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抒情詩選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奧地利]里爾克  頁數(shù):324  譯者:張索時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奧地利現(xiàn)代詩人里爾克,是現(xiàn)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現(xiàn)代德語世界最重要的、最有影響力的德語詩人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受到叔本華和尼采哲學的影響。我國詩人馮至、卞之琳等人的作品都深受里爾克啟發(fā)。

作者簡介

  賴納?馬里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生于布拉格,是最有影響力的德語詩人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受到叔本華和尼采哲學的影響,早期詩歌偏重個人感受,中期以后以“客觀的寫實”為原則,創(chuàng)作大量重于寫實的“物詩”。除詩歌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劇本、散文和小說。他的作品對十九世紀末以來的詩歌風格以及德國頹廢派都有深遠的影響。

書籍目錄

圖像集
 序曲
 情女
 音樂
 一元復始
 致寢前人語
 Pont du Carrousel
 秋日
 悲嘆
 回憶
 秋
 前進
 先覺
 黃昏
 ……
永恒讀物
新詩集
新詩集續(xù)編
未編稿及殘稿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里爾克認識到“形”與“數(shù)觀”之間作“難以形容的連接”尚不足以沖上“拱頂頂尖”,只有“貫通相互對立的雙方”才能擴充藝術張力于極致,而點石成金。相互對立的雙方豁然貫通,作為被關照對象的石就成了金。那么石,如何點而成金?里爾克以他的天才發(fā)現(xiàn)創(chuàng)立一個藝術法則:“平衡出絕頂輝煌?!薄 ≡娙藢ζ渌P照對象的描寫,神似得完全適用于對與之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對象的描寫,雙方之間構出一種“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的微妙的美學平衡,使詩臻及絕頂輝煌的藝術境界。關鍵在于描寫。筆筆珠璣。綴珠成串之術便是點石成金之術。而“串”即“點”。珠端賴串而存在,沒有串,簡直珠也不成珠了,神秘美是串出來的。串,撮其大要而辨識,不外以下四種?! ∫?、以心靈體驗為串  串,好比運動;相互對立的雙方,好比兩幅分離的畫面——詩是兩幅分離的畫面在運動中合而為一。心靈體驗,作為運動形式,必定心有所屬。《黃昏》-詩,體驗出一顆理想者的心,而與“徐徐更換……華裳”的黃昏合而為一:既“暗如靜屋”,又“一心誓奔永恒,/夜夜化星飛騰”。理想即生命,在心上閃爍不停,“輪番變石變星”。  心靈體驗唯聯(lián)想是從。聯(lián)想是文學之魂比喻的始媒。串,顯示著由聯(lián)想走向象征,即由主題走向客體的象征化過程。《在異國林苑》這首詩有個副標題:波格比林苑。1904年6月末至9月初,里爾克旅居于瑞典南部斯科納省的波格比林苑。已故林苑主人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男爵夫人埋骨于林苑內。本篇系詩人關于第二次訪墓的追記?! ÷?lián)想在比照下進行。通往男爵夫人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之墓的路“闃無人行”,以果喻因:乏人訪墓,與主述者詩人自己的陷入對于墓主的沉思、深念死者比照。那路久乏人行變得不認識了以致懷疑走錯路,與但憑記憶獨處墓前比照。同樣充實的“用手指觸摸那卒年的日期”的發(fā)現(xiàn),與初訪時的發(fā)現(xiàn)比照。立在潮濕陰郁、“人跡不到的榆樹林地”的圓形花壇上的墓碑,與“陽光勁輝的一個個花圃”比照。墓主與玫瑰對照?!邦l頻駐足”與蝴蝶飛繞比照。玫瑰吐芳的與蝴蝶飛舞的聲音比照。訪墓者一邊默默傾聽玫瑰一邊尋找,與蝴蝶“光閃閃地飛繞高挑的夾竹桃”比照。一步比一步深入的比照到頭來烘示一個信念:勃利特·索菲·哈斯特弗男爵夫人是芬芳馥郁、品德高尚的異種玫瑰,遠非貌似高大、其實乏善可陳如夾竹桃之類所能望其項背?!  断娜沼昵啊返穆?lián)想在潛意識形成的光明變成黑暗、摧殘了勃勃生氣的壓抑感之下進行:“從庭園的全部綠一下子/減弱一點什么不得而知;/感覺庭園更近窗前來/且變得肅靜了?!薄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里爾克抒情詩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8條)

