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馬克·吐溫 頁數:204 譯者:曹明倫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馬克·吐溫是著名諷刺幽默作家,與其作品風格不同的《亞當夏娃日記》是窮其情感、畢其夢幻、耗盡十余年光陰創(chuàng)作成的一一部典范之作。作家從感情細微處入手,深刻描述亞當夏娃從感情“萌生”到“愛情”發(fā)生發(fā)展及至夏娃離世的過程。通篇洋溢著對自然界生命體的探索與兩性之間的疑惑、依戀甚至誤會。作品以日記體展開敘述,細致的景物、復雜的心理、簡潔的事件和優(yōu)美如歌的關懷相互交融,給人留下無可比擬的藝術享受。配有兩種風格的70余幅經典畫作,以中英文對照形式出版。采用芳香型印刷工藝,適合大中學生及各階層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繆爾 朗赫恩·克萊門斯,筆名馬克·吐溫;美國幽默作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大師,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頑童流浪記》、《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密西西比河的舊日時光》等。馬克·吐溫的文風融幽默與諷刺于一體,既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又不乏對社會的洞察與剖析,既揶揄辛辣,又悲天憫人。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最具美國本土特色的作家”?! ∽g者簡介: 曹明倫,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翻譯協(xié)會理事,四川省翻譯文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書籍目錄
亞當日記夏娃日記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亞當日記 星期一 這個有著一頭長發(fā)的新造物真太礙事。它總是在我身邊閑蕩,或在我身后追逐。我可不喜歡這樣;我不習慣有陪伴。我但愿它能同其它動物待在一起……今天是陰天,風自東邊吹來;想來我們要挨雨……我們?我從哪兒學來這個詞?——想起來了——那個新造物就愛用這個詞?! ⌒瞧诙 √讲炝舜笃俨肌N艺J為那是這片領地上最美妙的東西。那個新造物把它稱之為尼亞加拉瀑布——為什么,我肯定是一無所知。說它像尼亞加拉瀑布,那不是原因,它只是任性和頑鈍。我簡直沒有機會替任何事物命名?! ∧莻€新造物總是在我開口之前就說出了新看見的東西的名稱。而且它總是用這樣一種口吻——呀,那看起來就像是什么什么。譬如說渡渡鳥吧。剛一瞥見那東西它就說:那看起來像只渡渡鳥,毫無疑問,那東西不得不保留這一命名。為此而煩惱使我疲乏,這無論如何也于我無益。渡渡鳥!它看起來和我一樣不像渡渡鳥?! ⌒瞧谌 ∥覟樽约航ㄔ炝艘粋€避雨的藏身之處,但卻不能安安靜靜地擁有它。那個新造物硬擠了進來。當我試圖推它出去之時,它平日里用來觀看的兩個孔里流出水來,它用手背把水拭去,接著發(fā)出一種就像其它動物在悲哀時所發(fā)出的聲音?! ∥艺嫦M灰f話,因為它總是說個不停。這聽起來好像我是在嘲笑那個可憐的造物,是對它的輕蔑;其實我并沒有那個意思。我以前從未聽見過人的聲音,任何新鮮而陌生的聲音傳到這夢幻般寂靜的肅穆之地都顯得剌耳,都顯得不真實。而這個新的聲音卻靠我那么近;它簡直就在我的肩上,在我的耳旁,開始響在一邊,接著又響在另一邊,可我只習慣于多少離我有點兒距離的聲音?! ⌒瞧谖濉 ‰m然我盡了一切努力,但命名仍在不知不覺地進行。我這片領地本來有一個非常好的名稱,那名稱聽起來既可愛又悅耳——伊甸園。我現在私下里仍然那么叫,但在公開場合卻不再稱它為伊甸園了。那個新造物說,這園里盡是樹木巖石之景,所以一點兒也不像是個花園。啪說這看起來像個公園,并說只像公園。于是,未經同我商量,這片領地就有了個新的名稱——尼亞加拉瀑布公園。我覺得這似乎太粗暴了。可園中已豎起了一塊牌子: 請勿踐踏草地 我的生活已失去了往日的歡樂?! ⌒瞧诹 ∧切略煳锍蕴嗟墓?。我們的果子都快要吃完了,差不多快完了。我又用了“我們”——那是它用的詞;現在我也用,因為聽的次數太多了。今天早上大霧。我自己從不到霧中去,可那新造物去。它什么天氣都要出去,用它那雙沾滿泥的腳篤篤地走,而且還說話。它在這兒通常總是那么快活,那么鎮(zhèn)靜。 星期日 終于熬過了今天。這一天是越來越令人難以忍受了。這本來是去年十一月特意挑出來作為休息目的一天。但在過去的那些星期里,我每星期都已經有過六個這樣的休息日。今天上午,我發(fā)現那新造物正在向那棵禁樹擲土塊,企圖打下樹上的蘋果。P3-15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鐘愛他,賦予其智慧,并于其心靈里繪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 悺P勒 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 じ?思{ 每個美國人都熱愛家庭。如果還能省下點愛來繪別人,美國人一般會選擇給馬克·吐溫。 ——托馬斯·愛迪生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深刻記錄人類情感的世界名著,是對古老神話幽默而感人的再敘述,更是馬克·吐溫寫給妻子奧利維亞的情書,是一部人認識人、人認識自然、人解釋世界、人接受時間的紀元日記。那看似天真的筆能頻頻閃現出對人性深思的哲學意味,幽默譏評的敘述里不時流露出對人的命運的關切;活潑清新的文風構筑了他對人性的洞見,樸實無華的文字背后蘊藏的是深沉與睿智。打開這部日記吧,它會讓你從中體味什么是愛情,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