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頁數:全2冊 字數:226000 譯者:孫仲旭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之一
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1923年至今100本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已譯成60多種語言風靡全球
……
本套書還有《NINETEEN EIGHTY-FOUR》
作者簡介
喬治·奧威爾(1903--1950),英國作家、記者、社會評論家。出生于印度,受教于英國伊頓公學,在緬甸當過警察,參加過西班牙內戰(zhàn)。一生短暫,顛沛流離,但始終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記錄著他所生活的時代,并作出了超越時代的預言,被譽為“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其代表作為《一九八四》和《動物莊園》。
書籍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附錄
新話的原則
我為何寫作
章節(jié)摘錄
這是四月里的一天,天氣睛朗卻又寒冷,時鐘敲了十三下。 溫斯頓·史密斯快步溜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他低垂著頭,想躲 過陰冷的風,但動作還是不夠快,沒能把一股卷著沙土的旋風關 到門外。 門廳里有股煮卷心菜和舊床墊的氣味。門廳那頭釘著一張彩 色宣傳畫,大得不適合釘在室內,上面只有一張巨大的面孔,寬 度超過一米。那是個四十五歲左右的男人,蓄著濃密的黑色八字 胡,面相粗獷而英俊。溫斯頓朝樓梯走去。想坐電梯是沒希望的, 即使在情形最好時電梯也很少開。目前白天停電,這是為迎接仇 恨周的節(jié)約運動中的做法之一。溫斯頓所住的公寓在七樓,他現(xiàn) 年三十九歲,他的右腳脖上方還有一處因靜脈曲張形成的潰瘍, 所以只能緩漫地走樓梯上去,中途還歇了幾次。每層樓梯平臺正 對電梯門的墻上,那張有著巨大面孔的宣傳畫從那里凝視著,它 是那種設計得眼神能跟著你到處移動的肖像畫?!袄洗蟾缭诳粗?你”,下方印著這樣的標題。 在公寓里,有個洪亮的聲音正在念一連串數字,跟生鐵產量 有關。聲音來自一塊長方形金屬板,它像一面毛玻璃面的鏡子, 嵌在右墻上。溫斯頓扭了一下開關,聲音多少低了一點,但仍清 晰可聞。這個裝置(叫做電屏)的聲音能關小,然而無法完全關掉。 他走到窗前。他的體形偏小,瘦弱,作為黨員制服的藍色工作服 只是讓他更顯單薄。他長著淡色頭發(fā),面色紅潤自然,皮膚因為 使用劣質肥皂和鈍剃須刀片而變得粗糙,然而冬天的寒意才剛剛 結束。 外面,即使隔著關閉的窗戶,看去仍然一副寒冷的樣子。下 面街道上,小股的旋風卷動塵土及碎紙打著旋越飛越高。盡管出 了太陽,天空也藍得刺眼,但是除了到處張貼的宣傳畫,似乎一 切都沒了顏色。那張蓄著黑色八字胡的臉從每個能望到兩邊的街 角居高臨下盯著。正對面的房屋前面就貼了一張,標題印著“老 大哥在看著你”,那雙黑色眼睛死盯著溫斯頓的。下面臨街地方 還有另外一張宣傳畫,一角已破,在一陣陣拍打著,把一個詞一 會兒蓋住,一會兒展開:“英社”。遠處,一架直升飛機從屋頂間 掠過,像蒼蠅般在空中盤旋一會兒,然后劃了道弧線急飛而去。 那是警察巡邏隊,正在窺視人們的窗戶。但巡邏隊還不足為懼, 為懼的只是思想警察。 在溫斯頓身后,電屏傳出的聲音仍在喋喋不休地播報有關生 鐵產量和超額完成第九個三年計劃的事。電屏能同時接收和發(fā)送, 溫斯頓所發(fā)出的任何聲音,只要高于極低的細語,就能被它拾音。 而且不僅如此,只要他待在那塊金屬板的視域之內,他就不僅能 被聽到,而且也能被看到。當然,在具體某一時刻,你沒辦法知 道自己是否正在被監(jiān)視。思想警察接進某條電線的頻度如何以及 按照何種規(guī)定進行,都只能臆測而已,甚至有可能他們每時每刻 都在監(jiān)視著每個人。但無論如何,他們什么時候想,就可以什么 時候接上你那條電線。