 
 

  •   書質量很好 封面也很漂亮 很少找到里爾克的東西很喜歡如果有德語就更好了
  •   里爾克的詩值得一讀
  •   剛拿到手,翻閱幾首熟悉的詩,感覺這個譯本不錯,起碼對理解里爾克,又多了一個視角,或者說渠道。
  •   里爾克的詩很不錯,只是譯本并不精彩。中規(guī)中矩,也算合格。
  •   第一次接觸里爾克的詩,很喜歡,陶冶情操
  •   里爾克的抒情詩的確優(yōu)美,是情詩典范
  •   里爾克的詩集,必讀必買!
  •   里爾克 像一個魔咒
  •   喜歡里爾克很久了,這本書填補了選本的空白。
  •   這是里爾克的一個非常好的版本,我比較了一下,譯文很不錯
  •   德語世界是一個遠比德國大的范圍,把奧地利的詩人與德國的典型風格相比對,應該會有非同一般的收獲。
  •   又認識了一位詩人的詩 感覺好不錯哦
  •   還沒看,不過包裝挺好的。我很喜歡這位詩人
  •   譯文一般,但很給人以啟發(fā)和靈感。詩歌愛好值得一看。
  •   孤獨的詩人
  •   個人認為這個版本的翻譯一般,我個人喜歡北島翻譯的那個版本,當然了,德文好的人 就直接原著了
  •   看過一些他的詩歌,既然有集選,果斷買了= =
  •   很好的書,喜歡詩歌的朋友不要錯過。
  •   好書,就是翻譯的太過古典,憑自己現(xiàn)在的學識,很多都似懂非懂
  •   書的質量很好 紙張很好 字體大小也合適

    收錄的都是抒情詩 后面還有附錄
  •   從未買過譯林出版社的詩集,這次試下
  •   百聞不如一讀
  •   讀了《馬爾特手記》,被里爾克深深地吸引了...
  •   晚上沒事,翻來看看還是很不錯的,語言靈動,思維跳躍性強,觸人心弦。
  •   很不錯的書,讓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   我朋友迷它迷得要SHI。
  •   喜歡,里爾克的詩值得讀~
  •   書的紙質不錯,贊贊??!
  •   覺得還不錯了
  •   正在讀···
  •   裝幀一流,質量過硬。
  •   內容很有意義。質量非常棒,值得收藏!
  •   女兒在看,還好吧
  •   精美,好書
  •   華而有實。
  •   朋友介紹的想看看
  •   書收到,與自藏的網(wǎng)格本對照,一字不差,就是就是網(wǎng)格本的精裝再現(xiàn)。
  •   里爾克是久仰啦。人民文學版的詩選已經有了一部,現(xiàn)在看著廣告語,又買了一部,分量很小啦。翻一下,卻總覺得生澀,不像過去閱讀時候能夠有穿透力和洞達心靈的震撼。這是很遺憾的。
  •   說實在話 里爾克本身具有冷幽憂郁的美 然而譯者往往太關注的是作品本身的意思 卻獨獨失了那自然之色
  •   這位早期憂郁頹廢,到后期的神秘象征主義的詩人的詩作,還是要大致了解他本人才可以去讀懂內涵。
  •   書沒有怎么細讀。主要是現(xiàn)在沒有那么多時間。但是詩歌是需要很多時間細細品味的。
    譯林出版的書籍應當還不錯的。從以往買書的經驗來看是這樣的。書本的印刷質量確實不錯,對于作者當然是不需多言,但是再好的作品想要得到好的傳播就要有好的翻譯者。對于翻譯者不是很了解。這個或許是唯一擔心一點的地方。但愿譯者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   還行吧,詩是很不錯的
  •   哪有什么勝利而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   喜歡“誰此刻孤獨,就永遠孤獨”
  •   里面的字體編輯不雅致
  •   外殼很漂亮
  •   里爾克作品好像有幾位譯者,本書算是學者譯作吧,很遺賞不出詩人譯作的高下
  •   前言足見譯者視野開闊。附錄比較里爾克和李商隱很有趣。確實下功夫了,有那么點意思。不過感覺很艱澀啊,還不如讀英詩直接些。
  •   翻譯得不好,感覺太生澀。不過對里爾克墓志銘的翻譯非常好!
  •   缺乏詩意,雖然準確。感覺不到里爾克的經典。
  •   這本書包裝精致完美,但是就翻譯而言,吾不與之高贊。
  •   翻譯還應該提高,學學北島的翻譯!
  •   不知道是作者的問題還是譯者的問題,讀著有點生澀
  •   我才13歲,看不是很懂,但是句子很喜歡
  •   大家評說不錯,買了。譯林的果然不如上海譯文的。不過譯林的書做的越來越進步了。
  •   因為裝幀給了一顆星。張索時的譯文生硬不傳神。建議出版馮至或是程抱一的譯文。
  •   封皮還可以
  •   里爾克抒情詩選!還不錯!
  •   閑暇無聊時 拿來閱讀解悶
  •   愛不釋手!?。。?!
  •   里爾克抒情詩選
  •   里爾克精裝版,小32開
  •     摘自《華網(wǎng)文盟》 作者:青 絲
      
