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09-01 出版社:遼海出版社 作者:司馬遷 著 頁數(shù):1152
前言
前言:《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jì)、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八書、十表,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歷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妒酚洝返淖髡呤俏鳚h史學(xué)家司馬遷。司馬遷(公元前145~?),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其父司馬談曾為太史令,因此他在史學(xué)方面具有一定的家學(xué)淵源。司馬遷幼時曾師從孔安國學(xué)《尚書》,師從董仲舒學(xué)《春秋》,這段經(jīng)歷為其后來從事史學(xué)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當(dāng)時已經(jīng)繼承父業(yè)、擔(dān)任太史令的司馬遷正式動筆寫《史記》。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上書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而觸怒了漢武帝,遭受宮刑。這段屈辱的經(jīng)歷使司馬遷一度十分消沉,但是后來他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xù)進行《史記》的編寫工作,并最終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完成全稿。《史記》是一部優(yōu)秀的史學(xué)巨著,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鮮明的人民性。它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黑暗腐朽做了深刻大膽的揭露,如《酷吏列傳》就反映了官吏的殘暴;即使是帝王自身的劣質(zhì),如漢高祖的無賴和權(quán)詐、漢武帝的好大喜功和迷信鬼神等,作者也都用不加諱飾的語言給予了尖銳的抨擊。書中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活動都有廣泛而生動的描寫:《陳涉世家》專門為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涉立傳,高度評價了他在推翻秦王朝統(tǒng)治過程中的“首難”之功;《刺客列傳》歌頌了荊軻、聶政等刺客的抗暴精神;《魏公子列傳》贊揚了侯嬴、朱亥這些市井之民的才智和俠義;《貨殖列傳》則通過對商賈活動的描寫,為后世保存了極為珍貴的古代經(jīng)濟史料。書中,作者為政治家、軍事家、學(xué)者、文人、游俠、醫(yī)者、卜者等各類人物留下了栩栩如生的剪影,這些共同構(gòu)成了波瀾壯闊的巨幅社會生活畫卷。作者在撰寫《史記》時,秉持“實錄”的態(tài)度,對所記述的人和事“不虛美,不隱惡”,使得《史記》的思想價值高出后來的一切官修史書?!妒酚洝愤€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如項羽、劉邦、樊噲、李廣、荊軻、藺相如、信陵君等,這些人物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物塑造上,他還善于通過尖銳的矛盾沖突和典型的細(xì)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敘事技巧上,則剪裁有致,繁簡得當(dāng),使文字極富故事性和戲劇性。此外,《史記》還汲取了西漢時期的大量民間口語,將書中人物的言語寫得口吻畢肖、貼切傳神。這些成就使得《史記》成為我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后人以無窮的啟示?!妒酚洝吠瓿珊?,并沒有被立即公之于世,而是在司馬遷去世多年后,才由他的外孫楊惲拿出來讓人傳抄的。此后,《史記》成為后世史家修史的重要資料,也成為歷代史學(xué)愛好者和文學(xué)愛好者的必讀書目。為方便閱讀,本書采用“原文”與“譯文”對照的形式進行編排,旨在幫助讀者消除閱讀障礙,加深對原著的理解。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為本書提供精美譯文的各位老師、學(xué)者!正是你們的辛勞和付出,才為讀者構(gòu)筑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讀史平臺。需要說明的是,《史記》中的“表”共有十篇,以圖表的形式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編排起來比較繁瑣,且對于一般讀者來說意義不大,因此本書只選取了表中的小序部分供讀者簡單了解。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所疏漏,不當(dāng)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全本史記(套裝共4冊)》從全本《史記》中挑選出經(jīng)典篇目,在此基礎(chǔ)上,加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翻譯,為讀者閱讀和鑒賞經(jīng)典著作提供方便。
作者簡介
作者:(西漢)司馬遷
書籍目錄
