jìn)步”?;貋淼哪恪胺穸ā痹瓉淼哪悖貋淼哪恪鞍痹瓉淼哪?,如同果實是開花的否定形式,但果實是包含開花的過程的,你不能繞過它?! 〉搅诉@里,我們也才探觸到一點點旅行的真相,而且我們還只用了兩個數(shù)學(xué)變量,家鄉(xiāng)和他鄉(xiāng);如果家鄉(xiāng)和他鄉(xiāng)都變成“復(fù)數(shù)”,那又如何呢?例如胡晴舫書中開宗明義說的“我總是在路上”,一個場景換過一個場景,一個思考基礎(chǔ)換過另一個思考基礎(chǔ),如果“時差”是此地到彼地的“生理時間”調(diào)適現(xiàn)象,總在飛行的人又要以哪一個地點成為他(她)“時差”的基準(zhǔn)點呢?  或者,我另一個朋友的故事,她生在香港,先到臺灣讀大學(xué),又到美國讀研究所,回到香港工作,然后又嫁到丹麥去,一生充滿移動和困惑,她究竟要如何看待自己?在臺灣讀書,她是個講話有口音的香港人;回香港工作,她看香港不順眼,朋友覺得她已經(jīng)變成臺灣人了;嫁到丹麥,她開始懷念在香港成長的一切。這就是旅行無止境的辯證,“地基”不斷移動的人,多了許多看世界的機(jī)會,但也失去站在某個“立場”的權(quán)利?! ∮^看者如此,被觀看者又如何呢?早期讀西方旅行文學(xué),對我而言是痛苦的。因為,通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有時候是難堪的。他們所描述的那些落后怪奇、不適人居的蠻荒之地,有時候正是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被迫看到另一面鏡子里衣著襤褸的自己,不免也有點難堪,但對居高臨下、趾高氣昂的闖入者、偷窺者,也有一些不滿意和不諒解。有時候也不免學(xué)阿Q的口吻說:“我們家從前,比你們闊多了?!薄 ∧憧纯次遥緛硪労玺车臅?,卻拉雜談到爪哇國去了。但這正是胡晴舫《旅人》的撩撥力量,她永無止境移動觀點的旅人之書,刺激你的思考停不下來。它本身是一本反省旅行意義及旅行途中所見的書,你不可能坐在那里,呆呆讀著這本書,你的思緒早已動身,前往你不曾造訪之地。你,和她一樣,也想要苦苦追問,一切關(guān)于“行動”的意義。

內(nèi)容概要

  《旅人》給您的啟發(fā):有一天,你驟驀然發(fā)現(xiàn),人與土地的感情,不在你的身上。紐約的公寓,香港的公寓,開羅的公寓,東京的公寓,對旅人來說都是公寓。無論窩到哪一個城市,你機(jī)械性地完成所有要將自己定居下來的生活條件。一樣擠交通,一樣上網(wǎng),一樣吃飯,一樣洗澡,一樣墜人情網(wǎng)然后失戀,一樣在秋天來臨的時候認(rèn)為那是城市最棒的季節(jié),一樣到了年尾便熱切計劃下一年的新開始。一樣慢慢老去。

作者簡介

  胡晴舫,出生于臺北,臺灣大學(xué)外文系畢業(y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xué)戲劇碩士。寫作范圍包括文化評論、小說、散文。已出版《她》《旅人》《機(jī)械時代》《濫情者》四部作品。

書籍目錄

旅人之所見——關(guān)于旅行的形上學(xué)以及胡晴舫的《旅人》詹宏志我站在生活的另一邊自己的城市旅行作為一種榮耀階級旅行旅行,一種移動的方式陌生的鄉(xiāng)愁大家說英語生活在他方文化菜色鏡頭我看見,一個天堂島婚禮與葬禮這里那里語言原昧文化偏見他者的眼睛旅人的眼睛旅行家月臺疑云達(dá)弗斯旅人達(dá)弗斯民族達(dá)弗斯建筑世界是用來生活的疆界偷渡就像旅行世界的中心舊報紙超時空連結(jié)在異環(huán)境中旅行如何不帶熏鮭魚旅行城市與鄉(xiāng)間旅行作為一種離開不可告人的旅行當(dāng)旅行的終點是死亡等待機(jī)場我們?yōu)楹温眯校课覀冞€能夠如何旅行?盡頭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他要我為他描述我所居住的城市?! ∥宜级攘艘粫海胍釒讉€形容辭,臨出口前決定改成學(xué)術(shù)字眼,想想,又放棄了文學(xué)說法,也不知道列舉城市活動是否合適。最后,竟是一陣沉默,我只是微笑,一時之間,無法尋著一種簡明扼要的方法,直接有力地陳述我對自己城市的印象?! ∪缤腥藛柶?,“您的母親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如果他詢問我對某個政治人物、電影明星、社會名流、鄰居、同事、小學(xué)同學(xué)、上司、店員及其他任何一個熟識的印象,我都能不加思索,立即尋著一個適切的語詞說明對方的長相性格特征。也許粗暴,也許不正確,但至少能夠是反應(yīng)快速的。但是,問起我的母親,一個世上與我最親愛的人時,我的回憶卻是模模糊糊,不但對若干相處細(xì)節(jié)的記憶感到缺乏自信,連她的臉孔也不怎么能憶起。甚至,用幾個簡單輕率的辭句去結(jié)語我對她的總體印象這件行為,讓我感到害怕,仿佛是天大的不敬,可怕的褻瀆。  我遲疑著。不能對那座城市有著清明冷靜的觀察,無法像提起一個漠不關(guān)己的遙遠(yuǎn)城鎮(zhèn)、只為了充實一段社交談話的內(nèi)容那般輕薄的目的,輕輕松松去講到我的城市?! ⌒念^上沉甸甸壓著一層厚重的云層,城市是躲在云朵后面的太陽,似乎想讓我看見又不想讓我看見地探頭探腦?! ‘?dāng)我終于開口講述,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小心翼翼在揀字篩辭,刻意閃躲掉那座城市平時常常令我不滿的缺點壞處;眼前浮現(xiàn)丑陋雜亂的市容,我趕緊搖頭閉眼晃走那幅不悅景象,企圖將視線拉到比較不礙眼的角落;我努力在腦海里搜刮來許多令人動情的生活小枝節(jié),夸大,增添色彩,讓那座城市聽上去活潑,友善,可愛,迷人,充滿各式特殊的樂趣。談著談著,我談出對方一臉向往的神情,自己莫名生出一股大膽的信心,更加熱烈地去描繪城市的美處。跟著,像一個善于撒謊的人最后也信任了自己謊言的真實性,我也相信我口中所說的那座城市確實是我居住的所在。  然后,在一件小事上,我又頓住了。我實在記不起一條路的名字。雖然我天天沿著那條路開車上班,下工回家,來來回回,一遍又一遍,不必思索也能摸著路,在正確的地方轉(zhuǎn)彎。我也想不出那條街上究竟栽種著什么樣的樹。而,這會兒,我卻要向他描述,當(dāng)春天來臨,我如何懷著喜悅心情,觀賞路樹油亮的綠蔭在亞熱帶陽光下閃爍發(fā)光,如同里面藏住著成千上萬的迷你精靈?! ∥矣牣?,距離的遠(yuǎn)近,居然能夠影響旅人對轉(zhuǎn)述城市記憶的把握程度。照理,越遙遠(yuǎn),旅人越不能輕易了解;越親近,旅人更能熟悉掌握?! 】桑??! ÷眯械牡览?,如同瞎子摸大象。居住在自己城市的旅人,只見到自己城市的一只大腿,一個耳朵,一把象牙。你專注在自己平時生活的活動范圍,陷于日常工作的及時完成,牽制于固定不變的人際關(guān)系脈絡(luò)之中。一個旅人,卻能夠拉開距離,看到大象的全貌。他能夠,對你的城市帶著研究的目光,不帶情緒地對你的城市進(jìn)行去蕪存菁的工作。他有理智,可以抗拒城市不分青紅皂白的感染力;他有閑情,擔(dān)得起耗費時間精力,慢慢品味你的城市?! ÷萌藢Υ鞘械膽B(tài)度,就似上網(wǎng)瀏覽一樣,有興趣的網(wǎng)址點出來瞧瞧.沒有興趣的網(wǎng)頁,只消按一下滑鼠,就能去到更新奇的地方。沒有負(fù)擔(dān)?! ∷籼蓿x擇,評估,像對付一個可有可無的情人。隨時準(zhǔn)備分手,而且有足夠的殘忍可以說放棄就放棄?! ∮谑?,距離遙遠(yuǎn)的城市,只會對旅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卻不能烙下苦痛的痕跡。因為,令他憂愁不舒適的城市是進(jìn)不到他生活里的?! ÷萌藢Υ约撼鞘械膽B(tài)度卻像個老太婆追憶起自己的青春。無論當(dāng)時過得如何慘綠,怎么難受,如今都只剩下珍惜的情緒。述說起來時,便無法抑止地叨叨絮絮,每個生命情節(jié)都拿放大鏡去觀賞,賦予過度的意義,似在撰寫歷史課本上的世界大事般慎重。因為,那是你親身活過來的。好。壞,都是你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情感,放在眼前會感到羞恥,捧在手心就會融化,留在心里則讓你有想哭的沖動。