      
       德國現(xiàn)代詩人里爾克,曾游歷歐洲各國,一度擔任羅丹和秘書。《杜依諾哀歌》和《獻給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兩部詩集,是他晚年嘔心力血之力作。
        希臘神話:色雷斯歌手俄耳甫斯,善奏七弦琴,其音婉轉悠揚,令野獸與頑石亦為之動容。不幸他心愛的女人身故。俄耳甫斯唱著悲歌追到陰間尋找她。冥后為之感動,遂允許他帶回她,只有一個條件-不準在途中回頭顧盼。當他們即將回到人間的時候,他忍不住回頭想看她是否還跟在后面-結果永遠失去了她。
        想起《舊約-創(chuàng)世紀》:神將滅所多瑪與蛾摩拉,命二天使下訪。所多瑪城的羅得接待了天使。天明了,天使令羅得帶了妻兒逃生,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币腿A將硫磺與火降于所多瑪與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羅得的妻子在后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
        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樣。只給你一個機會,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接受的條件是:毅然決然地往前-不管是奔跑還是跌倒,永遠不能回頭。一回頭就是百年身。不能、不能、永遠不能回頭。
        可是如何瀟灑做到永遠不回頭?
        羅得的妻必得回頭-哪怕再回望一眼。那一個遭天火毀滅的城,有她幼年時嬉戲的足跡、少女時最初的那一滴淚、嫁作新婦后初為人母的痛楚、她的故園、她的血脈之源、她曾經以為一生一世終老之所。
        俄耳甫斯必得回頭。即使將她緊緊地摟在懷中,仍然害怕隨時會失去她。并且一度他真正失去了她-死亡將她掠奪。為她跋涉千山萬水上窮碧落下黃泉,失而復得-可是冥后不讓他抱著她走,而只肯讓她悄無聲息跟在他身后。叫他怎么放心得下?狂喜與悲哀交織之下,他只想再看她一眼、她在不在身后。
        神賜予我們。神掠奪我們。將希望與痛楚扎成一束荊棘與玫瑰編就的花環(huán),交到我們手上。此時才明白為何我心悲涼-或許身體的痛楚提醒我靈魂的狂喜。或許靈魂的痛楚提醒我身體的存在。此時此地難為情,只能約定永遠不回頭。
      
      
      
      
  •     網(wǎng)友胡桑兄對張索時譯里爾克頗有微詞,認為他的譯文“似乎不太能傳達出里爾克那種超越性的聲音”。私以為翻譯一事,不妨先遵從嚴復先生“信、達、雅”的順序,先求其真,再求其至,最后再看文學性。一時手癢,不由也胡說幾句。我的看法是,張索時對德文原文理解力不錯,中文欠火候。他翻的里爾克不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是最差的。
      
