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里的黑豹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以色列] 阿摩司·奧茲  頁數(shù):199  譯者:鐘志清  
Tag標簽:無  

前言

譯序阿摩司?奧茲應該說是時至目前中國學術(shù)界、創(chuàng)作界和新聞界最為熟悉的以色列希伯來語作家?!兜叵率依锏暮诒肥且黄洃浶≌f,其希伯來文版首發(fā)于1995年。它以作家的童年經(jīng)歷為基礎,又融進了豐富的文學想象。用作家本人的話說,故事本身來自黑暗,稍作徘徊,又歸于黑暗。在記憶中融進了痛苦、歡笑、悔恨和驚奇。小說的背景設置于1947年夏天英國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階段。那是巴勒斯坦歷史上非同尋常的時期,因為數(shù)月后,即1947年的11月29日,聯(lián)合國大會將在紐約成功宣布巴勒斯坦分治協(xié)議,允許第二年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國家,一個阿拉伯國家,一個猶太國家,英國人很快就會結(jié)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tǒng)治,離開那片土地,以色列國將會建立,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從此陷于無休止的沖突之中。在歷史巨變的前夜,英國士兵、猶太人的地下組織、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紛紛行動:槍擊、爆炸、宵禁、搜查、逮捕、迫在眉睫的戰(zhàn)爭與種種可怕的謠傳不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平添了許多不安定因素,也留下了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謎團。曾在《我的米海爾》、《惡意之山》(中譯本名為《鬼使山莊》)和《愛與黑暗的故事》等作品中對這一歷史進程做過不同程度觸及與把握的奧茲,再次以這個特殊而復雜的歷史時期為背景,借助奇巧的構(gòu)思、睿智的分析、優(yōu)美的行文在《地下室里的黑豹》中觸及諸多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小說主人公首先以成年人的口吻交代“在我一生中,有許多次被人叫做叛徒”,給讀者留下了懸念,隨之回憶起自己在十二歲那年因為與當時猶太人的敵對方英國人交往,第一次被稱作叛徒的情形??傮w看來,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是在家、東宮和特里阿扎叢林三個主要場景中展開的。大家知道,奧茲素以破解家庭生活之謎見長。他在《地下室里的黑豹》中,再次運用爸爸、媽媽、孩子三個人物構(gòu)成了家這個場景中的核心:爸爸、媽媽來自烏克蘭,他們的親人全死于希特勒之手,這一點顯然與奧茲本人的經(jīng)歷有別。爸爸是學者,在爸爸的性格中,理性占了上風,“他講原則,為人熱情,對正義忠貞不渝”,具有強烈的仇歐情緒;而媽媽則喜歡追憶過去,故鄉(xiāng)烏克蘭的河灣、河面上星星點點的鴨群、緩緩漂流的藍色百葉窗、河流和草地、森林和田野、茅草屋頂和薄霧中的悠揚鐘聲令她魂牽夢縈。熟悉奧茲的讀者往往會覺得這一切似曾相識,但此次,作家的關(guān)注視點有所轉(zhuǎn)移。我們在《愛與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爾》和其他作品中看到的家庭悲劇和夫妻情感均被置放到了邊緣地位,孩子則成了家中的中心人物,也成了整部作品的主人公。他在家中見證的不再是父母那痛苦而缺少生氣的日常生活,而是他們頗有幾分讓人憧憬,甚至驚心動魄的地下活動(爸爸為地下組織編寫標語,收藏違禁品,媽媽悄悄救助傷員),親臨了英國士兵前來搜查時的緊張局面。幾乎所有的情節(jié)設置,都與孩子的所謂“背叛”行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聯(lián)。