編輯推薦

  《旅人》文字的書寫口吻固然清淡閑適,但胡晴舫想與我們分享的,并不是容易消化的東西,她不僅寫出了那些你在旅行雜志中讀不到的旅人,還看到了尋常旅人視線未能企及的“風(fēng)景”?!堵萌恕纺阋纯?,至少是要開始知道胡晴舫這個人,她遠(yuǎn)比我們臺面上許多已成名的作者都要好上許多。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旅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8條)

 
 

  •     旅行不就是為了擺脫身份么?
      喜歡乘火車,搭飛機(jī)太快,便宜的位子也不夠大。
      成不了旅人,牽掛太多,對自己也不夠狠。
      
      本土的東西還剩多少?尋找本土,你愿意付出多少?我的話,可以沒有電視,沒有網(wǎng)絡(luò),但要有浴室,可以的話有空調(diào)。洗好,吃好,睡好,拉好,才能玩好?。?!
      ”我們的身體就是文化的記憶,即我們就是我們吃下去的食物。“聽起來,我像低等動物。
      
      期待前往不理睬旅人身份的城市。
      若只是換個環(huán)境,花點錢,“野生動物園”與“度假村”就夠了。
  •     “對很多人來說,每一趟出游,都像是尋找天啟的旅程?!?br />   
      高中時代,讀七堇年的散文,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清是在哪一本書里,附贈了一張草海的明信片,非常令人動容的綠色,像是盡頭,又像是開始。連同那篇講瀘沽湖的文章,讓我記憶深刻。我知道,那是我一定得去到的地方。
      二十歲到來之前的那個夏天,終于準(zhǔn)備好上路。心中無限忐忑,盡管訂好了青年旅舍,還是害怕一個人的出行太多措手不及的意外,更深處的,是懷疑自己是個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到的家伙。
      如此強(qiáng)烈的自卑感,以及不愿與這個自卑的聲音解釋的倔強(qiáng),不管怎么說,這是必須踏上的旅程。如果放棄,就等于妥協(xié),承認(rèn)自己確實什么也做不到。那么,再一次的開始將會不可想象地難,甚至伴隨著遺憾、更為強(qiáng)烈地否定意識。
      此外,還如此文藝地想,算是成長的一道標(biāo)志,也該為即將到來的二十歲留下些什么,證明自己沒有停留在過去。并且想當(dāng)然地以為,出行過,或者出走過,總會明白、頓悟,盡管不知道自己在為什么想不開,也不打算這么快輕意地為人生第一次失敗釋懷。
      
      那時候,還記得這樣的話,人生啊,寫過一篇杜鵑啼血的文章,看過一回痛快淋漓的風(fēng)景,與一個賞心悅目的人錯肩,也是知足了。
      
      “經(jīng)過鏡頭,立體風(fēng)景被系統(tǒng)化地壓成平面,一張一張,一頁一頁,一景一景,仿佛一本失敗的日記,流水賬式地記錄旅人的路程?!?br />   
      我決定下一次出行不帶相機(jī)。
      因為麻煩,而且毫無新意。和家人去過的那些景點,被要求和建筑物、景色合影留念,往往都是硬著頭皮上,不曉得為什么要浪費時間等先前的游客讓出位置來。
      繼續(xù)說來,我的長相還有攝影技術(shù)都不怎么樣。而且覺得相機(jī)是不必要的負(fù)重。記得張小嫻的散文里提到過,一位熱衷拍照的人在夕陽前不再舉起相機(jī),因為嘗試多次,知道無法記錄那攝人的美。我也覺得,如果不能用鏡頭留下驚心動魄的一瞬間,還是讓它在我的驚鴻一湖瞥里永恒吧。記住的就留作不虛自行的紀(jì)念,記不住的,也無須照片提醒。
      非常佩服那些扛著攝影器材捕捉天時地利的美景的人,不辭辛苦,并且樂此不疲。因為他們的目的很單一,不像大多數(shù)人旅行兼顧了太多功能。
      
      “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離開。現(xiàn)代人沒有地圖,有的是莫名念頭,在心頭隱隱發(fā)癢。”
      
      旅行的目的在我只有一種,去遠(yuǎn)方,或者去別的地方。帶有許多逃離的性質(zhì)。不是有錢了有閑了開始盤算旅行,而是突然發(fā)現(xiàn)對現(xiàn)狀無法掌握,對生活不能打理,按自己的意愿。薩特《理智之年》里說,如果我不能按照我的意愿重新開始生活,那么活著簡直是一件荒謬的事。簡直為我引作座右銘。
      覺得從起床到睡覺都在一個無形的怪圈里,莫名的壓抑,就渴望去更為廣闊的地方,沒有人,沒有汽車。陌生的環(huán)境會讓人無端地放松。我總在想,如果不是在這里,周圍沒有與我相熟的人,我會穿平時覺得穿不出去的衣服,會因為無所顧忌而顯得自信。
      
      “我要旅行,明天就走?!?br />   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對這一短語并沒有什么向往和特殊的好感。我想要的一直是,能帶自己遠(yuǎn)走高飛的能力。在那之前的籌劃和設(shè)計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愉悅的過程,甚至是短暫逃離現(xiàn)實的一劑針?biāo)帯Ξ?dāng)下不滿意,就會在心頭翻出一些旅行資訊來,我要去哪里哪里,將在何時何地。
      說走就走,倒真是做過。隱約有那么一個念頭,終于在一個契機(jī)的引誘下毅然決然出發(fā)。守口如瓶,在臨行前賺一把驚詫的眼球。
      個中緣由,當(dāng)然是,因為愛情。
      不是沖動,是深思熟慮。覺得最初的浪漫和激動人心正在褪色,談情說愛變得程式化,得作一點匪夷所思的事延緩愛情的衰老,它明明還在盛年,我還年輕,就算沒有轟轟烈烈蕩氣回腸,也對得起全部的心動。
      如果這次不走,下一次不知何時。
      