      胡桑兄引用的幾段各家對《杜伊諾哀歌》第一首的翻譯不再復制,各位觀眾打開兩個頁面絕對比上下拉滾動條看著方便。試對照原文一讀:
      
      Wer, wenn ich schriee, h?rte mich denn aus der Engel
      Ordnungen? und gesetzt selbst, es n?hme
      einer mich pl?tzlich ans Herz: ich verginge von seinem
      st?rkeren Dasein. Denn das Sch?ne ist nichts
      als des Schrecklichen Anfang, den wir noch grade ertragen,
      und wir bewundern es so, weil es gelassen verschm?ht,
      uns zu zerst?ren. Ein jeder Engel ist schrecklich.
      
      Und so verhalt ich mich denn und verschlucke den Lockruf
      
      dunkelen Schluchzens. Ach, wen verm?gen
      wir denn zu brauchen? Engel nicht, Menschen nicht,
      und die findigen Tiere merken es schon,
      da? wir nicht sehr verl??lich zu Haus sind
      in der gedeuteten Welt.
      
      第一句,李魁賢的“倘若使我叫喊”是大錯,wenn ich schriee是主動并非被動;其余人關于wenn的意義都取“如果”,張索時略掉,顯是取“當……時”,但揪語法的話,“如果”更貼切。
      
      und gesetzt selbst, es n?hme / einer mich pl?tzlich ans Herz:前半句依然只有李魁賢一個人沒有翻出讓步狀語,其余人“就算”“即使”“甚至設想”用詞不一,意義都出來了;es n?hme einer mich pl?tzlich ans Herz,張譯“貼心抱住”,李譯“拉近他的心懷”,黃譯“擁到他胸前”,綠原“擁向心頭”,唯林克用“攫住我的心”,有點用力過度了。
      
      ich verginge von seinem / st?rkeren Dasein. 這句主要分歧在于對動詞“verginge”的處理,但不論是張的“毀于”和綠原的“喪亡”,還是李和黃的“消失”,抑或林的“暈厥”,皆出于或略引申于“vergehen”一詞的本意,唯各位譯者自身理解不同。
      
      下兩句沒什么好說的,意思大致一樣,張的中文也確實拗口。但是,還是李魁賢,把“weil es gelassen verschm?ht, / uns zu zerst?ren”“不屑于毀滅我們”譯成了“欲把我們粉碎”,意思剛好反過來了。
      
      接下來各位用詞不同,意義大致相仿,到“Ach, wen verm?gen / wir denn zu brauchen?”一句又略有出入,張“我們還能指望誰呢?”、林“我們究竟能夠求靠誰?”要優(yōu)于黃“我們需要時可以求助于誰”,再優(yōu)于李“究竟我們能夠支配誰?”與綠原“還有誰我們能加以利用?”
      
      下來略說最后一句?!癷n der gedeuteten Welt”還是只有李與眾不同,“在自己解釋的世界里”,而原文中并沒有“自己”之意。
      
      最后再說一下“天使的班列”問題,私以為,與“序列”“陣營”(綠原毫無體現(xiàn)的“各級天使”就更不用說了)相較,“班列”恰恰是用得最好的一個詞,因為天使確實是按“品級”依班而列的啊,參見《神曲》的《天堂篇》。
      
      另外再附上胡桑兄沒有找到的劉皓明譯本:
      
      有誰,若是我呼喚,會從天使的班列中
      聽到我?而且即便是,有一位
      突然把我抓到心口;我也會自他更強大的存在中
      消逝。因為美無非是
      那可怖者的初始,那個我們依然剛能承受的,
      而我們如此驚羨它,因為它不動聲色地不屑于
      毀滅我們。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怖的。
      就這樣我自持并吞咽下那黑暗的
      哽咽的叫喚聲。啊,我們又能夠
      用得上誰?天使不行,人不行,
      而狡黠的動物們已經察覺,
      我們在這個被給予了符號的世界上
      并非是很可信賴地在自家里。
      
      總結:1. 借用網(wǎng)友酒狂兄在胡桑兄文下的評論:“各家的翻譯差別不甚大,看個人喜好而已?!?. 詩歌從根本上說是不可翻譯的。3. 褒貶他人的翻譯永遠比自己做翻譯容易得多。
      