這個孩子年僅十二歲,他因酷愛詞語而贏得“普羅菲”“教授”一詞的希伯來語縮寫。綽號,說話的方式與眾不同,并喜歡寫詩拿給女孩子看。由于在家中受參加地下抗英活動的父母的影響,在學校和其他場合聽成人進行民族主義宣傳 “我們生活在一個生死攸關(guān)的時期”、“希伯來民族要經(jīng)受住考驗”,他立志為民族的事業(yè)而戰(zhàn)。他提議創(chuàng)辦了“霍姆”希伯來語音譯,意為“自由還是死亡”。秘密組織,加盟這個組織的還有他的兩個小伙伴本?胡爾和奇塔。他們想用舊冰箱里拆下的馬達等材料制造火箭,打到英國的白金漢宮,把英國人趕出他們心目中的猶太人領土。他們還喜歡看好萊塢影片,模仿里面的英雄人物。普羅菲本人更是為影片中的英雄著迷,經(jīng)常把自己比做“地下室里的黑豹”,意思是等待時機猛撲出去,為自己所謂的信念而獻身。但是,他的英雄夢屢屢受挫。在一個宵禁的夜晚,他被一個英國警察所救。這個英國人來自坎特伯雷,講圣經(jīng)希伯來語,崇拜古老的猶太文化,熱愛耶路撒冷。普羅菲深受英國人的吸引,答應與他換課(相互學習英文和希伯來文),甚至天真地想借此機會,向英國警察套取情報,完成他所謂的民族主義理想。但事與愿違,小伙伴把他叫做叛徒,而他自己也無法確定自己與英國人的交往是否屬于背叛行徑,經(jīng)常陷于靈魂的掙扎中。圍繞什么是“叛徒”問題的討論首先是在小主人公的家中進行的。那是在某天早晨,家中墻壁上赫然出現(xiàn)了“普羅菲是卑鄙的叛徒”幾個黑體字之后。爸爸認為“叛徒”是“一個沒有廉恥的人。一個偷偷地、為了某種值得懷疑的好處、暗地里幫助敵人,做有損自己民族的事或傷害家人和朋友的人。他比殺人犯還要卑鄙”。而媽媽則認為“一個會愛的人不是叛徒”。父母的不同觀點成為支撐普羅菲理解叛徒意義的兩個支點。他自己也試圖通過翻閱百科全書,弄清楚叛徒的諸多字面含義。他甚至對著鏡子盤問自己究竟長著一副叛徒的模樣,還是地下室里黑豹的模樣。場景之二:東宮。名曰東宮,實為搖搖欲墜的棚屋,掩映在西番蓮中。這是普羅菲和英國警察鄧洛普軍士換課并且交談的地方。普羅菲在和英國警察交往時內(nèi)心矛盾重重。盡管他不斷提醒自己,一刻沒有忘記英國人是敵人,不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像地下戰(zhàn)士那樣稱自己是“以色列土地上的猶太人”,有時為贏得對方信任才喝下他買的檸檬汽水,有時卻不由自主地告訴對方,爸爸也懂拉丁語和希臘語,甚至對人家產(chǎn)生了某種“喜愛”的情感,隨即又為自己的行為懊悔不已:“我的心在胸膛里跳蕩,猶如一只地下室里的黑豹。我以前從未做過如此杰出的益事,也許以后也不會了。然而幾乎與此同時,我嘴里嘗到了酸味,卑鄙叛徒的可恥滋味:如同粉筆刮蹭時的戰(zhàn)栗?!眻鼍爸禾乩锇⒃?。這是普羅菲和“霍姆”組織成員開會、請求批準他執(zhí)行刺探任務的地方,也是他因犯有所謂的叛變罪而接受審判的地方。普羅菲的兩個小伙伴本?胡爾和奇塔模仿美國影片對他進行了持續(xù)不到一刻鐘的審判,既嚴肅,又滑稽,頗具黑色幽默的味道。一臉狐相的本·胡爾得出結(jié)論:“本庭相信叛徒所說他從敵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情報。本庭甚至接受叛徒?jīng)]有把我們泄露出去的說法。對叛徒所說他未從敵人那里得到任何報酬的錯誤證詞,本庭表示憤慨并予以駁回:叛徒收了薄脆餅干、檸檬汽水、香腸肉卷、英語課、一本包括《新約》在內(nèi)的《圣經(jīng)》,《新約》攻擊我們的民族?!逼樟_菲找理由為自己辯解,但無濟于事。他一氣之下,宣布解散自己創(chuàng)建的地下組織,與朋友們徹底決裂。表面看來,小說在寫少年故事,實際則是把個人命運和共同體前途放在一起來探討個體身份,顯示出作品的道德深意和作家的矛盾心態(tài)。作為一個希伯來孩子,普羅菲也和當時的多數(shù)猶太人一樣,把英國人當成敵人,其人生致力于驅(qū)逐外國壓迫者,但其靈魂又受壓迫者困擾,因為這個壓迫者也來自擁有河流與森林的土地,那里鐘樓驕傲地聳立,風標平靜地在屋頂上旋轉(zhuǎn)。在和英國警察交往時,他很快便被他吸引了,甚至“具有一種沖動,要跑去給他拿杯水”。在某種程度上,審判他的伙伴對他的背叛指控并非子虛烏有:“你普羅菲愛敵人。愛敵人嘛,普羅菲,比泄密還要糟糕。比出賣戰(zhàn)斗者還要糟糕。比告發(fā)還要糟糕。比賣給他們武器還要糟糕。