      “旅行為什么會具有如此私密性,因為旅行跟生命經(jīng)驗關(guān)系密切。旅行就像生命中偶而發(fā)生的奇妙經(jīng)驗,在突如其來的某一刻,恰是你最無防備之際,事情發(fā)生了。你不知道為什么發(fā)生,如何發(fā)生,那不在你的控制之下或計劃之內(nèi),它就是發(fā)生了。
      而,你的感覺是那么驚天動地地美好。
      你希望再重頭來過一次,卻很清楚那是永遠(yuǎn)不可能再發(fā)生的事。作為一個旅人的最大悲哀,即是你剛剛喜歡或習(xí)慣了一個景致,你馬上必須離開。人可以再度舊地重游,但是一切都將改變,眼前見到的景色、呼吸的味道、吹在身上的風(fēng)度、旁邊的親愛伴侶以及這個年紀(jì)的你,也許不會徹底消失,但,確定改變。當(dāng)是的情境、心情、感情,那些想要保留的主南感受和客觀環(huán)境,勢必一去不返。”
      
      也因此成就了一小段自主的旅程。廈門難忘的五月,滂沱大雨鋪天蓋地,委實讓我這北國的孩子大開眼界。南普陀寺的小山順路而上又順路而下,朝著陌生心跳著前進(jìn)。那條路沒有人,寂靜的長廊纏繞著藤蔓植物,像是異境。路牌告訴我,怕是進(jìn)了植物園了。雨那么大,我和兩個廈大的女生被好心的工作人員放進(jìn)不對外開放的培育室,那些沙生植物有非常美麗的名字,我費力地記下,還是一一忘了。
      后來也去過廈門,但我知道,離那天的植物園已經(jīng)非常遠(yuǎn)了,一次出發(fā)有一次的緣分,慶幸我沒有錯過。
      
      “奇怪的是,每每都是這種應(yīng)該是心痛害怕的時刻,我的內(nèi)心深處卻有一種終于平靜的感覺了。”
      
      我的方向感非常差,最喜歡稱道的一次迷路經(jīng)歷是在瀘沽湖。在女神灣吃了非常爽口的晚餐并乘坐豬槽船觀賞了湖上落日之后,我依然是個未到目的地的旅人。盡管好心的店主要我留下,明早有伴可以一起出發(fā)。但我已經(jīng)回復(fù)之前訂的旅舍給我留了床位。我按店主指的方向爬山,山路不算難走。此時已經(jīng)八點,好在天色還亮,俯看的景色迷人,就算我沒有留下那張從藝術(shù)角度來說糟糕的照片,也依然不會忘記,那時我已陷入要趕夜路的焦灼,本無暇飽覽湖光山色,但隨意地望去,還是覺得美景自不待言,所以我舉起了相機(jī)。
      我到山頂,也看到了攻略里提到的瑪尼堆。此時天已經(jīng)擦黑,我稍作歇息,忙不迭地下山。潛意識里已經(jīng)害怕在山野穿行,就這樣偏離了目的地。來到公路上,心安一點,天突然就黑了。我不顧疲憊,背著包又拎著包,在闃靜的路上跑起來。明明惶恐慌亂,卻覺得這才是旅行啊,為著一點冒險的刺激感。
      當(dāng)身后車燈的光芒越來越近,我?guī)缀醪患偎妓鞯財r住騎者,尋求幫助,無法考慮更多的危險。他的電動車不足以拉我到目的地,找了有車的親戚幫忙。要50塊,我已經(jīng)顧不上討價還價,雖然那個價錢足夠坐車走完我徒步兩天的路程。
      
      “他說,‘等一等。’我于是一個人站在偌大蒼穹之下,視線以內(nèi)不見人煙,只有無窮盡的玉米田,混雜大片的黃色向日葵。風(fēng),寂寞。去朵顯得遙遠(yuǎn)。”
      
      一路上,我都在渴望遇到什么人搭伴走一程,為此冒昧和人搭訕。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個人獨行的路。感覺非常靈敏,能聽到身后葉子掉落的聲響。在黃昏時間,坐在馬路邊上寫一些字。走過游人如織的景點,在清澈的湖邊看楊花點點。遠(yuǎn)處小島一抹綠色,卻在行程外。藍(lán)天映入水中,陽光燦燦如金。我想起我的短發(fā),三塊錢淘來的白衣衫,臟兮兮的牛仔褲,決定在淺灘上我的位置那里放一只野鴨,它站在船尾的模樣十分神氣。
  •     散文隨筆類的游記最容易寫,卻最不容易寫得好讀,有趣,還帶有那么點思想性。所以這本《旅人》才讓我那么驚喜。最大的感覺就是舒服,不管是里面的比喻排比還是人物小故事,都覺得用力恰到好處??催^那么多旅行相關(guān)的書,還是第一次覺得有這種心曠神怡的舒服感。
      
      幾乎每一篇都是主題先行的,講移民,講鏡頭,講疆界,講原味文化,講身份認(rèn)同,甚至用整整四篇講述了“達(dá)佛斯人”這種偽旅人的世界。比起《行走臺灣》中多位作家地標(biāo)式的回憶散記,《旅人》顯得如此精巧、細(xì)致,有對商業(yè)和人性的追問,有潛藏于段落的小包袱,也有耐人尋味的對話和故事。而在這個體驗式、故事性游記天花亂墜的年代,我一點也不覺得這種對于旅人和旅行“意義”的敘述探討是多余的。
      
      不過倒是有個共通之處,這些散文類游記寫得好的作家,大多有著多元文化交織的成長背景。胡晴舫是,馬家輝是,舒國治勉強(qiáng)也可以算一個,三毛當(dāng)然是。往往在他們寫的東西里,沒有那么多與生俱來的的常識和偏見,某個國家或某段歷史并未在他們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記,反倒是在多文化的沖撞下,預(yù)設(shè)立場和基準(zhǔn)線這兩樣很致命卻又易隱藏的東西,在《旅人》中全然不見。
      
      好的視野,周游列國,見多識廣,再加上足夠的學(xué)術(shù)素養(yǎng),必然會給文章增色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那一份樸素的、傻氣的好奇心。世界如此之平,無論在香港的公寓,紐約的公寓,還是東京的公寓,都可以機(jī)械性地完成常態(tài)的生活動作,跟一個長鏡頭一樣自然。
      
      世界賦予你新的驚喜,或許還不如一個第一次來到大城市的山區(qū)農(nóng)民,乘坐鉆在地底下開的火車帶來的沖擊。非常態(tài)和刺激也最終全部變成了習(xí)以為常,反過來說,或許這才是拋卻對異文化的嘆為觀止,而思考起旅行意義的契機(jī)吧。
      
      序里面那句話也正可以作為旅人精神的最好注解,“背起行囊出發(fā)時,你是那個帶著家鄉(xiāng)去旅行的人,而等到你帶著異鄉(xiāng)回故里,你也已不是原來那個你了。”
      
  •     【在路上】
      @只要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陽光。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優(yōu)越性在旅行中展現(xiàn),一段無人見證的歷史可能不曾存在,一個旅人在異鄉(xiāng)永遠(yuǎn)是一個零。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
      
      @在陌生的城市里,我以為自己仍然擁有與老朋友在城市里,隨即相遇的相遇。
      
      @在城市旅行,看見的是人;在鄉(xiāng)間旅行,看見的是自己。
      
      @尋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理解一個不一樣的目光。
      
      @也許,真相,旅行去了。
      
      @一個旅人,以為只有他是清醒的,因為他是站在別人世界之外的觀察者,事實上,只有他自己是最迷惑的,因為他總是在狀況之外。
      
      @我要旅行。明天就走。
      
      
      
      
      【空港】
      @為你抵達(dá),為你離開。
      
      @沒有目的地,旅行就不會結(jié)束。
      
      @旅行不見的是離開。但,是一種脫離。脫離制式的生活,呆板的身份,脫離別人給你的游戲規(guī)則。脫離那些無聊自以為是的人生廢話。你,可以,不再站在那里;你走開,就算短短五分鐘。也好。
      
      @不是逃避,是視而不見。脫離是當(dāng)著對方的面轉(zhuǎn)身離去。我不與你同在一個時空,我有我自己的時空。
      
      @自己與原有世界的距離:多近,才能表示親密;多遠(yuǎn),才會引起思念;多久,才可以回去。
      
      
      
      
      
      【某年某月某日。某個我】
      @我不僅是我,我還是我想要當(dāng)?shù)哪莻€人。
      
      @人生有些事情,譬如愛情和旅行,是完全無法與人話說清楚的;也,只能留給自己收藏。
      
      @奇怪的是,每每都是這種應(yīng)該心痛害怕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深處卻有一種終于平靜的感覺。
      
      他說:等一等。
      
      我于是一個人站在偌大蒼穹之下,視線以內(nèi)不見人煙,只有無窮無盡的玉米田,混雜大片黃色的向日葵。風(fēng)。寂寥。云朵顯得很遙遠(yuǎn)。
      
      @我張開雙臂,閉上眼睛。過去的一切,曾經(jīng)像笨拙的行李袋,掛在我背上,跟著我走到了盡頭,正紛紛剝落而去.......
      