      某遁了。
      
  •     張索時曾經譯過的《杜伊諾哀歌》,似乎不太能傳達出里爾克那種超越性的聲音。
      “天使的班列”?又不是天堂火車司機的集合……不過,林克的“天使的陣營”也有點問題,搞得有點打仗的味道。還是喜歡臺灣李魁賢和黃燦然的“天使的序列”,不過李魁賢接下來的“拉近他的心懷”也不理想,而林克的“突然攫住我的心”比較有力量。張索時的“貼心抱住”就不靠譜了,里爾克是在寫初戀男女么?“更強壯的存在”?就更有點少女擁入高大戈戈懷里的味道了……還帶著莫名其妙的“驚悚”。而“峻拒”又是什么玩意……
      
      《秋日》中的名句則被譯成了:“誰這時候沒有房子,就別造房啦!”(馮至先生的譯文是:“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里爾克的譯文很多,各有千秋,雖然,都有局部的問題,但最不喜歡張索時的譯文。
      在漢語中創(chuàng)造一種純凈的屬于里爾克的語言和聲音,是很困難的。而正是這種差異就顯示了翻譯的必要,翻譯是為我們的母語增添一點什么,所以重復翻譯是必要的,但同時也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對翻譯家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修行不夠還是不要輕易去譯吧。
      找了幾個譯文作為對照,還有劉皓明的譯文木有搜到電子版。
      木有對照德文,胡說而已,僅供參考,也不妨礙個人堅持這個譯本的好感,語感差異而已~
      
      
      張索時譯文:
      
      我呼喊,天使的班列中有誰聽?
      就算有位天使,突然
      把我貼心抱?。何乙矔в谒?br />   更強壯的存在。因為美無非是
      我們還恰可忍從的原發(fā)驚悚,
      我們?yōu)橹绱速潎@,在于美峻拒
      有損于人;天使個個可怕。
       我于是強自抑制,咽下暗
      中啜泣的引喚。唉,我們還能
      指望誰呢?天使不行,人不行,
      而聰明的動物已發(fā)覺,
      我們在這經由解釋過濾的世界
      安家也不很可靠。
      
      
      
      請比較:
      
      
      
      李魁賢譯文:
      
      
      誰,倘若使我叫喊,可以從天使的序列中
      聽見我?其中一位突然把我
      拉近他的心懷:在他更強烈的存在之前
      我將消失。因為美只是
      恐懼的起始,正好我僅能忍受者,
      而我們又如此贊賞美,因為它冷靜地蔑視著
      欲把我們粉碎。每一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就抑住自己,且吞咽下
      黑暗中唏噓的引誘的召喚。啊,究竟
      我們能夠支配誰?天使不能,人類不能,
      而伶俐的獸類也早已注意到
      我們在自己解釋的世界里
      不能有在家的信賴。
      
      
      
      黃燦然譯文:
      
      如果我叫喊,誰將在天使的序列中
      聽到我?即使他們之中有一位突然
      把我擁到他胸前,我也將在他那更強大的
      存在的力量中消失。因為美不是什麼
      而是我們剛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開始,
      而我們之所以這樣贊許它是因為它安詳?shù)?br />   不屑於毀滅我們。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抑制自己,吞下深處黑暗的
      嗚咽的叫聲。啊,我們需要時
      可以求助於誰?不是天使,不是人;
      就連那些知道的野獸也意識到
      在這個被解釋的世界我們
      並不感到很安全。
      
      
      林克譯文:
      
      究竟有誰在天使的陣營傾聽,倘若我呼喚?
      甚至設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
      他更強悍的存在令我暈厥,因為美無非是
      可怕之物的開端,我們尚可承受,
      我們如此欣賞它,因為它泰然自若,
      不屑于毀滅我們。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所以我抑制自己,咽下陰暗悲泣的召喚。
      啊,我們究竟能夠求靠誰?天使不行,
      人也不行,機靈的動物已經察覺,
      在這個被人闡釋的世界,我們的棲居
      不太可靠。
      