《全本史記1》目錄: 本紀(jì) 五帝本紀(jì)第一 夏本紀(jì)第二 殷本紀(jì)第三 周本紀(jì)第四 秦本紀(jì)第五 秦始皇本紀(jì)第六 項羽本紀(jì)第七 高祖本紀(jì)第八 呂太后本紀(jì)第九 孝文本紀(jì)第十 孝景本紀(jì)第十一 孝武本紀(jì)第十二 世家 吳太伯世家第一 齊太公世家第二 魯周公世家第三 燕召公世家第四 管蔡世家第五 陳杞世家第六 衛(wèi)康叔世家第七 宋微子世家第八 晉世家第九 楚世家第十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鄭世家第十二 趙世家第十三 魏世家第十四 韓世家第十五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孔子世家第十七 陳涉世家第十八 外戚世家第十九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三王世家第三十 列傳 伯夷列傳第一 管晏列傳第二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伍子胥列傳第六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商君列傳第八 蘇秦列傳第九 張儀列傳第十 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穰侯列傳第十二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孟子茍卿列傳第十四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樂毅列傳第二十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張耳陳余列傳第二十九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匈奴列傳第五十 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汲鄭列傳第六十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書 禮書第一 樂書第二 律書第三 歷書第四 天官書第五 封禪書第六 河渠書第七 平準(zhǔn)書第八 表 三代世表第一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六國年表第三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 《全本史記2》 《全本史記3》 《全本史記4》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原文】 漢王之?dāng)∨沓啥?,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后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guān)中者皆集櫟陽為衛(wèi)。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更名廢丘為槐里。于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祀之。興關(guān)內(nèi)卒乘塞。 【譯文】 漢王在彭城戰(zhàn)敗,向西邊撤退時,半路上派人去尋找家眷。家眷都已經(jīng)逃亡了,漢王沒能找到他們。在撤退的途中,漢王只找到了孝惠。六月份,漢王將孝惠立為太子,對罪犯進行大赦。漢王讓太子在櫟陽把守,又把在吳中地區(qū)的各諸侯的兒子都召集到櫟陽來進行守衛(wèi)。之后,漢王引來水源灌廢丘,廢丘的軍民向漢王投降,章邯自殺了。漢王將廢丘更名為槐里。他又命令主管祭祀事務(wù)的祠官按時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和山川,還發(fā)動了關(guān)內(nèi)地區(qū)的士兵去駐守邊塞。 【原文】 是時九江王布與龍且戰(zhàn),不勝,與隨何間行歸漢。漢王稍收士卒,與諸將及關(guān)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滎陽,破楚京、索間。 三年,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即絕河津,反為楚。漢王使酈生說豹,豹不聽。漢王遣將軍韓信擊,大破之,虜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日河?xùn)|、太原、上黨。漢王乃令張耳與韓信遂東下井陘擊趙,斬陳余、趙王歇。其明年,立張耳為趙王。 漢王軍滎陽南,筑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與項羽相距歲余。項羽數(shù)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遂圍漢王。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項王不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之計,予陳平金四萬斤,以間疏楚君臣。于是項羽乃疑亞父。亞父是時勸項羽遂下滎陽,及其見疑,乃怒,辭老,愿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而死。 【譯文】 此時,九江王黥布和龍且在作戰(zhàn),黥布戰(zhàn)敗,就跟著隨何一同抄小道而行來歸順漢王。漢王又逐漸召集士兵,和各地將領(lǐng)及吳中部隊屢次出動,因此漢王的部隊在滎陽聲名大振,在京、索之間將楚軍打敗了。 三年(前204年),魏王豹告假返鄉(xiāng)去探望生病的父母。到達(dá)魏國后,魏王豹就把黃河渡口毀壞,要反叛漢王,幫助項王。漢王委派酈食其去勸說魏豹,魏豹沒有順從。漢王便派將軍韓信去進攻魏軍,楚軍戰(zhàn)勝了魏軍,并將魏豹俘獲。于是,漢王平定了魏地,設(shè)立了三個郡:河?xùn)|郡、太原郡和上黨郡。漢王又立即下令讓張耳和韓信領(lǐng)兵東進井陘縣攻打趙軍,殺掉了陳余和趙王歇。第二年,漢王將張耳封為趙王。
編輯推薦
《全本史記(套裝共4冊)》編輯推薦:雅禮豪華擋不??!為高端消費人群量身定制,從內(nèi)到外均采用諸多新材質(zhì)、新工藝、新設(shè)計,觀感氣派輝煌,適于自藏、饋贈。特種材質(zhì)包裝——仿真隨形皮書盒,觸感好,豪華氣派有面子!特種裝訂方式——全手工縫制彩線線裝,古樸典雅!特種飾品——燒陶、烤瓷、貝殼、玉石,多材質(zhì)飾品,尊貴專屬!特種紙——進口特種紙,光潔度高,閱讀不傷眼!冊數(shù)多——一盒4冊,1100多頁,厚重!用途廣——裝飾性強,書房、臥室、辦公室、影視劇道具……擺哪都hold??!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