      
      
      【等人】
      @旅行。是一連串的等待。
      
      @旅途中,旅人總是在等待。
      
      @等待,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虛無,是每一個旅人必備的隨身行李。
      當(dāng)?shù)却蔀橐环N習(xí)慣的當(dāng)天,我發(fā)現(xiàn)我正在旅行。
      
      @一直在等一個人,你是不是那個?
      
      
      
      
      
      
      
      
      隨性的生活是場華麗的冒險而做自己就是這場旅行的意義。
      
      當(dāng)所有紛亂嘈雜平息之后,簡單的生活才是我們最終的生活歸宿,因為它更純粹,因而更接近心靈。
      
      是的,我愛旅行
      
      向往自由和有愛的遠(yuǎn)方
  •     記於2010.4.7
      
      胡晴舫寫的《旅人》
      上禮拜才在網(wǎng)路上瞥到一眼簡介
      才短短幾句話,就足以令我愛上這位作家的文字
      立刻上網(wǎng)訂書
      
      我之前從來沒看過胡晴舫寫的書
      名字倒是聽過
      (也許是因為胡晴雯這名字太響亮的緣故,讓我誤以為她們有什麼關(guān)係...)
      這本《旅人》是她2000年的舊作
      本來是絕版書,2009年底換了出版社重新再版發(fā)行
      
      她的文字非常理性
      我原本的舊偏見會以為旅行是一件浪漫的事
      至少寫旅人不會偏差到哪裡去
      但我很訝異的是,她似乎看透了旅人這個角色
      把虛無飄渺的情感真空後再抽離
      所以她的文字語言本身是非常中性偏鹼的
      又精準(zhǔn)的恰到好處
      總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慣有的旅程迷思
      把關(guān)於旅人的種種想像連皮帶骨地赤裸裸的呈現(xiàn)出來
      像是下定義、下注腳般的點出我們無法理出的頭緒
      
      整個思緒脈絡(luò)是非常有邏輯性的
      也帶了一些哲學(xué)般的口吻
      有時候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她迸出的簡鍊結(jié)論理由為何
      多半在想通之後,大力的在心裡按「讚」
      如果閱讀變成FaceBook上瀏覽過程的話....
      
      
      這本書非常輕薄,比一般書籍開書略小
      頁數(shù)不多,才205頁
      我彌足珍貴的慢慢啃讀著
      深怕一個不小心,速度快了,書會被讀完,可惜了這短短的閱讀歷程
      
      我想這是讀者帶給一本好書最忠實的回饋
      
      謝謝胡晴舫寫了這本好看的書
  •     讀了大部分小篇章后,一翻手,瞄到書本背面的某段話,疑似點睛。
      感慨歲月飛逝,唏噓少年。
      怎么才能抵過時光變遷。
      何時才能踏上征程。
      到哪里了,期望才不會被失望替代。
      遇見誰了,理想才不會以夢想告終。
      由[一樣]變成[不一樣]呢。
      
  •     這似乎也是他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書
      
      我記得那年我23歲 人在倫敦
      對于未來 學(xué)業(yè) 工作和感情
      都很旁徨不定
      
      倫敦的朋友送了我這本書
      一看再看
      她的生涯與旅途不知多我多少萬倍
      
      此后我便成了她堅貞而沉默的書迷
      每本書都細(xì)細(xì)保存
      
      我喜歡胡老師冷靜而尖銳的筆鋒
      崇拜她理性與情感相容兼?zhèn)涞奈牟?br />   希望像她一樣 讀破萬卷書 也行遍萬里路
      
      旅人是我的all the time favorite
      每當(dāng)我又游移不定時 總會翻起這本書
      
      胡老師在臺灣的中時部落格網(wǎng)站有專欄
      點選作家選項便可看到
      
      但大陸的朋友們可要翻墻才能看到了
      里面記載許多她對社會的觀察 和生活的筆記
      
  •     干貨不多。
      卓越、當(dāng)當(dāng)卻賣斷貨了。幸虧上次去香港時,沒買臺版。雖然我在好幾家書店都發(fā)現(xiàn)它擺在醒目的地方。
      五一去江門,到江門購書中心“考察”,將其作為“檢查書”(郝明義語),尋覓一番,無果。去服務(wù)臺查詢,填好查書單后交給工作人員,對方很熟練地敲擊了幾下鍵盤,然后告訴我:“你要的這本書我們有的,現(xiàn)在缺貨?!倍嗝磳I(yè)的回答。
      同行友人問我這是本什么書,“散文隨筆吧”我答,“哦,我知道了,無病呻吟集?!彼f。
  •     旅人的眼睛,總是能夠看到什么人看不到的色彩和景致,比如我,我希望甚至幻想,然而看不到,很多很多,于是有時候我相信,它本來就是不存在的?;蛘哒f成,是我假設(shè)。
      
      有時候我喜歡那種姿態(tài),作為一個陌生的個體,與一處地方相互冷眼旁觀,相互假設(shè),各自演出。有時候我也希望我可以進(jìn)入那種狀態(tài)生活,像電影一樣,只進(jìn)入,扮演,然后全身而退。但是現(xiàn)實的世界里有種生命的潛規(guī)則,我這么說,這一生命,卻沒有一條歸路。
      
      是的,沒有一條是可歸的路。沒有。
      好與不好,究竟定義為主觀的感受,還是判定為客觀的比對。
      
      常常覺得很慚愧,我卑微,只能用想,即使寫,也只能是星星散散的,成不了篇幅。也所以我喜歡窩在圖書館的一只角落,讀那些書,一本一本。而我的狹隘讓我只依據(jù)書本封皮的風(fēng)格造畫和故事的名字來挑選。所以我一定是,錯過了很多很多,太多太多。
      就像一個旅人,走得再遠(yuǎn)再仔細(xì),也一定錯過了太多太多。
      
      常常,就像一個旅步不息的人,固執(zhí)不化,偏執(zhí)的不肯接受,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顏色,不喜歡的聲音,不理解的生活方式。
      可是我總以為,我是那么不同,不同于我身邊所有的你們。
      
      可是我好像也慢慢的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都一樣。
      
      這本書,是一個腳步不停的旅行者腦子里流淌的河,我讀它的時候時時覺得,從某種意義上,它顛覆了我的一些想法。
      在某種程度上,至少,是的。
      
      
      只是,無論經(jīng)歷過多少地點,我還是我。哪怕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我。還是我。
      只能夠說些感受,卻不能講故事。
      但是我,總是原諒自己。還是原諒自己。
      
      我們的這個世界,畢竟是用來生活的。
  •     從武漢到西安,三天后,從西安回武漢,總共近三十個小時的火車行程,除卻和陌生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抱著行囊昏睡、聽鄭鈞許巍張楚王若琳田原和Club8的歌的時間,一直在看這本期待了很久的書。
      