你只能生活一確實是生活,一開始是習 慣,后來變成了本能——在一個設想之下,即你所發(fā)出的每個聲 音都會被偷聽,除非在黑暗里,否則你的每個舉動都會被細察。 溫斯頓保持背對電屏,這樣比較安全,不過他也知道,即使 是背部,也可能暴露出什么。一公里之外是真理部,那是他上班 的地方,是幢在一片不堪入目的地帶拔地而起的白色大型建筑。 這里——他略有幾分厭惡地想道——這里就是倫敦,第一空域 的主要城市,第一空域本身是大洋國人口第三大省份。他絞盡腦 汁想找回一點童年記憶,以便讓他記起倫敦是否一直就是這個樣 子:滿眼都是搖搖欲垮的建于十九世紀的房屋,側墻靠木頭架子 撐著,窗戶用紙板擋著,屋頂是瓦楞鐵皮,破舊的院墻東歪西斜, 是否一直就是這樣?在挨過炸彈的地方,空中飛騰著灰泥和塵土, 野花在一堆堆瓦礫上蔓生,還冒出許多齷齪的聚居區(qū),也就是雞 舍一樣的木板屋,是否一直是這樣?可是沒用,他想不起來:他 的童年除了一系列光亮的靜態(tài)畫面,什么也沒留下,但那些畫面 都缺少背景,大部分也不可理解。 真理部——用新話來說就是“真部”——跟視野中能看到 的其他建筑明顯不同。它是座巨大的金字塔形結構,白色水泥熠 熠發(fā)亮。它拔地入云,一級疊一級,達三百米之高。從溫斯頓所 站的地方,剛好能看到黨的三條標語,以漂亮的美術字鐫刻在真 理部大樓正面: 戰(zhàn)爭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據說真理部在地面上的房間就多達三千間,另外還有相應的 地下附屬建筑。此外只有三座外表及規(guī)模類似的大樓分散坐落在 倫敦。周圍建筑徹底被那三座大樓比了下去,所以站在勝利大廈 頂上,同時可以看到這四座大樓,分別為四個部的所在地,政府 的所有職能就分工到了這四個部。真理部負責新聞、娛樂、教育 以及美術,和平部負責戰(zhàn)爭,仁愛部負責維持法律和秩序,富足 部負責經濟事務。這四個部的名稱用新話來說,分別是“真部”、“和 部”、“愛部”和“富部”。 仁愛部是真正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地方。那里根本沒有窗戶。溫 斯頓從未去過仁愛部,也未曾進入過它的半公里外緣范圍之內。 那里非公莫入,進去時,還要經過一段布著帶刺鐵絲網的錯綜復 雜的道路、一道道鋼門以及機槍暗堡,甚至在通向它外圍屏障的 街道上,也有面目猙獰的警衛(wèi)在轉悠。他們身穿黑色制服,手持 兩節(jié)警棍。 溫斯頓突然轉過身,臉上已經換上一副從容而樂觀的表情。 面對電屏時,這樣做是明智的。他穿過房間走進那間很小的廚房。 這個時間離開部里,就放棄了在食堂的一頓午餐,他也知道廚房 里除了一大塊黑面包別無他物,得把它留到明天早上當早餐。他 從架子上拿了個裝有無色液體的瓶子,上面簡單的白標簽上印著 “勝利杜松子酒”。如同中國的米酒,它散發(fā)的也是一股令人作嘔、 油一般的氣味。溫斯頓倒了快有一茶杯,鼓了鼓勇氣,然后像喝 藥一樣一口氣灌了下去。 馬上,他臉變得通紅,眼里流出了淚水。那玩意兒像是硝酸, 而且不僅如此,喝的時候,還給人一種后腦勺挨了一膠皮警棍的 感覺。過了一會兒,他胃里的灼熱感消退了一點,一切好像沒那 么難受了。他從印有“勝利香煙”的壓扁了的煙盒里抽出一根煙, 不小心把它拿倒了,煙絲因此掉了出來。他又抽出一根,這次好 了點。他回到起居室,在位于電屏左側的一張小桌子那里坐下來。 他從桌子抽屜里取出一支筆桿、一瓶墨水和一個四開大的空白厚 本子,它的封底是紅色,封面壓有大理石紋。 不知為何,起居室里的電屏安裝位置不同尋常。它通常在遠 端的墻上,這樣可以監(jiān)視到整個房間,這張電屏卻是在較長那面 墻上,正對窗戶。電屏一側有個淺凹的地方,溫斯頓就坐在這里。 建這幢公寓樓時,這地方很可能原意是用來擺書櫥。溫斯頓坐在 凹處,盡量把身子往后靠,這樣可以保持在電屏的視域范圍之外。 當然,他的聲音仍會被聽到,不過只要待在目前位置,他就不會 被看到。他之所以想到這會兒要做的這件事,部分起因就是這個 房間不一般的布局。 P2-5
媒體關注與評論
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紐約時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