甚至比站到他們那一邊、替他們打仗還要糟糕。愛敵人乃叛變之最,普羅菲?!睆哪撤N意義上,小主人公已背叛了20世紀40年代晚期巴勒斯坦地區(qū)猶太人心目中約定俗成的價值標準。在他看來,世上有非自私、非精心策劃的背叛,也有不卑鄙的叛徒。背叛者愛他正在背叛著的人,因為沒有愛就沒有背叛。這些富有哲理性的話語揭示出仇英背后的荒謬與非理性狂熱。理智與情感、理想與現(xiàn)實、使命與道義、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準則等諸多充滿悖論色彩的問題不但令小主人公費解,而且讓已經(jīng)成人的作家無法釋懷。(“直至今天,我仍無法向自己解釋那是怎么回事?!保┊斎唬谧骷议_始創(chuàng)作《地下室里的黑豹》的1994年,英國人已經(jīng)不再是猶太人的敵人,傳說中與猶太人具有血親關(guān)系的以實馬利的后裔阿拉伯人會成為他們的新敵。作品中寫道,人們會為舊日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指阿拉伯人——感到難過。“猶太人會崛起,打敗他們的敵人,石造村莊會毀于一旦,田野和花園將會成為胡狼與狐貍出沒的地方,水井將會干枯,農(nóng)夫、村民、拾橄欖的、修剪桑樹的、牧羊人、放驢的都將會被趕進荒野?!庇爝@樣說。猶太女孩雅德娜也這樣說:“即便真的是別無選擇,你必須去戰(zhàn)斗,地下工作者也是極有害的。此外,那些英國人也許很快就會卷鋪蓋回家。我只希望他們走了以后,我們別后悔,痛悔。”雅德娜是小主人公偷偷暗戀的一個姑娘,比他大八歲。他曾經(jīng)無意間在屋頂看到雅德娜換衣服,事后一直伺機想請對方原諒,但又羞于啟齒,經(jīng)常為此懊悔不已,由此引發(fā)出另一個層面的精神探索,即一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期待問題,這里不再贅言。雅德娜的話與英國警察的說法具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就像作家所說:“這些話酷似鄧洛普軍士所說的,阿拉伯人是弱方,很快他們就會變成新的猶太人?!边@些討論觸及到了英國人走后巴勒斯坦何去何從的問題,預見到未來的潛在危險。普羅菲生雅德娜的氣,認為雅德娜說出了最好秘而不宣的東西,也生自己的氣,因為他沒有看出這種關(guān)聯(lián)。在某種程度上,雅德娜有點像他的精神導師,他向她傾訴自己所有的問題與困惑,而她則告訴他從父母和老師那里均無法得到的答案?!澳愀艺f的那個軍士,似乎真的很好,他竟然連孩子都喜歡,但是我認為你不會有什么危險。”喜歡孩子的人懂得愛,會愛的人不會背叛。也許,這種幼年時期的心靈觸動是日后形成作家的人道主義情懷的一個誘因吧。理想主義者希望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和平相處,但兩個世界中的極端主義人士對此竭力反對。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達成了《奧斯陸協(xié)議》。天真的人們曾一度以為巴以和平在即,但兩年后拉賓便倒在了猶太極端主義者的槍下,巴以雙方?jīng)_突再起,和平再度遙遙無期。一向主張巴以和平的奧茲因在1994年攻擊猶太定居點的極端主義分子,也被右翼人士稱做叛徒,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小說的開頭相呼應。浮現(xiàn)在普羅菲腦海里的那幅畫面:爸爸、媽媽和鄧洛普軍士在安息日清茶一盞,共話雙方感興趣的話題,雅德娜在吹豎笛,而“我”躺在她腳邊的地毯上,地下室里一只幸福的黑豹,迄今依然可以說是作家心目中的一個美好夢想,只是里面的人物發(fā)生了變化。從這個意義上,《地下室里的黑豹》用形象的筆法表達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建構(gòu)了一種象征性的聯(lián)系,對本民族信仰深處某種極端性因素發(fā)出了危險信號。當然,小說的動人之處不只在其意蘊,也在其行文、肌理與格調(diào)。英國警察離去后給主人公心靈深處留下的永遠的痛,母親故事中那不知漂向何方的藍色百葉窗,聲聲豎笛中緩緩重現(xiàn)在記憶中的一個個故人、一件件舊事,使人會在掩卷時慨嘆,這就是奧茲!