      而側(cè)頁上藍(lán)色的圖書館印章,是提醒我與舊世界聯(lián)系的唯一物證。
      
      從看《她》起就無可救藥地迷上胡晴舫的隨筆,看似閑聊里透出寬廣的視野和靈銳的眼光,是聰明而不自以為是的女子。讓人愛到骨子里。
      
      在一個有著跨文化背景的女性的眼里,旅行是因為人冀望對既有框架的逃離,而決定我們?nèi)ツ睦锫眯械氖钦?、?jīng)濟(jì)、文化、歷史等等因素的合力。
      
      她嘗試著擺脫從小培養(yǎng)的“政治正確”的思維模式,以新鮮的角度考量這一路上的紛繁人事。她明白,人們總是帶著一大堆偏見上路,而旅行同樣是有階級的。
      
      乘著她的小獵犬號,她已出發(fā),并一直在路上,讓旅行成為了一種生活習(xí)慣,以及思考方式。
  •     對于大多數(shù)的大陸讀者來說,胡晴舫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百度一下:胡晴舫,1969年出生于臺北,現(xiàn)旅居香港,臺灣大學(xué)外文系畢業(y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xué)戲劇碩士。擁有的身份包括:一個出身中產(chǎn)階級的臺灣人,一個游走不同城市的旅人,一個嫁給羅馬尼亞人的女人,一個在家寫作的作家。寫作范圍包括文化評論、小說、散文。已出版《她》、《旅人》、《機(jī)械時代》、《濫情者》、《辦公室》等五部作品。
      就是上面這段簡單的話,也是我綜合幾個網(wǎng)頁得到的資料。
      資料表明,《旅人》是胡晴舫的第一本書。書腰上的介紹全文是:“這一輯文字的書寫口吻固然清淡閑適,但胡晴舫想與我們分享的,并不是容易消化的東西,她不僅寫出了那些你在旅行雜志中讀不到的旅人,還看到了尋常旅人視線未能企及的‘風(fēng)景’?!薄斑@本書你要看看,至少是要開始知道胡晴舫這個人,她遠(yuǎn)比我們臺面上許多已成名的作者都要好上許多?!苯酉聛硎锹?lián)合推薦者的名單:沈昌文、李歐梵、陳冠中、梁文道、邱立本。作序的則是臺灣著名作家、電影人、編輯及出版人詹宏志。
      《旅人》寫的是旅人在全球化都市中的移動。作者經(jīng)常游歷各國, “從來不曾在同一個城市呆上超過十天的時間”。在這本書中,胡晴舫走訪東西大小國家,帶著自己的閱歷和性格觀察萬事萬物,記下她對于各國各地文化的反思,以及對于傳統(tǒng)“行記”的一次質(zhì)疑?!奥眯?,一種移動的方式”、“旅行作為一種榮耀”、“旅人的眼睛”、“旅行作為一種離開”、“我們?yōu)楹温眯小?、“我們還能夠如何旅行”、“當(dāng)旅行的終點是死亡”……這一篇篇獨立的文章,又互相聯(lián)系在一起,苦苦追問著一切關(guān)于“行動”的意義。
      在作者的眼里,旅行就是“站在生活的另一邊”,是“生活在他方”。陌生的鄉(xiāng)愁、各異的語言、處處可見的婚禮與葬禮,以及文化的菜色、等待與盡頭等等,都是為了“窺視其他世界的神秘”?!懊恳淮纬霭l(fā),都充滿希望;每一趟旅行,都浪漫新奇?!薄奥萌藥е钠娳s路,有些偏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薄奥眯胁皇顷P(guān)于認(rèn)識世界;而是,關(guān)于認(rèn)識自己。透過偏見?!薄爱?dāng)人類開始學(xué)會旅行,那個是非黑白分明、真理晶瑩剔透、信仰堅若磐石的純真年代便已然結(jié)束?!薄奥萌嗽谛聲r代能夠比一只鳥兒更輕盈地移動,卻再也不能象流水一般自有地游蕩?!?br />   胡晴舫的文字很有節(jié)奏感,長短句的靈活搭配,排比句的充分運用,遣詞造句的干脆利落,都給她的文章增加了色彩和質(zhì)感,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享受。當(dāng)然,除此之外,還有偶爾會意的微笑和不由自主的思索。
      
      《旅人》,胡晴舫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定價15元。
      
  •     如果你是一個簡單的人。
      內(nèi)心中總會有跳脫現(xiàn)實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個敏感的人。
      在等待地鐵的時候會體會車輛駛進(jìn)時吹在臉上的風(fēng)。
      如果你是一個單純的人。
      能再下雨的午夜靜靜聆聽雨水低落樹葉的聲音。
      那么你應(yīng)該讀這本書。
      
      這是一個適合離開家,在異地工作生活的人們的一本讀物。
      你會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會在里面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
      如果你是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帶著耳機(jī)閱讀。你會覺得有時候你想出行。有時候你想回家。
      如果是你是在周末的陽光下坐在沙發(fā)上閱讀。那么你會想起曾經(jīng)邂逅過的一個人。曾經(jīng)失卻的一段時光。
      
      簡單的書。適合簡單的閱讀。
      如果你還想做一個簡單的人。
  •     當(dāng)敘述本身被敘述,當(dāng)體驗成為體驗的對象。就有了《旅人》這樣一本書。
      關(guān)于特定敘述和旅行價值的書,存在只有一個原因,“意義”太多了。我們賦予文化“意義”,賦予旅行“意義”,賦予體驗“意義”。過多的“意義”相互沖撞,各自貶值。我們不再描述,而是充滿“智慧”、語氣譏誚地評論、偶爾抒情。
      “意義”本身,讓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缺乏意義。就像我在這里的敘述。
      
      在一本過于集中的過于干燥的智慧的旅行書中,我看見的滿是對于商業(yè)社會和人性的追問。有理但是不好看,就像一位蒼白、善心、嘮叨的老婦。
      
      智慧是筋骨,行文是皮囊,結(jié)構(gòu)是身材?!堵萌恕肥菍覍蚁嘧驳慕罟恰?br />   
      其實,我愛旅行。無論是逃離或者切入,她讓我看見另一種常態(tài)。恒久的異鄉(xiāng),不僅僅是在異鄉(xiāng)。
  •     偶遇到的書,起先只為了這素白的封面和簡單吸引。
      讀過之后,雖并不是每篇中的觀點都贊同,但是仍有很好的東西。
      
      旅行這回事,其實是極其私人的。每個人對待旅行的態(tài)度都不一樣??释诼眯兄兴@得的東西更是千奇百怪。沒有定義,無須過度詮釋,只因著心之所往。
      
      于我而言,生命就如同旅行。其中有無數(shù)風(fēng)景,坦途或崎嶇,美好或險惡,選擇了就得去勇敢的承擔(dān)。
      
      也還記得黃奈爾和我也說過,旅行總是讓人感到新生。的確是這樣?。?br />   
      分享一些讀書的筆記。
      ================================
      
      “你不覺得,自己的城市就像我們的老媽一樣,總叫人又愛又恨?!彼麑ξ覕D擠眼,表情又上,同時因感到一種隱語的幸福而放出光彩,“有她在,嫌嘮叨嫌煩,沒她在身邊,又覺得空虛,好像少了一件什么很重要的情感倚靠,讓人失魂落魄?!?br />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
      
      。。。語言雖只是一種工具,卻是唯一接近個人靈魂的途徑。一個人怎么說話,如何造句,使用口氣,都在凸顯自身靈魂的輪廓深度。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我希望她是我旅途上的伴侶,而不只是我無意間驅(qū)車經(jīng)過的一處異域風(fēng)景。
      
      太空中看起來水藍(lán)色的一個完整的地球,實則密密布滿無形的刻度與界線。每一條線后面都是自然力與政治力的成果。
      
      等待,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虛無,是每一個旅人必備的隨身行李。當(dāng)?shù)却蔀橐环N習(xí)慣的當(dāng)天,我發(fā)現(xiàn)我正在旅行。
      
