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經濟學-牛津通識讀本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帕薩·達斯古普塔  譯者:葉碩 譚靜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林毅夫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了解掌握現(xiàn)代市場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越來越成為我國社會各界關注的課題。學習理解當代經濟學一時蔚然成風,我所主持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開設的經濟學本科雙學位,每年招收的新生達到800名,占北大校本部本科每年招收學生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中國經濟學界的新一代人正不斷茁壯成長。自亞當?斯密1776年發(fā)表《國富論》,現(xiàn)代經濟學從哲學中獨立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社會科學以來,國際經濟學界名家輩出,研究者眾,現(xiàn)在每年發(fā)表在頂級的《美國經濟評論》上的論文多達2000頁,各種一流學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合計超過千篇;而且,流派繁多,學說紛呈,不同理論觀點不斷涌現(xiàn)。尤其,從上世紀50年代以后,大量的數(shù)學、統(tǒng)計和計量方法被引進經濟學理論模型的構建和驗證中,一般缺少扎實數(shù)學訓練的讀者已經不可能直接跟蹤現(xiàn)代經濟學的理論發(fā)展。多年來我一直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想寫一本像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那樣通俗易懂的小冊子,不用艱澀的語言、復雜的數(shù)學,而是以生動的筆調、淺顯的例子,來介紹現(xiàn)代經濟學的一個個基本命題,讓讀者了解現(xiàn)代經濟學的基本體系和分析方法,以幫助讀者了解自己身邊的經濟現(xiàn)象,進而得到啟發(fā)。待到下筆才覺得對現(xiàn)代經濟學的龐大體系的介紹難以做到簡而不繁、疏而不漏,就是對自己熟知領域的介紹,也很難做到通俗易懂,加上這些年來庶務纏身,每次拿起筆來都以放下而告終,至今仍留遺憾。因此,當我看到帕薩?達斯古普塔教授這本小書時,雀躍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帕薩?達斯古普塔教授是我多年的學界朋友,第一次和他見面是1991年10月,我應邀到英國溫莎堡,參加國際經濟學會組織的一個會議,討論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米德1989年的新著《阿嘎索托比亞:合伙經濟學》(Agathotopia:TheEconomicsofPartnership)。米德試圖于此書中尋找一條有異于傳統(tǒng)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第三種道路,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肯尼斯?阿羅評論這本書是“理想主義、悲天憫人和堅實分析的結合”。在那次會議上我評論了達斯古普塔教授發(fā)表的論文《貧困、資源和生育率:家庭作為一個繁殖的合伙體》。后來,他的論文和我的評論一起被收錄在1993年出版的會議論文集《資本主義的替代:合伙經濟學》(AlternativestoCapitalism:TheEconomicsofPartnership)當中。從那以后我們經常在一些國際學術活動中見面,交情也越來越深。帕薩?達斯古普塔教授出生于達卡(現(xiàn)為孟加拉首都,二戰(zhàn)前屬于英國印度殖民地),在印度德里大學受完大學本科教育后,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于1968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劍橋大學弗蘭克?拉姆齊講座教授,圣約翰學院院士。達斯古普塔教授是譽滿國際的頂級經濟學家,以在福利經濟學、發(fā)展經濟學、技術變遷、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而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英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以及美國科學院、美國人文和科學學院、瑞典皇家科學院、梵蒂岡社會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曾任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和歐洲經濟學會的會長。2002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爵位,同年獲頒瑞典的沃爾沃環(huán)境獎,2004年獲頒國際生態(tài)經濟學會的肯尼斯?E.鮑丁紀念獎,2007年獲頒美國農業(yè)經濟學會的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獎。