內(nèi)容概要

  《地下室里的黑豹》故事發(fā)生在1947年夏天英國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階段,以色列建國前夕。12歲的普羅菲是個敏感的男孩,總希望駐扎在以色列的英國軍隊能早點撤離,常和小伙伴們想辦法把英軍嚇走。一天,普羅菲因為違反宵禁而被英國士兵鄧洛普抓到,他沒有處罰這個男孩,只是將他護送回家。軍士和小男孩之間就此建立了友誼。鄧洛普軍士教普羅菲學習英文,并念他最愛的圣經(jīng)詩篇給他聽,而普羅菲則教鄧洛普一些希伯來文。但是英軍和地下猶太反抗軍之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張,讓兩人的友誼有了越來越多的變數(shù)。普羅菲更因此被小伙伴們冠以“叛徒”的罪名。這段友誼究竟會如何改變普羅菲的一生?

作者簡介

  阿摩司·奧茲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當今希伯來語作家中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一位,所著小說和評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guān)注和共鳴,多次獲大獎。他的作品也令陳眾議、池莉、徐坤、陸建德、邱華棟等作家和學者癡迷,莫言、閻連科、畢飛宇更是尊其為文學導師。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在我一生中,有許多次被人叫做叛徒。第一次是在我十二歲零三個月那年,住在耶路撒冷城邊的時候。那是在暑假,還有不到一年英國人就會離開這片土地,以色列國就會在戰(zhàn)爭中誕生。一天早晨,這些黑體字赫然出現(xiàn)在我們家的墻上,就在廚房的窗下:“普羅菲是卑鄙的叛徒?!薄氨氨伞币辉~提出了一個令我如今坐下來寫這個故事時仍覺得意猶未盡的問題:叛徒能否不卑鄙?如果不能,為什么奇塔·萊茲尼克(我認得他的筆跡)會勞神地加上“卑鄙”二字?如果能,在什么情況下叛變不是卑鄙的?我長這么高的時候就有了“普羅菲”的綽號。普羅菲是教授的縮寫,他們這么叫我是因為我沉迷于觀察詞語。(我仍然熱愛詞語:將其采集、排列、打亂順序、倒置、組合到一起。就像愛錢的人倒騰錢幣和鈔票,愛紙牌的人擺弄紙牌。)那天早晨六點半,爸爸出去拿報紙時看到了廚房窗下的字跡。吃早飯時,爸爸把莓子醬涂在一片黑面包上,冷不丁地把刀子插進果醬罐,都快把刀把兒插進去了。他不緊不慢地說:“好極了。天大的驚喜。閣下有何功德,讓我們?nèi)绱藰s幸?”媽媽說:“一大早就別奚落他了。別的孩子奚落他,就夠他受的了。”爸爸和那時我們住區(qū)的多數(shù)男子一樣,身穿卡其布服裝。他的手勢,還有聲音,無疑表明他這個人一貫正確。他抄罐子底兒挖出一大塊黏乎乎的莓子醬,往兩片面包上各抹一半,說:“實際上,如今大家把‘叛徒’一詞用得太濫了。但誰是叛徒呢?確實。一個沒有廉恥的人。一個偷偷地、為了某種值得懷疑的好處、暗地里幫助敵人,做有損自己民族的事或傷害家人和朋友的人。他比殺人犯還要卑鄙。請把你的雞蛋吃光。我在報紙上看到,在亞洲,人們正因饑饉而死?!眿寢尠盐业谋P子拉到她跟前,吃光了我的雞蛋和剩下的面包和果醬,不是因為餓,而是為了平安無事。她說:“一個會愛的人不是叛徒。”媽媽說這些話,既非沖我,也非沖爸爸。根據(jù)她眼睛看去的方向判斷,她正在沖粘在冰箱上方廚房墻上的蝸牛說話,沒有特定目的。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國家需要能代表其良心發(fā)出呼聲的作家。這樣的作家世所罕見,所幸以色列有奧茲?!度A盛頓郵報》《地下室里的黑豹》深刻而富于創(chuàng)造性,它就像一首詩,傳達了作家對于人類生活的寬容態(tài)度。它不似奧茲的其他小說,如強勁的湍流,源源不斷,卻像一場大雨,時斷時續(xù),冰冷刺骨?!都~約時報書評》