      旅行,給了一個極度珍貴的機(jī)會,讓我可以暫時獨立于撫養(yǎng)我、教育我、灌輸我的一個社會,冷靜清醒地當(dāng)一個旁觀者,做屬于個人的思考。從那些框框條條的世界鷹架中脫離,站到外面,看仔細(xì)自己一直蝸居的大樓究竟外觀如何,透過那些窗戶觀察人們都怎么生活相愛,并從攀延在外的那些水電線路,摸索理解這個世界如何牽連又相互運作、既共存又相斥的復(fù)雜關(guān)系。
      
      《陌生的鄉(xiāng)愁》
      
      為什么如此容易在一個陌生城市定居下來。有時候旅人也不免訝異自己的無情。那些曾經(jīng)共同出游談天的親昵友人、曾經(jīng)歡喜走逛的初春公園、曾經(jīng)一去再去的家常飯館、曾經(jīng)每天見面必打招呼的花店老板、曾經(jīng)消磨無數(shù)時光的書店、曾經(jīng)依賴至深的小型超級市場,到了另一個城市,很快地,都找到了相同的替代。居然,毫無困難。
      
      旅人的生活模式并沒有因著新的居住環(huán)境而改變。他依然在同一個時間起床,依然到了周末就找尋朋友的相伴,依然重復(fù)去同一家小餐廳解決腹饑,依然喜歡在書店磨磨蹭蹭,依然倚靠最靠近居家的那間小雜貨店供應(yīng)日常生活中所有按照計畫或臨時起意的雜貨采購,依然會與做小生意的老板站在路邊仰頭話天氣的難測,一起眼睜睜瞧見一顆顆雨滴從天空無中生有地直落落降下,打濕了腳底的地面,空氣中立即彌漫了難以否認(rèn)的熟知水氣。
      
     ?。牐犝埪萌梭@訝于自己的一成不變。生活習(xí)慣的難以消除,比廚房的頑垢更令人頭痛。這次,不是依賴一瓶清潔劑的正確選擇就可以消除。即便,離開了舊的城市,習(xí)慣,還是千里迢迢像個影子黏在腳底跟過來。
      
     ?。牐犇悴⒉粫驗橐粋€新的城市,就過起新的生活。
      
      你也發(fā)現(xiàn),沒有了老環(huán)境,持續(xù)舊生活所需要的元素并沒有因此缺貨。新的城市,完整地,提供了一切你曾經(jīng)依賴至深或深惡痛絕的生活要素。萬事不缺。日日夜夜,你還是活得像一只老狗。喝你的茶,嚼你的口香糖,買款式大同小異的鞋子,很快找到類似的朋友相處,選看類似的電影,連駝背的角度都不曾改變。
      
     ?。牐犘碌某鞘?,迅速地,變成了舊的城市。
      
     ?。牐犎伺c土地的感情,你驀然地發(fā)現(xiàn),不在你的身上。紐約的公寓,新加坡的公寓,香港的公寓,開羅的公寓,北京的公寓,東京的公寓,對旅人來說都是公寓。無論窩到哪一個城市,你機(jī)械性地完成所有要將自己定居下來的生活條件,到銀行開戶、選租居處、換上自己喜歡的窗簾、放進(jìn)一些符合經(jīng)濟(jì)預(yù)算又能代表個人風(fēng)格的家具,依自己的能力興趣盡可能找到一份不高不低的工作,你就開始過起日子。一樣擠交通,一樣上網(wǎng),一樣吃飯,一樣洗澡,一樣墜入情網(wǎng)然后失戀,一樣在秋天來臨的時候認(rèn)為那是城市最棒的季節(jié),一樣到了年尾便熱切計劃下一年的新開始。一樣,慢慢老去。
      
     ?。牐犇憧傆泄陋毜臅r候,也有不孤獨的時候。總有喜愛這個城市的時候,也有不怎么沉醉的批判觀點。城市里有你渴望結(jié)交的靈魂,也永遠(yuǎn)有你避之唯恐不及的人類。
      
     ?。牐犇阋詾橐呀?jīng)留在彼岸的日子,正一點一滴在新的城市復(fù)蘇。而你渾然不覺有什么不妥。
      
     ?。牐牫鞘械恼Q生,截斷了人類與土地的絕對依存關(guān)系。柏油路、高架橋、汽車、銀行、提款卡、計算機(jī)屏幕、咖啡沖泡方式、購物中心總是放得過響的音樂、建筑工地的鐵皮圍墻、長期施放空調(diào)的室內(nèi)氣味、人工芳香劑味道和城市人類臉上自以為是的冷漠表情,這些才是你的鄉(xiāng)愁。一回生兩回熟的城市街道,沒多久,你便彷佛打從一出生就在這些彎彎曲曲的巷弄間摸索,流利地穿梭;安心在看似熟識實則陌生的咖啡館坐上三個鐘頭,于千篇一律的雨聲中閱讀;雨后,在潮濕的夜晚趕路回家,嗅著滴水樹葉發(fā)出的野生氣息,不時,仰頭從射出光線的窗戶尋找人聲的來源。就在城市陰影與全然黑暗之間,旅人遇見城市生生死死的規(guī)律節(jié)奏,并不動聲色地跟著循動。
      
     ?。牐犐睿鲿橙缫磺辉淮驍嗟臉氛卵葑唷?
      
     ?。牐犽x開舊城市時的大驚小怪,流得不能再多的傷感淚水,想象中應(yīng)該發(fā)生的心痛,都沒有按照時間表進(jìn)行。你只是住下來了。如一頭冬遷的動物,很快在異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洞穴,執(zhí)拾了些食物,便窩著等著春天的來臨。你生活得很好,竟沒有一點不習(xí)慣的寂寞。
      
     ?。牐牰禾旖K將會來,夏天也不會因此消失。遠(yuǎn)在下次冬季來臨之前,你早已在新城市住下來,牢牢鑲進(jìn)你的生活框子里,安穩(wěn)而滿足。
      
     ?。牐犘录竟?jié)降臨的第一天,上街,我甚至錯認(rèn)了一張臉孔。以為自己仍擁有與老朋友在城市里隨機(jī)相遇的幸運。
      
  •     曾有兩個人明確告訴我他們討厭旅行。一個號稱以將自己局限在盡可能小的活動范圍內(nèi)為樂,幼兒園小學(xué)初高中從未跨出同一個行政區(qū);另一個對旅途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極度恐懼,就像有人討厭坐過山車,大把花錢讓自己置身于危險境地對她無異于瘋狂?!拔也幌矚g旅行,為什么要旅行?”
      
      人為什么旅行,這是足夠?qū)懸槐緯膯栴}。從人類向往流動與新奇的本性開始探索,逐漸觸摸到旅游行為的源頭,探討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為旅行帶來的便利與顛覆性意義,饒有興味地研究當(dāng)代人對于設(shè)計、記錄、展示個人旅途的熱切和虛榮。在《旅人》中,胡晴舫捉刀一把,從階級、文化、語言、身份、疆界、他者、榮耀、偏見、時空、死亡諸多角度入手,將旅行當(dāng)作一枚小鉆石細(xì)細(xì)雕琢,切割出萬千旅人正經(jīng)歷著卻不自知的剖面。
      
      而我所感興趣的是當(dāng)旅行作為一種信仰。無數(shù)年輕人夢想環(huán)游世界,以父母輩固定一地的僵化生活為恥,渴望日日處在流動之中——今天在三亞吹海風(fēng)曬太陽,明天到新疆喝酸奶啖烤肉,后天在西藏拜神山謁圣廟,下周就飛往東亞西歐北美中非以至南極。旅游超越了原有的悠閑、放松等作為繁忙調(diào)劑的輔助功能,進(jìn)而躍升為工作的目的、人生的信仰,甚至最為理想的生活方式,原因何在?
      