      
      綠原譯文:
      
      如果我哭喊,各級天使中間有誰
      聽得見我?即使其中一位突然把我
      擁向心頭;我也會由于他的
      更強健的存在而喪亡。因為美無非是
      我們恰巧能夠忍受的恐怖之開端,
      我們之所以驚羨它,則因為它寧靜得不屑于
      摧毀我們。每一個天使都是可怕的。
      于是我控制自己,咽下了隱約啜泣之
      誘喚。哎,還有誰我們能
      加以利用?不是天使,不是人,
      而伶俐的牲畜已經注意到
      我們在家并不十分可靠
      在這被解釋的世界里。
  •   劉皓明說的,譯詩尤其難,一不小心就要被五雷轟頂。。。
    “班列”有些朝廷公卿的意思,上帝為君王,天使呈班列,是很有道理的。
  •   貼上德文來分析,才能看出其中端倪。一般讀者只看中文譯文,不知德文原意是什么,就妄下定論,實在可笑。許多讀者不會注重準確性問題,只要求詩歌語言得詩意,優(yōu)美,也不論這個詩人本身的詩風是否如此。
  •   蝴蝶暗消兄,打擾了:
      【唯林克用“攫住我的心”,有點用力過度了】
      ans Herz nehmen是拉向誰的心?林克究竟是用力過度還是沒有讀懂這個介詞短語?
      
      “沒有房子的人,別再給自己造房啦”(第10頁)
      張索時這句德語,意思是否符合原意,這樣的漢語,是怎樣的漢語?
      
      將“jeder Vogel”讀成賓語(第27頁);將“Stunden”(時辰、鐘點)轉換成“永恒”(Ewigkeit)(第31頁),他的德語究竟怎樣?
      