最難得的是他于2004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該學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學術團體,科學史上的巨人如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均為其會員。該學會每年由現(xiàn)任會員推薦選舉產生44位新會員,現(xiàn)共有會員一千三百多位,過去入選會員均來自科學和數(shù)學領域,達斯古普塔教授是在該學會350年的歷史中第一位破例入選的經濟學家。他未來很有可能以其在環(huán)境和資源經濟學所做出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帕薩?達斯古普塔教授1942年出生于印度經濟學世家,其父阿彌亞?達斯古普塔為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博士,從1926年起一直在印度教授經濟學,被尊為印度現(xiàn)代經濟學之父、印度經濟學家中的經濟學家,其入門弟子包括199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馬蒂亞?森。帕薩?達斯古普塔教授的岳父則為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米德。然而,帕薩?達斯古普塔在印度德里大學讀的是理論物理,初到英國劍橋大學讀的是數(shù)學,直到1965年才轉為攻讀經濟學。當時,199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詹姆斯?莫里斯剛在劍橋大學拿到經濟學博士學位,留系擔任講師,由于莫里斯也是數(shù)學背景出身,于是達斯古普塔就請他擔任導師,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三篇論文,于1968年獲得博士學位。達斯古普塔教授和其他許多在國際上揚名的印度經濟學家一樣,以深厚的數(shù)學功底而成為杰出的理論經濟學家,但是,他的經濟學研究不是為了數(shù)學而數(shù)學,而是為了深入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和人性本身,1989到1992年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任教時,同時擔任了經濟系和哲學系的教授,并且,兼任斯坦福大學社會倫理項目的主任。199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一套簡短介紹每個學科領域的叢書,作者都是學界公認的大師。1999年達斯古普塔教授接到出版社邀請后,碰到了和我想寫一本《大眾經濟學》時一樣的困境,結果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才完稿。現(xiàn)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從描述一位生活于非洲的小女孩和一位生活于美國的同齡小女孩所處社會中的個人行為準則、家庭、社區(qū)、生產組織、市場、政府等各種制度安排的差異著手,來介紹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家們不斷探索一個主要問題——一個國家是貧是富的決定因素——所取得的各項研究成果。從書中的介紹可以知道,一般人關注的資本、自然資源等僅僅是決定一個國家貧富的表層原因,根本的決定因素則在于一個國家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每個人在工作、學習、積累、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積極性。這本小書是在他1993年出版的一本巨著《貧富論》(AnInquiryintoWell-BeingandDestitution)的基礎上,加上十多年來經濟學界新的理論進展和他自己對斯密問題新的理解、新的體會而寫成。和這本小書不同,《貧富論》厚達661頁,單單參考書目就有80頁。達斯古普塔教授將《貧富論》獻給其父,在前言中他寫到該書是對其父早年所提問題的回復,他想以該書所討論的內容告訴他父親,“看,這是我認為我知道是重要的,這是我現(xiàn)在相信的,這些是我的價值,這是我思考問題的方法”。他的父親閱讀了前面幾個章節(jié),給了他一些正面的反饋,令他深感遺憾的是在1992年其父離世時,《貧富論》尚未能完稿。2005年9月達斯古普塔教授應邀到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來做嚴復紀念講座,我那時得知他正在寫作這本書,2006年我收到了他寄來的英文稿,一口氣讀下來,喜愛至極。他以文學家般的雅致和數(shù)學家般的準確語言,通俗易懂地向讀者介紹了經濟學界對斯密問題研究的成果,這正是我多年來想寫而未能寫的一本書!我當即建議將此書翻譯成中文出版,并答應為之作序?,F(xiàn)在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即將出版,祝愿這本書的讀者閱讀之后能夠對經濟學家如何以理性的視角來觀察世界和分析問題有所了解,并且,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到決定一個國家貧富的主要因素在于制度,資本、自然資源的多寡僅僅是貧富的表象。