      透過表層的娛樂、求知、不安分而往里窺看,我以為有兩個內(nèi)在的原因是恐懼和空虛。
      
      說到恐懼,首先反應(yīng)出《西游記》中有一回,孫悟空大戰(zhàn)獨角兕。天寒地凍,路阻且長,唐僧又饑又寒,差孫悟空去化緣。孫悟空行前不放心,用金箍棒在地上畫出一圈,讓師徒三人切莫出圈。等了半晌之后,豬八戒熬不住了,抱怨道:“知他往哪里耍子去來!化什么齋,卻教我們在此坐牢!”在八戒的攛掇下,唐僧擅自離圈,直往西走,終入了獨角兕的魔爪。豬八戒的無定性、好猜忌固然可惡,但他道出的那句“教我們在此坐牢”卻是人心普遍的恐懼。像蛛網(wǎng)黏住一只蒼蠅,人害怕固著一隅,缺乏自由走動的能力?,F(xiàn)代傳媒讓人精確地獲知天外有天,在我日日勞作的小城鎮(zhèn)外還有一個新奇變動的大世界,我居住的城市摩天大廈只是一扇空洞無趣的窗戶,與清風(fēng)田野、黃金海岸相比是多么渺小而荒謬。正因為感知到天地的廣闊,反觀自我的處境才更覺局限,如井底之蛙,不幸通過衛(wèi)星通訊了解到江河湖海洋洋大觀,魚蝦蟹貝是如此自由馳騁于遼闊疆域,原本可以帶來快樂的深井立刻變作一日不能容身其中的牢獄。
      
      在這一點上,時代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欠佳的范本。年輕人比照自我的對象是長輩,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在政治風(fēng)波與計劃經(jīng)濟(jì)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父母一代,大多保守苦干、兢兢業(yè)業(yè),沒有過多不切實際的念頭(也沒有能力)。當(dāng)世界在青年面前徐徐開啟,父母永遠(yuǎn)守著一塊小地方終老的形象對他們暗示著難以擺脫的困囿?!拔也幌胂癜謰屢粯?,一輩子在同一個廠里做同一份工作,到了時候就結(jié)婚生子,孩子長大了自己也老去,這樣的人生有什么意思?”長久生活在一地意味著“受困”,他們傾向于將旅行當(dāng)作沖破局限、拓展自我的手段?!白叱鋈ァ钡囊饬x遠(yuǎn)大于“去哪里”、“做什么”,行走與脫離本身即是帶來新鮮氧氣的唯一方法。
      
      讓我們比對另一群人。也許家境富裕,也許遠(yuǎn)居海外,總之,他們無需考慮太多,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機(jī)會云游四方。八九歲跟著家人去埃及考察,十一二就窺探了絲綢之路的奧秘,十五六參觀美國常春藤盟校,二十三四早已護(hù)照集滿印戳。當(dāng)旅行成為一種經(jīng)濟(jì)能夠負(fù)擔(dān)的常態(tài),無需拼盡全力掙扎與積蓄,“走出去”的迫切反而不那么強(qiáng)烈了,對于“困在此處”的恐懼也相對減弱——握有自由的人總是更為從容。在這點上,相信后一代會比我們更加幸運,父母輩的積累與社會漸增的容許度為他們提供日益寬廣的視界和可能性,旅行將不再被視為需要極大財富與勇氣才可實現(xiàn)的自我超越。
      
      再說空虛。現(xiàn)代社會的一大特征就是在物質(zhì)攀升的同時,都市人精神的迷失。太多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坐標(biāo),只為換取金錢而為某間公司效力,從事重復(fù)倦怠毫無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無法應(yīng)證自我的存在感和獨特性。我是誰?我為什么活著?生命有何樂趣?當(dāng)物質(zhì)財富達(dá)到一定程度,購買本身不再帶來滿足,旅行替代金錢,從單純的娛樂手段上升為生活的信仰和目標(biāo)。即使什么都不做,帶著一副思慮自我的表情,在陌生異地晃來晃去也被賦予了理想化的色彩——太多旅游開發(fā)區(qū)以陽光與閑適為餌,邀請你去發(fā)發(fā)呆——但奇怪的是,為什么花四五個小時打電腦游戲被斥為浪費時間,用一兩個月漫無目的閑逛卻被那么多人認(rèn)可乃至羨慕?
      
      一位藝術(shù)家在接受采訪時說:“現(xiàn)代人之所以覺得空虛,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專業(yè)。隨便上了大學(xué)找了工作,自己卻不喜歡。如果能從事真正喜愛的專業(yè),每一分鐘都應(yīng)該是充實的,幸福的。”我贊同她的說法?!盁o事可做”帶來心靈的空虛,沒有專耕的田地,時間因而不顯得寶貴。永恒地“在路上”被視為向往、救贖。但可悲的是,出走無法解決問題,遠(yuǎn)行不能填補(bǔ)空虛,旅人大多回歸了起點,而旅行終將讓位于日常。如果不在朝九晚五、日復(fù)一日的平常生活中找到值得為之勞作終生的所在,我們或?qū)⒂肋h(yuǎn)迷茫。
      
      歸根結(jié)底,還是贊同帕斯卡爾的那句話: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   確實覺得即使出自同一位作者 篇目也是良莠不齊 集結(jié)成一本書 有的觀點甚至覺得在反覆地變幻著句式講同一件事
  •   最后一句好棒!!
  •   唔,是滴,當(dāng)時看了序就驚艷了??!
  •   是心情不一樣 看一切事物想法大致都不一樣
  •   預(yù)設(shè)立場和基準(zhǔn)線這兩樣很致命卻又易隱藏的東西
  •   thx
  •   這本書好像也是我大學(xué)期間讀的第一批繁體+關(guān)于漂泊的書,那年我20歲(笑)~
      當(dāng)時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還把書中大段大段的文字親自錄入電腦打印出來。
      