      兄給四星的標準、理由是什么,很想知道。
  •   看了他譯的《圖像集》的幾首詩,竊以為他的文字功力相當了得,筆觸老辣精簡,首首都是錘煉之作,幾乎句句難易,少有可刪減之處,并且他的譯詩融進他對里爾克的理解。欣賞他的翻譯。
    另對翻譯的理解不應該只是在兩種語言間的轉化而已,不同的語言基本沒有完美再現(xiàn)的可能,我讀譯詩,只從中文角度讀,當然也不懂外語。哈
  •   張的譯文本來就不好,有什么不可褒貶的?翻譯的基本誰規(guī)定非是信達雅不可?嚴復的翻譯也不通。。。
    翻譯詩歌最要緊是中文要好,中文不好外語再好也沒用!再好的外語落實不到中文上面,就是廢話是裹腳布又臭又長又沒有節(jié)奏感!
    推薦看更老的譯本是綠原的,老先生既是詩人,翻得也還不壞,不是最好的,因為還有馮至和梁宗岱他們比他好,陳敬容也比他好。但他翻得最多,而且質量也很穩(wěn)定!
  •   @張夷: 中文再好,外語不好,就不是翻譯,是創(chuàng)作了。。
    對所有詩歌都要求“有節(jié)奏感”,這是很幼稚的。
    綠原的翻譯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但他常常是解釋和普及性的翻譯,把往往很復雜和精妙的原文翻成白開水。。。
    從《浮士德》看,綠原把歌德降到了一個很低的層次。
  •   @ Hans:你仔細睜大了眼睛看我的原話,我可有說外語不好可以翻譯么?
    我說中文好才是最要緊的,你懂這話時什么意思嗎?還有,詩歌要求節(jié)奏感很幼稚?我看你敢說出這話來才真正可怕呢。。。我這里說節(jié)奏感,無非是個針對上面那些發(fā)言說的話罷了,如果你真覺得自己在行,那你該知道我說的“語感”之類的東西。詩歌不先談語感談什么?
    另外,綠原的翻譯容易被打中接受就不好了?古時候的詩詞都是坊間傳唱的呢,不被大眾接受,那叫有生命力嗎?當代詩歌之所以受人冷落,不是大眾品味問題,首先就是有那種自矜身份的傻逼詩人以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貴族范兒,寫詩譯詩都喜歡裝逼所致,一面假清高裝逼,一面還抱怨民眾不懂詩。多可笑!
    再好好看看哥的原話吧,我說的是在翻譯得很多的情況下,綠原是最好的,如果光說翻譯功力,我說他超過梁宗岱或者馮至了么。。。
  •   “他翻的里爾克不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是最差的?!?。。。
    這話說的,
    無意中買到這本書的,看得云里霧里。作為買的第一本里爾克詩集,我太受創(chuàng)傷了。???!后來找到別的版本,才恍然大悟。翻譯直接決定一個不會外語的中文讀者是否愛上原作詩人。
  •   李魁賢的第一行分明是英語的語法,單這一行就是一大敗筆,盡管后面譯的不錯。當然張的譯文也有點問題,“美”和“峻拒”搭配似乎不很協(xié)調,當然只是個人之見。各家的翻譯差別不甚大,看個人喜好而已。
  •   以上我最喜歡黃燦然的譯本。
    劉皓明我不了解,但他譯的荷爾德林后期詩,我是讀不下去的。
  •   我喜歡綠原的,或許是先入為住的緣故吧。
  •   我喜歡林克的
  •   李魁賢的最好~黃先生其次~
  •   喜歡林克的
  •   感覺張索時譯本的確不如綠原,少了音韻美。
  •   我有點遲鈍的有緣故,覺得都不錯。。看翻譯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比如我就覺得“天使的序列”這個表達很拗口,腦補到“序列號”。。囧。。而綠原的“我們在家并不十分可靠”這一句對我而言也有點接受不能。反正看那個譯文能讓你中箭咯,總能中上一記什么的。
  •   黃燦然的翻譯就不要貼過來嘞,他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從英譯本轉譯,準確性實在打問號。
  •   李魁賢翻譯的挺爛啊……語句佶屈聱牙,部分用詞比如“伶俐”也不恰當。
  •   2012-03-02 11:10:44 St. Crescendo  黃燦然的翻譯就不要貼過來嘞,他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從英譯本轉譯,準確性實在打問號。
    你是在揶揄樓主又不懂德文,英文也未必有多好,談無法信任到聲勢大的很,首先應該自疑下吧。
  •   就我個人來說總體上喜歡林克版,他譯的大多數(shù)莊嚴有力。劉皓明的哀歌那段不錯(梁文道在我執(zhí)里引的就是劉版)但是也有些詩譯得發(fā)澀。而我一直不喜歡綠原的譯版,總覺得他譯的德國作家的東西太過明艷,顯得柔軟了些
  •   黃燦然翻譯的好,最清晰
  •    黃燦然翻譯的好,最清晰
    真可笑!里爾克需要清新么?里爾克的品質是什么都不知道,還妄談詩歌!
  •   哀歌當然是綠原翻得最好!
    雖然節(jié)奏感一般,但還算得里爾克之三位。低回激蕩,而又四處求索,這才是里爾克的味道。
    張索時譯文佶屈聱牙,如果詩歌是這樣,那早就完蛋了,還有人來看?
  •   黃燦然翻譯的好,最清晰
      
      真可笑!里爾克需要清新么?里爾克的品質是什么都不知道,還妄談詩歌!
      
    =========
    他說的是清晰,不是清新
  •   喜歡綠原的
  •   秋日 北島的
  •   老衲很慘,見陳子善一語而納此書也。
    讀其譯詩,大有老干部體化作民國年間白話詩的風味。
  •   黃燦然內個看不下去哞。。。。。。。。。
  •   清晰清新的差別,笑得我肚子疼
  •   林克的
  •   喜歡李魁賢的譯本,不過黃燦然的有些詞覺得更舒服一些。秋日還是看北島的吧??傊?,買了這本是上當了。
  •   今日看了一天張的譯本,云里霧里,佶屈聱牙,不知所云??傆X得這不像之前讀過的里爾克,后來找到其他版本對照讀了,仿佛明白了些。這個本子留著對比翻譯算了。
  •   張的譯本實在讀不下去,我才找到這個帖子,果然很多人有同感。。。看張在附錄里寫得幾篇文章,就知道他的文風原本就如此造作。。。實在不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