編輯推薦

《奧茲作品:地下室里的黑豹》是一部記憶小說,據(jù)奧茲本人稱,它“囊括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主題”?!秺W茲作品:地下室里的黑豹》以作家的童年經(jīng)歷為基礎,融進了豐富的文學想象,用形象的筆法展現(xiàn)了作家對于理智與情感、理想與現(xiàn)實、使命與道義、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準則等充滿悖論色彩的問題的睿智思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地下室里的黑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本書篇幅不長,語言流暢易懂,翻譯很好。小說以作者回憶少年時光中的一個特定時期的角度切入,那是以色列建國前,英國人、猶太人、阿拉伯人為自身利益爭奪生存空間的時期。親情、友情、民族情交錯于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情感世界之中,在各種情感中都包含著親近與排斥、友善與敵對。書的內(nèi)容好在能夠簡單明快的讓讀者理解主人公所處的矛盾境遇,引起讀著的思考和共鳴。敵對陣營中個人能夠以什么樣的方式相處而無害于各方,同一陣營內(nèi)的人們?nèi)绾螌ΥみM與保守的方式,家庭內(nèi)的成員如何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彼此關(guān)愛,何謂共存而何謂背叛?這些問題不是作者和讀著能夠以簡一答案輕松回答的。特殊的人物、特殊的地點、特殊的時期,而引起普遍的思考,這就是作品的價值吧。
  •   很久沒有遇到這么奧茲的作品太美妙了,讓人入迷,引起很復雜的心理活動……妙處只有讀過的人才知道。
  •   期待很久,具備諾貝爾文學獎實力的作家
  •   如果你對猶太人的文化歷史有所興趣,那這本書很值得一閱。其中也能窺見奧茲的智慧??傊屛易x來有種莫名的親切。
  •   不過很喜歡這個作家,所以 買了很多書。
  •   讀過浙江文藝版的《詠嘆生死》(不太長的長篇小說)、《胡狼嘷叫的地方》(短篇小說集),感覺好極了,這套書自然就成了必選內(nèi)容。
  •   這個小假期打算把這本看完,內(nèi)容的話在書店看過一些,還蠻喜歡的~
  •   正在看,書的紙質(zhì),字體都可以,就是貴。
  •   一口氣讀完才不負這本書的文字
  •   還沒看過他寫的書哦 不過好多作家對他的評價都是很高的 所以就先買了一本咯
  •   在以色列,人們談論奧茲,頗有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以色列的良心,有些人則認為他是以色列的叛徒。一方面奧茲堅定地呼吁阿以和平,是“現(xiàn)在就和平”組織的締造者;另一方面他也確實參與了一系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從這本有自傳色彩的書中,可以看出奧茲對于理智與情感、理想與現(xiàn)實、使命與道義、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準則等充滿悖論色彩的問題的睿智思考:是非對錯,沒有那么簡單。奧茲童年時代的耶路撒冷由英國托管,日常生活蒙上了一層英雄主義色彩:地下活動,爆炸,逮捕,宵禁,搜查,英國兵,阿拉伯幫,迫在眉睫的戰(zhàn)爭與恐懼……古老的英雄神話仿佛成了現(xiàn)實生活的一部分,兒童故事講的都是耶路撒冷的過去和淪陷。據(jù)奧茲回憶:“父母將我送到一座希伯來基礎小學,學校教我緬懷古代以色列王國的輝煌,并且希望它在烈火與熱血中復興?!痹谀莻€躁動喧囂的時代,奧茲的理想就是“做一個英雄”。書中的小主人公身上烙有奧茲的影子。他偶然間結(jié)識了托管以色列的英國士兵。他本痛恨英國兵,恨不得他們立刻滾回老家去,接近士兵的最初目的也是“刺探軍情”。但隨著接觸的加深,他卻被士兵的善良和真誠吸引,真心與他做了朋友。結(jié)果被小伙伴們冠以“叛徒”的稱號。奧茲借小主人公之口說出:叛徒不一定卑鄙,背叛不意味著變節(jié)。對待滿世界的偏見和歧視,奧茲主張以愛化恨,而不是以恨制恨。與英國的關(guān)系如此,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一樣。
  •   奧茲的一套一起買的,都很好。
  •   購入了奧茲新版全套,封面一如既往的典雅美觀,快等不及翻開細讀了!
  •   書不必多說,自然經(jīng)典,譯林出品一直就值得信賴,也是我的最愛。今天說說卓越,每個單本包裝塑膜,十分精致,發(fā)貨快、快遞快、服務好,價格優(yōu)。
  •   一起收了。缺一不可!
  •   聽說是奧茲有自傳色彩的小說,表達了強烈的政治訴求,少年奧茲眼中的世界。
  •     
      