內容概要

《牛津通識讀本:大眾經濟學》內容簡介:劍橋出身的大經濟學家達斯古普塔教授歷時七年打磨出這本經濟學通俗小讀物《大眾經濟學》,筆調生動,例證淺顯,讀來妙趣橫生?!洞蟊娊洕鷮W》書中虛擬了兩位小女孩,一位生活在美國,一位生活在非洲。全書即圍繞這兩位的日常生活而展開,不僅介紹了現(xiàn)代經濟學的基本體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從人本角度論述了許多現(xiàn)實問題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問題,體現(xiàn)了強烈的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帕薩?達斯古普塔 譯者:葉碩^譚靜帕薩?達斯古普塔,不列顛學會會員,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經濟學資深教授,圣約翰學院院士。生于1942年,求學于劍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福利經濟學和發(fā)展經濟學。

書籍目錄

前言 引言 1 宏觀經濟史 2 信任 3 社區(qū) 4 市場 5 作為制度的Science和Technology 6 家庭和企業(yè) 7 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 8 社會福祉和民主政府 后記 索引 英文原文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他著名的關于文化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的著作中,將一個社區(qū)的文化而并不僅僅是信仰看作這個社區(qū)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性格傾向。像韋伯那樣涵蓋廣泛的研究是難以進行歸納總結的,但貌似韋伯自己在其關于清教徒道德規(guī)范及資本主義精神的著作中,所偏好的因果關系是:由宗教信仰開始,通過個人的實踐和政治文化來影響制度,由此對經濟上的結果產生影響。 近幾十年來,用文化來對經濟表現(xiàn)的好壞做出解釋,在社會科學家中并不算流行,但是它的確有復蘇的跡象。例如,經濟學家們從世界價值觀調查項目中構建了一種社會信任度的測量方法。該調查項目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曾經在40個國家各隨機挑選出1000個人做調查,問他們一般是否會認為大多數(shù)人是值得信賴的,或他們是否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小心謹慎。如果回答“大多數(shù)人值得信賴”,那么作答人就會被計數(shù)。信任就是通過這個人數(shù)的百分比來度量的(這兩個調查中做出這樣回答的百分比基本相同)。調查者們通過對比,剔除了被調查國家中人均GDP的差異。這些數(shù)據(jù)揭示了,信任和司法效率、稅收遵從、官僚機構質量、公民參與、嬰兒成活率、教育方面的成就、大公司業(yè)績以及人均GDP的增長,是呈同方向變化的。用統(tǒng)計學的行話來說,它們是正(而且顯著)相關的。意料之中的是,數(shù)據(jù)同樣揭示了信任和政府腐敗共同變化,但方向相反。這兩個變量是負(而且顯著)相關的。 我們可以從世界價值觀調查中得出結論:信任,除了對經濟增長有益以外,還對其他幾個良性現(xiàn)象有益。但以上調查卻并沒有指明每個被調查國家中的信任程度為何如此的原因。它也不可能指出這些原因。這就擺出了一個問題。因為信任并非憑空產生,所以它的存在迫切需要解釋。這意味著,并不應該用信任的存在來解釋其他事物的存在。這些統(tǒng)計學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的是:一個經濟體的顯在特征,比如人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度,與經濟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除此之外,它們再也不能告訴我們什么別的了。統(tǒng)計學家們曾經反復提醒我們中的某一部分人,相關性和因果關系并不相同。這句提醒,是社會評論家們經常忘記的。 觀察到信任和經濟進步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我們在這里一直講述的理論已經對這種正相關關系做出了預言。如果這種相關性是負的,那我們恐怕要目瞪口呆了。那樣我們將會對這些發(fā)現(xiàn)提出質疑,回到我們的繪圖板上,要么將調查重新來過,要么就得試圖找出數(shù)據(jù)中所隱含的、能夠對它做出解釋的變量。

編輯推薦

《牛津通識讀本:大眾經濟學》編輯推薦:兩個女孩子居住在世界的不同地區(qū),她們的生活怎么會變得如此不同,又怎么會仍然如此不同?為什么某些人的生活(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是那么富有,而有些人又是那么貧困?世界銀行副行長,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讀完《大眾經濟學》后感慨:“這正是我多年來想寫而未能寫的一本書!”

名人推薦

每位讀者都期盼能擁有一本可讀性極強的經濟學入門讀物。這本書不必那么專業(yè),但必須細致嚴肅,分析透徹。這本《大眾經濟學》可以滿足你的所有要求。它解釋了經濟學中貫穿的邏輯,卻沒有忽視經濟生活的紋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眾經濟學-牛津通識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整套書預計都很不錯 雙語且涵蓋面廣
  •   正在閱讀中。書的質量還行
  •   首先,書是特意選過的,很喜歡,服務也很okay
  •   微觀經濟學的老師推薦的入門書籍,看了很有啟發(fā)。
  •   非常通俗的講述科學原理。
  •   很通俗易懂,值得初學者看!
  •   在看了兩章發(fā)現(xiàn)好多句子讀不通后,我去買了英文原版,雖然要借助詞典,但是讀起來清晰多了。建議有英文基礎的還是看原文吧。
  •   還沒有全部看完。很喜歡作者拿具體的例子做類比的方式。
  •   書不錯,但最大的問題是英文部分排版有問題,居然是左側對齊而不是兩側對齊,不明白出版社怎么想的。
  •   呃,兩本書都一改小本的風格,以大本出現(xiàn),夜里看是不錯,不費眼睛。只是不好裝了啊…以前屁股兜里一塞就行的大小,現(xiàn)在裝它得專門拿個包…怕丟啊。內容沒有問題,絕對的好書。
  •   挺好,中文版,擴展知識
  •   出乎意料的厚,這還是通俗小讀物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