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到宇宙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作者:顧均正等  頁數(shù):222  字數(shù):156000  

內(nèi)容概要

  《從電子到宇宙》為“民國時期中學生讀本”之一,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兼及氣象學和天文學。全書從民國時期各類期刊和書籍上,精選了36篇關(guān)于基礎(chǔ)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經(jīng)典科普小品文,讀來朗朗上口、妙趣橫生。這些文章語言平實而清新,講述的道理生動而靈活,在盡量保持原作風格的前提下,采用了現(xiàn)代的排版方式,讓現(xiàn)在的中學生在讀到優(yōu)美科普文章的同時,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書籍目錄

越想越糊涂
科學與懷疑
科學的仙境
怎樣從瑣細現(xiàn)象引起偉大發(fā)見
豎雞蛋
春日化學談
化學與我們
上下
點狀的空間和時間
屋角空談
坐電車的啟示
帆船的速度追得過風嗎?
色彩和人生
熱和冷顧均正
沒有一朵相同的雪花
雪國的探險
雷雨
平流層探險記
宇宙之謎
天空里的大時鐘
別的星球上有生物嗎?
神話的月與科學的月
金星——地球的孿生姊妹
臥看牽??椗?br />爐邊的物理學
馬浪蕩炒栗子
輪子的故事
水車
紙鳶
攝影的故事
物質(zhì)都是“活”的
原子的解剖
電子的話
塵埃之話
水是有皮的
出身微賤的白金

章節(jié)摘錄

  越想越糊涂 顧均正 “越想越糊涂”,這是一句常常聽見的成語。其實“想”總會使人“明 白”起來。越想而越糊涂,不由于想得不周到,一定由于想到“牛角尖”里 去了。我們?nèi)粘K姷脑S多自然現(xiàn)象,原因都很復雜,你若是僅僅根據(jù)了一部 分原因去解釋,想起來固然合理,但往往會得到一個和事實相反的結(jié)果。下 面所舉的兩個例子,可以使我們明白:越想為什么會越糊涂,和越想是不是 會越糊涂。船在海里沉沒的時候,是不是一定沉到海底,和海洋的深淺沒有關(guān)系?這個問題不想則已,一想往往反而會糊涂起來。我們碰到了這個的問題,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密度,我們總以為海洋深處的水,受了頂上的水的重壓,密度勢必增加,海水越深,密度越大,那末到了相當?shù)纳钐?,海水的密?必定可以和船舶的質(zhì)料的密度相等。假使船沉到了這個地方,當然不能再沉 下去了,因為再沉下去就要碰到密度更大的海水,而被推上來的。所以我們 最后得到的結(jié)論是:沉船會懸浮在相當深度的水中,不一定沉到海底。這個解釋似乎十分可信,因為海洋深處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十碼或 三十英尺的深處,水有一氣壓的壓力,或則說沉下去的物體每平方英寸面積 上要受十五磅的壓力,以下每深三十英尺,就增加一氣壓的壓力。在許多地 方,海洋的深度總有好幾英里,太平洋的最深處是在海平面下六英里以上。在這種地方的壓力約為一千氣壓,或?qū)γ科椒接⒋缑娣e上施七噸的壓力。海洋探險家約翰·墨累曾經(jīng)用布包了幾根兩端密封著的玻璃管,把它沉 到極深的海底下去。當這個小包再拉起來的時候,他看見布里有一種像雪花 樣的東西;這雪花樣的東西便是玻璃,因為受了非常巨大的壓力,就被壓成 粉末了。還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水的壓力的巨大。試想像,把一把手槍放在海洋 的最深處?,F(xiàn)在假使扳機開放起來,會發(fā)生怎樣的結(jié)果呢?因為每平方英寸 七噸的壓力,超過了火藥爆發(fā)時所產(chǎn)生的氣體的壓力,這樣,那槍彈就不能 從槍膛中飛出去。而且那槍膛也不會爆炸起來,因為水的壓力會阻止它的爆 炸。總而言之,那手槍打不出子彈。現(xiàn)在再回過來說沉船的問題。我們最初一想,好像海洋深處的巨大的壓 力可以使水的密度增加,就是極重的物體也不能沉下去,正像一塊鐵不能在 一盆水銀里沉下去的一樣。其實這個解釋是完全錯誤的,我們是越想越糊涂 了。我們忘記水像所有的液體一樣,差不多是不能壓縮的。所謂不能壓縮,意思是說,無論有怎樣大的壓力,總不能把水壓得比它原來的體積小了許多。一氣壓的壓力只能使水的體積縮去二干二百分之一。要使水的密度像鐵,就要有四萬四千氣壓的壓力,或則說,要水深二十八英里。然而我們在地球 上找不到這樣深的一處地方。就是在最深的海洋底下,水的密度也增加不到 百分之五。所以凡是船在海里沉沒時,毫無疑問地都會沉到海底。還有一個使人捉摸不定的問題,就是:一噸木頭重呢還是一噸鐵重?對于這個問題,往往會有人不加思索地回答說,一噸鐵比一噸木頭重!他忘記了一噸總是一噸,照英國制的算法,同樣等于二干二百四十磅,照美 國制的算法,同樣等于二干磅。假使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回答,我們一定要笑 他回答得太疏忽不應該連這樣簡單的一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然而,我們假使再進一步想想,就會覺得這實在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且實在一噸木頭比一噸鐵重。在物理學上有所謂阿基米得原理,這原理是說,凡物體放到液體中去必 定失去一部分的重量,這所失的重量和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相等,阿基 米得原理不只對于液體適用,對于氣體也是適用的。因此物體在空氣中也會 失去一部分的重量。這所失的重量和物體所排開的空氣的重量相等。所以要求出物體在空氣中的實在重量,我們就應該把這物體在空氣中所 失去的重量也計算進去。在木頭和鐵的情形中,木頭的實在重量是等于一噸 的重量再加木頭所排開的空氣的重量;鐵的實在的重量是等于一噸的重量再 加鐵所排開的空氣的重量。但是一噸木頭的體積等于一噸鐵的體積的十六倍。一噸木頭的體積約有 兩立方碼,一噸鐵的體積卻只有八分之一立方碼。又因空氣的重量每立方碼 約有二又四分之三磅,所以木頭和鐵所排開的空氣的重量,相差了約五磅多。因此我們?nèi)绻f得非常精確,我們就應該說,在空氣中一噸的木頭實際 上要比一噸的鐵重五磅多。這似乎是越想越糊涂了,因為就表面上看來,好像一噸木頭必不能比一 噸鐵重。但是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證明確是事實。假使我們把一條 彈松的被絮壓結(jié)實了稱起來,重量一定會增加些。這實驗告訴我們:體積大 的物體,在空氣中失去較多的重量;體積小的物體,在空氣中失去較少的重 量。所以在空氣中稱得重量兩相等的兩物體,體積大的物體,實際上必比體 積小的物體重。(《太白》,1934年第1卷第2期) P001-004

編輯推薦

  民國大家寫給青少年看的小品文·生活中的物理化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從電子到宇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