      1994年,主張巴以和平的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因攻擊猶太定居點的極端主義分子,被右翼人士稱作叛徒。同一年,他寫作小說《地下室里的黑豹》,開篇即說,“在我一生中,有許多次被人叫做叛徒。”顯然,“叛徒”的暗影纏繞著阿摩司?奧茲,以至他深入思考個體身份與民族命運交織所產(chǎn)生的矛盾與悖論,不僅僅為了辯誣,而是試圖追索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隱然隔絕與彌合嘗試。
      
      《地下室里的黑豹》中的故事發(fā)生在以色列建國前夕,處于英國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階段。十二歲的男孩普羅菲與小伙伴們成立秘密組織,熱望把英國人趕出猶太人領土。一天,普羅菲因為違反宵禁被英國士兵鄧洛普抓住,非但沒有受懲罰,而且被護送回家。自此,兩人建立了友誼,鄧洛普教普羅菲學習英文,普羅菲教鄧洛普學希伯來文。但在緊張的政治形勢下,這種友誼是不能持久的,不久后,小伙伴們就斥責普羅菲為“叛徒”,并要對其進行審判……
      
      普羅菲對自己的期望與在現(xiàn)實中遭遇的羞辱反差如此之大,以至深深困擾著他。“地下室里的黑豹”,意謂潛伏等待時機,一旦機會到來即沖出為信念而犧牲,這是普羅菲擬作自身的譬喻。而他在現(xiàn)實中,卻被同伴書寫標語于自家墻上:“普羅菲是卑鄙的叛徒?!弊屗鄲啦灰?,不僅翻閱百科全書查找叛徒的含義,還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是否長了一副叛徒的模樣。
      