      后來就一直沒想起“胡晴舫”,今天偶然搜到這本書突然就回憶起當(dāng)年自己在讀完這本書后依依不舍地將它還回圖書館的情景,竟然有點想落淚的沖動~>.<~
  •   千萬不要買,我買了臺版后悔死
  •   :)我記得在香港好像賣60多吧
  •   臺版我在淘寶買是五十多,差不多
  •   也所以我喜歡窩在圖書館的一只角落,讀那些書,一本一本。而我的狹隘讓我只依據(jù)書本封皮的風(fēng)格造畫和故事的名字來挑選。
    我也經(jīng)常這么干著的 呵呵
  •   呵呵,你的邏輯條理真強(qiáng),竟然可以把聽的所有歌手的名字寫出來。
  •   最近想看關(guān)于各種旅行的書
  •   《旅行的藝術(shù)》還不錯
  •   你會覺得有時候你想出行。有時候你想回家。
    如果是你是在周末的陽光下坐在沙發(fā)上閱讀。
    對號入座中。。。。
  •   有時像 松尾芭蕉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意義”太多了。我們賦予文化“意義”,賦予旅行“意義”,賦予體驗“意義”。過多的“意義”相互沖撞,各自貶值
  •   意義只是馬后炮式的續(xù)貂,真正的價值只存在于行動當(dāng)時和行動造成的結(jié)果。人往往是感性壓過理性的,所以才會常常在事后將曾經(jīng)的故事涂上色彩,裝進(jìn)自己的儲藏。
    我也喜歡旅行,她讓我在發(fā)現(xiàn)另一種生活的同時也讓我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自我。只要腳下有路,心中便一直有希望。
  •   從今天開始,好好思考旅行的意義。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說得真好。
  •   我們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嗯。
  •   “現(xiàn)代人之所以覺得空虛,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專業(yè)”,認(rèn)同文中的觀點,真正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并去享受它的人,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對于我們而言。
  •   熱愛是個很奢侈的字眼,很多人沒有足夠的激情去支撐.
    現(xiàn)代人之所以覺得空虛,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專業(yè)。隨便上了大學(xué)找了工作,自己卻不喜歡.
    我相信在梓人,庖丁,抑或賣大餅的武大郎的時代,他們很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并且做得很好.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很喜歡
  •   旅行的意義 。。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房間是個什么概念?
    起居室?不包括廚房、衛(wèi)生間的房間,活人無法一輩子呆在那里,縱然死后是安靜的。
    天為廬地為穹?那每個人恐怕都是安靜的呆在那里。
  •   更多的人是在理想與不理想中做著痛苦的抉擇
    正是由于這抉擇的不易
    讓更多人選擇從中的妥協(xié)
  •   朋友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做。祝福她
  •   旅行的意義,生存的意義,耕作的意義,不知意義為何物者又如何?
  •   人的空間不可能只有房間那么大,有人在空間中旅行,有人在時間中旅行,有人在書本里旅行罷了
  •   提出的觀點值得深思~
    我喜歡旅行是喜歡看看美麗的風(fēng)景、感受當(dāng)?shù)匚幕?、尋找特色小吃、結(jié)識形形色色人、想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欣賞我們居住的地球~
  •   最近有惑于此。豁然開朗。
  •   各個時期,旅游對我的意義都不一樣,
    現(xiàn)在的旅行于我:散心和陪伴家人.
    盡管去的地方不勁我意:但是有一種家人快樂,我也快樂的心情,目前就夠了...萬一在有點什么新鮮的事情發(fā)生,那就又是一種快樂.
  •   有可能會很失望,但還是希望自己能出去試試,也許能給自己找個答案讓自己能在一個房間安靜地待著。
  •   握有自由的人總是更為從容~
  •   2009-02-25 18:29:45 小Lily  
    握有自由的人總是更為從容~
    握爪?。?!
  •   最初的旅行試為了找到自己
    時間久了,反而更沒有自己了。
  •   正處在此狀況中.......迷茫....
  •   我的旅行 似乎是在逃避..
  •   向往旅行,不在于去往哪里,而在于離開這里......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br /> 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認(rèn)為什么才算是自己的房間呢?廚房,臥室,客廳?
    不,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自己的房間。我更喜歡把自己房間的范圍擴(kuò)大到自己的生活空間!
    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場所,每次上班所乘坐的公共汽車,地鐵,喜歡逛的書店,商場,還有圖書館等等,這些就是我們自己的空間的范疇。
    每天我們都生活在其中,也許是被迫的,也許是我們樂意的!
    喜歡旅行的人,空間的范圍也就是比我們多去了幾家吃飯,睡覺,拍照的地方罷了!
    安靜,就是我們要有自己的生活的理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也許這里還是有我們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不能讓我們?nèi)缭福墒俏覀兊膶W(xué)會寬容,忍耐。
    這一切,都是要我們有很好的修為,只有這樣,我們即使是吃咸菜,喝米粥,我們也能吃出別人吃不出的味道。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有很高的思想境界!這就是我佩服那些高僧的理由!
  •   有時候,旅行就是為了逃離瑣事纏身的凡俗生活。四處搜尋各種美食不也一樣?吃慣了家里的飯,便時時有一種想換換口味的沖動。
    有時候,旅行是為了隱匿在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街巷陌生的山野中,滿足一種隨時可以抽身離去的旁觀者心理。
    旅行途中需要不時發(fā)出這樣的驚嘆:哇,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原來“足浴”還可以叫作“浴足”!不是獵奇,不僅僅是知識性的增長見識,而是帶著隨時準(zhǔn)備更新已有想法的心態(tài)去接受所有即將看到的、聽到的東西。
  •   旅行是種暫時的脫離出來最正常的生活的方法。
    換個心情換個感覺。
    而且,去看看不一樣的景色,嘗嘗不一樣的食物。
    現(xiàn)在的人,可能對人文景觀都不那么感興趣了。
    更多的人愿意在沒有人的地方看看。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說的真好
  •   找不到自己的專業(yè) 不知道自己愿意從事什么 混日子?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   我也是MAY,
    "通過旅行發(fā)泄掉一些情緒,反而能逐漸地把心收回也說不定。"
    同意!
  •   to yang
    帕斯卡爾的話主體是“不知道如何安靜”關(guān)鍵在于安靜,與那不安空虛的情緒相對應(yīng),房間再這里只是個虛的概念,不特指任何特定的范圍。一句話都不先理解清楚,光知道挑骨頭就會忘記吃雞蛋。
  •   這本書的一些觀點很值得一看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應(yīng)該還加上一句,要學(xué)會享受孤獨,你就會更加快樂
  •   不必去深究為什么去旅行的意義。
    也許只為去探尋那份未知的精彩。
  •   我相信,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若不能樂在其中
    旅行也無法給予絕對的樂趣
    人性有比較的天性
    在一群嘈雜的聲音里太容易失去自我
    安靜是我們唯一可以找到自我的方式
    如果說,是因為物質(zhì)和環(huán)境讓我們不能安靜
    我說,這是個借口!
    但是,如果旅行是你生命的其中一個目標(biāo)
    那值得走!因為帶著自己走,能走的很遠(yuǎn),而不是最終回到原點。
    我熱愛旅行,也熱愛生活
    把自己扔到擁擠的人群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么不同,這讓我自豪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   看來目前的我是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   2009-02-25 06:54:42 畢恭畢敬等  
    更多的人是在理想與不理想中做著痛苦的抉擇
      正是由于這抉擇的不易
      讓更多人選擇從中的妥協(xié)
    ============
    同... ...
  •   逃避或是尋求存在感,也許也只是為了能生活下去
  •    一位藝術(shù)家在接受采訪時說:“現(xiàn)代人之所以覺得空虛,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專業(yè)。隨便上了大學(xué)找了工作,自己卻不喜歡。如果能從事真正喜愛的專業(yè),每一分鐘都應(yīng)該是充實的,幸福的?!蔽屹澩恼f法?!盁o事可做”帶來心靈的空虛,沒有專耕的田地,時間因而不顯得寶貴。永恒地“在路上”被視為向往、救贖。但可悲的是,出走無法解決問題,遠(yuǎn)行不能填補(bǔ)空虛,旅人大多回歸了起點,而旅行終將讓位于日常。如果不在朝九晚五、日復(fù)一日的平常生活中找到值得為之勞作終生的所在,我們或?qū)⒂肋h(yuǎn)迷茫。
      
      歸根結(jié)底,還是贊同帕斯卡爾的那句話: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   這本書,好!
  •   對每次新鮮事物的發(fā)現(xiàn)和探知
    我都稱其為 旅游
    有過逃避
    有過想去尋找另一個和自己對應(yīng)的訊號
    一直玩到到天黑不回家 這樣的 想法 也隨著長大奔波疲勞變得 很矛盾
    走多遠(yuǎn) 卻也只是 發(fā)現(xiàn)海繞世界 會回到起點
  •   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自己的房間里
    在我看來,應(yīng)該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   我無法做啥驚天動地,也無法推動人類發(fā)展,無非把自己過得精彩,人生,旅行,感受,看書,
  •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于外。
  •   人的空間不可能只有房間那么大,有人在空間中旅行,有人在時間中旅行,有人在書本里旅行罷了
    在空間中旅行——行走的意義,只要在走著,心靈就是滿足的;在時間中旅行——我們的父輩們受囿于空間,但在時間的積累中成就人生;在書本里旅行——思考讓人不再空虛......無論何種形式的旅行,只要心有所安放之處,就是有意義的
    討厭現(xiàn)在的一些簡單的價值判斷,似乎要熱愛“旅行”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成為了一種盲目的跟風(fēng),一種給自己貼上某種標(biāo)簽的工具而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