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藥功效歌訣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作者:熊茂先  頁數(shù):106  

內容概要

中草藥古稱“本草”,用作藥物的歷史悠久。中國在公元前11世紀,就開始使用中草藥。明代李時珍所編之《本草綱目》,為歷代“本草”集大成者。    現(xiàn)在中草藥已成為人民群眾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重要藥物之一。隨著中藥學的發(fā)展,中草藥的分類、配方、劑量、對癥用藥、安全用藥等知識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歷來中醫(yī)學及藥物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醫(yī)務工作者的必修課。    中藥的用量,直接影響到它的療效,使用者應該抱認真而嚴謹?shù)膽B(tài)度。為了確保用藥安全有效。應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    一、藥物的性質與劑量:在使用有毒藥物的時候,用量宜小,應從少量開始,視病情變化,再考慮是否逐漸增加劑量,一旦病勢已減,應逐漸減少劑量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產生副作用;在使用藥物的時候,對質地較輕或容易煎熬的藥物,如花葉之類用量不宜過大;質地重或不容易煎熬的藥物,如礦物、貝殼之類,用量應較大;新鮮的藥物因有水分,用量可大些,干燥的藥物用量應少些;過于苦寒的藥物,多用會傷脾胃,故劑量不宜過大,也不宜久服。    二、劑型、配伍與劑量:在一般的情況下,同樣的藥物,入湯劑比入丸劑、散劑用量要大一些;復方應用時,比單味藥用量要小一些。    三、年齡、體質、季節(jié)、病情與劑量:成人和體質較好的病人,用量可適當大些;兒童和體弱者,劑量宜酌減;病情輕者,不宜用重劑;病情較重者,劑量可適當增加。    臨床處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    一般來說,干燥的藥物1~10克(如麻黃、荊芥、知母等),新鮮的藥物10~60克(如鮮茅根、鮮生地等)。    質地較輕的藥物1~10克(如燈芯草、白殘花、薄荷葉等),質地較重的藥物3~15克(如熟地、何首烏等),個別的10~60克(如石膏等)。    有毒藥物中,毒性較小的用0.001~0.O1克(如雄黃),毒性較大的用0.001~0.002克(如砒霜)。有的藥物用量以條、支為單位,如一支蘆根、一條蜈蚣等。    有些藥物有良好的療效,但價格較貴,如羚羊角、麝香、猴棗、鹿茸、珍珠等,也應該注意其用量適當。    本書是筆者根據(jù)中草藥基礎知識及藥物學基礎知識編著的,僅為初學中醫(yī)中藥者提供一個參考,而非醫(yī)療規(guī)范和指南,因此對所提供的信息特別是藥物及劑量等內容萬不能等同于學科意義的法規(guī)。    本書所載歌訣、驗方非醫(yī)藥處方,感興趣者吟誦、玩味可也,敬請勿擅自對癥用藥。有病時,務請醫(yī)師辨證施治方為上策。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寒、熱、溫、平藥性歌訣  第一節(jié) 寒性賦  第二節(jié) 熱性賦  第三節(jié) 溫性賦  第四節(jié)  平性賦第二章 諸藥分類藥性歌訣  第一節(jié) 草本類  第二節(jié) 木本類  第三節(jié) 果實類  第四節(jié) 谷類  第五節(jié) 金石水土類 第六節(jié)  禽獸類 第七節(jié)  鱗蚧魚蟲類第三章 諸藥炮制禁忌歌訣  第一節(jié) 炮制歌訣  第二節(jié)  十九畏藥歌  第三節(jié) 十八反藥歌  第四節(jié) 妊娠服藥禁歌第四章 諸病對癥用藥歌訣  第一節(jié) 引經報使藥歌  第二節(jié) 六陳歌  第三節(jié)  中風對癥用藥歌  第四節(jié)  中寒對癥用藥歌  第五節(jié)  中暑對癥用藥歌  第六節(jié)  中濕對癥用藥歌  第七節(jié)  瘧癥對癥用藥歌  第八節(jié)  痢癥對癥用藥歌  第九節(jié)  咳嗽對癥用藥歌  第十節(jié) 霍亂對癥用藥歌  第十一節(jié)  水腫對癥用藥歌 第十二節(jié)  內消宿食對癥用藥歌 第十三節(jié) 婦人胎產對癥用藥歌 第十四節(jié)  小兒諸病對癥用藥歌 第十五節(jié) 嬰孩脈理歌 第十六節(jié)  育嬰歌后記

編輯推薦

  寒熱溫平藥性歌訣;諸藥分類藥性歌訣;諸藥炮制禁忌歌訣;諸病對癥用藥歌訣?! “俨莅傥?,苦甘酸辛;藥理藥性,務求準確;功效歌訣,簡明易記;藥到病除,百毒不侵。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常用中草藥功效歌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本書,基本上就是抄別處的東西,沒有什么新的自己的東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