      其時,英國人是生活于巴勒斯坦地區(qū)猶太人的敵對面,整個民族都致力于將其驅(qū)逐出這塊土地。小普羅菲不例外地處身于這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緒中,“猶如一只地下室里的黑豹”,直到他遇到英國士兵鄧洛普。敵人是一個寬泛的集體概念,而鄧洛普是具象鮮活的個體,小普羅菲發(fā)現(xiàn)這個“敵人”并沒那么可怕,且寬厚直爽,與自己心目中的敵人完全兩樣。在這種情形下,糟糕的是,普羅菲不恨“敵人”,且為其所吸引。所以后來的審判盡管有一種兒戲般的黑色味道,但其判詞卻有著歪打正著的微妙實證:“你普羅菲愛敵人。愛敵人嘛,普羅菲,比泄密還要糟糕。比出賣給他們武器還要糟糕。甚至比站到他們那一邊、替他們打仗還要糟糕。愛敵人乃叛變之最,普羅菲?!睉撜f,這一段話盡管是以少年語氣說出的,但其充滿悖論式的深謀不似孩童可思慮獲得,毋寧說是作者阿摩司?奧茲的深切反思。
      
      愛敵人是嚴重的指控,為小普羅菲難以接受,但其心底,未嘗不認為這些指控有著某種真實性。他沒有提供任何秘密給鄧洛普,甚至都沒有泄露自己的真名,但他的確不恨“敵人”,且有相吸引的感覺。在他看來,這是極糟糕的,因為與其他人的心態(tài)相異,足以使其無法完全推翻對自己的指控。普羅菲的紓解之徑很奇異,是對叛徒的定義進行重新解釋,在他看來,叛徒應該也有卑鄙與不卑鄙的之分,后者是非預謀的、不是出于自私的目的,這種背叛并未造成實際的損害,主要導致的是心靈的掙扎。如果普羅菲逃脫不了指控,他顯然屬于后者的情形。
      
      如果不是處于特殊的政治形勢與民族主義情緒中,小普羅菲的問題本不成為其問題,不過是一個孩童與一個成年人的忘年友誼而已,但一旦“個”與“群”的理念交纏在一起,單純的事物亦清晰不再了。這一切不要說未成年的孩童想不明白,就是許多思接千載的學者、知識分子也無法厘清。而愈發(fā)吊詭的是,在這片土地上,英國人撤出后,昔時的敵對關(guān)系不久就消融了(普羅菲的叛徒稱謂也即無意義),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人;不過諷刺的是,此時猶太人站在了以前英國人的位置,而阿拉伯人處于原來猶太人的弱勢地位,反抗他們的“敵人”。
      
      這是現(xiàn)實開歷史的一個大玩笑,亦為小普羅菲當年難以預料。那個“叛徒”的羞辱粉碎于歲月的塵埃中,是不是流轉(zhuǎn)到另一個民族的內(nèi)部?矯健敏銳的黑豹,這一象征物是否移形換影,在弱勢群體中棲身?書中的女孩雅德娜說,“即便真的是別無選擇,你必須去戰(zhàn)斗,地下工作者也是極有害的。此外,那些英國人也許很快就會卷鋪蓋回家。我只希望他們走了以后,我們別后悔,痛悔?!闭f這番話時,地下工作者的“有害”是不為人所理解的,待到時移世易,大約不少人會幡然警醒;而當初一心一意地要趕走英國人,大家未想到“敵人”真的走了,地區(qū)形勢竟會到達一個錯綜復雜的僵局,不僅持續(xù)至今,且終局遙遙無期。
      
      阿摩司?奧茲對非理性的民族主義情緒是持質(zhì)疑態(tài)度的,他剔抉出其間的悖謬之處,證實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是盲目狂熱的,對于一個民族的自身發(fā)展以及與他民族的關(guān)系處理上,均有害而無益。單純的仇恨是簡單的,對同族中持異議者厲聲指斥不單毫無風險,且政治正確,但于人性的寬容與歷史的進程卻是一種斷然的阻礙。在某種意義上,阿摩司?奧茲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我們從《地下室里的黑豹》中流露的一團矛盾的焦灼感,以及不乏溫情包容的夢想場景可自然而然感知,他試圖以書寫的方式彌合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的裂痕,即使在嚴酷的形勢面前未免理想化,但終是隱然的可貴努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